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第一次》是一本由高木直子著作,大田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新台币88元,页数: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
这本书,也属于直子的闲话家常吧,说的都是很琐碎的小事,比如第一次的麦当劳,第一次的回转寿司,第一次的居酒屋,第一次的烧肉打工。。。
但是看到这些,也会产生共鸣,因为我也有我的第一次啊。从前的某些记忆,像是落下的病根,到了某些晚上,就像风湿病发作,悠悠散散地从骨头里飘出来。我也会第一次去高档餐厅,第一次打工,第一次泡酒吧。。。正如直子所说的,虽然有许多太遥远的事情已经遗忘,但我想在那个时候,也是怀着各种不同的忐忑与感动,度过那个“第一次”吧。纵然过去日子里可以谓之快乐的时刻实在不多,那些事情是寒酸的,人是落魄的,但是却因着如此显得格外清简。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二):无数的第一次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实在是很难想起以往的那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总会局促不安、总会有些战战兢兢、总会有些不知所措,也有可能发生一些尴尬的事,让人难堪的事。不过对于将来,这些可都是宝贵的回忆。
日本的女生太早熟了,那么小就会送情人节的礼物,还是自己吃过然后再重新包好的,太可爱了!吃寿司吃到吐,和我第一次吃自助餐好像哦!当时觉得每样东西都很好吃,但是可恶的是一看到那些食物我的肚子竟然有种很饱的感觉,实在是很呕,不过还是猛劲的吃,吃不下了,还硬往下吃。
因为这本书,我开始记录很多东西,把他们变成我未来的回忆!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三):每个人的第一次
最近在看一本叫《一个人的第一次》的书。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经历的一系列温馨而又有趣的小故事。通过一幅幅图画和简浅清新的文字勾勒出了属于那个年纪的一点一滴。
看看都有什么吧~~第一次吃麦当劳,第一次熬夜,第一次的回转寿司,第一次的走失~~
这些事情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只不过经历的年纪不同。第一次经历都难免有着陌生和好奇,还有小小的不安。在现在看来在平常不过的每天都经历的事情回想起来都有那最初的悸动。都有着一回生二回熟的历程。只是有的记忆太过遥远有点淡忘了。不过还好有这本书,能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自己生疏怯懦惴惴不安的第一次,再体验一下这种新奇与经历。
看着这本书,我觉得有很多同感,不管是性格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但第一次自己去做事情时都有着相似的回忆。都曾幼稚年少,都曾一无所知,今天的一切,是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通过不断的磨练,人的胆子越来越大,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心绪也越来越平稳,自信也越来越多。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会胆子很小让人担心的小孩子了。成长给予我们的很多。
现在回忆起来,即便是当初不怎么愉快的事情,失败的事情,现在也都变成温馨有趣的回忆。因为我们长大了,不会再为点点小事徒增烦恼,不再怨天尤人患得患失。得失间早就有了自己的把握。应该感谢生活给我们的这些薄如细砂的涓涓积累,也应该感谢我们自己。
跟着这本书的节奏一起来重温一下我的记忆。
我第一次吃麦当劳是刚上小学的时候,1992年在王府井,那是北京的第一家店,大概是开业了有一个多月后去的。呵呵,没什么特殊的印象呀。没有像作者书中那么奇妙。
第一次的熬夜~~记不清了,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有次写作业到很晚。不过像作者书里写的一整夜都坐着没着床的经历还没有,我也不太期待有第一次熬夜的经历,还是按时休息好:)
第一次回转寿司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都忘了那家店叫什么了。但是仍然记得是在阜成门内靠近白塔寺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吃的。现在店面应该早没了。
第一次的走失,汗~~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在颐和园的长廊,我找不着我的家长了,也是和作者一样万分慌乱中,但是最后才知道我一直没有走出我父母的视线,有惊无险。
后来这些事都变得太平常啦,麦当劳变成赶时间时随便吃的快餐;熬夜--我也经常超过12点才入睡,虽然不是一夜;回转寿司也变成快餐;走失--现在明白路在嘴上,问一下多打听一下就不会迷失方向。
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承载着我们长大的同时也让怯懦不安变成坦坦荡荡,让一个人的能力越来越强。不过呢,在未来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很多数不清的从没经历过的事情等着我们,不知第一次遇到时还会不会不安。应该还会吧,因为这是人的天性。对于未知的事情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存在。以后习惯就会渐渐得心应手,第一次总不免有些惊慌。
大家有机会也看一看吧,重温一下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不知看的时候会不会也像我一样产生共鸣,时而沉思时而会心一笑呢。
本文同时收录于我今天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89a80100evbe.html,欢迎阅读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四):关于我的第一次...
