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佛陀的智慧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佛陀的智慧经典读后感10篇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由陈兵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一):珍贵的佛陀言论(中英对照)

  uddha Quotes

  佛陀:

  It is better to conquer yourself than to win a thousand battles. Then the victory is yours. It cannot be taken from you, not by angels or by demons, heaven or hell.

  征服你自己胜于打赢千场战役,那时真正的胜利才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走它,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天堂地狱都无法夺走它。

  佛陀:

  Our life is shaped by our mind; we become what we think. Suffering follows an evil thought as the wheels of a cart follow the oxen that draws it.

  我们的生活由自己的心智所打造;我们将变成我们所想的。痛苦跟随恶念就像车轮跟着拉着它走的公牛。

  Just as a candle cannot burn without fire, men cannot live without a spiritual life.

  就像蜡烛没有火就无法燃烧一样,人没有精神生活就无法生存。

  佛陀:

  A family is a place where minds come in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If these minds love one another the home will be as beautiful as a flower garden. But if these minds get out of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it is like a storm that plays havoc with the garden.

  家是一个许多心智互相接触地方,如果这些心智彼此相爱,这家将美如花园。如果这些心智彼此不和谐,那就会像风暴一样将花园弄得乱七八糟

  佛陀:

  Meditation brings wisdom; lack of meditation leaves ignorance. Know well what leads you forward and what hold you back, and choose the path that leads to wisdom.

  沈思(冥想)带来智慧;缺乏沈思使人留在无知。弄清楚什么东西带你前进以及什么东西扯你后腿,然后选择通往智慧的路。

  Meditate. Live purely. Be quiet. Do your work with mastery. Like the moon, come out from behind the clouds! Shine.

  沈思。生活清净。保持安静。熟练你的工作。像月亮一样,走出乌云!闪耀。

  佛陀:

  Holding on to anger is like grasping a hot coal with the intent of throwing it at someone else; you are the one getting burned.

  抓住愤怒不放就像手里拿着一块烧红的煤炭意图扔给别人一样;烧伤的是你自己。

  佛陀:

  The mind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心智是快乐不快乐的源头。

  He who experiences the unity of life sees his own Self in all beings, and all beings in his own Self, and looks on everything with an impartial eye.

  那体验生命统一的人在所有的存在中看见他的「真我」,也在他的「真我」中看见所有的存在,因此他以不偏不依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

  佛陀:

  On life's journey

  Faith is nourishment,

  Virtuous deeds are a shelter,

  Wisdom is the light by day and

  Right mindfulness is the protection by night.

  If a man lives a pure life nothing can destroy him;

  If he has conquered greed nothing can limit his freedom.

  在人生旅途

  信仰是滋养品,

  善行是避难所,

  智慧是白天的光而

  正觉是夜晚的防护。

  人如果生活纯净没有任何东西能摧毁他;

  如果他已经征服了贪婪没有任何东西能限制他的自由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二):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

  转自玄洪法师博客:http://hexun.com/shwws

  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

  玄洪法师

  佛教,作为历史古老、流传地域最广泛的世界宗教之一,在她长期的传播与一再的被诠释过程中,教主释迦牟尼一方面被罩上了层层光环,一方面他的本来面目似乎也愈发扑朔迷离。仰望浩瀚的佛教典籍,包括佛所说经与律,和佛的伟大弟子们倾注毕生心血所作的释经之作,且不说义理之艰涩、文词之古奥,单单其数量就足以使人望而却步,只有不断发出高山仰止的浩叹。于是,自古以来,不断有祖师大德,基于对佛法义理的总体把握个人深湛的修证体验,写出适应时代的契理契机的佛法概论性质的著作,作为后人得以对佛法有以总体了解的阶梯,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等,这些至今仍是进入佛法的重要著作。而在今天对于绝大多数学者来说,已经变得相当生疏,不易理解了。况且这些大师也有其学历的、听众的特殊性,要对这些有一整体了解,则又增加了一重困难。现代似乎也有学者要弥补这一缺陷,然而受近代以来疑古风潮影响,把握以致叙述佛陀的思想,似乎只有南传三藏和汉译《阿含》才可显其真实。这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至今仍然在讨论中,置此不论,对于深受大乘精神所化的北传佛教来说,仅仅在情感上也不会割断与佛陀的血脉联系更何况大乘义理之圆融深彻、妙契性灵?

