文章吧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10篇

  《平凡世界(全三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一):平凡的世界里那些不平凡的人......

  期末了,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断断续续的,总算把这本“巨作”看完了。这是一本记载着中国成长的书,从人民公社一直都责任制,记载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穷,那时候真的好穷啊!饿,真的好饿!就在那样艰苦环境中,他们演绎着自己的生活,都活得很出色。他们都很平凡,来自农村;他们在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用自己双手来创造自己的生活。都说坚强是逼出来的,一点也没错,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不得不坚强。

  里面的情让我很感动亲情友情爱情......人,就是那样感性动物。这是写历史,也是写生活。现实而又不现实的生活。

  没有钱媳妇却遇到不要彩礼并愿意跟他熬的好女人。从一贫如洗农民企业家,中途的破产,并负债累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救星出现,‘咸鱼翻身’,然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又是那么的巧合。似乎是在说明上帝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的,不会逼得你真的无路可走。

  生活,爱情。在温饱问题及其敏感情况下,让人毅然选择面对生活。不知是生活的现实还是爱情的不现实。太多的矛盾......

  田晓霞和孙少平,让人相信了爱情。就算是地位的悬殊,也不能阻止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是那样的爱彼此。可是,晓霞走了,被洪水冲走了,尸体也没找到。真的希望像那些电视剧那样,晓霞没死。可她还是走了,永远地走了。你说他们的爱情现实吗?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对恋人吗?有,可是太少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对生活有点失望

  最让我感动的是孙少平,他教会人生活,教会人做人。他让人觉地苦难一点也不可怕,反而觉得很可贵,让人也想去经历一下......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不知孙少平是不是一直在挖煤矿,不知他会不会接受金秀。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二):这是大学时代,唯一秉烛夜读的书

  这书,当时是那么有名气。为了看这书,我隔壁宿舍的哥们,从开学就开始借,一直到大约半学期才借到,然后我们就互相传看,这样的结果就是,学校图书馆那边,每过一个月就要去续借一次。

  哈哈,这样我们同样加剧了此书短缺的风暴。

  ------------

  以上是我读书的背景,因而为了读这个书,只能秉烛夜读。

  当时借到的是路遥全集,这样我对这个小说的背景,作者的经历有很深入了解

  真是感谢当年的哥们,借的是这个路遥全集。我记得那书是共4卷。

  开始是路遥自己写的有关过去的经历。后来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多多少少都有路遥自己的影子

  比如那自己的学校后面的山上,烤洋芋,然后当时的班上的最漂亮的--也是如小说中那田叶的原型吧--专门给他送吃的。

  还有很多类似的小细节,真的是感人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以前领导说过的话,人与人差别不大,关键是在细节处,才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品味

  我觉得小说也一样吧。就是细节处理的高下,让人看出作者的水平高下。

  同时,这个小说基本是纪实性的,我还是建议大家看的时候,看路遥全集,对照看,这样才有意思,这样对作者当时的心态容易把握,这样也更好的理解书中人物的。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三):读了几遍的书

  还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一,先是我一个兄弟读的,然后他推荐给我,我也是日夜不息的把这本小说读完了。印象特深的就是当时读的还是一本盗版,“三合一版本”,字印的特别小。那时天天晚上回到宿舍就读这本书,着魔了。我也来自农村,虽然是北京的农村,也是农村了。就是觉得路遥写的很真实,特别贴近生活。

  大三我去河南南阳一个叫做黄楝树的村子实习,我才了解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农村,不过我在这里如鱼得水,仿佛回到了童年。这里虽然落后,但是环境很好,鸟语花香。许多在北京如今已经看不见的鸟儿,这里还到处都是,喜欢不得了。这个村子是在豫、陕、鄂交界,向西北就是秦岭,当时真想爬过秦岭去《平凡的世界》里写的地方,大西北去看一看。我对秦腔和信天游、窑洞都非常感兴趣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四):理想点亮人生