嗯,先咳几声,有没有看到“第一次”就想歪的?!肯定有,坦白一下,哼~~
其实,这是一篇读后感来的~貌似很久没写过读后感啦~都是因为douban,我才又有了这个兴头。本次是读高木直子的《一个人的第一次》后感~
书里,直子依然是用很简单幼稚的线条,勾勒着第一次吃麦当劳、第一次开车兜风、第一次投稿、第一次送巧克力给男生、第一次与家人走散等等等等的记忆片段,细腻生动,亲切可爱。语言寥寥却让人唏嘘或捧腹,真的很喜欢。
然后,我也因为里面一些细节,联想起我的许多已经模糊了的“第一次”……
第一次接到男生的电话,而且是,喜欢的男生。小学三年级吧,家里刚安了电话……午饭时,他打电话问我一个非常stupid的问题,类似于“下午的数学课要不要带练习册”之类的,心跳可能达到200/m,那顿饭吃得我面红耳赤、心猿意马,估计消化得非常不好吧……
第一次坐飞机,小学6年级毕业。去桂林玩,坐在窗边却不敢往下望,头晕目眩,不停地嚼口香糖还是觉得耳朵堵堵的,于是不停地咽口水,害怕耳朵被涨坏了然后再也听不到……看到一个同行的女生相机照云~~只能眼睁睁地羡慕着~~~
第一次给编辑部写信,初中二年级。疯狂热爱足球,很爱国足辽宁队的张玉宁,颖则喜欢李金羽。两人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给《现代足球》的大嘴写信,跟他索要偶像签名照,那个时候很流行用纸巾写东西,于是我们买了质量很好又有香味的高级纸巾,小心翼翼一笔一画地写,里面经常使用图画代替文字,现在想来仍然觉得颇可爱。虽然信寄出去后石沉大海,但是那个盼望和期待夹杂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却真的很令人回味~~~
第一次洗衣服,大学一年级。上了大学,刚开始全寝室的人喜欢围坐在一起洗衣服,她们总是说我洗的动作慢,可是结果我却是第一个洗完的!她们非常奇怪,到第二次芦雯终于发现原因:原来我没有用清水再透一遍,直接用洗衣粉搓完就以为完事了!衣服上貌似还带着泡泡就被我挂在阳台上……那件事让我深受打击,一直铭记到现在……我想,应该会铭记一辈子吧,并且,可以用来教育下一代……嗯,非常生动的反面教材啊!