  幸好有陈兵先生的新作《佛陀的智慧》面世。

  先生自称,与很多研究佛学的学者不同,当初研读佛书,并未有将来专门从事佛教学术研究的打算纯粹是出于弄通佛法、解开宇宙人生之谜、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浓厚兴趣,或者可谓宗教性的追求。在这样一种驱动力下,陈兵先生已经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新编佛教辞典》、《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等多部力著出版,发表论文百余篇,在读者中影响广泛。这些著作与文章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佛教义理、禅修与现状等各个方面通透而深刻的把握,深厚学术素养,和强烈社会关怀与切己的生命体验,这与把佛学研究纯粹当作谋生手段的学者之作展示出全然不同的性格。然而,即使如此,作者认为,撰写本书仍然面临三个难题

  一、避免招来谤佛之讥与误导读者之难。

  二、主张大乘源出于佛说,以致逆于近代学术潮流之难。

  三、全面把握简要概括佛陀思想之难。

  不过,虽然有此难度,值得作者欣慰的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佛陀的智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可以称得上对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而无解释不足或过渡解释之嫌。当代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先生在为本书的台湾版所作推荐序中称,本书是“掌握佛教的原型”,并说“纷纷扰扰的宗义之诤、形形色色的佛魔之辩,常会使初学者(甚至于老信徒)目眩神迷,无法抉择。……能确切掌握缘起、三法印、如实观、业报、烦恼等基本原理,自然不会在五光十色的佛教大海迷失。我认为陈兵教授这部大作的主要意义,应在于此。……他不只注意佛教的理论内涵,而且注意实修方法;不只注意思想与文化问题,而且也重视佛教的终极关怀。秉持这种态度来研究佛教,自然不会偏颇失衡。”

  这本《佛陀的智慧》,以南北传佛教界和学术界共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为基础,以佛说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吸取近现代学者、法师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现代人的眼光,从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出发,力图用最经济文字,对佛陀的思想作出概略的介绍评述。其着眼点,是全体佛经中表述的源出佛陀的思想体系——即“佛法”,尤其佛法中对当代人具教化和启发价值的思想。

  全书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序论、正文、结语。

  序论以平实的语言对作为历史人物的佛陀作一介绍,勾勒其生平与所说经教之大概,指出佛陀人格高尚的“人”又是具有超越智慧的“超人”,提出“以佛说的原则对待佛说”,认为“大乘教义必出佛陀,大乘经的多数源出佛说”,因而对佛陀的思想,大乘经的范围亦被理所当然的纳入。

  正文八章,分别指出:超越生死乃佛陀出世的根本目的与终极旨归;其经教的核心义理为缘起法则,展开而为染净因果;业力因果定律世间伦理教化的所依;如实知见则是出世因果——超越生死所依的根本原则,其不断的深入展开必然表现为大乘义理;净化世间与超越世间的根本,在于“心”的自觉与净化提升;“慈悲平等,利乐有情”是与佛陀的智慧同样重要的佛陀的慈悲情感表现;佛法理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佛陀还有一些具体的教诫,在本书中表现为第七章“‘现法喜乐’——关于过好世俗生活的教诫”与第八章“三学六度——由人而佛的修证之道”,这两章是世间因果与出世因果的具体落实,隐含着传统中五乘判教的谨严次第,又立足于人间,以佛果为终极理想实现,与近代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相呼应。特别以“西方净土及念佛法门”为单独一节,指出当下切实可行的修持法门,包含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结语“佛陀思想的深刻启示”,总结佛陀学说的精髓及其对现代文化的启示至少有五点:清醒的文明自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教化,如实正观的冷峻智慧,“自知其心”、“自净其心”的要旨,慈悲、精进的精神。

  在全书广泛的知识介绍的文字中处处透露出把握重点、陈述要害的学术实力,为读者提供了清楚的佛教世界观,特别重视佛学的实践特性,并对在家学佛者有极有价值的生活建议,显现出作者的佛学知识视野与佛学造诣,充满了解说热情,显露出作者宗教关怀重视大乘思想,既适合专业学者的阅读也适合一般人士的阅读。概括而言,本书与同类著作相比,有三个特点

