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三体》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三体》经典读后感10篇

  《三体》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体》读后感(一):脑洞世界:《三体》

  我是一个很少读科幻小说的人,也是一个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体》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学理论式的描写使我一度放弃了继续阅读它的动力。我这里说动力而不是勇气是因为,我觉得它作为一部小说,除了大量科学式的描写外,至少还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线能够牵着我继续读下去,它当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文章开始是这样的。

  今年我又重新开始读它,大概只是因为我花了钱,同时在当时没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书了。

  从第一部读到第三部,我依然觉得作为一部小说,它在故事性的描写上并不太强,或者整个故事被拉得太长以至于不够人心,也许这是作者选择历史记事型来写这篇小说很难避免的硬伤。如果你不是一个科幻迷,不喜欢研究里面提出的各种脑洞题目,这本书的可读性真的就大大降低了。我依稀还记得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和故事都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读完后我第一次被开脑洞的震撼

  这本书开了我什么脑洞呢?

  或者说,在读完这么长长的一篇小说后我还记得什么?我一直觉得,一部小说,能够有可让人记得的观点人物场景,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语,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为,人生很长,而我们遗忘事情很多。

  1 三体世界可脱水人。

  神话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多个太阳就是一种常态生物调整自己来适应这种环境进而进化。在我们眼里的不可思议,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常态。

  所以,脑洞某个世界的人类拥有飞翔的能力,和我们用脚走路一样自然

  2 黑暗森林法则

  这算不算一种性本恶的说法

  3 多维世界向少维世界的变化及不可逆性

  在小说里这算是可以作为武器来攻击的理论了,最后当少维达到零维度的时候应该会重新诱发开始(宇宙大爆炸)。作为一个三维人,我真的很难清楚想象四维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多的一个维度是时间吗?那也挺有趣的。当然,作为一个三维人,十维世界的样子就完全无法想象了。

  《三体》读后感(二):三体

  终于把三体又看了一遍,除了第三部部分段落有所跳读,其余都是详读的。把以前丢失的情节又补回来了。

  仍然记得第一次看三体时所带来的震撼,大刘的脑洞太大了。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舍不得睡觉一口气读完后,新世界离我远去了,我却无法回到现实世界,堕入了虚无的时空

  这次重读,更多的是向经典致敬,好的作品我想记住更多的细节,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震撼了,但仍有那种异世界的时空感,感叹于人类的渺小脆弱。也是为了装逼,毕竟获得雨果奖后,三体会越来越火,还会被拍成电影,被更多路人熟知,而在别人知道之前,我已经默默看了原著两遍。没错,我就是这么低调

  之所以第三部跳读一部分,是因为我完全受不了程心这个圣母婊,我一直犹豫要不要重看第三部,看她再一次毁灭整个世界。有人总结说,第三部说的就是一个圣母两次毁灭全人类和太阳系之后,一个人偷跑出太阳系和高富帅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有些人打着爱的旗号绑架全人类,却被人类所爱戴,一次又一次。有些人看是冷酷,但是做出的是逻辑所指的正确选择,却因为只讲逻辑就被人类摈弃,人类其实摈弃的是理性。在冷酷的宇宙中摈弃了生存的机会,在舒适地球摇篮中,人类已经失去了动物求生的本能盲目追逐慈爱的圣母,就像一个缺爱的孩子,在宇宙的黑暗的森林里害怕的发抖。抛弃了所有的武器,只求一个温暖怀抱,纵使这个怀抱是敌人的。

  三体之所以这么火,完全是因为其瑰丽的想象力。看了第二遍,文笔确实一般,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三体问了一个好问题:我要写什么? 而不是我要怎么写。三体写出了一个空前的故事,这对于一部主打科幻的作品已经足够了。

  《三体》读后感(三):人类的落日是什么时候?

  我从各种地方都听说过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在中学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推荐我读《三体》,但是我老是借不到这本书。周围的老师们也强力推荐我读《三体》,以及刘慈欣的其他小说。因此,我决定现在开始读《三体》。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三体》并没有让我失望。在这篇点评中,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评判《三体》的质量独特性:《三体》语言方面的质量和《三体》与刘慈欣的短篇作品《人生》的对比。

  我周围的同学们似乎都在中学的时候就读了《三体》。读完这本书后,我也认为这本书用的词没有我之前读的《人类简史》和《边城》难。词汇方面,《三体》是弱了一点。但是,一个我能从刘慈欣学的东西是他的场面描写和语言描写。我非常欣赏刘慈欣写故事的方法因为《三体》的每一页都很吸引人,让读者们想继续读下去。我认为他的故事很吸引人因为他的语言描写和场面描写很优秀比如说,在第二章,主角汪淼跟丁仪做了一个打台球的试验,并且在试验后谈论了试验在现实生活的物理中的含义。平时,我读不懂关于科学和物理的书。但是,汪淼和丁仪做的实验让我很容易地看懂了丁仪要表达注意。刘慈欣不仅让我在脑海中清楚地看到这个场景,汪淼问丁仪的问题也让我清晰明白出名的“台球桌”和物理的关系。一个刘慈欣写得优秀的场面是第七章,第六十页上的场景。场面的中心是一位在挥舞一个“四 -二八”的旗子的女生。刘慈欣描述了这位女子幼小的年龄美丽身材,和血气方刚姿态。所以,当一颗子弹击倒她时,刘慈欣把这个场面描写为,“她陶醉在这鲜红灿烂梦幻中,直到被一颗步枪子弹洞穿了胸膛…”虽然这肯定不是这本书里最精彩的地方,但是这一部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我想到了一个陶醉在美丽的梦里的女孩儿突然枪毙的场景,感到非常吃惊。我也想要在我自己的作文里写到这样短小而使人惊讶的场面。

