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由余华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一):徘徊在边缘的孙光林

  被寄养几年的孩子重回家乡,又是经历着家中的一切,苦不堪言,在家中的边缘生活着。所有一切,都是各种难过与坎坷。看完《在细雨中呼喊》

  最近在做的事,就是横扫余华的作品,之所以选择余华,是因为他最新出版的第七天,腰封上写着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所以,我就跑去图书馆找了他的书,看完活着,不得不为之朴实文字而落泪。

  而在细雨中呼喊,则是第2部我看的书。

  说实话,我对于人物关系,并没有理清得多么透彻,同时,对于有些文字依旧还是似懂非懂,关于他们这一家子,所经历的一切,是通过以一个家中边缘成员来讲述,以致于我会觉着他的生活是多么糟糕。

  同样作为边缘人物的祖父孙有元,也是令人同情无奈

  当祖孙2辈同样遭受最亲的人的谩骂和毒打时,又该如何去面对,也仅仅只有默默无言亦或是无声抵抗?

  而当“我”讲述的一生可能就是仅有在王立强,李秀英那里得到最好的爱,更像是真正的父母给予的爱。

  曾经童年一起的国庆,苏宇,都是曾经属于“我”挚爱的友谊,但是终究还是会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毕竟都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了。

  主人公本身藏有的自卑令他变得更加卑微和无助。

  这种卑微与无助来自他的家庭,他父母的不关爱,他兄弟的不关心。

  寄养的几年,又重回故乡心情

  多少是沉重而无奈。

  余华这种文字风格,记实得让我有种害怕之感,似乎能体会书中主角的无助感,所有的一切,在细雨中呼喊之外,还能如何?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二):「在细雨中呼喊」摘录

  再也没有比孤独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颤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

  回忆中的往事已经被抽取了当初的情绪,只剩下了外壳。

  quot;当我们想成为城里人时,城里人却在想成为歌唱家。"

  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的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我的弟弟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进。

  quot;音乐是从语言消失的地方开始的。"

  我站在冬天的傍晚里,回想着那些发生在夏季的往事。

  恐惧与颤栗是人的至善。------歌德

  最新的发现带给我的,是迷茫之后的不知所措

  此后苏宇和我相见时常常神色忧郁,他和我一样,对女人憧憬过于虚幻,实际东西一下子来到时,使他措手不及

  我是这时候转身离去的,我内心涌来的悲哀倒不是冯玉清对我的遗忘,而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美丽的残酷凋零。

  我的祖父已经死去,我父亲就像当时所有依然活着的人那样,习惯于将暴君这种可怕意思安放在死者的坟顶,而他们自己是文明和优雅的。

  这个可怕的亡灵具有旧时代的严厉,他用自己的平庸教育两个和他一样平庸的儿子,而且异想天开地指望他们光宗耀祖

  我祖父满怀着造桥的雄心大志,却很不合时宜地走在那个热衷于破坏的时代里。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感到她其实并不可怕,她只是沉浸在我当时年龄还无法理解的孤独和自我之中,她站在生与死的界限上,同时被两者抛弃。

  我们争论的是科学,他却给了我们政治的回答。

  任何孩子都不会把自己的以后想得糟糕起来,现实还没有这么训练他们。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三):可爱的余华

  简介上说这书是一个江南少年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但是却真实地像是冰渣子使我战栗,使得我不相信余华是一个旁观者。不敢说里面都是他真实所经历过的,在真实虚幻和天马行空之间余华把他们穿插结集拼嵌结集完整。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只是自己经历里的一个片段,也许是自己的真实触摸过的,事实上我可以隔着时空和过去的自己隔岸向往。我无法泯灭和忘记那些走过烂泥地时沾在我们脚上的泥土。就像《头脑特工队》一样,同学看完以后说不好看,可是那部电影却帮我把我脚上干结以后掉落的泥土和记忆拼凑起来,包括那些曾经那些被我们弃之角落的记忆,随着成长和岁月的碾压很少有人能记起他们了吧。那些好的坏的,甜的苦的,仿佛雨水掉落在地上很快便会蒸发掉但你不可否认他曾经存在意义。所以这时我已不在乎哪些是余华虚幻编造的,哪些是他经历的。但我知道,这个少年可爱真实,真实的就像我们每一个自己。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余华只能驾驭文革题材的。等你看完他所有作品在说这话吧。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四):不冷不热,不咸不淡