  这本书看过不止一遍了。因为它,我这个从未涉足过黄土高原的毛头小子,却对这样一群远离我的时代和生存环境的人们,有了最深的关注,他们的勇敢无奈挣扎,都在我的灵魂里,激起最强烈的波涛。那么便承认吧,这的确是我最喜欢的小说。

  在书中,孙少平是作者内心愿望的化身,在坎坷中成长,在贫困中不断挑战,无论在学校、在农村、或是在工地在煤矿,他身上总是透出一种与众不同光芒,也许可以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我想,更确切的说,那应该是一种在混沌中放出异彩的理想之光。

  在如今的时代里,理想更是稀有之极,我们可以归咎于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但换个角度,何尝不是我们理想的失守呢?遥望过去,我的理想便是从科学家-飞行员-小职员一步步退化的过程职业或许并无高下,但是,我们如果因为懒惰或是胆怯,而选择了更容易的道路,那就是我们的放弃了。

  原文请见:http://home.51.com/diary.view.php?user=lengyubing&id=10037997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五):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这本书给我的心灵震撼或许超过了我之前读的任何一本书。

  之前看豆瓣上的评论,有些人觉得看不下去,甚至挖苦与讽刺,或许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或许以前生涩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也不那么令人烦恼了,一本书对我的吸引力来自这本书给我的共鸣。是啊,书中描写的时代不是文革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的变迁吗?出生在二十世纪末的自己又怎能懂得那份艰辛呢?可是自己的父辈爷爷他们给我们描述的那个世界与书中的世界是那么的吻合,他们曾经给我讲的点点滴滴,他们曾经的奋斗史又不得不让我对这本书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书中描写的亲情与爱情又岂止是那个时代所独有的呢!

  书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黄原地区一个叫作“双水村”的地方发生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实,我曾无数次为此感动与落泪,昨天晚上的凌晨终于得以读完这本著作,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他上了二级台阶,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布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这是孙少平回到大牙湾煤矿的场景,本书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地遐想,

  是啊,这一家人命运到底会怎样呢,正当命运的辉煌时刻,孙玉厚大儿子孙少安的妻子秀莲患了肺癌,二儿子孙少平矿井事故在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他现在又回到了矿里,准备在这里奋斗终身……,往后的这一切作者都留给了读者去思考与遐想,我们不由得不为这一家人捏了一把汗,是啊,这起起伏伏的生活才组成了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啊!

  我们所能猜测的只是这一家人的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不过在大风大浪面前这一家人会更加从容了,这是岁月带给每个人的,生活的历练让每个人更加从容与珍惜生活!

  书中很多的场景我都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影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本书有着强烈感情原因,孙玉厚一家一直贫穷,贫穷在那个时代就意味着让人瞧不起,可是目光短浅的人们啊,你们又怎能断定这一家世世代代都身居人下呢,农民的儿子孙少安从改革开放以后,办起了砖厂,最后竟成了双水村的头号人物,成了万元户,并且出资重建了村里小学,二儿子孙少平敢于吃苦,不甘于在双水村这个小小的世界度过自己的一生,出外揽工做活,不仅每月往家里寄钱还供妹妹兰香上学,而孙玉厚的小女儿兰香学习上也是出类拔萃,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这一家人在短短地十多年里从“人下人”越居到了“人上人”的位置,人们只看见这一家人的成就,却很少人看见这其中的艰辛啊!

  我的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他的大部分记忆是停留在他二十多岁之前的,作为70后,他的经历竟与孙家两兄弟是那样的相似,虽然那段岁月,父亲不止一次地向我提起,可是每次都是那么动容,我甚至可以依稀看见他眼镜里满含的泪水,他说这些东西一辈子都忘不了啊!哪怕自己死的那天。下面我将以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这一故事,因为没有体验过那种生活,或许我一辈子也不会有父亲那种对生活的感悟,我感谢自己能够有机会听到这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相信自己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会对这一段岁月有着更加深刻认识

