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知觉之门》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知觉之门》读后感10篇

  《知觉之门》是一本由[英] 阿道斯·赫胥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彩插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觉之门》读后感(一):理性、身体与另类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其依据在何处?古希腊人给出的一个答案是:理性。理性标志着人之为人、而非动物的高贵之处。而启蒙运动以降,我们共同见证了理性带来的一个又一个认识奇迹: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大发现,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人类掌握越来越多的确定性和实践能力。看起来,理性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害,可真实的情形确实如此吗?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其基本主张是批驳当时的理性至上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做一个充分理性的人,难道不好吗?

  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发挥个人理性的多少,往往标志着一个人是否走向成熟。理性发挥越少,个体越有可能与“幼稚”等特性连在一起,相反,则标志着个体心智上的成长成熟。不过,人也有感情用事的时候,情感压制住理性;也有理性退避一旁的时候——梦境中的无意识。理性规定了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行为,可是,个体,该如何认识和走进理性之外的世界呢?英国小说家阿道斯·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中一书进行了深入探讨。

  《知觉之门》一书收入了赫胥黎《知觉之门》、《天堂与地狱》两篇长文,还包括几则附录。《知觉之门》中,赫胥黎放飞了自己视野,表现出了不错的生物学素养、一定的文学才华,以及非凡的哲学思辨力。医学研究者从莱温仙人球中提取出了一种麦司卡林的成分,“只要施以合适的剂量,此物能超越其他一切药物,深刻地改变人的意识清醒程度;与此同时,此物还比医师药房中其他类似的药物毒性更小”为了体验其效力,赫胥黎甚至主动参与实验。

  摄入一定量的麦司卡林,原先对个人生至关重要的时空观念暂时解除,个体感知的世界,不再是冷冰冰的客体,只能够充当生存的背景和物质来源。相反,个体在“迷幻”的状态中,从严格的理性规范中挣脱出来,开始关注到一系列与现实生存——繁衍生息——无关的事物:比如对光线、色彩的敏感度,这种暂时脱离理性规约而进入的世界——“心智自由”的世界,带着神秘主义的光芒,难怪“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对此大加推崇。

  而到了《天堂与地狱》,赫胥黎则将注意力放在了“心智大陆”上,讨论了个体与“他性”,个体的对跖点的关系。在赫胥黎看来,“有的人一生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对跖点,另外一些人偶尔会光顾其对跖点,还有一些人(但是他们的数量很少)在其对跖点上来去自如。”在个体的世界之外,尚可以体验“他性”的存在,前提则是抛弃自我,最终可达到“真如”的境界,不过,赫胥黎也注意到了,有时也可以借助包含麦司卡林成分的药物进入这一境界。

  在《知觉之门》和《天堂与地狱》中,赫胥黎还注意到了语言的局限性。我们总是在以语言界定这个世界,语言确实为我们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提供了无穷的便利,但是,语言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囚笼。我们被语言束缚,却不自知,还洋洋得意。如何不定期从语言中逃离,走入一个不被语言预设的世界?在佛教哲学之外,或许还可以借助危害不那么大的药物。

  赫胥黎以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句——“清除一切迷障,知觉之门将开,万物显出本相:如其所是,绵延无止。”——作为《知觉之门》的题词甚至是书名来源,其实甚为恰当精妙。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对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了警觉的态度,他的预言,现在已成现实。不过,在《知觉之门》中的赫胥黎,似乎对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并未表现出过分担忧,也未提出任何的告诫。相反,他认为,生物科技,有时可以暂时“解放”被理性束缚的个体。不过,前提却是:我们不被该科技的弊端戕害。

  《知觉之门》读后感(二):叩开知觉之门,殊途同归

  那些曾体验过相似情境的人,对阿道司·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中记录下的感官体验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通过吃麦司卡林贯通的这条通往知觉的道路仍然有其他方式可以达致,比如我自己,不曾借助于任何外在的物质或力量。这说明,通过嗑药或自我觉察叩响知觉之门背后有相通的作用机制。好在对医学甚为熟悉的赫胥黎已经在书中为我们指出了个中奥秘:麦司卡林抑制了经验的作用,将“自由心智”从减压阀的压力下释放出来。这样,我们所观照的就是事物本身,不再落入观念的窠臼中。赫胥黎描绘的这一系列奇景与佛教徒的体验实则相通:静坐同样可以抑止意念的活动,让自我消失于全神贯注的冥想中。