  已经忘记几年前读余华的《活着》是什么样的心境,但仍依稀记得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也许那时还年轻,读完的最大感受就是人只要活着那便是最大的快乐了,人生中每一寸无聊时光都是限量版,新世纪的我们生于和平盛世,远离喧嚷战争,远离贫困饥饿,为什么还是不快乐?无非是人们的总体幸福指数提高,欲望也就不那么容易满足,现在的人们能吃饱穿暖,就开始渴望着精神上的富足,希望获得荣誉,地位,更多的金钱···人只要生活在群体中,就不容易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心境改变,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这样才会快乐

  很喜欢余华的风格,平淡中总给人一种心灵的共鸣,他的文字写的无非也就是一些家族琐事,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用一种似乎冷漠的态度去诉说的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这不禁将我带入了深深的回忆中去,小时候的玩伴、小伙伴中的老大、还有描写小时候的一些心理状态,现在看来似乎很幼稚可笑,但谁又能说没有经历过呢?还有对两性之事的启蒙等等,这都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大同小异,回忆过去,将过去的种种片段组合在一起,正如余华所说的,既然把握不了未来,那就好好回忆过去吧。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五):脫口而出的靈魂

  最近在做的一件事情,建立一個文件夾,把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拿出來再讀一次,而第一位作家便是余華。

  我讀的第一本小說是余華的《活著》,有人說余華的寫作可以用三部書概括,《在細雨中呼喊》是童年,《許三觀賣血記》是中年,《活著》是老年。貫穿這三本作品的核心是命運的殘忍,現實和無奈。

  余華的書仿佛毒品,知道他殘酷筆下赤裸裸的血腥卻又忍不住想讀,忍不住打開書后一口氣看完。

  人們說他是醒著說夢話的人,在《在細雨中呼喊》的自序中,余華結尾這樣寫到:“當我虛構的人物變得越來越真實,我忍不住在懷疑自己真正的現實是否正在被虛構”。

  有人把莫言和余華當做先鋒派筆法類似的代表,我不同意,莫言的魔幻現實魔幻得不那麼“現實”,而余華的魔幻現實那麼真實。

  像細雨這樣的作品,“祖父”在大雨中最後的呼喊,感受到什麽從自己口中脫口而出,仿佛有鳥兒鮮豔的翅膀一樣的東西,他感歎:“我的靈魂飛走了”。這畫面很魔幻卻又如此真實,余華一直想嘗試就就是絕望之後又是什麽?

  在國慶的老婆婆那,我們隱約找到了他這段寫作的真實目的:“她只是沉浸在我當時年齡還無法理解的自我和孤獨之中,她站在生與死的界限上,同時被兩者拋棄。”

  他殘忍的將一幕幕沾著血跡的畫面呈現給我們,魯魯在公安局問警察要人,“哥哥”拿著菜刀去殺“父親”,“父親”最後醉死在糞坑里,“爺爺”想死又死不了的狀態,“弟弟”將生命獻給了河流,“繼父”用炸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切如此荒誕卻又如此真實得合理,最後只剩下緩緩的一句話飄在細雨的空氣中:“遼闊的天空使我們無法隱藏,我們做什麽,老天爺都看得一清二楚,誰也騙不了他。”

  上善

  2012.2

  中大新亞書院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六):贫穷,难以面对的现实

  读余华的书总是很沉重的,以前读《活着》如此,现在读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也是如此。

  贫穷,真是让人面对的现实----因为这篇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穷困引发的。小说中那位已身为父亲的孙广才对自己父亲的责骂、嫌弃真是看得我吃惊又心酸:对一个将自己抚养成人的人怎能如此无情呢?不仅想方设法不让他多吃饭,还一个劲盼望他早死。也是这位孙广才,对妻子和孩子也都极不负责任:辱骂孩子、在外面和寡妇偷情,还将家里的东西一再搬往寡妇家。而本应该责备孙广才的他的妻子,却跑去和寡妇打架——如此愚昧不可救药。

