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民性》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2 11:1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国民性》的读后感10篇

  《国民性》是一本由李宗泽 / 黄以明 / 寇秀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3-10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民性》读后感(一):《国民性》的主题是个败笔/甲面/北京

  《国民性》一书中的图文都是针对当下百姓处境和生存状态的有感而发,天地不仁以人为驺狗,努力活下去就是当下国民最普遍的状态,精神上无奈无力的麻木短视,与客观上追求动物般的本能需求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国民性。

  试图用文字和照片去表达这种状态是很困难的,我们透过笔和相机试图揭示别人的生活,就仿佛隔着玻璃在看风景,永远也无法抵达,美是主观的,永远是作者观者个人的内心映射,它与生活本身很难发生真正的关联。你拿拍摄的您的母亲那张,与你在街巷拍摄的其他人对比就能体会了。

  因此我觉得这个画册《国民性》的主题是个败笔。我更喜欢你用“看,中国”这个题目。

  个人生活中90%的时间和事件如流水般,毫无意义地持续着反复着,无意义是生活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底色,我非常喜欢你的这个画册里的照片,那些人物场景平淡不动声色,一如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光阴,在这里我们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社会角色。甚至我们不是国民,我们只是简单普通的常人。因此你不该给他们冠以国民性的标签。平常更有力量,不是吗?

  寇老师的文字是我一直喜欢,质朴流畅又犀利带些诙谐,这本书里也不例外。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我喜欢你的照片和寇老师的文字,都功力深厚,只是我不喜欢以国民性为题。祝愿兄的下一本“看,中国”系列更完美,记录下现在活着的,生活在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普通人的日常状态,远比探讨国民性重要也有趣得多~

  《国民性》读后感(二):透过镜头看国民《国民性》

  透过镜头看国民《国民性》

  这是一本摄影画册,像绘本一样的方形开本,让人感觉视野很大。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摄影,也没少买关于摄影的书籍,摄影画册也买过一些,无论到什么年代,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摄影画册都不便宜。一般都是书市打折的时候才会买的。

  这本画册的题目叫做“国民性”当然是想通过摄影师李宗泽的镜头去窥视中国人的国民性。照片都是黑白的,拍得不错,很可贵的是书里面还配上了文字,一般摄影师都不擅长写作,摄影画册很少有文字的,很多甚至连题目都懒得去起,美其名曰用照片说话,其实仅仅一张图片,可以有无数种解读,可以看到摄影技术,可以看到四季天气,可以看服装,可以看事件,可以看人物表情,可以看历史背景,缺少了解读的照片,其实是很单薄的。的确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莫雷特,可是所有的读者都渴望莎士比亚能够给我们配上一张哈莫雷特的标准像,我们都想知道莎士比亚心中的哈莫雷特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说如果摄影师能够写,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对摄影界了解不多,只知道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的文笔不错,所有的摄影集都带有文字的描写,所以使得他的书变得非常畅销。这本书是请了两位作家配上的文字,老实说文字写得不错,可是就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沟通不到位吧,很多图片内容和文字并不能匹配,而是各说各话,让人弄不明白。

  不过总体上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既可以欣赏摄影的美丽,也可以品味文字的魅力,两者配合好了,真的是相得益彰。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感受。照片中反复出现的那几只小狗,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反复出现使得它们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还有照片都标注了拍摄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别看只有寥寥几个字,但是就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信息,同样一张照片拍摄在重庆和北京就不一样,拍摄在天安门广场和后海的意义也不相同。摄影师的照片往往从照片中很难看到拍摄的具体地点,他们往往不会让那些标志性的东西进入自己的镜头,所以这种拍摄说明就很重要了。

  这本画册里面拍摄的多数是人,拍摄景物的不多,通过这些人,我们看到了中国,看到了中国人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展现出来的的确是我们国民性的一个定格。

  《国民性》读后感(三):“国民性”是一种悲剧!

  “像是一个影子,很虚,远远的灯光照射过来,可是没有墙。于是影子停在半路,多雾的早晨忽然出现在对面,看不清面目,但他却是一个人,一个男人的侧影。茶缸已经地道了嘴边,,小心地喝了一下,也许很烫,喉咙咕噜滚动一声。让人想起一幅画。地道的夏加尔诗人,中国的男人,若有所思的品味,,又心不在焉的喝水。温和、沉默、有责任感、又疑虑重重,不堪重负。他自喻是五哥。”人大出版社李宗泽老弟给我寄来他刚出版的新书《国民性》,书里收录了08年他给我拍的一张照片,上面那朵是这幅照片的配文。

  用图像来展现中国的国民性虽不是最新鲜的创意,但他镜头下的过敏性却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也是对国民性的探索!“国民性”其实是一种悲剧。

  我想这个时候,李宗泽在大剧院旁一个胡同里正和他收留的那五支流浪狗们纠在一起,,也不知那只患了宫颈炎的狗狗病愈了没有?!