  读《三体》之前,我读过刘慈欣的一篇小作品,《人生》。《人生》是他在2003年写的一个短篇作品。这片短篇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他挑战了很多问题:人生是悲剧吗?如果记忆能被遗传到下一个时代,人类发展会突然爆发还是人类会被灭绝?刘慈欣在自己的小说里问了观众和读者许多沉重的问题,也挑战了我们对某些发明和发展的看法。《人生》并不是一步小说,而只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故事。《人生》几乎全部都是三个人之间的对话母亲,胎儿,和莹博士。作品的形式也和《三体》相去甚远。《人生》的形式是这样的: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而《三体》的形式和任何小说一样,有章节和小节。《人生》的形式把读者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对话上,并且只让人物的对话推动故事的情节。《三体》的形式让读者们不仅从对话中明白故事情节,也让他们从环境和场面描写中得到故事的细节。而且,这两个作品的结尾都是一个人说的话。《人生》的结尾是:

  “宝贝儿,咱们上路了!”

  《三体》的第一本的结尾时:

  “这是人类的落日……”叶文洁轻轻地说。

  我认为用一句语言作为结尾会让读者感觉到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样,作者隐隐约约地结束了一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想故事里的人物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或者作者在暗示故事并没有停,故事会在未来的书里持续。

  刘慈欣的作品虽然读起来没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三体》和《人生》还是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的作品虽然词汇量并不具有挑战性,但是他的作品会提出一些生活里有重大影响的的问题:人类的落日会是因什么而造起的?遗传记忆的功能对人类好还是坏?人生是悲剧吗?而且,他的作品很吸引人因为作品中的语言描写和场面描写很精彩,是我可以从他学的东西。因此,我强力推荐大家读刘慈欣的作品来消遣时间。

  《三体》读后感(四):不想被安排,哪怕是善意

  这个周末,把三体看完了。看完之后,整个世界好像都变得不一样。

  作者用他强大知识储备和对人性理解,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从结果上说,罗辑,作为一个合格的守护者,在他的时代威慑三体,保卫了地球;而程心,两度放弃手中的武器,阴差阳错,最后地球和太阳系都湮灭了。两者都是以爱为名,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罗辑先是一个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形象。故事发生发展,他渐渐有爱,也因爱而改变。是爱,激发了他保护地球、保护这个世界的勇气,并将这个决定贯彻一生。他用宇宙的黑暗森林论来保护了地球,其最大的原则就是生存第一。

  程心,诚心。她一直拥有足够的爱。虽然是孤儿,但从小被收养被善待。长大之后也被人深深的爱着,得到过史上最浪漫礼物。她以她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想要回报这个世界。她的善意蒙蔽了自己的眼睛,看不清真实的世界,导致了错误的选择。文章一直提到,错误的选择并不是程心一人做出的,她仅仅代表了所有选择她的地球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在我看来,她的道德观是一种浪漫情怀。如果当时她身在青铜时代或蓝色空间的星舰上,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吃人,或是被吃?所以,这是生存和理性的对抗,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搏斗。

  在《三体》的世界里,主人公并不重要。纵观全局,比起整个宇宙,人、地球和太阳系实在太渺小。不过权利技术被谁掌握真的很重要。书里提过的清理者,他们为何就有消灭其他星球的能力。还有存活到最后,发出公告的那个文明,凭什么他们可以做出让宇宙重生的决定。所以说到最后,并不是不能和宇宙、和命运抗争,只是看是否具备那样的能力。让自己变得强大,掌握话语权。不管最后做出的决定是对是错,那也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决定、被安排。

  《三体》读后感(五):科幻也可以这样

  三体的角度很多,不是单一的科幻小说,角度也新颖。比起美国的科幻大片,在三体面前他们都黯然失色

  为何说这么说,因为三体不单单只是科幻小说,从更深层的讲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到底是谁能拯救,是人类自己的反省,还是通过宇宙外界的来对地球的毁灭?而不是美国科幻大片的英雄主义来拯救人类。拯救的不是人类,而是地球,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拯救。

  先不说三体世界存不存在,但是人类不断对地球的破坏而衍生希望通过宇宙外的世界拯救地球,难道人类的文明真的需要宇宙外的世界来拯救吗?!宇宙外的世界真的是友善的吗!什么样的世界才是称为好,没有明确的答案。人类是自私的,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这么说再确切不过了。