  第一,从体例上来说,本书每章皆由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是对佛陀思想的梳理、介绍,附录部分是作者精选的“佛所说经选读”,每章多少不等,视内容而定,全书共53篇,并有简短的注释以助阅读。这些经典与正文相呼应,阅读正文之后,便可进入经典研读,聆听佛陀所说,直接面对佛陀的心灵,在心灵的直击中而有所感悟,进一步增进对正文的理解。至少,阅读这些佛经,可以锻炼阅读古汉语大藏经的能力。另外,还有主要选自《阿含经》的“佛言精粹”,置于正文每一页的页边空白处,这些选文隽永精粹,既是对正文的提示、概括、补充,又是朗朗上口的经典格言,易于记诵。

  第二,作者在熟读三藏的基础上,对佛陀思想的理解更为全面到位。比如,过去人们的理解中侧重佛法出世的一面,而忽略了建设世间的一面,这种建设,既有人天善果的一层,亦有大乘菩萨回度众生、净化人间的一层。前者往往被忽略,而后者则要么被神秘化,要么被置于遥远的未来,似乎与当下的生活无关,因此引来佛教消极的批评,认为无益于社会建设。作者立足经典,条理清晰,论证确凿的将佛陀思想的全貌展现于读者面前。此前之是非,读者在了解了释迦牟尼的整体思想以后,自然不难辨清,不必再对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迷惑徘徊,也不必再人云亦云的将佛陀所批评反对的种种行为反加在佛陀身上。

  第三,本书整体风格朴实无华,语言平实流畅,文字精练,浅白易懂,毫无做作与故弄玄虚之语,既适于初学者阅读,对多年的研究者也不乏启发,自非有深厚功力,不易做到。这样一种平淡踏实的文风,能够存在于浮躁虚荣的今日,倘非作者全力为读者着想,实属不易。这样一种风格,其实是自佛陀开始,佛教一直在大力提倡的,目的是希望读者不执着于文字,因指见月,透过文字契会离言自性。以实相般若为旨归,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文字般若。可见作者深达其中三昧。

  另外,本书装帧精美典雅,且配有多幅插图,阅读之余还可欣赏佛教艺术。阅读本书的文字,品味、感受佛陀的智慧,倾听似乎遥远的穿过几千年历史沧桑的佛陀的招唤,同时也是发自每个有情心灵深处的佛性的呼唤,遥望亘古长存的灵鹫山与灵鹫山的众圣贤,于时空穿梭中超越时空,于辽远中归于平淡,将古奥的经典销归自心,最终落实于融化于广大无涯的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事业中,但在自觉中也不过是尽个人的本分,毫不因此傲于他人。这不正是积三十年心力呈本书于读者面前的作者希望看到的吗?

  下面即是陈兵先生为《佛陀的智慧》所写的前言:

  佛陀(Budda),古译“浮屠”,略称“佛”,意译“觉者”谓圆满悟了宇宙人真相并能指导众生觉悟的圣者,一般指作为历史人物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成道后自称佛陀,佛陀也是弟子对他的十种尊称之一。《大涅架经》卷十八解释佛陀义为“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称为佛。

  佛陀是亘古及今最伟大的智者,他立足人间,而从超越人间的、全法界遍宇宙的广大角,冷静省视人间,抓住个人与宇宙、个人与最深自性关系的大本,以“了生死”问题的解决为核,通过修行实证,开辟了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成功超越生死、达到永恒安乐之道。由如实观察缘起、无常、无我而证得涅槃,被归纳为“三法印”的佛法心髓,可谓人类最高的智慧成果。点亮这一智慧明灯、令人们得以了知万有实相自己心性的佛陀,确不愧“世灯”、“世眼”之称。

  这本《佛的智慧》,从当代人的眼光、心灵需求和当代社会的需要着眼,力图对佛陀的众言传身教做出准确客观的归纳整理,对佛陀的思想做出使一般人容易读懂的现代阐释,以较为明白的现代语言介绍给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佛教了解不多而想要了解的社会人士。