  爷爷那一辈是农民,准确地来说我们家世世辈辈是农民,奶奶说那个时候爷爷是“三级贫农”,所以用当时的话来说家庭成分比较好,奶奶的父亲是富农,小时候我总是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你们家这么有钱,还嫁给爷爷呢,不应该也找个有钱人嫁了吗?”现在想想原来那时候自己的世俗观念是那么重,不过那时候的婚姻哪有什么自由恋爱呢,记得当时奶奶对我说:贫农成分才好呢。我当时还不怎么明白,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心中就存在疑问:为什么没有钱还好呢!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才慢慢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爷爷一生很坎坷,他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一个哥哥因为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爷爷结婚后哥哥便喝农药自杀了,现在只有一个姐姐还在,也就是我现在所称呼的“姑奶”,奶奶刚刚嫁给爷爷时家里的光景还是不错的,爷爷那时候身强体壮,又上过一点学,所以在大队里当了会计,而后有政策下来,每村分配指标,一些农民可以去当工人,爷爷分到了指标,他被分到了武汉一家发电厂当维修工,每月都有固定工资,家里共有四个子女,最大的是女儿,三个儿子,我父亲是最小的一个。因为工厂里生活条件的艰苦,爷爷中途便回了家,一家六口人那时候还马马虎虎过得去,不过爷爷三十岁左右变患了病,最严重的病是肺结核,从那以后长期卧床不起,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从此,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奶奶头上,奶奶早出晚归地挣工分,这个大家庭的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来自于奶奶,那时候爸爸刚上小学,奶奶不仅要照顾这一家人,还要给爷爷治病,一家人那时候的生活可真谓是“人下人”的生活,即使那时候富裕的人很少,即使如此,我们家依旧过得不如大多数的农民,毕竟一家人的中流砥柱病倒了,不仅不能够劳动,还需要花钱治病啊,父亲每每跟我说到他的儿时生活往往会感慨万千,他说他们那时还经常吃不饱,晚上饿的经常睡不着,因为他是最小的,所以奶奶还会偷着留一碗米饭放在柜子里,晚上饿了就父亲就偷偷起来吃完这碗饭,毕竟家里兄弟姐妹多啊!父亲说当时在农村谁家的劳动力多,谁家就受人尊敬,因为其他人家都畏惧你,一方面是劳动力象征家族发达,另一方面即使有什么矛盾打架也不怕啊,那时候农村的很多矛盾都是通过武力的方式,所以父亲说他和几个哥哥小的时候,他们家经常受人欺负,有时候收谷子下雨的时候,其他家一会儿就收完了,而他们家的谷子只有奶奶一个人能收,最后来不及只有被雨淋湿了,奶奶经常一个人流泪,不过后来他们长大后,他们家又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常常谷子还没捆好,他们就已经把上一趟的送回家又回来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农村总是要生儿子的原因吧!

  父亲是他们兄妹几个读书读得最少的,因为爷爷奶奶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的风气其实在这个家庭并不存在,爷爷奶奶甚至还更照顾女儿一点,光从读书来看,我姑姑读到了初中,其他的小学还没毕业呢!我父亲只读了小学四年级,父亲说倒不是家里强制不让他上学,而是他看见家里的这个状况,而且总是交不起学费才自己辍学的,他说他们学费当时总是拖欠着,总是要等到奶奶攒够几十个鸡蛋卖完后他们才有钱交学费,而那时候的学费也仅仅只要几毛钱,为此老师总是让他在外面罚站,下雨时故意让他们这些没交学费的站在屋檐下让雨淋,父亲说他那时候特别自卑,这是一种对人格上的侮辱啊!久而久之,父亲便对读书没有了兴趣,回到家后帮奶奶放牛做农活,父亲说时间长了,自己在家里很烦,自己就寻思着出去打工,父亲十六岁时和同乡的几个孩子带着借来的几块钱出去做工,父亲说那时候根本赚不到什么钱,一天工钱是三块多,每年回家拿着两三百块钱交给爷爷,他那时候是油漆匠。