第一次喝醉,大学一年级。寝室几个人各怀伤心事,于是买了啤酒喝,边喝边诉苦,不知不觉我就喝了6瓶蓝带,而那时有人睡在厕所前,有人胡乱按电话骚扰从不敢骚扰的人,有人对着电话另一头又哭又笑把朋友吓哭……最终我还带着一丁点儿意识爬到床上,之后不省人事,可是到第二天,头晕目眩恶心难受,从此不敢再宿醉了,也第一次意识到,小样,我的酒量还真不小咧~~~(又是反面教材了)
第一次通宵,大学一年级(真是叛逆的大一啊)。学校附近开了许多网吧,于是在一个心血来潮的周末,和代玲一起去网吧。从晚上10点进场,刚开始Q上还有不少朋友,兴致勃勃聊到深夜,Q上的人屈指可数,而我也聊累了,于是开始看电影,看完一部就已经困了,还是坚持着并与一起通宵的同学互相鼓励(人家在玩游戏,还处在兴奋状态)……好不容易熬到早上7点,拖着疲惫不堪头重脚轻的身躯回到寝室,倒头大睡,到傍晚醒来时居然有类似宿醉之后的症状!恐惧…
虽然后来我也尝试过通宵在寝室里玩游戏,通宵赶作业,通宵复习考试等等,但是都没有第一次通宵那么痛苦了,网吧那个地方我之后也很少涉足了。
第一次看现场演唱会,大学三年级。由于充手机卡,结果被意外抽中获赠一张价值380的周杰伦武汉演唱会门票,于是虽不是非常喜欢jay,还是满怀期待地带了望远镜,买了荧光棒……-_-b 现场很high,我很情不自禁地跟着喊,跟着唱,虽然我需要拿起望远镜才看清楚jay的脸……后来温岚和南拳妈妈也作为嘉宾演唱,也是那时我认识并喜欢上南拳…..后来jay跟大家说拜拜了,我们于是退场,可是走出会场又听见里面响起《七里香》的旋律,那时并不知道有encore一说啊!!!只好十分郁闷地在门口听完《七里香》等几首非常想听的歌,郁闷地回校了……
第一次当老师,大学三年级暑假。二姨妈的补习班,我去做英语老师,教8个即将升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学英语。老师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虽然后来完全被颠覆和排斥,但是,仍然是我回忆里很重要的一面~可能我太较真吧,一个小孩不够用功或不够认真我就非常非常非常生气,导致那段时间情绪波动非常大。呵呵,所以,我确实不适合当老师了,面对四,五十个小孩我岂不是天天都要气鼓鼓的?但是那些小孩活泼可爱的模样还印在我的记忆中,偶尔回味,嘴角还是会不自觉地上扬,满足感满满的……
还有很多很多第一次,好像,永远说不完,因为,我们一直在成长,不停接触新生的事物,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希望下次回望更多第一次,会有更多微笑,更多满足……
----------------------------
:2007-07-28 15:48:48 发表的,可是不小心发表在《第一次一个人旅行》的页面上了,今天发现了,修改过来。。。。。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五):算是第一次的走失
手里捧着一本小小的绘本,一边看一边吃午饭,其间忽然有个宏大的声音窜进了我的想法里:假如不赶快回去捡起来,那些第一次走失,第一次吃KFC,第一次打工的经历……是不是就快要从我的记忆里丢失了呢。
相比直子能够沿路回去拾起那么多曾经一个人的第一次,我就象是被抛到了一片海滩上,低头拾起那个看起来象是那么回事的感觉,又不禁在心里琢磨:这是不是第一次?已经无数次了吧……就象走失,我只能将它分成,第一次走错家门,第一次被丢在路上,第一次丢在商场里,却想不起具体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我从小就是个超级大路痴加糊涂鬼,是为了上演惊险片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相比直子的姐姐把走失后的种种惊惧、担忧留给父母,自己一个人悠哉地沉浸在路边好玩的招牌前,这在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会立刻发现自己的处境,并展开无边的想像力,准备好接受任何残酷的现实。印象中最深的一次走失发生在乐于自己徒步的时候,跟随父母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眼前出现了一座桥,恩,那也是我第一次发现桥的乐趣,走着走着,马路发生了奇怪的变化,越来越高,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线挡住了前面的所有视线,那边到底有些什么让人充满了好奇。