  这篇小说也让我发现,那些农村人根本不讲什么儒家礼仪,只要任何人有可能损害他们的利益,骂人咒人的话他们脱口而出。如果说讲礼,那也是因为爱面子,或者有利可图。而因为贫穷,多数人显得目光短浅、势利十足。

  只有书中的“我”——那个早熟、聪明并且诚实的“我”,在成年之后忆起这些事情时,才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那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似乎人们依然生活在《金瓶梅》那个混乱无序的社会里,人人都围绕着吃喝和满足情欲这两个欲望,过着动物般的生活。他们完全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所考虑的都无非只是当下的一些小得小失。也因为精神生活的空虚,他们热衷于打探别人的隐私、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围观看热闹(无论被围观者有多痛苦!)。也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麻木的中国人对人的“围观”。没有人有所谓的良知,他们麻木地残忍对待他人,即便小孩子也不例外。小说中,有几个小孩(包括“我”)都先后被父母抛弃了:“国庆”被父亲抛弃时才九岁——九岁,一个成长在健全家庭里的孩子尚在撒娇的年龄——这个小男孩却不得不自己去面对一切,甚至自己写信给母亲的亲戚们,让他们恳求他的父亲继续养育他,然而,最后他还是失望了。书里有这样一个场面:以前总是向他“买”药的父亲,最后终于在他的眼皮底下走进了医院。这一幕,彻底粉碎了“国庆”始终觉得父亲会回到他身边的幻想。读起来真让人觉得无比残忍:一个九岁的孩子已经看到了这个世界如此狰狞的一面。

  现实不就是如此?这些人如此地没责任心、没良心——他们根本不配当人子的父母。

  同样,小说中的“我”在被送给王家之后,十二岁时由于养父王立强的去世而再度回到家中,但这时他其实也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因为即使归来,“我”的亲生父母孙广才一家对“我”也极冷漠无情,倒是让“我”怀念起更像父母亲的那个领养他的家庭——读起来真让人心酸。

  这篇小说,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庄子所说的“陋于知人心”:小孩子们的心理不仅没有人关心和安慰,甚至还被使劲嘲笑、被哄骗.....唯有孩子们天性中那点纯良让他们守住了某些“原则”。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七):在细雨中呼喊什么?

  仔细想来,断断续续也看了余华不少作品,并且都算是余华九十年代后转型的几部小说。大多是偶然的机会,在半年里看完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新近又看了《在细雨中呼喊》。早期作品倒是只看了《现实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我胆小如鼠》。总的来说,余华算是多产的作家,并且还没有停止创作的热情

  事实上,刚开始并不能喜欢余华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那一部分。看余华早期的作品,在三伏天也会脊背发凉,战栗不已。余华后期虽然转向更为温情的一面,但那双冷眼是一直不曾离开的,在幕后旁观戏里戏外的活着死去。即使是温情,也是莫名的诡异,无可言说的悲伤

  《在细雨中呼喊》是其转型之作。以前觉得雷雨、暴雨一类的大雨才拥有遮掩一切声音力量天地的咆哮远远胜于人间所有的喧嚣,一切悲鸣、呻吟、吵闹都被淹没在力量之下,连呐喊也是徒劳。相较之下,细雨的力量着实有限,对呼喊完全构不成威胁。合上书本后才发现,大雨是可以助长呼喊的气焰的,它就像上天派来的发泄之神,把呼喊带进大雨中,于是满天满地都可算作你的声音,并且是贯穿天地的。然而在细雨的压抑之下,任凭你如何呼喊,那雨是不懂情感的,反而像是戏谑的嘲讽,细细腻腻,总也到不了心坎里去。呼喊这个极具力量的动作,在细雨中只可算作没有意义挣扎,呼而无力,喊亦无声。如同题目的不可理喻一样,小说以一种诡异的压抑,战胜了一切狂热和希望。

  那个在书里自称为“我”的少年,一副置身事外样子,身和魂都在地上,那双眼睛却是在天上俯瞰一切的,带着凉意,有镜子一样锐利的边角,也有镜子一样波澜不惊平静。他意愿要进到“事”里来,可好像总是遭受排挤,被人不屑,但事实上却是他进来了,然后自己出去了。看似不可掌控的命运,却是无意识地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他是那么的幼稚,有着同样幼稚的同伴,生活在自以为聪明却更为幼稚的大人们之间。在重重叠叠、时空交错的记忆里面,这个少年碎片一样的回忆有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意味,天地不再是时空的概念,它们像布一样可有可无,于是我想起了“浮光掠影”这个词,竟有一种丝丝入扣的感觉。