  通过别人做媒,父亲认识了母亲,母亲的很多亲戚当时都是经商的,父亲便决定和母亲一同做生意,他明白打工永远不会是一个出路。他找各地地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块钱,那时候父亲连一分钱本钱都没有,我很难想象父亲哪来这么大的勇气冒这么大的风险,万一亏了呢,这将会让他打多少年工啊!父亲说他并没有想过去放弃,他说这是他唯一的选择。而父亲最刻骨铭心的经历便是他那两年经商的岁月,当时社会的治安不是太好,而且没有货运部,每次进货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当时父亲在湖北恩施的山区,那时候进一次货不仅要转车还要转轮船,父亲常常一手拿着一百多斤的货物转车转船,那时候每经过一个地方,往往会有很多的地痞流氓,一下车便来找麻烦,收取保护费,或者直接借替你背货物的名义,强行抢下你的货物,最后收取高价的托运费,父亲说到这里的时候,往往异常地激动,他说车上的货物还没下完,这些担夫就把你的货物拖着往前面跑了,在轮船旁一行人坐在你的货物旁,收取高价的保护费,眼看轮船要开了,有时候被迫无奈必须给他们。父亲的个头比较高大,将近180的身高,即使这样,父亲说因为要赶时间,所以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有一次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群人的无理要求,他怒吼道:“今天货物我不要了,我们今天同归于尽,我把你们一同推在长江里!”这些人才有点胆怯了,于是只好妥协,降低刚刚无理的要求,父亲说他又不能过分地得罪这一帮人,毕竟每次进货都要从这里经过。可怜的父亲啊,为了生活你究竟忍受了多少委屈!

  父亲说那时候治安乱是一方面,还有天气和地势的原因,那年的冬天,他和二哥,也就是我的二伯父,一同包了一辆货车,拉了一车货物回店里,当时走在大山里,正值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很快路面上便覆盖了白白的一层雪,虽然车子有一根很粗的防滑链条,但是上坡的时候仍然有些打滑,猛然间,车子方位失稳,直往后划,而旁边就是悬崖啊!所幸,这辆货车撞在了一颗大树上,才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悲剧!而车子被陷在了大雪中,父亲说他和二哥、司机共三个人手掏大雪,直到凌晨三点才将车子掏出,父亲说二哥当时还劝他:“现在又不是吃不饱饭,为什么拿命去做赌注呢。”父亲只是说这只是短暂的,进一次货又可以卖好长时间了,打工永远不是一个出路啊,有时候我问父亲,我说你当时这么辛苦,你后悔做生意吗,他说他从来没有过,因为他被贫困折磨怕了,再苦他也要坚持下去。

  第一年后,父亲说他就已经把当初借的债务还清了,很多人都很眼红,而真正直到这其中艰辛的只有他自己啊!

  这些我只是从父亲口中听说的,或许父亲遭受的磨难比我听到的多得多,生活的磨难和几十年的走南闯北才让父亲渐渐褪去了农民的目光短浅,变得有魄力与珍惜生活吧。

  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父辈那一代艰苦的岁月,我又想到了我自己,虽然不甘心命运的安排,但是惰性总是会缠着自己,或许生活的压迫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就像父亲所说,那时候的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因为那是唯一能改变他命运的途径,而现在的我们或许是选择多了,我们变得无所谓,变得不再愿意拼尽全力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回顾自己的这十多年来,又有那一段经历可以让自己刻苦铭心呢,或许有,但比起自己的父亲,这些成就却显得那么的渺小与不值一提。

  我们生来平凡,但我们从来没有安于平凡!我想起自己爱的人,我想起自己追逐的梦想,你有过为这些东西付出所有吗,你有过父辈一样破釜沉舟的魄力吗,我是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了,父亲是不幸的,同样也是幸运的,他有过一段无悔的青春与岁月,我有着比父辈更好的基础,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父辈的梦想,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但这远远不够。我要像少平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为所爱的人,为所追求的梦想,所想要的生活,竭尽全力。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六):平凡的心态,平凡的人生