我被这神奇的马路吸引住了,这时发生了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我的鞋带松了。就在我蹲下来系鞋带的功夫,我的父母全部消失了!这个发现令我毛骨悚然,前后左右一片空荡荡的平地里,没有一个人。突然,我猛得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那个感觉无异于到了另外一个星球,这个事件后来对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雾都孤儿》成了我小时候唯一读起来觉得有意思的外国小说,作为孤儿的感受应该是相通的。我独自翻过了那座桥,又再走回来,站在我父母消失的地方,悲痛欲绝,甚至于悔恨自己不该在最危急的时刻去系那微不足道的鞋带,以至如此轻易地就丢失了我世界上唯一的父母,那时的我是坚信世界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任何事情的孩子,满脑子是穿着靴子跳舞的猫,汉斯的布袋,还有住在森林深处的精灵们,对于这件事情本身的极度好奇和丢失父母的极度恐惧令我饱受煎熬。我的父母至今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想像过他们的遭遇,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他们只是刚才拐进了马路旁边的一间小店而已,当时我的心脏都快要跳了出来,眼泪就啪嗒啪嗒地往下落,如丧考妣。天下就有这么幸福的父母,他们全然不觉得摸了摸我的头问:发生了什么事呀?——开什么玩笑?我刚刚从另一个星球回来都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伤心的泪立时转成了委屈。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六):有些情绪是该说给懂的人听
第一次是什么?看了高木的绘本之后,突然感觉,其实第一次是一种情绪。一生际遇、乐与苦、喜与悲必须经过第一次,当我们回味这些第一次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当时的那种或激动、或沮丧的心情,再在这种心情中慢慢渲染,回顾曾经的那些点点滴滴,沉溺于往日情怀。
如今再回首,自己的很多第一次在记忆中似乎依然触手可及,而我却已每每激动于宝贝女儿的第一次之中,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爬爬,第一次摔倒,第一次玩玩具,第一次叫爸爸......而我也第一次感觉到这就是幸福,这就是人生。
《一个人的第一次》沿袭着高木的风格,用童心说话,不要小看这种似乎简单幼稚的方法,其实这正是打开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心灵的钥匙,因为我们或许没有老过,但都是从小长大的,第一次去麦当劳,第一次家庭旅行,第一次用传真机,第一次......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的经历,而每一个孩子的心或许都是相通的,对于那些新的经历都会有类似的感触,不管事隔多年,一旦有人勾起这种情绪,马上就会共鸣。
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新事物出现,也让我们有太多的第一次可以经历,那种曾经的情绪是该说出来,说给懂的人听,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听。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七):真实、简单的快乐!
应该是念初二的时候,1992年,忘了是个什么层次的作文竞赛,题目是“第一次XX”,专业术语大概是叫作半命题作文的。
其实写作文对我一向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当初那个信息贫乏的年代,没有互联网,连作文书都是少之又少,我手头上可以拿来“借鉴”的也就一直是那么两本,从初中一直“借鉴”到高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头疼也就在所难免了。
被语文老师抓差,“借鉴”出了一篇议论文,内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连自己拟定的题目也毫无印象,只是记得当时对于这个题目很是踌躇,一直到最后写定都觉得别扭。