  先生写这本书,面临三难题。

  首先,本书所讲的佛陀,虽然也可以置于思想大家或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但终究与其他思想大师和文化名人颇有不同。他是被数亿佛教徒所崇敬仰的精神导师,是具足超人智慧,“大雄大力大慈悲”的至圣。他的教诲,对佛教徒来说,和一般仅供参考、容许批评的思想大家的言论有别,是应绝对遵循的究竟真理。介绍评价佛陀,与介绍一般思想大师不同,不好随意平章,稍有不敬、失真,便有“谤佛”和误导的罪过,须得特别审慎。

  其次,对流传至今的佛所说经,南北佛教界看法一,南传佛教从来只承认五部《尼柯耶》、戒律和几种论典为佛亲口所说,而大乘佛教界主要信奉南传藏经中所缺的大乘经,当今汉传佛教的主体禅宗、净土宗等,皆宗依大乘经而建立。受近代学术界疑古证伪之风的影响,佛陀只说了《阿含经》、大乘非佛说,几乎已成公论。中外多本绍佛陀思想的著作,如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罗喉罗法师《佛陀的启示》等,都仅依《阿舍经》论佛陀。而笔者则认为:大乘教义必出佛陀,大乘经的多数源出佛说。仅依个别部派所奉的《阿含》论佛陀,未免以偏概全。但如此主张,自不免招致非议。

  第三,佛陀遗留下来的言传身,数量比与他同时代的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大家多得多,思想的深广度也远远超过诸家。学之难治,素为学界所公认。名相纷繁,说法多样,深奥难解,乃众所周知。即便研究多年,欲完全真正读懂佛陀,从数千卷经律论中,以最精炼的现代语言准确地概括出佛陀思想的精髓,自不像大多数学术著作研究一个不太大的问题那样好做,殊非易事。笔者虽然研修佛法多年,但面铺得太宽,尚未将佛陀思想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要完成一部高水平的《佛陀的智慧》,犹感学力不足。尽管应出版社之约,交出了完稿,而自己总是不能满意,每次重印,都觉得需作修改。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佛陀的智慧》,以南北传佛教界和学术界共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为基础,以佛说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吸取近现代学者、法师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现代人的眼光,从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出发,力用最经济的文字,对佛陀的思想作出概略的介绍评述。其着眼点,是全体佛经中表述的源出佛陀的思想体系——即“佛法”,尤其是佛法中对当代人具教化和启发价值的思想。并精选53种篇幅短小的佛所说经,分别附录于各章之后。阅读这些佛经,可以锻炼阅读古汉语大藏经的能力。附有主要选自《阿含经》的《佛言精粹》,加以必要的注释。

  读者朋友们,我等作为有佛法流传之地球的代人,有缘听闻佛法,明了佛陀的睿智,是大福报、大荣幸,若能欢喜信受,认真思考,以佛陀的智慧启发正见,依法善度难得易失的人生必能安住精神家园,获得现法安乐、后世安乐、究竟安乐。即使不能信受奉行。只要对佛陀的思想有所知晓,也会给您提供有益的人生启迪,在心识田中播下佛法的“金刚种子”。读诵佛陀遗教,犹如面晤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大圣人,听他说法,与他交谈,是人生一大幸事、一大乐事。

  但愿通过这本不成熟的书,与读者朋友们探讨佛法,更希望听到批评意见,使笔者能有继续长进、这本书能有进一步修改再版的机会。

  对促成笔者修改此书并与广大台湾读者广结善缘的周本骥总编辑,帮助文字扫描的李缓、唐希鹏二位学生,及帮助此书在大陆出版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先生,致以真诚的感谢!