  《国民性》读后感(四):阿Q的乐观

  看了你的文章,发现你还是位血性汉子,呵呵!

  阿Q身上有许多鲁迅深恶痛绝的国民特点,比如麻木,欺弱怕强,但站在现实的角度,就如宏达兄所说,有许多人并不讨厌阿Q身上的特点,比照我们自己,觉得阿Q多乐观啊,整天乐乐呵呵的,这是我们做不到的。面对现实,我们常常很悲观的,压力很大。生活中也是用精神胜利法来摆脱焦虑。想到阿Q,除了精神胜利法,无能为力。对于我们的问题是,有时连这种精神胜利法也战胜不了现实的焦虑了。

  这像一个梦魇。梦魇的最典型的特征是恐惧,和无能为力。想喊喊不出来,想跑跑不掉,想打打不过。如卡夫卡的《城堡》,小说中的人物始终走不到他想去的那个地方,人能感觉到甚至受到那股强大力量的支配,但却看不见它真实的面目。不过,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安慰,这就是中庸思想,知足常乐。福祸相倚。乐极生悲,我们的文化是内敛的,不事张扬的,见好就收,息事宁人的。如果这方面对人还不起作用,那就再用道家的顺其自然与回归内心的办法解决心理危机,古代仕人阶层也就是知识分子阶层基本就用这个办法来治疗心病,很有效。比如陶渊明,他辞官不做,欣然回家种豆南山下,荷锄带月归去了,闲了时还可以采点菊花,看看南山。自给自足,要的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我们的文化,无论儒道释,对人来说,似乎都可以称为某精神胜利法。现在办不到的,我不办,不办有不办的好处。真成了说不定好事变坏事了。或者,我逃离开现实,不想现实,生活自然就完美了,假装是个自由世界,再或者今生实现不了的,我来世会实现。都胜利了。

  阿Q身上就有这种乐观的东西,如果非要把这称为乐观的话。比如他穷到睡土谷祠没饭吃替人打工都还乐呵呵,被人打过骂过,唱唱举起钢鞭将你打,心里的结就解了,就痛快了;骂上句哪有儿子打老子的,就觉得占了人家好大的便宜;都要掉脑袋了还在为没有画好圈而遗憾。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为一点小事就跟人急眼动刀子,争吵几句能把人孩子摔死,很暴力。不利于安定团结。

  悲观或乐观并不是决定决定阿Q对与错的根本。根本的是阿Q身上没有尊严,没有自我,没有意识到怎么做是好的。阿Q所学的,也都是社会的恶习,鲁迅所愤怒的,恰恰是这点。是生存环境造就了一批阿Q。

  阿Q的乐观不是真正的乐观,而是一种无奈的表现。选择麻木,然后真的麻木了,他只有自我安慰自我麻痹这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不然,能怎么样呢?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他连这点也没想,只是活着就活着吧。真正的乐观是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困境,但仍然相信生活或者未来会美好。真正的乐观,还在于有勇于与困境做斗争。但是,你看到阿Q的对未来的期许了吗?他有明确的目标吗?他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又糊里糊涂地死了。

  阿Q是坚硬土地上结出的一个畸形的果实。阿Q是可怜的,他的身上的所有毛病,都是社会造成的。批判阿Q,不如改造阿Q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体制的文化方面的,也包括普通人的。

  《国民性》读后感(五):“国民性”之我见 /黄以明

  “国民性”之我见 /黄以明

  国民性,不关乎我们是如何看它,而在于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一点我们好像都忘了。

  国民性原本是个不含褒贬的中性词,但这个词一出现大概就饱受诟病。一个曾经执掌过东方世界之牛耳的大国,近代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输给了别人,于是西学东渐,一切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审思和批判。“要像人家那样”,于是“不像”之处统统纳入“国民性”备受指指戳戳。恰似丑儿从倍有优越感的邻居家回来,不是觉得父亲臀部太扁了,就是嘲笑母亲的乳房太瘪了。总之凡是干不好,都归罪于百姓的“国民性”。可见“国民性”的看法可能真的是以输赢来定调的,哪一天赢了,“国民性”就变得 “先进”了。 其实,一杯水永远是一杯水,不关乎看它的是什么样的眼睛。把驴杀了也变不来骆驼,把骆驼煮了也化不成大象。可见,经过一个世纪对“国民性”的责难,要让人们的看法回到“骆驼就是骆驼”这样的客观和正常心态来,已经不容易了。

