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重口味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25 02: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重口味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

  《重口味心理学》是一本由姚尧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一):如果教科书可以如此有趣

  如果教科书可以如此有趣

  心理学,一直以来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学科。我想人都有求知欲的,只不过有人喜欢向外投射,比如探索宇宙天气恐龙神马的,有人喜欢反观自身,研究研究人体心理学之类。我属于后者,对普通男生感兴趣的汽车宇宙神马的都兴趣不大,于是在工作之后,掏腰包买了一本《心理学与生活》,很厚的一本大书,也不便宜,好几十块钱。

  然而惭愧的是,买回来了之后,就没有之后了。束之高阁就是它的命运,当然我不能说书编的不好,这是外国的教材,编写内容啥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惜就是提不起劲儿,就像当年上学读书一样,一拿起来就犯困。

  心理学,我喜欢,但也许不够强烈吧,所以也仅仅是喜欢而已。

  直到遇到这本《重口味心理学》,让我不禁大呼,若是教材都能编的如此有趣,何愁学生不爱学,何愁国家不富强,何愁二老不安康,铛铛铛铛铛铛铛……

  言归正传。这本《重口味心理学》全书分十八篇,涉及了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社交恐惧、特定对象恐惧、贪食症、厌食症、恋物癖、恋童癖、露阴癖等许多心理疾病……这些心理疾病谁也能说上个名目来,虽然更深入都不了解,但谁没有一点贪食厌食或者是社交障碍宅男宅女的小毛病呢?就像某书中提到的“医学的进步已经发展到没有健康的人了”,其实严格来说,任何人都有心理上的小问题,就像我们的身体总会有这里那里小小的不对劲一样。就拿我为例我就常常要回头确认门是不是锁上了——哪怕要为此再爬两层楼梯。读完书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小小的怪癖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恐惧来源于未知,如果了解了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书的教育意义,作为一本心理学科普读物自然是首位的,但是我真心想大赞特赞的是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其实学问本身就是有趣的,就像我曾经读过的《经济为什么会崩溃》一样,这本书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它浅显有趣地讲明白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这本《重口味心理学》也一样,其中运用娴熟的网络语言,用梁山好汉来做案例客串,在编写案例时的趣味性,即便是请弗洛伊德和荣格等大人物出场时,也尽量写得轻松搞笑。很好,真的很好。作者很有诚意地将学问搞得有趣,这实验成功了。

  最后说明一点的是我本人完全没有心理学基础,读过忘情风君的评论后发现他对其中的专业知识非常肯定,这也让我放了心。搞笑足够了,专业知识是否靠谱我可拿不准。风君的评论给我吃了定心丸。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二):入门了解心理学

  入门了解心理学

  发表于2012-05-30 14:52:07

  湖北菜咸鲜辣,汁浓味重,如果这算是“重口味”,那我喜欢;来到广东初期,一度不太适应广东菜的清淡。就像阅读上的癖好,小说分类中的强强文,黑帮文,警匪文,如果这些也算作“重口味”,那我也喜欢。心理学上的重口味是什么?《重口味心理学》名字真是勾起人的好奇心。

  归纳小结之一,优点:此“重口味”非彼“重口味”。正如书名标题让人好奇,不过,内容却不怎么让人称心如意,只能算终于了解原来这些是作者所说的“重口味”,而且这些重口味还都是些不让人怎么喜欢的。封面“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也大大的吓着人。自认不是神经病,可要证明自己不是,又有点取证困难。书中分章列出的这些心理疾病,多重人格障碍、恋物癖、社交恐惧、特定对象恐惧、焦虑、广场恐惧、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自杀、性别认定障碍、精神分裂、强迫症、人格障碍、物质成瘾、恋童癖、露阴癖等。分析得头头是道并附有些案例,当然与社会新闻头条法治节目差不多,多少有点吓人。不过,这些心理疾病,其实常人多多少少也都有些,要是都要考证是否是神经病,也有点言过其辞,有点夸大,也有点哗重取宠之嫌。这是内容之上优点之外的缺点。