  陈兵 2005年3月于四川大学竹林村

  作者简介: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文史馆员。主要著作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新编佛教词典》、《道教气功百问》、《道教之道》、《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等。 《佛陀的智慧》目前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版1刷,25万字,定价32元。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三):关于《佛佗的智慧》的故事和评论

  【缘起】对于这本书及其作者,我多少心怀愧疚。事情是这样的。

  在5月春光的一个中午,全无食欲的这个人对于精神食品却充满了欲望。喧闹的街道两旁,川菜馆、韩国饭店、包子铺还有新疆烧烤。各种各样的俗不可耐的气味死气白赖地妄图攻克吾人的呼吸要塞。悲乎,这是一个多么堕落和平庸的年代啊~~

  尽管如此,轻盈的脚步带着我溜进了这个望之貌似高雅的小书店。老板似乎不在。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子龟缩在入口的着边,闭目睡去。我想,既然在书店干活,怎能放着大好书卷不管,昏睡如斯?年轻人啊年轻人啊。好好学习的在这里学着点罢。就这样,饥肠辘辘的本人在相当良好的情绪下,打起了这家书店的主意。这里的图书相当大众化,前面是过去不久的时尚生活杂志,后面为形形色色的畅销图书。什么老余啦,小韩啊,还有哈利波特什么的。呵呵,还有英文版。定价都为市面的一半到三分之一。总之,这无疑就是传说中的五元书店的升级版本。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交代一下偶就是在这里买下本书。准确的说,本书的一个盗版拷贝。还别说,这本书的印刷及其装帧相当考究,手感青涩,完全骗过老书虫如区区在下。上了豆瓣一查才发现,无论封面、出版社、还是编码,和原版完全不是一回事。老婆抓过去翻了翻,笑道,盗版书印的并不错嘛。

  毁了毁了,这个时代彻底没救了。(当然,现在我是不会承认有过这样消极的想法的。)连《佛陀的智慧》这样的弘法资粮都被盗版了。呜呼,置三宝尊严于何地!

  一个月之后。我想,有必要为此作些什么,以作为对本书及其作者的一点补偿。于是,特向大家郑重推荐本书,以为可读。

  【说书】作者无疑是一位虔诚的居士,尽管本人没有点明。我想,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师且笃信佛教,大概只有在家修行的可能。出家人担任教职的事情似乎不可能,亦不可行吧。至此一条,使得本书拥有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叙述视角。兼有信徒和学者双重思路。这样的姿态,对于佛学著述来说可以说是久违了。(最的最完美的无疑是吕秋逸。)

  作为佛教入门著述,如果只是知识性的介绍。方立天的《佛教哲学》已经相当出色。如果以发起正信为己任,则学者著述就完全不相应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足以为方立天病。立场不同所致。这本《佛陀的智慧》则两者兼顾。这是本书特色之一。

  本书特色之二。紧扣主题,立场鲜明。佛陀者,乔达磨悉达多也。书中内容紧扣佛陀本人的亲身言教,绝不以后世大乘、禅宗、净土乃至密宗之类相杂糅。以公认的原始佛教传承——南传巴利文佛典为根本依据。这一点,似乎比疑印顺门下陈燕珠所著之《佛法要义》来得纯粹。(当然,《佛法要义》的明白晓畅是其优点。)

  特色之三。编排得当。对于一本入门书来说,怎样让读者摒出砥触,欣然解受是最重要的环节。一味大道理往往令初学者不知所云,云里雾里。最好的办法是让读者融入叙述的境遇之中。本书的图片使用相当精彩,大小适宜,营造出不错的视觉效果。有缘人由此可生法喜。另外,讲《阿含》等中佛陀亲说言语,选择简洁隽永者插入每页正中。有清新之感。选择相关经典文献,附录相关章节之后。看得出,作者是有意让读者尽可能快的,并且自发的聆听佛陀的原始话语。可谓用心良苦。和佛陀直接面对面交谈,消除不必要的神秘感、畏惧感,以亲近真实的佛陀教诲。

  老友朱君。好佛学。来访,见此书。观之,大喜。携之而去。

  http://blog.donews.com/klaas/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四):推荐所有人都来读,都来了解佛教

  这本书的作者好像也是一位佛教徒,所以加上其学者身份,对于佛教的研究是其他非佛教徒的学者不能比的。

  当然,在宗教学理论里有观点认为,研究宗教就必须不是这一宗教的信仰者,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但是另外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缺认为对于宗教徒的心理和宗教作为文化现象的研究以及宗教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又只能是有切身的宗教体验才能完整的呈现的。所以在理论上的这种分歧导致了很多的学者无法真切的完美的研究宗教。