  命运是否有个所以然的答案?我甚至没有看出其然来。人生来就有迎接死亡的任务,但是活着的人总不太能够轻易接受。一如生命的任何常态,“死”不过是在肉体上作为生命终结的那一部分,与活着相对应,但却比任何一种方式的活着容易的太多。《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死去的转换比吃一顿饭还来得简单,这是一种极其流畅的转换,像一个线团突然伸展出它所有的线条,线头展露的模样。这里的死,除了孙有元戏剧性地“等死”以外,谁也不能预料谁的生命又走向另外一种形态。

  孙有元的死,是绿叶变黄的那种煎熬,他期盼死亡,迫不及待地吩咐儿子做好棺木,煞有介事地认为自己的魂早已离开身体,惊动全村的热闹。这一种出格的死谁也不愿去预料。但余华显然更喜欢另一种方式的死亡描写,他是不太愿意让死的人忍受煎熬的。孙光明、苏宇、孙广才……都像叶子突然从树上跳下的那样不可挽回。活着的人才是受苦受难的主体,死全然是一种恶心的快感。这种漫不经心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无怪有人责难余华是个血管里流着冰渣子的作家。

  人类的一切罪恶由欲望而始,而性欲这种隐蔽却不可收拾的欲望在《在细雨中呼喊》里显得那么光明正大。自少年便成长起来的欲望,羞涩得让人可怜。余华的笔调是没有丝毫责备的,性,就像睡觉一样不可或缺。人类的文明前进是夫妻关系固定为一夫一妻的模式,但背离格式、探求性欢又在夫妻关系背后潜伏涌动,甚至还可以以“人类也是动物”这个理由原谅这些潜伏者。在性面前,没有道德可言,也难以说得上平等不平等,就像身为寡妇的女人却与全村最多的男人交媾,在“我”看来一本正经的正直伙伴苏宇也有手淫的行为。性已成为《在细雨中呼喊》里欲望的代名词。可以反思一下中国的性教育,明显是不够且不科学的。性始终是龌龊的行为,是要压抑甚至消灭的。在“我”性欲刚刚萌动的阶段,一切行为都充斥着罪恶的情感。中国人已不做动物很多年,却悄无声息地繁衍了几千代,这不是很可笑么?

  余华说这是一本感受记忆中的时间的书。记忆在过往的岁月里如今也掉了一半,保留的那一半也不是原来的模样。每个人都是主角的这本书,在记忆里都显得温和可爱,不管是不是无赖,在时间的涂抹下,寂静无声是一个个故事的背景音乐。曾经有过的不解、惶恐、幼稚如烟如梦,在年轻的语言里继续年轻着,而我们在年轻的记忆里离它而去。

  我不太愿意看到用“哀而不伤”评论余华作品的言语,在我看来,“哀”是浮于心表的,余华的小说故事,流露的悲伤却是灌进了心里,有冲刷不掉的顽固的咸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八):魔幻现实主义之殇

  在细雨中呼喊,细雨改变了平时熟悉的世界,河边、街道、田野空空荡荡,家家紧闭屋门。雨声如同屏障,身心似入旷野,内心即使再激荡,心灵即使再悲伤,也只能化为无声的呐喊。

  ——题记

  少时大大小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习题将我困在教室,语文读本总能给我带来些许慰藉。青春对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只特性独立的猪,变成了一个十八岁即将出门远行的孩子,那年那月只化为七个字,身不动而心已远。那时不晓得先锋派、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只知道那个十八岁孩子的遭遇很怪诞,但怪诞之中又藏着真实,仿佛是哈哈镜的两面,无以言表却深藏内心的淡淡困惑萦绕在内心。

  当读到《兄弟》的时候,还是没有解开问题的答案,只是觉得那是特殊时期的人性扭曲,直到看这本书恍然大悟,原来是虚即是实,实即是虚。细雨,两次出现的细雨,孙有元用灵魂怒吼扼住了细雨,孙光林却不能封住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喷出的唾沫细雨,在细雨中,老者最后的生命力消散,少年最初的反抗才刚刚开始,孰悲孰幸,却难以辨别,但这或许是余华命题的初衷。不想用象征去解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但是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太具有象征性了。