  但我想讲的是我个人的相同体验:既不是通过嗑药,也不是通过冥想,而是借助于观察。这是我最开始学习素描时体验到的。素描需要反复将画者的目光对准物体,观察其轮廓、明暗及阴影,然后将物的形体绘制到纸上。随着凝神观察的深入,所绘之物逐渐脱离自己的躯壳,越来越变得陌生。画者发现自己正不断脱离这个坚实的表象世界,所绘之苹果不再是现实中见过的苹果,剩下的只有一些形体、色块、轮廓线……它好像一个自在之物从远处向我们放射光芒,将色彩碰撞在我们的视网膜上。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体验,脱离了惯常的感知。物从词语的泥潭中以其本身显现出来,我们遂见其本质。

  引申我的这种体验,能够明白为何大部分人在一开始画素描时都与原物差之千里,但通过不断练习又一定能掌握到这项技能。以我身边的同学为例,他们最初画出的苹果匪夷所思地像是幼儿园孩子画出的,如果想象一下你眼前没有任何实体的苹果,让你凭空画一个,你会怎样?其结果多半就是这样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形图案,上面画根短线表示叶梗。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一开始画画的时候,多半是带着观念在画,我们脑海中的苹果形象就是这样的:圆圆的、红色,有梗。因此,一落到纸上,就是一幅简笔画了。随着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描绘,原初的观念会离我们而去,只剩下看本身。这是真正、不带前见的看,将能观察到物的本质。

  学习素描的这种经验实则与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中描绘的体验是相似的。在吃下麦司卡林之后,赫胥黎体验到物体闪着金光,以其自在的形体进入眼睛,“每时每刻,存在皆裸露,奇迹皆涌现”。此时此刻,能感知到宇宙中所有地方发生的一切。其背后的原因赫胥黎在书中已经分析不少,但我们可以更为简单明白地来总结下。无论是药物作用,还是全神贯注的观察,它所瓦解的无非是由经验所形成的自我,让其不再起作用。如果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意识不再压抑潜意识,让潜意识自动地进入意识中。自我的消失,才让我们更为澄澈地观察到世界的本来之貌。好像人类第一眼看见的那个世界,而不是在集体经验与个人经验下导致的双重遮蔽。

  现象学中的“还原”是否即是要达致这种原初状态,我想是可以深入探讨的。这种状态也是艺术家需要的状态,如前述的素描经验所展开的,艺术家更为自觉地让自己的眼睛从观念中脱离出来,从而看见本真。像大卫林奇在《钓大鱼》中说的,不断地潜入意识的海洋,才能钓到更大的鱼(创意)。同时,我也想起了费里尼在一次访谈中谈及某一刻自己如何被物的色彩所炫惑,也是类似的体验。这体验同样出现在他的回忆录《我是说谎者》中,躺在病床上的他看见的都是色块和形体。虚弱,也有助于抑制意识的嚣张气焰相信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病体刚愈之时,感官变得无比敏锐,世界焕然一新

  《知觉之门》读后感(三):一次奇妙的幻觉体验

  文/初晓

  幻觉,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对于它的了解,最初是从影视中,一些人误食了某种东西而导致出现幻觉,或是忽然有了灵感,或是葬送了毕生所学。这对曾经的我来说,是不相信的,但事实上,这是真实存在的。这一切,从阿道司·赫胥黎的《知觉之门》一书中,可以详细了解。

  《知觉之门》是一部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的书,它是作者在亲自服用迷幻剂之后,用迷离的文字记录下来的超感官体验。这本书的成书过程说起来也很有戏剧性,极具献身精神的阿道司·赫胥黎,在晚年时期应朋友之邀,亲自尝试了麦司卡林这种能够激发人幻觉的药物。就是麦司卡林,开启了阿道司·赫胥黎的幻觉之门,服用药物之后,他产生了各种幻觉,这些幻觉引起了阿道司·赫胥黎的深思,人类是不是可以借助外界因素开启神秘之门?

