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4 12:1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经典读后感10篇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是一本由[美] 桑德Warren Sande / Carter Sand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读后感(一):小白的编程入门

  考研结束后,开始逐渐从封闭的蛋壳中爬出,试图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热爱这个世界。于是认真思考了将要到来的技术垄断的时代,和这个在技术垄断的洪流中肯定会被吹垮的我。遂开始用一种近乎狂热的执念,去一遍遍加强一个想法,即这是我唯一的生命,它最高的价值所在就是时间。

  因而尽管还有几分挥之不去的懒散,还是不愿被从时代的浪头甩开。

  我找到北师的图书馆,浏览了一书架关于 Python 的书,找到唯一一本能够看出一点门道的。每天用几个小时时间,开始慢慢体会。

  刚开始接触这样一个全新的东西,会有很多莫须有的问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细致到了如此的地步:几乎每一个我想要提出的问题,都恰好能在脑海中形成问题的档口、在书中的某一个地方,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然,入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本书到后半部分着重于动画和游戏的制作,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遂转战“中国大学MOOC”上的课程,进一步学习数据爬取。

  : 书中的数据资源在图灵社区相关页面可以找到,非常方便!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读后感(二):其实,有免费版的.....

  英文版

  中文版

  不要打我,不要封我的号T T,资源就是要共享的不是么。。。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读后感(三):夺人眼球的书名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Hello World! 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Kids and Other Beginners》,比起中文名《与孩子一起学编程》来,区别在于这本书不仅仅适合于训练孩子对编程的兴趣,对于任何对编程有兴趣的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编程入门书。Amazon评分四星半,今年Jolt图书生产效率大奖,足以说明这本书得到广泛的认可。

  这样的中文书名,有夺人眼球的嫌疑,我知道很多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会是一个程序员爸爸,有一点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编程思维的意向,但这样也流失了一部分其他可能对编程有需求的门外汉。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在选择自己创业,一个好的创意,几个好友一拍即合,缺少的却是把创意实现出来的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的程序员。其实,编程世界的门槛较之以前,以前已经下降了很多,从语言到框架到平台,都有现成的选择。创业需要争分夺秒,快速地推出原型,聪明的人们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在不停地推出能快速学习和应用的技术。而这本书就是个开始。

  这本书图文并茂的风格,让我想起了Head First系列图书,丰富有趣的插图不仅仅让孩子感觉到寓教于乐的轻松,同样可以让成年人过目不忘,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我特地翻阅这本书关于“多态”、 “继承”这类关于面向对象的讲解,想看看这本书如何为孩子和门外汉讲解这些极易曲解的概念。

  比如“多态”,书中是这么讲的:

  非常简单,多态是指对于不同的类,可以有同名的两个(或多个)方法。取决于这些方法分别应用到哪个类,它们可以有不同的行为。

  说实话这个概念讲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下面很快给出了一块代码来说明一个方法在两个不同子类中的实现,对我来说很明了。但对于入门者来说是不是可以很快理解,我就不得而知了。这里的“两个”似乎会让人误解,我以为只要有一个方法同名不同实现,应该就是多态了。

  我相信,简单的代码示例是最好的办法。学技术学编程,一开始照猫画虎写代码,是必不可少的实践,写的多了,对代码和语言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最终达到融会贯通。这方面这本书做的不错。

  我想起我在大学才学习的第一门语言,Turbo Pascal,号称最适合教学的语言。可惜毕业了这样的语言几乎没有用武之地,Delphi也在一时间转投.NET阵营。一方面学校在输出一些学无致用的学生,一方面社会却在期望得到一些拥有扎实编程基础和语言经验的人才。如果我们当初有《与》这样一本既让人对编程发生兴趣、夯实编程基础,又学到流行的编程语言的教材,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会向更多的年轻学生去推荐这本编程书。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读后感(四):适合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编程书

  第一天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同事的表情是诧异的:“我才不会在小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让他立志做程序员!”。事实上,这本书不是培养孩子做程序员的,而是引发他们对于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开发过程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于编程的兴趣,锻炼他们的逻辑感的。孩子们也许以后并不会做程序员,也许以后从事的工作和软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年幼的时候多一分兴趣,多一点天真的好奇心,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份小小的财富。