  有没有办法把所有强加在“国民性”上不正常的“标签”摘掉呢?可是谁又保准自己眼睛没有戴上有色眼镜呢?这就是本书的“别出心裁”,选择图像语言,“让机器来说话”。

  本书照片出自摄影家李宗泽之手,他以当下的中国为视点,完全摒弃猎奇的创作惯性,镜头穿梭于国际都市(北京)与陲乡邻镇之间,以底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入镜,或身边的亲友,或街坊邻居,熟悉的、不熟悉的平常人成为画面的主角。当这些常人从镜头再出来时,习以为常的邻里生活和环境居然产生了那么强烈的震撼。摄影师向人类现有的摄影“极限”挑战,已经达到了尚不让人察觉的境界了。在这些照片中确实体现了他“让机器来说话”的理念,实现了“还原”真相和自然属性的原则。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看欧洲一流摄影大师如:布列松、马克·吕布(约20年前我看到他的小册子)等人的照片,他们虽然也在追求图片的真实,但仍然逃离不出“事件性”猎奇的本质,总感觉照片背后摄影师有一个强烈的主观意图强加给观者。而宗泽不同,他不“猎奇”,相反却尽力克服“创作意念”,回到了日常照相那种照相和被照相的自然而然的关系中。拍照过程中所有的技术意图都被摄影师主观屏蔽,在那“决定性的一瞬”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机器效果的“纯粹”。

  这里我没有必要作深奥的阐析,逐幅浏览读者就会注意到,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背后总召唤着摄人心魄的魅力。比如那对含辛茹苦一辈子的老年夫妻合影,在快门按下的一瞬,居然下意识地同时去牵拉对方的手!这是多么活生生、多么纯粹的国民性呵!一看这幅照片眼前就浮现出熟悉的天南地北无数的中国夫妻:一辈子彼此折磨得死去活来,临终那一霎那仍然说下辈子还要做夫妻!这是人性的美好还是愚昧?如果我们还是秉承“五四”以来的西方价值观的非此即彼,而对传统的中国人的感情生活进行批判,将显得多么浅薄与无知。这种震撼人心的平淡无奇,也就构成了照片的独一无二。当一百多年来习惯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文化态度,在大潮退去的今天,我们有幸得以借宗泽摄影机器的纯粹表达,让被外来观念丑化、夸张、变形了的“国民性”还原为国民的本质。或许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我们在这里,既不好也不坏。

  当然更值得高兴的还有:透过《国民性》,人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关于自己的有趣话题。伴随着读图时无处不在的精彩,从新思考摄影的意义,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叹服的拐点。

  总之,我们生为中国人的事实不可改变。如果这本书能唤醒我们回到真正的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的自信和乐观上来,我想,“国民性”的讨论可以休矣。

  《国民性》读后感(六):《国民性》观看后

  其实是粗粗的看了三遍。好像啥也没有看到,放下书,脑子里确是满满的。

  拿到书,是期待中打开包装,不像预计的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业包装,反而是贴切的黑白清新手感、温和的装帧。已然我脑子里一闪——宗泽的人。

  从来的低调,从来的把事情做好,从来的老老实实照相。

  还是说说这“大炮打蚊子的‘仙娜’”显影出来的胶片图像吧。

  封面那方框的“窗户”一眼打中我的神经——花好月圆,或许是我们对于美好和幸福感的最适当描述了。生来就有窥探心里的国人,看到这份温情或许90后的观者不那么敏感,而对于80、70直至60和50后就不用多说了,单这一扇窗口让你脑子里就有一个电影的长度,足足有理由够你定定神冲上一壶茶,细细回味去。

  从技术和印刷上的高精尖都是摄影师和设计师追求的高度,而往往就是在去到顶级的层面又把之前追逐的东西尽量放弃。拿到书的当天,恰好和几位摄影师探酒,恰好一朋友从贵州得一壶酱香酒,开坛闻香。于是免不了分享下“国民性”。

  “印的灰了点。。。”“名字有点大。。。”“照片可以。。。”“宗泽什么背景。。。”话题就此展开。

  我没有多说,其实我喜欢喝清香型酒,直觉上,加的香料少些,原味更易让我接受。扯远了,回到书中首页——虚虚的灰色,里面有七、五个孩童游戏中;再翻依然孩童只多了母亲开心被照中。。。再翻,小朋友开火车,再翻,霎时一愣,突然老人,突然病榻,从出生到末了就这么短暂——想多了!