  性欲构成了记忆以外的另一条主线,充斥在每一个角落,阅毕全书悲哀地发现,少年单纯的依恋,温暖的渴望在成人肆意胡来的欲望面前一文不值。大家能够容忍国庆父亲再婚抛弃亲子,却不能容忍国庆那为了初恋小小的妄为,能够容忍孙广才不断爬上邻家寡妇的床第,却不断冷漠和中伤童年寄养别家历尽曲折回家的可怜少年。在孙光林短短的十九年生涯中,竟目睹了若干男女为性踏上不归的人生悲惨道路,孙广才夜上寡妇床毁掉整个家庭,冯玉清体验人之初甘愿离别堕落,王立强婚外偷情自杀身亡,显然不能将性欲算作罪恶,那么传统的性道德和性伦理才是罪魁祸首,性知识的不普及导致孙广林一次次地陷入青春危机,在朋友帮助下才走出梦靥。不过某些方面也很有趣,寡妇成为了整座村庄的性启蒙老师,带给无数童男子最初的体验,也缓解了无数中老年男人那颗焦渴的内心,寡妇不正像那个现代社会无法拔除的红灯区,一直存在从未离开。

  不过在走出性话题之外,孙广才精神虐待父亲,国庆父亲再婚弃子,着实让人感觉这样的家庭生态已经伦理倒置。建议anti-parents小组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家庭关系虐心到如此程度也不容易,不过仿佛这也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现实。恐怕加西亚·马尔克斯再世,也未必能写出比中国家庭现实更加传神的作品了,也不知道是中国作家的幸运还是悲哀,生活在这个怪诞的世界,却有太多的超现实题材可以获取。

  我相信这样的社会生态不仅是文革时期的特殊表现,而是在社会价值观整体崩塌后的怪胎产物。当曾祖父没能把龙门石放入卡口的“格格”瞬间,没能用经验战胜湿性粘土的时刻,标志着传统的技术终于在自然面前败退,当曾经想继承造桥祖业而且孝顺地埋葬了父母的孙有元遭到儿子孙广才饿饭对待的时候,标志着传统的伦理在冲击下溃败,然而传统技术加齐心协力还可以卷土重来,将石桥最终成功合龙,伦理的溃败却再也不能弥补,唯有孙光林远去求学才能慢慢平复心中的伤痕,有时候觉得城市的异化也是治愈乡村溃败的一剂良药吧。

  这是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超现实的体验。政府用地产调控政策玩弄百姓,群众用假离婚瞒天过海,当对外矛盾消失的时候,人民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部分精明的人民用多年的感情和青春换取独吞赖以养老的房产。当婚姻这个最坚实的精神小屋敌不过滚滚而来的实体房屋诱惑时,这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些人已经走到时代前列体验着波萨之恋的自由伴侣生活,一些人还在企图用婚姻改变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这就是中国,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

  在此向余华致敬, 一个少有败笔,从不敷衍读者的作家。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九):毫无解法的困局

  我怀着期望阅读《细雨中的呼喊》,结果收获了不少的失望。相较于《活着》,这本书不论从叙事结构、感情强烈与内容主旨都相去甚远。这本书有失余华的水准。

  全书分为四章,各有叙事重点。

  第一章讲述整体的故事脉络,着重刻画狼狈无耻的父亲孙广才和两个平庸滑稽的儿子孙光平、孙光明。孙广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丑陋与荒谬使得敏感多思的孙光林(叙事主人)开始了对父亲乃至家庭的反思与对抗,这种浓烈的审父甚至弑父意识潜藏于本书背后;大哥孙光平虽然具有老大的气势,但狭隘的家庭与环境决定了他仍旧是一个悲剧人物,最后他被无耻的父亲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采取一种激进的方式去试图结束这荒谬的一切;孙光明的早死使得他过早地退出了舞台,这是一个集家中最小孩子的滑头、幼稚、讨巧于一身的小丑人物,自始至终他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引人喜爱的角色。母亲是旧社会忍辱负重的典型代表,当她的男人丧尽良知地胡作非为的时候,她封闭的母性、沉闷的性情使得她不得不默默接受这荒谬与耻辱的一切,甚至她的儿子也背叛了她悄悄爬上了斜对门寡妇的床上。临终之前她一无所有,在弥留之际发出了隐忍一生的呐喊试图解脱这挥之不去的屈辱,却只能再次得到屈辱。