  如果以大学生作为读者,那么本书甚至算不上是一本合格的Python编程教学书籍:书中使用了太多的篇幅来介绍Pygame等第三方模块的使用,而对Python语言本身的阐述却相对较少。然而,本书不是面向大学生的,对孩子们来说,Python有什么特点?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好玩,有成就感。我参加过很多次小学生的教育辅导活动,当得知我从事软件开发的时候,孩子们问的最多的是两个问题:“你会不会做游戏啊?”,“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个***的外挂?”。选择Pygame模块,让孩子们可以轻松地自己开发小游戏,作者可谓用心良苦。

  作为一本面向孩子的教科书,能够时刻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一直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而本书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当不错:

  1.图文并茂。过多的文字堆垒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也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放弃的想法。本书使用了大量贴近孩子生活的插图,凡是稍显复杂的概念,都尽可能用漫画比喻来辅助说明。比如,用铁轨上的火车来说明各种选择语句,用转圈的小汽车来说明循环的概念,而用踢皮球闯祸的学生来说明“导入命名空间”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2.尽早地引入图形用户界面(GUI)以保持新鲜感。对于孩子们来说,纯粹的数学计算并不是那么的有趣;而能够做出一个看得到的东西,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本书在七分之一的篇幅处即引入了GUI的概念和实际例子,在四分之一的篇幅处即告知孩子们“游戏时间到了”,让孩子们可以自己敲击代码来“创造”一个图形化的小游戏,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住孩子们的好奇心。

  3.每一章的长度都不长。和小学生课文中的单元一样,短小的学习单元有助于减少孩子们学习新事物时候的压力,也有利于维持他们的兴趣。本书平均每个章节仅15页,最长的章节也不超过20页。

  4.对于概念的讲述都非常的简单。涉及术语的地方,都尽可能用有亲和力的话语来说明。比如,书中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语法高亮”,用生活中的大白话来讲述“垃圾收集”;但是书中既没有出现“高亮”,也没有出现“GC”这些术语,以减少学习时的心理负担。

  除此之外,本书注重编程的实践性,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同时又加入了很多尝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的说明;这大大减少了初学者的困惑,不至于让他们因为程序的报错,而停留在书中某一处畏葸不前。

  本书装订质量较好,应该可以经受得住顽皮孩子的折腾。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读后感(五):《与孩子一起学编程》书评

  刚刚才把《与孩子一起学编程》这本书看完,没有赶上InfoQ中文站的《阅读者》专栏,不过这也不影响我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分享给大家。

  正如张逸兄所言,之所以选择这本书,的确是想有朝一日可以让我家的宝宝也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喜欢上编程这项活动,也希望自己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一些知识传给下一代。之前也曾经和别人讨论过怎么教小孩子学习编程,但似乎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毕竟即便是成年人,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情。

  但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已经找到了一本很不错的、适合小孩子阅读的编程书籍,也许自己的愿望在将来真的可以变为现实了吧,哈哈。

  这本书没有讲述枯燥的算法,也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数学知识,它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小朋友们编写游戏,那对于他们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其他小朋友能够玩上自己编写的游戏,那是何等的……,哈哈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书中把更多的文字放在了讲述如何处理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上,那样更有利于让阅读它的小朋友利用那些技术,编写出漂亮而且好玩的游戏。

  书中内容的排版格式也很好,一方面有很多漫画式的图片,这样小朋友在看的时候会感觉在看一本漫画书,而不是枯燥的技术书籍。另一方面,里面穿插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有“从前的美好时光”,简直就是老爸在和孩子“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讲那些过去的故事”:想当年,你老爸我编程的时候,什么什么样,看你们现在多美美好啊;还有“像程序员一样思考”,都是非常好的程序员思考方式,讲述的都是一些编程思想,这样,小朋友们看了之后不仅仅会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从而举一反三,更好地学习;还有“术语箱”,也许小朋友们会觉得有些枯燥,但可以先和它们“混个脸熟”,等以后真正走上编程的道路时,他们就会豁然开朗。

  总之,这本书非常适合想要学习编程的小朋友们阅读,当然也比较适合编程的初学者,看这样的书至少会很轻松地掌握一些知识,而不是对那些厚厚的砖头望而却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