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9 02:08: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10篇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是一本由志原者讲述/国别:中国大陆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一):百感交集的旅程

  我是以焦虑的心态读完这本书的。

  恶劣条件、优美自然风光、志愿者所遭受的高原反应、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建站的困难重重、以及野牦牛队的命运多舛&队员的伤亡、志愿者的坚守,前赴后继藏羚羊被猎杀,,垃圾污染,由于青藏公路&青藏公路致使藏羚羊无法在产羔期如期迁徙,这些自动形成画面在我脑中播放,途径那片土地时的窗外景色慢慢浮现于自己的脑海,可是当时经过的时候,对着窗外这片要么荒芜,要么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原,时不时冒出的牦牛群,完全没有什么感情,我不知道藏在其后的故事;经过的每一寸土地,对我来讲也只不过是仅仅是我慢慢旅途中的一个标记而已,完全领略不到其中的种种艰辛。

  当我阅读了这些文字后,我再也无法平静,我渴望再次回到那片土地,用我的身体呼吸那里的空气,用我的双手为保护这片土地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这是我向往的。再一次深刻的体会柴静的那句:能放弃狭隘的一已之私,予人以温厚亲爱的情义,是幸福的唯一来源。。

  生命需要向外不断地延伸,才会使人变得大气,不失生命的本色;

  生命需要向内不断地自省,才会不使自己迷失了方向。

  永不停歇的努力吧。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二):可可西里 美丽的少女

  可可西里 是蒙语,意思是“美丽的少女”。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可可西里以非法采金而闻名,最疯狂的时候有数万人在那里狂踩滥挖。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藏羚羊绒制品进入国际黑市,受巨额商业利益的驱使,大批非法偷猎者进入可可西里,可是大规模非法猎杀藏羚羊。

  关于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国民间环保运动的一座里程碑。据调查,美国有二百多个慈善、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宗教等非政府组织(NGO),它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而国家确立的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税收制度,也从法律上鼓励和扶植了公民为公益事业捐赠的社会风气。环保意识和社会志愿活动的状况,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普遍道德水准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明显标志。当我们在感叹发达国家出色的环境保护时,不应忘记在那里正是民间推动着政府环保,并且民众比政府做的多。面对江河日下的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与其指责和指望当局,不如首先指责和指望我们自己。经常碰到这样的发问:“长江中下游的人们说,保护长江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不住在长江流域的人们说:“保护长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现代人的行为从来都是目标明确,做事情从来都直奔主题——利益。在茫茫的太空中,我们的地球犹如一艘封闭的宇宙飞船。据说,澳大利亚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许会导致几周后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场风暴,人们已经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这就是“关系”。至少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建立,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竖起一个标志:中国的绿色志愿者,正在脚踏实地的付诸行动。

  关于狼。在草原上流传的说法是:人吃狼不是新闻,狼吃人才是新闻。狼对草原的贡献很大。如果没有狼,鼠兔飞速繁殖,鼠兔以草为食且不冬眠,会造成大面积的操场退化甚至沙漠化;狼还是草原的清洁工,它们把草原上的动物尸体处理干净,使得细菌来不及繁衍,净化了草原,减少瘟疫的发生。我们无法对狼的残暴和狡猾做出评判,无论它多么凶狠、人多么不幸落入狼口,我们都不能干涉和改变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因为在大自然中,人类不是上帝,也应当如其他所有地球上的生物一样,放下自我感觉的高贵去尊重大自然,遵从所有生物必须遵从的规律。