那个年纪的自己,大概觉得能够冠以“第一次”的举动,总是带着开拓创新的意味在里面。十余年后的今天,倒是觉得用心去作的任何“第一次”,都会有真实、简单的快乐在里面。
“Chapter 4 第一次的回转寿司 1987年 13岁”,让我怀念……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八):就爱装嫩,爱谁谁
这本书已经成了儿子最爱的睡前故事书,没办法,老妈我只好把成人的三星评价更正成了五星。最喜欢故事主题后标注的年份和直子当时的年龄,“第一次的麦当劳,1983年,9岁”,诸如此类,感觉自己象个威风的说书人,而不是应付小孩的懒妈妈。
每天晚上读一篇还是两篇我和小孩都要讨价还价。基本上,天黑之后我最喜欢干的事是河东狮吼,督促所有人快点上床睡觉,让我安静一下下。睡前读故事是良心发现,担心小孩大了抱怨我。
这种有图不费脑子的故事书很适合给小孩讲,字少,不浪费口水。而且,我儿子最爱听直子的糗事,大概平时被正确的大人教导得太多了,他每次听到大人犯傻都会乐开怀。
高木直子的书,《一个人住第5年》是我买的第一本也是最喜欢的一本,很熟悉她那种独自闯荡的心情和环境。到了后来几本,也就是随便翻翻、会心一笑而已。
按我那种速读法,《一个人的第一次》更是淡出鸟来。但是,给儿子读了不下十次之后,随着儿子的沉迷,我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以前没有细品出来的味道。
麦当劳是我和儿子常喝下午茶的地方,一天,他煞有介事地指着小包薯条告诉我,那就是直子第一次在麦当劳试吃的薯条,很明显地,那天的薯条显得特别美味,吃完了还模仿直子猛嗅纸袋。后来儿子又发现,封面上的直子拿着薯条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我第一次吃麦当劳是二十几岁的时候,何尝不是被震憾被感动!只不过,我早就遗忘了那一瞬间的感觉,或者,故意尘封了自己土里土气的记忆。
儿子第一次听“第一次的走失”无比聚精会神。怕自己走失,怕大人把自己丢掉是每个无助小孩都担忧过的吧。如果没看见他那大眼睛里的眼泪水,我才不会把走失教育当成个事儿。其实,还真是个事儿,当所有的脸都是陌生的,所有人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儿,那景象对一个小孩儿就是世界末日。
我给儿子出的走失对策是:发现自己走失,坚决站在原地不动,妈妈一定会找回来;寻求穿制服工作人员的帮助。为了人性化服务,商场售货员的制服和便装区别很小,这给我儿子还真带来了一点困扰。
我很感谢直子没有美化他的独裁老爸,对于孩子要求吃回转寿司的要求,他的回答是“不行不行,绝对不行”,直子的回转寿司梦就这么被无情敲碎了。我知道,儿子的大笑是会意的大笑,是对我这个独裁老妈的善意嘲讽。
这本书的翻译让人不由得叹气,不知所云的地方有好几处,遇到这种地方我还得现编合适的话。睡意朦胧的时候还得动这脑筋,太辛苦了。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九):《一個人的第一次》
有两册,共40元~~虽然的确是很有趣的一本书,不过买不起啊《一个人的第一次》 - 超~ - (青番茄免费借阅这样就看得很爽啦,哈哈)
一个人的第一次,会让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
第一次的麦当劳。
作者居然连自己当时是9岁都记得,佩服!·~~而我自己的第一次麦当劳是几岁却忘了,只还记得小时候最最最喜欢的就是麦当劳啦。觉得吃麦当劳是一件好贵、好奢侈的事,也不敢经常跟父母要求,所以我们几兄弟当被问到生日怎么庆祝的时候,冲口而出的答案往往是:吃麦当劳啊!!《一个人的第一次》 - 超~ -
香喷的薯条,刺激的可乐!!~~~不过越大对汽水的渴求越淡了,手中一堆零用钱可以任吃麦当劳却总找不回当时的感觉(是因为珍贵吧)╭(╯^╰)╮
第一次的熬夜。
好吧,我还是不知道当时几岁~~那一次是回老家前夕,要坐车整整78小时,所以和老弟打算第一次通宵,哈,反正车上有的是时间睡~~~
因为平时大概11点就睡觉啊,所以好不容易熬到一点~~电视上的节目又没什么好看的了,只好用打牌“拖延时间”……
好不容易到2点多吧,头昏脑胀,虽然已经再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要提新精神,但身体却同时不断提醒着我:好困啊好累啊好辛苦啊!
最后,终于不知道是2点半还是3点左右光荣倒下……
然后当时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通宵熬夜呢?!现在偶尔看球也会很晚,或者不想入睡~~大概是想折磨自己,发泄一下白天的不满么?