  陈兵先生早年也写过其他的书,都是像这本书一样,没有空洞的理论,尽是实在的经文引用,及自己的体悟。

  所以,一旦拿起这书,就会忍不住要看完了才能罢手。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五):给三大宗教做个比较:似乎还是佛教最为可信

  国庆七天,荒废在某个课题的写作上,这让我越来越感觉到所谓的科研纯属是浪费生命,在现在的环境下,知识的获取具有了相当的功利性色彩,而当科研成为挣钱的工具时,神圣的与世俗的也就没有了区分。现在,国庆长假终于结束,而这七天宝贵的时光换回的仅仅是七千多字的垃圾,美其名曰《研究报告》,想想真是可笑,然而也很可悲。

  十月二号那天,趁着休息的空档,到万达广场请了一尊释迦摩尼的睡佛像,放在书案,觉得心安。晚上回家,和一位陌生的网友谈到了宗教的比较,感觉在三大宗教里,还是佛教最有深度,想想比较有趣,还是把三大宗教做个比较吧。

  一、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很简单:人生而有罪(原罪),因此必须赎罪,如何赎?信耶稣啊。所以一部圣经,从头到尾都是写犹太人如何违反耶和华的旨意,然后受到惩罚,揭示出的道理很简单,只有遵从上帝的意志,才是获得解脱的唯一正途。因此,整部圣经,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道理:面对上帝,你必须服从、服从再服从(具体而言就是要服从“摩西十诫”)。但犹太人在服从上帝旨意上似乎过于刻板,比如,“摩西十诫”说安息日不得工作,犹太人就绝不工作,甚至敌人在利用安息日进攻以色列的时候,犹太人竟然也毫不抵抗,好好地一个国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攻克,犹太人不流亡才怪啊。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更是通俗:默罕默德原来只是一个老老实实安守本分的商人,有一个好老婆和七个儿子,过着快乐的生活。某天突然遇到天使迦百利,告诉他目前(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已经背离了上帝的本意,因此需要默罕默德做一个先知,重新引领人们认识上帝(在伊斯兰教里面称为“安拉”,在基督教里面称为“耶和华”,默罕默德说两者指同一个人)。于是乎,伊斯兰教从诞生开始似乎就是为了反对基督教,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冲突一直难以缓和(从十字军东征到现在的中东冲突)的原因所在。如此,《古兰经》和《旧约》有许多类似之处也就不难理解了。伊斯兰教对于《旧约》教义的遵从比犹太人更为严格。比如吃猪肉方面,《旧约》里面认为猪肉比较脏,所以要求犹太人不吃猪肉(洁净的兽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反刍和分蹄。有猪分蹄不反刍,为非洁净),《古兰经》对于猪肉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奇怪的是,我身边一直有人认为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是因为猪是回族人的祖先。这个观点不知从何而来,其实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肉,是觉得猪肉不干净,和《旧约》对犹太人的告诫是一样的。《古兰经》里说:“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结果过了几百年,最初不吃猪肉的犹太人反而有些开始吃猪肉了,唯独伊斯兰教民,即便饿死也是不会吃猪肉的。

  三、佛教。只有佛教才是最博大精深的:佛说“万物皆空”,这符合量子力学对亚原子的认识;佛说,“相信轮回”,这被现代心理学以及流行于欧美的濒死实验所证实;佛说“业力果报”,这乃是辩证法最为精髓的思想。释迦摩尼不允许偶像崇拜,这是所有宗教里面唯一一个无偶像崇拜的教义(不过后来的佛教徒违背了释迦摩尼的初衷,搞了许多雕像,让人磕头烧香,佛教也变得功利化了,许多所谓信佛的人并不懂得佛的真谛,烧香拜佛的目的在于让佛满足自己的愿望)。相比而言,似乎只有佛教才是最为可信的,相比佛教而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仅让人变得盲目(盲从),而且过于具有侵略性,只允许信自己的神,否则便是异教徒,对于异教徒,必须统统消灭。这样看来,唯有佛教,才是“以理服人”,强调通过内心的反省,真正挖掘出生命的意义和宇宙万物的真谛。

  2011年10月7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佛陀的智慧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