  关于藏羚羊。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平行修建,对藏羚羊迁徙造成双重干扰。2004年,世界上海拔最高(4600米)、也是世界上第一组为野生动物而设的太阳能红绿灯历史性地亮了起来。志愿者守护在红绿灯前,指挥过往车辆为藏羚羊让路:“藏羚羊过公路,你能等一会儿吗?藏羚羊祝你一路平安。”志愿者以这种方式为藏羚羊护航。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三):守护自然 人性的斗争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有很强烈的真实感,是一种对现实的描述。不同于那些环境的书籍,讲的都是些环境保护的纯概念纯理论的东西,枯燥乏味,根本就没有耐心读完那厚厚的几百页纸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而这本《亲历可可西里十年》完全是志愿者的陈述,是他们真情实感的呈现,是将那个神秘的疆界的的现状真实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这是一片不大适合生命存活的土地,却有两类具代表性的生命韧性地坚守:一类要本能地活下去,另一类要捍卫前一类活下去的权利。于是,藏羚羊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人们,在可可西里相逢。一个中国西部的民间环保组织在没有任何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书籍义卖和极为有限的零星捐助,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建立起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又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在可可西里孤军奋战了10年。这其间这些志愿者建立自然保护站的艰辛,如何坚定信念将这个保护站维持下去,继续为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的生存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这十年说短不过慢慢人生长河的十个春秋,说长是恶略环境下孤单而热忱的心灵与藏羚羊互相慰藉的艰辛十载。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可可西里以非法采金而闻名,最疯狂的时候曾有数万人在那里狂采滥挖。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藏羚羊绒制品进入国际黑市,受巨额商业利益的驱使,大批非法偷猎者进入可可西里,开始大规模非法猎杀藏羚羊。在还未读过这本书以前,我从不知道在当下,在中国还有这样一块弥漫着枪支弹火的地方,不是因为领地的侵占,不是因为金钱冲突,而是因为珍惜的藏羚羊,有些无知的牧民甚至只是为了五块钱的剥藏羚羊皮的收入。要不是这本书,我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以一位英雄为了守护藏羚羊,只身与十八名偷猎者枪战,中弹身亡。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站被命名为索南达杰。索南达杰牺牲半年后,设在他家的灵堂还在,灵堂的正中放着他的骨灰盒、遗像,四周是当地人敬献的哈达和挽联,最多的是长明的酥油灯。索南达杰是用酥油火葬的,这在当地是最高的规格。索南达杰还被国家环保局和林业部联合命名为“环保卫士”,他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杨欣因此而感动,而震撼,他将此作为了自己毕生最重要的事业,他要为索南达杰完成他的遗愿。他在1995年2月完成“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的5年计划。他来到北京,多方的宣传,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虽然他的计划得到了国家环保局的红头文件,但是文件中所写明的资金自己筹集成为了最为严重的问题。资金是建成自然保护站的必然前提,缺少了资金,这个计划根本就启动不了。终于,杨欣的四处奔波,黄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友”的发起人梁从诫先生,给予了他无私的支持和帮助,同他一起说服了深圳市市长,最后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给予的三十万元的资助,为长江源及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启动奠定了基础。1997年,杨欣带领由了科学家,记者,志愿者组成的联合考察队与治多县西部工委的第二任书记扎巴多杰及当地的的志愿者一起建立成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可可西里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的苦难与艰辛才能将这个可可西里反偷猎最前沿的基地建成。在最艰辛的时候,金费不够的时候,杨欣只好写书义卖,并在各大学院进行巡回演讲,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让外界了解可可西里的现状,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与捐助。自这个保护站建成后,相继建立了不冻泉自然保护站、楚玛尔河自然保护站、五道梁自然保护站、二道沟自然保护站。这些保护站的建立,使可可西里的偷猎情况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公安最近一次抓获偷猎者的时间是2003年5月9日。这些保护站的建立,使可可西里上的偷猎者的猎杀不再那么猖狂,对藏羚羊的生存带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自此,可可西里收到了外界更多的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这里,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与热情,为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期间,我不得不提到一只当地人组成的队伍,那就是野牦牛队。曾经的可可西里几乎全靠这支队伍来保护它相对原始的面貌。这只野牦牛对在这块土地上做着最伟大的事情,却也遭受着最无奈的现状的考验。每个月这支队伍队伍的成员领着政府发的120元的微博工资,却要做几乎将性命抛之脑后的事情。在当地,这些人的家庭几乎都是只考这一百二十元的工资来支撑着,可这么点点的钱,怎么可能够一个家庭的生活支出,为了生存,为了维持野牦牛队继续存在下去,队员们不得不将缴获的藏羚羊皮贩卖。这就出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现象,野牦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赶走偷猎者,阻止他们对藏羚羊的残害,但是要不是这些偷猎者,野牦牛队就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就无法生存下去。最后,即便是曾经有队员因为守护这片土地还牺牲,这个队伍还是不得不面对解散的结局,有些队员被归入到了保护站,而有些队员甚至因为非法贩卖羊皮被逮捕,这样的结局是谁都不愿看见的,但是现实就是他们确实触犯了法律即便他们为可可西里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与生命,但任然逃脱不掉法律的制裁。看到这样的事情,保护站的志愿者非常的无奈,却也无可奈何。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可可西里,为这些野牦牛队的队员做好守卫可可西里的工作,才是对这些人最好的交代。