  再翻,犹如电影中倒叙,告知你结果后,逐帧逐帧开始呈现故事中的分分秒秒——看别人过日子、看生活变化、看天气转换、看自己在看。。。。。。

  据说这个是双色印刷的书籍,在当下的商业猛烈循环中如此制作或许很少了,尤其出版。又扯远了,该回到我喜欢的清香型酒上啊。对,这就如陕西乡下酿造的一坛柿子酒,自然、干脆、果断、坚毅、清新、淡雅。我就这么多词汇了。

  直面黑白,直面每一帧图画,直面每一个表情我似乎看到了宗泽、寇秀兰、黄以明在翻阅图片时候的表情。装一点的说,或许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自小逻辑不好,这不,把翻开的一句话给漏了“谨献给母亲”。这一句好像套路化,也好像就是要这么说一回,30年前的开始,我是说照相宗泽师傅就是从母亲的黑白照相馆开始的,就这样一路照了下去,就这样照开来。不论是从前的静物,还是行为摆拍,都能让我感动,感动的不是技术,不是仙娜,而是黑白世界在宗泽师傅的照相行为下留给我更多的记忆。我想再过30年,我们再翻看这本相册,已经不再追逐和纠结于印刷的灰和封面的硬度如何如何等等等等。而是略加感叹的对着每一帧图画回起忆来。

  或许这就是照相和相片留下来的终极意义。当然,和照相师傅不无关系。

  关勇看后小感

  2013-10-29珠海北岭

  《国民性》读后感(七):可以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国民性?

  这本书的书名《国民性》是颇为引人瞩目的。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马上让我想到了柏扬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对中国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当然对中国人民族性格或国民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据一些史料记载,对此最早进行直接研究的是一位名为A.H.史密斯的美国传教士。他曾经于1894年出版了一部名为《中国人的气质》的一书,这本书在一般的图书馆就可以找到。在这本书中,这位美国传教士列举了中国人爱面子、勤俭、保守、孝顺、慈善等26种性格特点,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在这以后,中国近现代的一些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也曾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做过深刻的研究,最有名的就算梁启超、鲁迅等人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国民性”也是一个颇为引人注意的话题。

  那什么是“国民性”?一般的理解,它是指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包括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因素。这本书的作者试图用比较平实的文字,比较冷静客观的黑白照片来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至于是否能展示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中比较朴素的文字和淳朴的摄影画面。

  这本书的封面照片“花好月圆”就吸引住我的视线,朴素静美,不动声色,在不知不觉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的内在追求和美好。我一直对花好月圆的境界颇为向往,认为这是中国人追求圆满的一种意向和象征,是非常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味道的意象。

  书中那张老夫老妻的合照我也是比较喜欢的,这张照片也说不是体现了作者多大的摄影技术,但画面上体现出来的朴素动人确实让我“惊心动魄”了一下。也许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守才是真正的爱情?!

  这本书的开本比一般的图书大,使得书中的摄影作品显得比较开阔,不多的文字点缀其间,让人感觉显得从容不迫,上下都留有很大的空白。有些读者可能会想,这样做是不是会显得有些“浪费”。当然我觉得这么做还是比较合适的,毕竟摄像作品为主的书籍跟其他的满是文字的图书还是有所不同的,稍微“奢侈”一把还是可以的。

  这本图书真的可以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国民性?也许可以反映一部分吧。

  《国民性》读后感(八):一面镜子

  我在《词的故事》里,提到王国维的一首《浣溪沙》词,“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词人喟然长叹,心头一片澄明。几十年前,鲁迅也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他俯视一望,满目皆是麻木顺从奴才之相的国人,愤然长啸,满怀皆是忧虑。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都是现实。王国维是对生命的思考,他看到的是芸芸众生之于宇宙何其渺小,其奔走之状何其可笑,这反应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支流,是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情结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他超脱于现实,甚至超脱于生命自身的羁绊,投湖一跃,再不做“此中人”了。鲁迅看到的是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对生活中人近距离的观望,但他所处的位置是高的,他把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看了,看到了国人的本质。所以,人们一看到《国民性》就想到了鲁迅,这是正常的。没有鲁迅先生的疾恶如仇刺痛国人的神经,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国民性》。