  最近闲来无聊,又开始翻起这套平凡的世界,这也是我读第一本小说,也是第一本引领我开始走向更有意思人生的书,印象非常深刻,想到当初高考临考前,通宵在床头偷偷欣赏这套小说的情景,使我想起了孙少平借田晓霞的书,在工地上如痴如醉看小说的情景,的确是这样的,当初的心境,我总感觉看到了一个自己类似的缩影,虽然我当时的处境没他恶劣,但是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的确,对于我们这些从贫穷家里走出来,没有人能比我们更理解那个环境,更想远离那环境,但有深深被这个环境所吸引,身处这个环境的人都不是很认命的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面好似天生有种不屈的元素,的确很有感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他指引了我的方向,也让我开始明白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他告诉我们永远不要鄙薄我们自己的出身,他带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无穷,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的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去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也许这一点,也只有身处这样的环境才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心境,至少目前我更能理解起苦难,当生活需要你忍受苦难的时候,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所以每次在我快要失望的时候,我总是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每次的经历,总能让我更自信地去面对未来的人生。一个平凡的人生,需要我们以更平凡的心态去完成他,途中的苦难也只是生活需要我们去经历~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七):平凡的世界没有结局

  这是初中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在离开大学,工作了近两年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再读这本所谓平凡的书。

  早上走出小区的时候,看到有人在修剪草坪,闻到了久违的青草淡淡的清香味道。倏地回到了中学时代,在某个炎热的午后,看着黑板上满满的数学题,耳边响起了修草坪的机器轰鸣声,窗外翠绿的颜色就闯进眼帘。烦躁的心就会在这样的时刻安静下来,因为深陷题海的心开始憧憬。那时候的我,不管怎样浮想联翩,都无法想象得出现在自己的模样吧。每天搭乘轻轨,接着跨越苏州河,走到市中心的一家公司上班。经历了一些事,认识了一些人,仍然是可以随时淹没在人群中从不出挑的女生。

  而书中的少安、少平、润叶、晓霞……也都这样相似地生活过。少安在为一家人的饱暖煎熬的时候,不会想到以后的他会变成一个虽有局限性但依然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少平在第一次被润叶姐邀请到家吃饭遇到晓霞的时候,不会想到他会带给这个美丽的姑娘“美好的爱情”;润叶在递给少安歌那封“我想一辈子和你好”的信时,也不会想到他们以后会心酸地互送结婚礼物,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晓霞刚刚认识少平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跑到矿区看这个心爱的人,跟他拥有一个无法实现的相约。

  其实很期待少平和晓霞最后能够真正在一起,实现完美的爱情。但是路遥先生还是让少平最终回到了自己生活的轨道。而他、她、他们,以后的生活呢?依然不知道。有美好的期待总是没错的吧。希望书里面的每个人都会幸福下去......

  是的,我们拥有很多回忆,却想象不出今后自己的样子,原来每个平凡的日子累积下来,就会让人体验到世界的奇妙。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八):现实与理想的徘徊。。。

  少安要和润叶才能幸福的,我坚信两情相悦才能幸福,可后来少安和秀莲在一起了,我讨厌秀莲,认为她不懂爱情,她和少安根本就没有爱情,根本不可能幸福,我错了,他们很幸福,很幸福,少安这样的生活,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温柔而又刚硬,时刻给丈夫一个温暖的胸怀,又能给丈夫一个决策能作为丈夫内心的精神支柱的女人,润叶或许真的没有秀莲更适合这个位子的,少安和秀莲也是有爱情的,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他们的爱情一样的刻骨铭心,一样的撕心裂肺,农村的女人什么都不懂,但是正因为如此,她们的爱情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晓霞死之前我在猜测着她和少平的爱情结果,我也矛盾了,真的不知道我更喜欢他们之间怎样的爱情结果,我希望他们能拥有这份超越现实的爱情,我也希望少平和惠英还有明明在一起能够拥有他们的幸福,一个是理想的,一个是现实的,两个之间我没有办法抉择我期望的结果,我不再那么单纯的理想主义,因为少安和秀莲的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所谓的现实,其实现实也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超越理想的,矛盾的结果出来了,晓霞死了,我想或许作者一样也矛盾了吧,而最终最残忍的结果竟成为了最能化解这个矛盾的结果。。。