  归纳小结之二,缺点:叙述口吻过于口语化,而显得随意。列举多种心理疾病并加以症状分析、案例陈述、以及病灶预防等。看起来热闹详尽而又普及知识。只是仔细读来,还是有点浅显,稍显表面,适合入门了解及别。另外,心理学一贯端庄闲雅,有种如医者般的仁者心肠,而这书个性飞扬,口头禅纷飞,难道这样更“可口”?分明是网文的汇编而己,却冠之以庄重严肃的标题,是现在出版的书素质下降,与心理学相关的全出书,不出书不行,还是要迎合现在的快餐娱乐口味,能出都出呀。

  看到许多朋友说很好,自觉阅读没觉得特别好,挑出几个关注的病症来读,没饱足感,什么问题都归到意识和潜意识里,这就像给所有的病都贴上了一片万能膏药,有那啥包治百病的吹嘘。另外,每章未尾的互动时间记者问题部分还是蛮有趣的。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三):奥妙无穷

  看这本书像是回到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光,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把枯燥的心理学名词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并且读者可以根据书中的众多案例进行分析,判断自身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

  社会人多多少少会遇上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与变故,进而造成情绪上的重大波动,如不适当地排遣与疏导,负面的问题会进入潜意识中,并为日后生活中的奇怪行为埋下隐患。这本书有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各种心理学奇葩问题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提供方式帮助避免与预防,部分案例甚至有教读者如何进行相应的治疗。

  有一些情绪的问题,我们身上也都有些症状,但这是人生很正常的一些反应,只要这些情绪没有造成正常生活的麻烦与阻碍,它都称不上是神经病或者障碍等。重要的是,在周遭的各种遭遇对人造成的众多负面影响的背后,我们个体如何调动积极正能量来抵御外敌,如何发挥自身的力量来克服负面能量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发现它、正视它……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四):乏善可陈!

  作者笔法很稚嫩,理论的部分又不严谨。

  书的开头反复提到《致命ID》我就看不下去了。《致命ID》是电影,只是个编剧随手捏来的故事。用这来举例到底有什么意义?

  书中的很多案例都真假难辨。像是很多个D,戴假发的发发,等等。没有出处,没有背景,这是作者自编的,还是确有其事?编的案例就是脱离实际,为说明而说明,毫无意义,不是吗?

  还有书中的一些结论,也不知出自哪里。作者是个硕士生,没有任何被公认的理论发表,全书从头到尾都是搬套他人的现成理论的话,至少注明出处吧?教科书都会说明,这是马克思说的,这是牛顿说的,这是法拉第发现的。。。那作者的理论呢?是否有据可依?

  比如说,对于“腐女”的这段结论。书中这样总结的:她们能清楚地认识到与自己相关的性幻想是难为情和受歧视的,可是对爱情和性的渴望又是生理本能,根本抑制不住,于是在着这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下,滋生出了关于男男之间的同性恋幻想。这样既逃避了责任,又满足了对异性的心理渴求。

  这段话我有很大的质疑。

  第一,结论怎么来的?谁提出的?

  第二,如果是作者提出的,有论证吗?

  第三,我完全不赞同这个观点。自己性幻想是受歧视的,幻想两个男的在一起不是更变态?反而倒容易接受了?

  腐女这个群体的出现,很明显是基于女性的妒忌心理。女粉丝通常不能接受自己心爱的某男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会觉得那女人傻,不配,真呆,恶心,贱!但是和自己喜欢的另外一个帅哥呢?马上嫉妒心理就消失了。因为我得不到的,别人也没得到。而两个男人的事,显然是不值得去妒忌的另一回事。

  当然我这个结论纯粹是我一味的看法。也没有论证,没有理论依据。因为我有看法,所以要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作者至少要拿得出点像样的东西。如果也和我一样只不过想当然的话,只能说这书也就是我这水平,不值一看。

  这本书是网贴汇编而成的。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她可能过分了些。

  而实际上,身为一篇科普的帖子,这可读性也实在太差了不是吗?用词单调,笔法稚嫩,毫无趣味性。

  虽然是3.99元买的Kindle版,但还是觉得亏了。

  如果这是部电影,差不多就《刺陵》那水平。

  如果这是个服装品牌,差不多就班尼路那档次。

  当专业的看,太肤浅;当娱乐的看,太贫乏。

  可能我读的书不多,所以这是最烂的一本。

  .s. 原本给2星,现在改1星。失去的一颗星,因为2楼作者的回复,毁了书的朴质。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五):何谓“癖”