  那么,我们的《国民性》是什么呢?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开展一个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一个活动,我觉得《国民性》走的也是群众路线。里面的人物、场景、文字中的现象,都是我们现实中能够看到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是我们自身,我们生活的常态。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现实,照出我们身上的东西,有不好的东西,也有能够容忍的东西,更多的是习以为常的东西。借用鲁迅的一句话,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是好的吗?未必。同样一种事物,放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前者是悲剧,后者可能就是喜剧。当然,这是一种历史观。但国民性提供了这样一面镜子,试着照照,看看哪些东西是自己喜欢的,哪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的,类似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形的,是人对自已的观照。不过,基于国民性这种介质,它的客观性也许会让人产生思考与自省,如此,我想这是《国民性》的期盼了。

  《国民性》读后感(九):李宗泽摄影集(国民性)观后感?——珠海王坚

  我是从一个摄影人的角度去看影集的。首先我观察了他拍摄的时间是2008年-2012年,地点有三个北京、重庆渠县、陕西安康。那么是不是宗泽先生是工作生活在北京的陕西安康人(我知道他在北京工作是陕西人)呵呵,出现了个另外的地点—渠县。让我猜测是否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家乡是渠县。

  摄影集名为“国民性”,和我个人理解的国民性偶写不同。一提到国民性我就觉得是那些国人的种种不文明(相对于西方标准)的行为和顽疾。看了摄影集的黄以明先生的前言才知道自己的偏颇。这本摄影集我觉得与摄影师李宗泽先生生活有关,我想它的书名也应该和三城有关。比如三城记、行居三城等等(我个人瞎想的啊)。

  这三个城在我看来作者拍摄思想是有区别的。安康的鸟笼,发小的家人合影,母亲、病榻上外婆,都是温暖的,柔和的,慢节奏的,是不是作者把那种安逸温情的东西留给了家乡,还是在作者心里故乡就是这样的。作者的北京照片很多虚化晃动的人影,仓皇不安,有着一种紧张感,和不和谐的冲突。重庆渠县反倒是有一种超然的感觉,看着孩子们,手工业者、街巷,平静的记录着。

  我从宗泽先生的照片里读到的是很有趣味的东西。第一是这些照片的从容,就是抛开摄影的一些框框,去寻找真实。没有很强的指向,但有着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第二是我观看时照片会有很多的刺点,时不时的刺痛我的神经。比如:人工弯折盆景和园艺工,北京画面里的狗,合影背景里的在建简陋工地。第三宗泽先生的人物照片拍的很到位,很柔和,有人情味,把握人物个性很准,这可能和他的亲和力有关系。

  宗泽先生的摄影正如他本人说的,摄影应该抛开一些技巧一些传统所倡导的明显的倾向。不用悲天悯人,不用说教。自然温和,真实就在那里,我们只是记录罢了。真实只是我们心中的想法。自然还是自然,所谓天地无仁以众生为刍狗,自然规律和社会变革只会裹挟着我们随时间流转。也就是摄影师不要太多加入自己的东西,尽量的不要去动那些扭曲现实的念头,努力用自己的感知直觉去拍就好了。这样才有可能接近摄影的本质。宗泽先生的照片给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带着中国人的品质摄影师拍摄周遭的事物,安生立命安定温情幽默把生活里一丝乡愁、躁动、友情、不安拍下。过上一些年再看这些照片,就是这几年这个人这几座城这个国家影像验证。

  《国民性》读后感(十):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

  作为读者,面对宗泽的这本《国民性》立即产生亲近感。张张黑白照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熟悉的画面。宗泽用相机定格了这些我们习惯到已经忽视、视而无睹的画面。画面被宗泽的相机激活了,生发了强烈的冲击力!刺激了我深藏于心的情感和想象。我猜,不少读者也会有同感吧?

  宗泽从不追求“高、大、全”。这个人就是很朴实很实在的布衣百姓。他走在街上,绝对不会引起路人的关注,除非他和他收养的两只流浪狗在交流的时候。我觉得他很会与我们百姓心灵交流,甚至于小猫小狗,天上飞的小鸟……或许这个原因,我在读他的作品时腰杆挺得很直,高兴时就拍拍手,大笑两声。因为作者没有高高在上地教育我,恰似与我喝茶聊天,用一种顺从天意的虔诚,品尝百姓的劳作与休闲的冷暖。

  宗泽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百姓在市场竞争夹缝里艰难地寻求生存之道,彰显着百姓味道的智慧,能不让人感动吗?让我更加开心的是,宗泽巧妙的构图,让这些与现代时尚相悖的画面中透露出幽默,深刻而真实地反应了我们的内心的矛盾,反映了百姓有百姓的甘与苦。

  宗泽在我心中是位很独到的艺术家。我敬重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民性》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