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是一本由曾炜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读后感(一):寻找过去。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应该是在这本书上市之后的两个多月后才买的。
这本书看了已经不下5遍。
或许现在再回过头去看。会觉得这本书不怎么样。
如果说故事仍在继续。那这本书的结局会是如何。
她是否会醒。而他是否会一辈子等待。
我是第一次写书评,在豆瓣网上缓缓打着字。
首先需要声明,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书评、乐评、影评人,我只会肤浅地说出我的想法,仅此而已。
读《一光年》是在朋友的鼓动下,他对我说,这书很符合你的味道。
他说的味道,很久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是女主的理想,与我的梦想不谋而合。可是他不懂得是,我爱上这本书,是这本书的情节,以及,结局。
情节,是一般台湾偶像剧的标准情节。然而,并没有让一向对台剧恶之的笔者反感,反倒觉得这样子的生活好像挺有趣。时至今日,我才明白,是因为它没有台剧的异想天开。《一光年》中描写的感情,宛然天成。没有丝毫的造作。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现实中深深切切出现的,没有丝毫的虚假。更主要的是,它多了台剧中没有的,忧伤。
对,就是忧伤。
每个故事,都像是作者在缓缓道来那些历历在目的殇。慢慢地,不急,不燥。一点点地平铺直叙。
然后是女主的转变。
女主的镜头下,充斥着的不再是忧伤,是率真,感动。作者巧妙地用一台戏,以一台DV做媒介,写出了两台戏的效果。主戏和副戏一对比,两种境界十分容易就对比了出来。
接着,是人物的转变。
首先是女主。可能因为是青春的缘故,由最初的聒噪,或者是说宁静表面的喧哗,到最后的成熟,为了爱不顾一切。
然后是男主。从最初的懵懂,到最后的责任感,最终男主的男性魅力——肯肩负一切折服了所有读者。女主的柔婉和决然也征服了所有读者。
人的大彻大悟,总是由鲜血作为铺垫。
不知不觉就说到结局这里了。
结局,如标题所述,整个故事,整本小说,就像是一颗脆弱的水晶球,一颗极力保持它完整的水晶球,然后结局的让人心碎,轻轻地触动了水晶球,水晶球碎了,是碎在我们心中。
我们心中的一些东西碎了。
因为太多太多的电视剧,小说,最后都是破镜重圆,都是微笑。以至于在我们思维中,任何一个故事的最后,都是花好月圆。其实,很多故事,都是曲终人散。特别是有了肥皂剧的出现,让当代人的心中更是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然而,《一光年》的出现,《一光年》结局的出现,给人们以重重的触击。
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也就出来了。
诚然,爱情的美好,一开始让人懵里懵懂。等到恍然大悟,却要各在水一方。如果再强求,就只能任水覆灭。
还有,学会守望。
2009年8月15日20:02:04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读后感(三):永远到底有多远?我们会不会变成神仙?
曾经看过一本书,《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这是我读书那时候很流行的言情小说。到现在,早已忘记了具体情节,唯独对这个标题念念不忘。一本书,一首歌,一个好的名字很重要。
有时候我在想,一光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是一个女生偷偷暗恋一个男生一整个中学的时光?还是一个男生为一个女生写一整个夏天的情书?初恋是美好的,学生时代的青涩懵懂的爱恋很纯真,长大以后更值得怀念。
始终相信只要两个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千山万水都不是距离,如果两个人不对眼,哪怕彼此就在眼前,也无法注意到对方。
我在霍去病的文中背景音乐是林俊杰的《醉赤壁》。我最钟爱那一句“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感觉真的很重要,而往往眼神交会的那一刹,是最容易产生悸动,萌生感觉的时刻。昨天和小c聊起这一句,他说,他记得有一个眼神,一直令他念念不忘。我想起了蔡琴的《你的眼神》,记得当年《加油好男儿》中有一个叫张晓晨的男生唱过这首歌,唱得很烂,我没记住他的眼神,却记住了他这个人。
第一次知道郭静是因为那首《下一个天亮》。而我听的第一遍《下一个天亮》是快女刘惜君唱的。而后,知道了郭静的《在树上唱歌》。有一次回家,我凉鞋烂了,索性把鞋脱了,打着赤脚走回去。到了院子里,眼见胜利在望,心情愉快得很,边走边唱“想要光着脚丫在树上唱歌……”知道郭静的第三首歌,便是《心墙》。有人说,前奏部分是美女少战士的音乐。我反复听了很多遍,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美少女战士的音乐是什么调子了。