  初到可可西里的每一个志愿者都带着对自然,对神秘地带的渴望与兴奋,雪山、荒原、河流、琥珀、野生动物、傍晚的夕阳、也晚的星空,这些,这些都是在大城市居住的他们从未遇见过的,是最最原生态的东西。但是过不了多久,昼夜温差大,高原反应,飞沙走石拍打车窗车门,这样恶略的环境很快的将这些人们敲醒,返回到现实中来。曾经,他们为了建立其一个可以大范围观察偷猎者的瞭望塔,为了节省托运费用,他们打通车站检票员、火车乘务员,将十六跟重达近三百公斤的螺栓从西宁背到了格尔木。7月,地表70公分以下还是冻土,像石头一样坚硬,瞭望塔4个脚的4个基础是2米见方,深2.3米的大坑,在这个基础上绑扎钢筋,浇注水泥,才能形成瞭望塔稳固的基础。最后专们派人去格尔木找来了炸药,将冻土炸碎。没有起重机,几十号人组成了人力起重机,在号子声中,瞭望塔的第一根主梁慢慢升起。角钢到底扭曲了,又是几十号人抓住角钢同时发力,加上大锤的敲打,几个小时后,角钢终于复位。最后,这个公告28米的瞭望塔终于在人力的合作下建成,整个可可西里的偷猎者以后倒要小心了。在可可西里最巨大的困难是总是琢磨不透的恶劣环境,那里的自然环境,气候情况是我无法想像的。在没有供暖的帐篷里,即铺上两层的垫背,套上两个睡袋,再盖上三层的棉被,第二天清晨,你就能看到一整晚呼出的气已在被子上凝结,将被子冻成了门板。有些时候,在这样的高原上,只有你一个人与星星、高寒气候做伴,甚至有一个志愿者年三十独守着可可西里,下完的饺子已成了面皮汤,那就是过年,即便是一句简单的问候,都成为了奢望。这么艰辛的生活,却不论不论是风沙雨雪,志愿者们都会到预定的时间就踏上了实地勘察的旅程。这样的旅程开始前,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能不能回的来,但是他们必须去,这样的真实资料对于可可西里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即便,

  可可西里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是,一年又一年,无数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有些人来到可可西里的理由很简单:一种纯粹的理想,一种来自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一种对爱与恨的简单宣泄。一方面是因为可可西里极端的气候条件和绝美的风景,一方面也以为那里只有一种简单分明的是与非——盗猎与反盗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种逃避,逃避对这个复杂世界的迷惑、疑虑以及不满。有些人虽然经历了这么非人的生活,但却是希望再一次体验。他们认为,在这个地方,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世俗的喧嚣早已在九霄云外,没有任何的工作压力,没有人际交往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自然的亲和力,自然残忍那是因为自然而成的,无需怨天尤人,在这里,他们接受的是新的洗礼,当他们回去时,似乎是换了一个心脏,换了一个生活观,人生观,滚滚尘世,尔虞我诈,早已不是自己的追求,无所谓什么金钱才能带来幸福的生活。带着对高原深深的印象,带着对长江源环保的新认识,带着荡涤一新的心灵,他们回到了居住的城市。可可西里改变了他们,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希望这个天籁之地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不得不靠金钱的支撑,但是,在这里,我们追求的是一份和谐与心安。就如一位志愿者曾说过“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创造中国的第一。今天,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就在我眼前诞生。”这些人,从来都不是为了争取第一而风里雨里的奋斗,他们为的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为了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心底最真切的愿望的实现。

  可可西里,美丽的少妇,神秘的疆界。在这里充满宽阔与壮丽,欲望与杀戮。自然的壮美与残忍,人性的悲壮与无耻,均在这里一一呈现……为了,真切的感受到这些残忍的现实,我找来了电影《可可西里》,观看过程中,充斥着的是感动与气愤。看着在地上残留下来的藏羚羊残害,一群的巡山队员面对着秃鹫在这些羊骨中寻觅着剩下的事物,心中说不出的伤感与愤慨。看见平摊地上的四百多块没收回来的藏羚羊皮,似乎已经嗅到了那弄弄的血腥味和冰冷的人性。都是藏羚羊,为了金钱抹灭的人性,无耻的偷猎者,伟大悲壮的巡山队员,却也无奈的面对这些困境。这个原始的自然,神秘的疆界,不需要你们的介入。在这里,这些保卫可可西里的勇士,面对着偷猎者的猖狂,不得不得做的更多,更多。当他面对爬不出去的沙坑,他没有求救,在这茫茫荒野中,根本找不到可以救助的人,所以他自己奋不顾身的援救自己,面对无助,他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陷进沙中,一言未发。面对十几人的偷猎者,三个巡山人员没有退缩,迎面超前。从不屈服,巡山队长,当着偷猎者的面讲出了自己的愤怒之言,其他的勇士就这样看着自己的队长被击倒,挣扎,却从不服输。面对这些没有人性的偷猎者,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勇敢的面对,坚信即便自己倒下了,总有一天会有人将他们驱逐出去。