  恋物癖、恋童癖、腐女和露阴癖都是幸遇病态发泄的途径。恋物和恋物癖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不激发幸遇,而后者激发。这就需要定义何谓正常的幸遇发泄?人们都有喜好或者迷恋的事物,比如迷恋电影的人,也就是影迷。如果某男影迷只看三级片,那他患有恋物癖;而如果他只是偶尔看看,那么就是正常人。可见,恋物失度,并将物品与生理需求挂钩就是“癖”。这种生理需求不一定是幸遇,也可以是食欲,甚至是睡眠。有些人对别人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有特殊的癖好,而人是一个特殊的物体,对人体某部分的迷恋进入了对病态定义的模糊区域。男人恋胸,人们普遍接受,因为胸是女人的第二性征。而如果男人恋头发,则有病态嫌疑。可见涉及到对身体部位的迷恋,就属于文化俗成的范畴了。

  为什么罗马教皇常恋童呢?这与腐女的形成是同一个道理。当正常的幸遇受到道德或者环境制约无法疏导时,人的心理产生隐蔽的疏导机制,即是通过转移幸遇至不具备传统幸遇涉及的对象身上,以此减轻自身的罪恶感。而露阴癖则是通过特殊的环境刺激幸遇,这类人在正常环境中常杨伟。上述几类癖好患者在特殊的环境刺激下,会做出自己认为正常但实际很可怕的行为。心理疾病是隐藏的杀手。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六):好个重口味,分明是虐心,自残呐

  读后,像吃了什么反胃的东西一样,那叫一个恶心啊,虽然谈不上至极,也足够让自己毛骨悚然上半天,当即掩卷拒读,像沾了什么不该沾的东西一样,跟它立马保持距离。在此,奉劝诸位,若是原本就没有多大儿胆,还是束之高阁,量力而行吧。

  我是看了恋物癖那节,真真觉得就像掉进恐怖片一样,毛骨悚然不说,分明是虐心,自残啊。一样的肉身,竟然会有那样的魂魄,咋舌之余还是咋舌,这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啊,或许要怪只能怪你少见多怪啊。

  所谓的剧情,看似一环扣一环,其实也就是案例的堆砌,吸引人倒是有几分,只是罗列的多了,不免会倒人胃口,又不是学术论文,有必要照本宣科地举证案例,一一论说吗?

  想起自己从小到大之所以对但凡毛茸茸的活物不动心,甚至连巴掌大的小宠物都敬而远之,其实是与儿时的恐惧泛化有关。

  印象中,大概是我刚刚会坐的年龄吧,二叔为了逗我玩,把奶奶家的鸡毛掸子的毛,拔下来给端端坐在炕头的我严严实实地围了一圈,这猴子一样的毛小子,竟然把侄女我当玩具耍,自己乐滋滋地摆个龙门阵还嫌不够,后来索性用嘴吹那些轻飘飘的毛毛逗我玩。

  于是,毛毛动,我就害怕,蜷缩成一团,别说挪窝,就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故事的版本大致如此,具体情节当然是我长大以后,大人们讲出来的孩子们的儿时趣事,对此,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唯一记得的就是每每回老家,和亲人聚在一起时,二叔还是会不厌其烦地拿这个故事来逗我,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可是我却不再是那个我了。

  记忆中,我就从未对毛茸茸的宠物有过一丝半点的兴致,就连凑过去亲近一下的欲望都不带,当我看了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才明白过来,原来早年我是被吓出来的,日后但凡遇到类似毛茸茸的东西,就会据而远之,还好我对人这个活物不反感,如若那样,岂不是真要被归入精神病的行列。如此说来,还真是万幸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七):对我来说这仍然是一本好书

  看完了《重口味心理学》。

  这个书本来是在网易阅读的app中下载的,那时候刚刚看完《拖延心理学》,受益很多,于是下载了这本书。一直没看,今天拿起手机百无聊赖,翻看了几页之后居然就无法停下来了。