心墙,如果人与人的心上筑起一道墙,那么他们明明近在眼前,可实际上却远在天边。所谓的貌合神离,怕是如此吧。最近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而是我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千山万水,而是哪怕在一起,却是貌合神离。
那天看到梨落的微博,是不是红颜薄命注定就是佳人的结局,是不是天妒英才注定就是英雄的结局?我不禁想起我一生最爱的三个英雄:霍去病,项羽,萧峰。有一天,一个朋友无意中说起,他们三个都是英年早逝呢。简单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首歌:“如果生命,没有遗憾,没有波澜,你会不会永远没有,说再见的一天……我在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能够感觉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会让离别成永远。”霸王别姬,被传唱了千年的戏台上永不落幕的经典。塞上牛羊空许约,回首谁家子弟谁家院。随着那个名叫阿朱的女子的逝去,也带走了他一颗温热的心。英雄,美人,自古就是相吸(惜)的。虽许不了一个永远,但生死与共,已足够。
我的狗狗突然一下子就病了。今天是吊水的第三天。那天晚上,它在房里,突然尖叫两声。我慌忙赶过去看,只见它一瘸一拐的艰难的走到客厅,然后就走不动了,开始不停的惨叫。那一刻,我真的慌了,我手足无措,不停地哭。后来幸好我妈叫住了我,我赶紧给宠物医院打了电话,才放下心来,第二天便带它去看医生。我的狗狗惨叫了一个晚上,那晚,我的心被揪得生疼。我们都以为它是摔到脚了,结果医生说它是骨头长骨刺了,老年病,落下了病根,以后也会很麻烦。狗狗连打了三天的吊针,明天还要继续。
它今年才3岁半,怎么就得了老年病了呢?一问医生,医生说狗狗的平均年龄是8到12岁。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它,让它活得越久越好。我多么想让它一直陪伴我,那该多好!可是没有永远的永远,生老病死,连动物也是一样。唯有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哪怕短暂,也是快乐的。
小时候不懂事,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反而更加害怕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生离,还留有一丝希望,也许有一天会再见面。哪怕错过,哪怕一辈子再也无法相遇,只要人还在,那就好。只要知道对方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过得好,知道他幸福,就好。真的希望大家都在,永远都不要分开。
那天,看小叶的盘点2010的文,提到她亲人离世的场面。读完全文后,我的眼角竟湿了,有忍不住想大哭一场的冲动。是不是最近的我,很容易感伤?朋友说,我的心太柔软了,所以很容易破碎。
有一个特别爱好音乐的朋友,推荐给我这首歌——《永远到底有多远》。此刻,我单曲循环着,我的心上反复都是这一句“永远到底有多远?我们会不会变成神仙?”我现在,不轻易说永远,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口,那便是永远的承诺。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
晴潋庄蝶写于2010.12.24平安夜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读后感(四):《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读后感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不但有文字还有插图,书皮封面还有闪闪的亮片,非常的精致漂亮,书里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很好闻,也好特别。而对于曾炜,我也是读了《我为歌狂》之后,才熟知她的,之前她还写过《心的1/2》,只可惜我没有看过。
故事开头的序幕采用了倒叙的描写手法。进入眼帘的是一个DV短片放映典礼上,正在播放的是卓小茵的DV作品《等待》,影片内容是如此的动人美丽。虽然DV作品很稚嫩,但它却是用心的,拍摄的全是自己真实的故事与想法,就是自己和安臣杰的爱情故事。而且故事的开头与结尾,采用了首尾相呼应,给我一种梦幻质疑的感觉,一种电影变现实、虚幻成事实的感觉。而且我特别喜欢里面的那种两小无猜式的感情,从小就缘定的感情,真的很微妙很神奇,也很珍贵纯洁。无论是书还是电影电视剧,我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感情。或许是自己一直向往追求纯真的念头的缘故吧!