  第二章讲述青春期的我在学校的经历。青春期的我对于欲望满足的渴求以及与此相伴的羞耻感与压抑感,被作者细腻的笔调生动地刻画出来。没有一个压抑与孤独的青春期,这一切显得过于繁琐与乏味一直难以引起共鸣和理解。对于友情的渴望、集体的认同与孤单的恐惧,使得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有一股阴暗潮湿的霉味,我想青春本可以更加鲜亮与阳光。这种难得的温暖与阳光来自于我的几个兴趣相投、同样敏感细腻的好友,但当作为纽带的苏宇意外死去时,我不得不接受重新投入孤单之中这一令人沮丧的事实。我甚至在稍后与年少时带来最初性幻想与满足的冯玉青的儿子鲁鲁的友谊中得到了一种类似的安慰与补偿。

  第三章出乎意料的追述起同样滑稽的祖父孙有元漫长的一生,正如同作者所说的那样,他的一生过于漫长,以至于在最后他自己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升天从而坐等身体的凋亡之时仍然经历了令人折磨的漫长等待。他的大半生沉溺在对出身高贵并将这种高贵借助幻想的力量苟延至死亡的祖母的崇拜与爱之中,他的一生也没能逃出对祖母的父亲和前夫的崇拜以及由这种崇拜所带来的自卑。他在逃亡路上遇到了祖母,在此之前不久,他的母亲在疾病缠身中葬身野狗腹中。但祖母的到来使得他很快忘记了这一切。他的后半生则伴随着年老带来的衰弱、滑稽与老奸巨猾之中。他的小小心机使他在借助孙光明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游戏中游刃有余。在等死的最后二十多天中,他的毫无意识的排泄使得房子都浸泡在哄哄的臭气之中。从这位老者身上,你看不到任何老者的尊严,却全是滑稽、荒谬与可笑。

  最后一章,补上了作者寄居养父母家中五年的经历。童年的玩伴给与了我同样有些值得回忆的过往,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童真的失落与友情的背叛。养父给与了我真正意义的父爱,他的严厉温柔并施,只不过在常年虚弱的妻子的冷淡面前,情欲迫使他做出的选择被一个尖刻的女人发觉之后,他不得不走向最后悲壮的死亡。冷淡、病态的养母直到最后的离开从未离开过她所居住的房屋,她从未体现出对我的真正的温暖的母爱,但是她的信任却让我感激与留恋。终于,她在臆想中消失之后,留下了孤独无依的我,幸好在两位玩伴的帮助下,我得已重返离开五年的亲生父母家中,在渡口偶遇归来的祖父,串起了全书的结构。

  接触这部小说,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荒谬、压抑与滑稽。我们的经历使得我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那种新旧社会交替之时的混乱与无常背景下的人情与命运。这就像是对现实的深深的嘲弄,书中的人物被命运捉弄得狼狈不堪,饱受压抑但却毫无办法,他们的集体荒谬与幽默是面对时代弊病的宣泄。

  余华的语言不得不说是他鲜明的特点。他擅长将幽默蕴涵于精妙的连珠妙语之中借以表现悲剧,但是这次,幽默的运用有些累赘了。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十):细雨中呼喊着的正是我们自己

  这本书的第一章看了三遍,因为前两次看这本书时,看到一半就都放下了,直到看到第三遍,才一口气读完。

  在这个江南水乡成长起来的男孩身上,我竟然看到了一个生长在北方的女孩,也就是我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这让我很讶异,余华的故事带领着他的读者去重拾曾经的记忆,一点一滴都拾起来,尽管其中有些东西是自己曾经竭力要忘掉的。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孙光林在南门的家庭和经历,但我总觉得孙荡的日子才是孙光林那个年纪该过的,正是在这里,我找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孙光林每次大哭,我都看到了弱小的我在流眼泪。余华的文字照亮了我心底一直被关上的小黑屋。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在细雨中呼喊的是我们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