  可可西里,在这里,我们看到自然的神奇与残酷,人性的冷漠与悲壮。在现在,在中国,还有这样的一块神秘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保护,维持它的和谐。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四):雪原上分寒,思念中共暖

  这本书记录了一群志愿者为了保护可可西里十年来所做的一些事情,点点滴滴的真实,直击心灵的震动。

  最早知道藏羚羊知道可可西里是看到一篇关于索南达杰的报道,还刚上初中,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人不为任何功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保护一种美丽的动物,觉得这个人一定很伟大。

  后来,很多年之后,我已经上了大学,藏羚羊、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和那些为那片土地的安宁努力的人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断断续续的片段报道看过很多,直到我看到这本书,我才真正的知道那些是怎样的一群人,做着怎样的事。

  杨欣,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漂流,义无反顾站到了最前面;为了完成索南达杰生前在可可西里见一个保护站的愿望四处奔走,义卖《长江魂》;得到“自然之友”梁从诫先生以及各方的支持后,他开始为了保护站的建设精打细算,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身边的这些朋友成了最早的一批志愿者。

  野牦牛队的藏族朋友,在扎巴多杰的带领下,赶着自己的牛羊群保卫这片他们心中神圣的土地,5年多的2000个日子里,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巡山上百次,抓获盗猎藏羚羊团伙92个,收缴藏羚羊皮八千多张。这几乎占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全部藏羚羊反盗猎成绩的一半。他们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偷猎者枪战你死我活,有人牺牲了,有人离开了,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偷偷卖掉缴获的藏羚羊皮换取子弹,汽油,虽然最后还是不得不面对撤并的命运,但29名弟兄坚持到了撤并的那一刻,坚守了当时的诺言。

  一批批的志愿者来到这里,建设、完善保护站,做生态调查,为藏羚羊迁徙疏通道路。他们中有高校教师,大学生,公司白领,在可可西里他们面对的困难不只是寒冷和缺氧,唯一的水源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而且重金属含量超标;保护站使用的是卫星电话,除了日常汇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而且信号很差,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中断;食物单一,肉类倒是不会坏了,鸡蛋像石头,所有的蔬菜都冻坏了,一解冻就是烂泥一样,甚至吃得慢一点都会结冰,可是他们字里行间都是乐观。

  书里有太多的照片和文字片段我都是流着眼泪看完的。

  索南达杰牺牲时跪卧持枪推子弹准备射击的姿势被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凝固成了雕塑。

  扎巴多杰,索南达杰的同事、兄弟、妹夫,在索南达杰死后,接过他未完的事业,继续守护这片土地,直到在玉树家中被一颗子弹近距离中头部去世。

  野牦牛队撤并后,队员们在昆仑山口索南达杰的纪念碑前,给索书记献上哈达,敬上酒,在零下30摄氏度的瑟瑟寒风中,在碑前宣誓:“不管人在哪里,都愿继续为藏羚羊的保护流血流汗!”

  刚出生的小羚羊还守候在已被剥皮的母羚羊身边发出悲凉的叫声,饿极了还去找奶头,那现场惨不忍睹。其他母羚羊是拒绝非亲小羊吃它的奶的,等待这些小羚羊的只有死亡。

  剥了皮的藏羚羊摆在那,八百多只,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藏羚羊迁徙时,志愿者为了留出通道,在公路上拦车,几个小时,没有人抱怨,默默等待,有人招呼志愿者上车取暖,有人自发维持交通,有什么情操比尊重生命更高尚。