  《三体》读后感(六):走向寂灭

  当我还是个孩子,刚刚探知宇宙和死亡的时候,我对这两者无比畏惧。我能感觉到宇宙的浩瀚这让我感到我的渺小,无力,一无所有;我能感到我在迅速衰老,虽然只是个孩子,我甚至能感觉自己随时能触摸到死亡,就在不那么久的未来,然后一无所有。

  像作者一样,再看此书之前我也曾幻想过无数平行宇宙,我会质疑天文学家都被某个造物者愚弄,会质疑每一个细胞里都是一个宇宙,只是时间的运转空间的维度有所不同,会质疑那个监视着我们的他会不会时来兴起改变游戏的规则等等。但越长大,便越不再抗争,不再质疑,然后留下的只有一无所有。

  《三体》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史诗一般的探索之旅,在这旅程中,人类终究是游戏沙盘中的一幅幅皮囊,故事的剧情波澜壮阔一波三折,但我知道,我深深的地知道,旅程的终点是寂灭。之前无论是看书还是看影视作品,我都会以体验未知作为一种莫大的乐趣,而从三体的后半段开始,我发现平静地接受即将发生的故事,审视这故事的潮起潮落也开始有了兴味,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吧。然后,人才会去重读一些书,重温一些电影,然后,人才会去看看自己的过去,往往自己的未来,平静的接受自己波澜壮阔的平凡一生,走向寂灭,一无所有。

  《三体》读后感(七):人类的落日?

  我从各种地方都听说过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在中学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推荐我读《三体》,但是我老是借不到这本书。周围的老师们也强力推荐我读《三体》,以及刘慈欣的其他小说。因此,我决定现在开始读《三体》。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三体》并没有让我失望。在这篇点评中,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评判《三体》的质量和独特性:《三体》语言方面的质量和《三体》与刘慈欣的短篇作品《人生》的对比。

  我周围的同学们似乎都在中学的时候就读了《三体》。读完这本书后,我也认为这本书用的词没有我之前读的《人类简史》和《边城》难。词汇方面,《三体》是弱了一点。但是,一个我能从刘慈欣学的东西是他的场面描写和语言描写。我非常欣赏刘慈欣写故事的方法因为《三体》的每一页都很吸引人,让读者们想继续读下去。我认为他的故事很吸引人因为他的语言描写和场面描写很优秀。比如说,在第二章,主角汪淼跟丁仪做了一个打台球的试验,并且在试验后谈论了试验在现实生活的物理中的含义。平时,我读不懂关于科学和物理的书。但是,汪淼和丁仪做的实验让我很容易地看懂了丁仪要表达的注意。刘慈欣不仅让我在脑海中清楚地看到这个场景,汪淼问丁仪的问题也让我清晰地明白了出名的“台球桌”和物理的关系。一个刘慈欣写得优秀的场面是第七章,第六十页上的场景。场面的中心是一位在挥舞一个“四 -二八”的旗子的女生。刘慈欣描述了这位女子幼小的年龄,美丽的身材,和血气方刚的姿态。所以,当一颗子弹击倒她时,刘慈欣把这个场面描写为,“她陶醉在这鲜红灿烂的梦幻中,直到被一颗步枪子弹洞穿了胸膛…”虽然这肯定不是这本书里最精彩的地方,但是这一部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我想到了一个陶醉在美丽的梦里的女孩儿被突然枪毙的场景,感到非常吃惊。我也想要在我自己的作文里写到这样短小而使人惊讶的场面。

  读《三体》之前,我读过刘慈欣的一篇小作品,《人生》。《人生》是他在2003年写的一个短篇作品。这片短篇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他挑战了很多问题:人生是悲剧吗?如果记忆能被遗传到下一个时代,人类发展会突然爆发还是人类会被灭绝?刘慈欣在自己的小说里问了观众和读者许多沉重的问题,也挑战了我们对某些发明和发展的看法。《人生》并不是一步小说,而只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故事。《人生》几乎全部都是三个人之间的对话:母亲,胎儿,和莹博士。作品的形式也和《三体》相去甚远。《人生》的形式是这样的: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而《三体》的形式和任何小说一样,有章节和小节。《人生》的形式把读者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对话上,并且只让人物的对话推动故事的情节。《三体》的形式让读者们不仅从对话中明白故事情节,也让他们从环境和场面描写中得到故事的细节。而且,这两个作品的结尾都是一个人说的话。《人生》的结尾是:

  “宝贝儿,咱们上路了!”

  《三体》的第一本的结尾时:

  “这是人类的落日……”叶文洁轻轻地说。

  我认为用一句语言作为结尾会让读者感觉到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样,作者隐隐约约地结束了一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想故事里的人物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或者作者在暗示故事并没有停,故事会在未来的书里持续。

  刘慈欣的作品虽然读起来没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三体》和《人生》还是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的作品虽然词汇量并不具有挑战性,但是他的作品会提出一些生活里有重大影响的的问题:人类的落日会是因什么而造起的?遗传记忆的功能对人类好还是坏?人生是悲剧吗?而且,他的作品很吸引人因为作品中的语言描写和场面描写很精彩,是我可以从他学的东西。因此,我强力推荐大家读刘慈欣的作品来消遣时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三体》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