还有这本书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话:
一光年的距离,就像你和我之间的距离那样远。你就是那颗最最耀眼的大星星,整个夜空因为有你,才会那么明亮,那么美丽。而我,我就是你身边那颗不会有人注意的小星星,那样平凡,那样黯淡。可是,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星星,它也有梦想,它也有希望。它期待着有一天,大星星会注意到它,会把自己的光芒照耀到它的身上。因为,毕竟,它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那么的接近,只有——“一光年而已”。
每次看这段话的时候,心里总是感觉酸酸的,有的时候也好像自己心里一直所渴望的那种愿望——虽然自卑,但却还是拥有梦想,拥有向往与追求。即使是再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家还是愿意努力地去追寻它们。因此,这是多么难得的坚持。
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以为这个女孩子死掉了。直到读第二遍,反复读了好几遍序幕和结局,我才真正读懂了故事的真意。卓小茵,她没有死,真的没有死,她已经康复了。
就是这句话,证明了小茵还是活着的:
“……‘小琳!’她惊叫着,‘她不见了!’”
(我书版本的第279页)
小茵已经恢复了视力病也好了,她能下床走动,也离开了医院。她去参加自己和安臣杰的DV作品首映典礼了,奇迹也就这样地出现了。而且安臣杰在街道上听到的那句“我最不喜欢哭哭啼啼的男孩子了!”也不是幻觉。那就是卓小茵说的,只是调皮可爱的她跟安臣杰开了个小玩笑,逗逗这个自己那么深爱的男孩子,她想看看这个男孩子是否也会像自己爱他那么深地爱着自己。结果,她得到了答案,是彼此深深地相爱着。悟出这个结局的时候,我真是又哭又笑,还是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我就知道,心中拥有爱的人,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离开自己的爱人呢!即使病痛再大再折磨,他们也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一秒的。而且,安臣杰写给小茵的真情日记,也一定感动了上天,才会让小茵死灰复燃地回到自己身边!都怪自己看书太深,沉沦得也深,过度地伤心让自己忽略掉了最重要的故事线索。而想错、领会错了结局。幸好自己还有颗敏感的心,并非我讨厌、害怕接受悲惨的结局,而是直觉告诉我故事还有隐情还有发展。或许,这就是曾炜故事编写的绝妙之处。
无论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只要还能彼此看见,在一条轨迹上,就还有努力靠近的机会。就算不在同条轨道上,也还是可以靠后天补足来争取。一光年的距离并不遥远,遥远可怕的是不知道彼此间的距离而无法努力!
书本里喜欢的词句:
眼泪,真的可以绵绵不绝;而天堂,怎么也比不上你对我微微的一笑。
初夏:编织动人的故事,捕捉春花、夏雨、秋月、冬雪所有美丽的画面,留住感人的瞬间。——这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
夏末:第二天,小女孩等在他们相遇的那棵银杏树下。可是,他并没有出现。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五年,第十年。
深秋:我没有想到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会这样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不惜伤害他人!
初冬:我们之间隔得好远好远,身为平凡的小星星的我。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向前伸手,还是够不到你。
深冬:无论她有多固执、多冲动、多烦人、多诡计多端。只有她,才是我真正想陪伴一生的女孩。
春天:在这一瞬间,金色的阳光射入她的眼中,她的瞳仁晶莹剔透,仿佛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迎风而立,所以没有看见。——有一颗泪从她的眼角流出,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透明的光彩。
在这里想记录一下书里的那个公式:
30万公里(光每秒的速度)×60(秒)×60(分钟)×24(小时)×365(天)=一光年距离。
结果我还真拿笔算了下,算出来是94608亿公里!然后,又和故事中安臣杰告诉小茵的那个答案作了比较,他的是约94605亿公里,而和我算出的相差了约3亿公里!天那,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哎~如果有谁知道精确答案,请一定要记得来告诉我呀!
我觉得,如果真能算清那道距离,那就已称不上什么距离咯?大家说是不是呢?最重要的,还是抓住真爱,抓住时间,抓住生命。无论时间相隔多久多远,犯错多深多浅,只要懂了明了学会了,那才是最为重要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