  兰花是个太柔弱的女人了,柔弱的让人觉得可悲,想起鲁迅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这个悲哀的女人我只能是默默的同情,默默的抱怨,默默的批判,可她毕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了,摊上这样男人她又能怎样呢,农村的妇女最多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连自己哭闹的权利都没有实行就准备为了这所谓的爱情牺牲了,她毕竟还是有一点好运气的,老鼠药是假的,对于她或者或许还是幸福的吧,只要自己的男人还跟自己一个炕头,还疼爱自己的孩子,那她就还是幸福的,满足的。。。

  兰香或许是最幸福的了吧,从一个从小董事的乖乖的小女孩到高等学府里亭亭玉立的沉浸于美丽爱情大学生,她是幸福的,尽管她也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可相比她的姐姐兰花,她又成了另外一个层次的幸福人了。。。

  现实和理想总是徘徊的,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也是个很现实的人,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矛盾吧,爱到不爱,再到爱,恨到不恨,再到恨,一切都是矛盾的。。。。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九):孙少平的爱情迷梦

  田晓霞的出现,只是一个插曲。

  昨天,在一个网站看到一读者对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的评论,总结如下:

  quot;孙少平,农民孙玉厚的二小子,读过几年书,内心虽然激发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但农民--教书匠--揽工汉--煤矿工人,这就是他的最后命运。无论我们多少次被他的信念所震撼,无论他面对艰难环境展示的不屈和他那颗始终温暖的内心让我们多少次热泪盈眶,也改变不了他始终被束缚的命运。

  他太需要爱情了,如果没有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来滋润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将会多么灰暗。但他始终摆托不了他哥孙少安式的悲情结局。

  一个没有前途的煤矿工人,农民的儿子,一个省报记者,市地委书记的女儿。于是,田晓霞死了。以一种更像偶然的方式维持了这必然的命运。当我们看到孙少平如约来到那个地方等待一个不可能到来的人,当我们的心情如同坐在公交车上回忆历历在幕的往事的孙少平一样悲痛,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结论:这段爱情从来就不会存在,只不过是作者路遥为一个内心觉醒却不得不被现实埋没的平凡人的一种安慰。他的命运自始至中都一样。"

  没有一段美好结局的爱情的"平凡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挣扎不出大环境的命运,也许故事里的孙少平有这么一段爱情,那么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孙少平"不会这么幸运。意识到这一点,内心悲恸,不禁联想今天的世界和今天的我,与及那些自命可改变世界的人…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十):谁会甘于平凡?

  平凡的世界里谁会甘于平凡?

  当年看这本书,确实燃烧了一把。为孙少平的奋斗精神,为书里每一个的美好。尤其是当田晓霞居然喜欢上孙少平的时候,最是欣喜,最是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努力着,奋斗着,哪怕你只是在矿上挖煤,让自己的力量挥洒了,让自己青春的血肉舞动了,就是活着。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困兽犹斗”。孙少平就是一个困顿不经,仍然奋斗不息的经典。他活着。

  高三,空气低迷,人真的需要点什么点燃自我。需要什么证明自己还活着,还站立着。平凡的世界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就幻想自己是孙少平。

  现在,工作了。经过了几年社会的洗礼。突然觉得平凡的世界真美好,那个世界虽然有各种艰难困苦。但是没有见谁无奈,没有见谁失去希望。时隔多年,书中的情节我都记不真切了。只是知道那是一部有关时代有关青春的史诗。那里有热血,有付出了就有回报的等价交换。

  如今,我会觉得在煤矿挖煤,哪怕你手里拿的是文学经典,你听的是灵魂之音,依然是在挖煤。或者不是挖煤,是在机关,在学校,在公司,无论在什么地方,似乎都找不到那种奋斗不息的感觉了。

  看书就是看自己吧。

  我只是觉得平凡的世界离我远去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