不过可以的话我还是喜欢早睡早起~~
第一次用手机。
好吧,我承认我是好学生。因为当小学同学就已经开始听歌追星用手机的时候,我的世界里只有读书……(其实现在也还是吧,哈)
然后高考完终于找老爸要手机要钱买手提~~中学住宿也没买手机跟家人联系,反正室友有嘛,又省钱又方便又不用日日为保管好而绞尽脑汁(我觉得我超级懒~)
什么钱包啊电脑啊贵重物品啊都是随便摆在桌面,父母不断提醒也不改,被子从来不叠~~
所以当时是懒得用手机吧……
哦哦,QQ也是高考完才申请的(这也是我打字速度慢得可怜,跟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很不熟诺,不擅聚会不惯唱K 的原因吧)
本人的第一台手机是老爸淘汰掉的三星,触屏,高级商务手机!原价4千多,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其实功能超级落后,然后,然后我就在做完家教回学校途中被骗走了《一个人的第一次》 - 超~ -
大学室友用诺基亚手机放歌,音质很不错,于是新手机就锁定了XpressMusic5630音乐手机,跟随李根的步伐~~总共1560元,用了一年多被摔1来次至今健在,万幸,万幸……
第一次坐公车。
记得当时还是小学生,要带着不会说粤语的婆婆出门~~~非常认真看着公交站牌钻研良久,终于确定是那一辆公交了,上车,付钱……
20分钟后发现不对劲啊!这里没来过,一看,好吧,坐错方向了《一个人的第一次》 - 超~ - ……
当时没有很紧张,一直保持淡定,没办法啊~~谁叫两人的命运都在我身上了~~~
第一次到同学家。
其实我是超级喜欢去别人家里吃喝玩乐的~~
第一次去的同学家应该是吴宇腾那里吧(后来经常一早起来坐公交到人力市场站下,沉迷实况,偶尔周六和他一家人边吃饭边看残酷一叮~~天啊!我居然还记得吴宇昌保姆的样子(+﹏+)~~~)
有一次暑假,第一次去同学家(陈伟俊)家里小住,美其名曰共同研究假期作业(真的!!我还记得最后一题IQ题的解法呢~~~)哦,还有宵夜--糯米鸡(我的记忆力怎么突然这么好?考试又不见你发威,哎-_-!)
去管慰家,然后第一次去“闻名已久”的流行前线--里面的新华书店,还有笔友文具店……(额,想起来当时还是很认真学习的嘛~~果然是书呆子)
还有无数值得记载的第一次……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有值得留恋、值得珍藏的回忆~~因为,做人真的不容易啊《一个人的第一次》 - 超~ -
哦哦,还有大一时,去社团的人生第一次面试,超级紧张!!居然还要都安排周四周五(不过运气真好,一无所长也都能混进随心摄和粤语组,最最神奇的是党委宣传部的笔试,看到上面的题目什么“党的性质”什么IQ题我就鄙视了……其他人还在挥笔疾书的时候我用20分钟乱写一通就扬长而去~~~最搞笑的是,我居然还笔试通过?!当时不够爱党思想觉悟低的我跟电话通知我面试的师姐很不好意思的说我想家了周末要回佛山共聚天人之乐实在没办法唉唉唉只好错过面试了唉唉唉……)
说起来,大学的第一次还真是不少……很多都会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是那个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词--“大人”。
第一次一群人自助游~~第一次录音~~第一次外拍~~第一次补考(这时候我应该表示小小惭愧么⊙﹏⊙b)~第一次补考作弊(这我倒不惭愧,情势所逼,我也不想的啊~~)~~第一次当师兄第一次当师弟~~第一次兼职第一次挣血汗钱第一次被骗~~第一次发传单第一次到餐厅穿制服当waiter~~第一次想退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怎么说得完呢?
好吧,还记得收音机听到的第一个节目张悦佳演说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一句经典结尾词结尾: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听下回分解……
《一個人的第一次》读后感(十):日本人爱动漫
高木小姐,是日本动漫作家。闲来看见这么套她的作品,因为封面的有趣+150cm身高,随意翻阅,不料居然看完了整套全部十多册。
其中的故事性、生活性,以及关于东瀛这个邻居的普通大众心理、生存状态及追求与奋斗,无疑是在对我进行普及教育!
哪怕是已经看了为数不少的日本历史、文学和记录类文字、影响,依然觉得漫画展现的事物,具有可读性与可研性!
看完高木作品,大概稍微理解了点,为何日本人那么喜爱漫画书,街头车站无不有人在阅读!
这些作品中除了不少所谓幻想类、YY类的,剩余很多还是以生活为蓝本,所有的作品中大部分是以青少年和成人作为主要观众群,为儿童设计的反而只占少数。
它们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观者可以从中呼吸相通,可以找回逝去的岁月,可以得到共鸣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