  藏羚羊迁徙完成车辆开始放行,一长列军用运输车慢慢开启,志愿者,军人,所有的人久久敬礼。

  志愿者冯勇的牺牲。

  对藏族小姑娘白利无私的救助。

  还有更多,所有的志愿者都有故事,所有的故事都与爱有关。

  后记:关于野牦牛队偷卖藏羚羊的事情我觉得需要澄清一下,对于那些用生命保卫这片土地的藏族朋友来说,这样做一定有着一些很现实很悲哀的原因无法尽述。这件事情是在多数队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那三个队员之后受到了队里的严厉处罚,并将钱全额上缴国家。用邓康延先生在序里面的一句话,雪原上分寒,思念中共暖,作为旁观者,我甚至没有立场说理解他们,可是我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热血沸腾的一刻,可是真正能够行动起来的却只有真正的勇士。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五):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我是绿色江河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2012年11月的冬季志愿者。目前在保护站还不到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被用来适应高原反应了。躺着、坐着,慢慢走、少说话,吃了睡,睡了吃,晒太阳。尽一切可能多休息。也是在这个期间,闲来没事时,看了展厅里用于义卖的《亲历可可西里10年》一书。

  相较于当时索南达杰保护站建站时期的志愿者,我们现在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厨房里高压锅、煤气、电磁炉、冰箱一应俱全,甚至有热水洗碗做饭。干净宽敞的卫生间,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房间里崭新的家具及床上用品,配上电暖气,一定可以舒舒服服睡个暖和觉。杨欣老师说,这栋建筑是镇上最好的,并且至少5年内不会被超越。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刚来的前两天,由于高原反应的作用,每天走路就像长跑,住在二楼下楼上厕所都是痛苦。更别提每天晚上头痛欲裂,难以入睡。和我同来的志愿者,更是上吐下泻,没法进食。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5天才稍微好转。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度,氧气含量只有平地的一半,任何人上来都有或多或少的高原反应。走路头疼、吃饭头疼、上厕所头疼、睡觉头疼,这样的折磨曾让我一度退缩。

  而十多年前的志愿者,他们经历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索南达杰保护站建站初期,保护站所处的地方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方圆多少公里连一颗螺丝钉都找不到。建设保护站所需的所有物料,以及志愿者们的生活用品,全都是从几百公里外的格尔木运过来,必须精确到一分一毫。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志愿者们住帐篷,晚上只能靠燃烧白天捡来的驴粪取暖。干燥的高原,长江的源头,却没有可以饮用的水源。河水的汞含量超标,志愿者们只能从几十公里外运来的饮用水,每人每天分不到一升,还得用来烧菜做饭。洗澡就更是奢望了,每半个月去城里休整时才能洗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者们并没有叫苦叫累,甚至没有像我们先休息几天适应高原。他们大多在抵达的第二天,便顶着头疼,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体会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如果不是亲身感受高原反应的举步维艰、彻夜难眠,我想我不会觉得文字里描述的那些有多么辛苦。

  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一批志愿者12个人,仅用7天就完成了保护站的主体建筑搭建。第二期工程,搭建瞭望塔,更是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由众多志愿者人工充当起重机来完成。终年冰封的冻土,掘地一厘米都是煎熬。后来,保护站建好了,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停止。建立保护站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牧区更好地保护藏羚羊。志愿者们发起组织了协助藏羚羊过马路的活动。早上凌晨5点,天还没亮就得出发去公路上拦车,看到成群的藏羚羊在自己的协助下成功穿越青藏公路,完成迁徙,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已幻化成微笑。

  保护站没有政府拨款,没有企业赞助,所有的一砖一瓦都是靠着志愿者们义卖绿色江河的出版物筹得。就这样,一路走来,居然不知不觉坚持了十多年。从1997的第一座保护站开建,到如今2012第二座保护站的落成,这里面涵盖着多少人的心血,大概也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深有体会。书中所有的志愿者,在结束短短一个月,半个月,甚至几天的志愿活动后,无一例外地爱上了这项事业。他们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后,依然无法忘记这片纯净的土地,尽其所能地运用各种方式为保护站宣传,为可可西里的环保事业做贡献。

  在杨欣带领绿色江河走近可可西里前,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地名。而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里。一方面,这种关注为可可西里的环保宣传起到了支撑作用。而另一方面,青藏铁路通车,游人的增多对这里的环境又产生了不小的压力。杨欣和他的绿色江河还没有止步,关注可可西里,关注长江源的环境保护还在进行。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什么,但涓涓细流汇集成河的道理谁都懂。就像我们的浩瀚长江,也是由长江源头冰川融水一点一滴聚集起来。

  “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这片高原的时候,从这里流下去的江河水,就有望会越来越清。”——金辉《亲历可可西里10年》P39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