  本书的关键词:

  多重人格;恋物癖;社交恐惧症;特定对象恐惧症;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广场恐惧;幽闭恐惧;密集恐惧;厌食症;贪食症;性别认定障碍;精神分裂;强迫症;人格障碍;物质成瘾;恋童癖;露阴癖;梦的解析。

  我的获益:

  1.澄清了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的区别;如厌食症其实并不是没有食欲等。

  2.书中大量的事例,给我很大的阅读快感。

  特别好玩的地方:

  我觉得书中最好玩的地方是第18章,也就是最后一章,对梦的解析。

  书中总结了四条:

  1.梦是愿望的满足。

  2.梦是睡眠的保护者

  3.梦是一种幻觉体验

  4.梦是有伪装的

  觉得好玩的原因是自己一直对梦感兴趣,但是从来么有总结过,或者试图总结过。这几条一看到就觉得眼前一亮。

  最后,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小知识,比如人的犯罪基因;梦到飞行其实是把自己整个人当成了性器官;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凌晨4点48分等。

  “重口味”第二季:

  《欲望心理学:看人看到骨头里》编辑推荐:没有不能看透的人,没有不能解读的行为,只有你没能理解的欲望。

  •看透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也不要看他做什么,要看为什么。

  •可读心,可攻心,看透人的欲望,没有搞不定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重口味心理学》后更深度解读人性本质“欲望”,所有读心术、攻心术、操控术的本源,只要看透欲望,没有搞不定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九):你喜欢重口味的心理研究吗?

  微信公众号:王昱心的人生痕迹

  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对于专业的精神症状,我的兴趣不大,我更喜欢贴近生活的一些精神方面的状态的解释。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焦虑,自杀和强迫症。虽然同性恋也和日常相关,但是我觉得这本书里关于同性恋的解释不够说服力。因此我也只想和大家分享上面提到的三个状态。

  焦虑:就涉及到了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道,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潜意识,意识”。

  心理学上有个方法,叫投射。让患者来放置一些东西,通过这些东西的位置,和东西本身,来分析患者大概在哪些方面焦虑。

  自杀:(我必须要表扬这一章,我真心觉得分析的不错)“自杀”也是一种谋杀,是自己对自己的谋杀,这个人既是凶手又是被害者。

  根据这个概念,那么我们也可以像分析谋杀案件一样来分析自杀。我觉得这个观点特别重要。

  强迫症: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中,担心自己伤害别人,担心自己被污物弄脏……他们正是对这些不安的念头想了又想,斗了又斗。

  我觉得这个解决方法说的很好“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于是,不管怎样,先做再说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

  了解这些,是希望更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在自己某些特别的时候,知道怎么来缓解,来解决自己的一些小问题。毕竟,在中国,想看心理医生,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心理医生。

  《重口味心理学》读后感(十):你有病?我有病?

  這本書不算是最好的心理學書籍,但是卻可以在輕鬆幽默的語言中讓人不知不覺地開始反思自己。

  作者在書裏擧了些例子,有些有直接翻譯外國心理書的嫌疑,但是他提出來的和他咨詢的例子,卻能感覺到是真實的案例。

  看完了書覺得可以總結出兩點,就是所有人都有病,和所有人都沒病。

  書裏提到的心理病的種類,成因,不要説謊,其實是不是都是似曾相識,就算沒有心理病,在某些特定的局面的時候,都會出現書裏描述的,哪怕一點點的心理苗頭吧?或多或少,大家都有一些心理病。

  可是看到作者寫的那些案例,和他的回復,我又笑了,原來那麽多人覺得自己有心理病,其實就應該洗洗睡去,好好做個夢就好了是不是?所以有時候也別太把自己儅人了,如果不開心,就說出來讓大家開心開心,然後自己想開點就好了。

  那麽其實是大家都有病還是大家都沒病呢?也不要去糾結了,陽光點,想開點,用實力去武裝自己,然後不要因爲自己有糾結而糾結,像作者這樣作咨詢的生意就會少了吧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重口味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