  迷幻蘑菇

  《知觉之门》读后感(四):打开知觉的窄门

  打开知觉的窄门

  阿道司·赫胥黎的《知觉之门》是我最近看到认为最精彩的两本书之一。作者通过亲自服用类毒品的致幻药麦斯卡林,来向读者展示世界平时看不到的瑰丽面,他的爷爷就是严复所译《天演论》的作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我首先是被这样的写作成因吸引的,人在服用致幻药后眼前的世界会是怎样呢?书中说到,麦斯卡林是从迷幻仙人掌中提取的,和毒品很类似,但是对人体几乎无害,所以赫胥黎愿意进行一次实验写作。我特意在淘宝京东搜了一下,果然作为特殊药物片羽皆无。

  服药后作者眼前的世界还是以前的世界,但竟有了天堂地狱般的区别,眼前所有的物像瑰丽、壮美、静穆,这个时候我想到自己的醉酒经历,每当酩酊大醉的时候我会发现我的知觉要比日常敏锐好几倍,这大概是相同的道理,只是醉酒令人痛苦且不美。由此,一般人很难读懂的一些世界名画,如梵高、莫奈作品,在作者此时便直入画境了,那种美立刻现于眼前。也有一些人物肖像,被他看出了傲慢与丑陋。

  同时,作者服药后看到了天堂,在所有宗教典籍中,关于天堂与极乐世界的描写无一不是铺满宝石与黄金,在一些没有见过宝石与黄金的人眼里,这些又被描写成五彩斑斓的花朵,这是因为在那个美好的异世界中,其实并没有宝石黄金花朵一类事物,那种瑰丽景象人类无法描述,所以用了所知的类似事物来描述。我也见过类似圣灵与天使一类的透明飞行物,当时的震撼令我落泪。

  读书的期间我在学习中国古典山水画,对空而灵、虚而妙的境界心追手摹,但因时间紧张等等原因,始终不能达到成熟满意。读到这里,我便一下子明白了,应该追求的是什么,那是一个明亮瑰丽如玻璃的世界,一个用此间事物表达相外真美的作品追求。

  达到这种入神境界的方法还有饥饿,不间断的祈祷念经,吸毒,以及精神分裂,所以我们便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天才的艺术家都是疯子,但疯子往往进入那个世界回不来,而且常常感到的是地狱的折磨与煎熬,这种感受赫胥黎在服药期间有所体会。

  一本好书要分享的还有很多,朋友们可以自己看看。

  《知觉之门》读后感(五):知觉的闪光

  书里描绘的这种迷幻体验,其实就是人的感知超越了以往的范畴,知觉触角突破了语词和固化经验的束缚,捕捉到了所谓“事物的本相”。

  之前看的福柯传记里写到死亡谷一章,也有他服了LSD之后的事实记载:璀璨星光全部拖长了尾巴向身上袭来。同样我也在知乎上看过类似的回答,答主说当时自己服下药剂后,拉开抽屉,耳边竟响起了无比盛大的交响乐。

  关于福柯的另一件与迷幻体验有关的事是,有一次他在巴黎街道上被汽车撞倒昏厥过去。但事后福柯回忆说,当时他感到了强烈的快意。按赫胥黎的推断,或许这种体验便是缘于机体出于自我保护而分泌的肾上腺素。

  迷幻剂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知觉之门,让芜杂的现世经验得以被整个地翻转和颠覆:知觉扩张,世界闪光,自我消隐,万物一体。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书里说,此种对实在的体验,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就好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害怕自己抑制不住的超感官体验,因而急切想要回到熟悉的符码世界——他被囚禁于两种迥异经验的互相撕扯里无处可逃。

  《知觉之门》读后感(六):感受美丽新世界

  成年人的大脑为了避免我们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主动关闭了知觉之门。而通过思考、药物、瑜伽、艺术等方式打开知觉之门,人的思想会进入一个美丽新世界,并进而改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想法。

  大脑保护人们不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为了在社会上生存,我们的大脑将熟悉事物放入缓存,集中去处理变量。因为思考的带宽决定我们的能力大小,稀缺的心态让很多人无法去进行深度思考和学习,无法腾出精力来处理新的信息,自控能力也会一点点耗尽。因此,我们的大脑喜欢放空来冥想,放松来体验,偶尔打开知觉之门。打开知觉之门的方式除了冥想、药物,甚至包括疲劳、疾病、禁食。

  通过思考、药物、瑜伽、艺术等方式打开知觉之门,人的思想会进入一个美丽新世界。艺术家进入知觉状态,画出的作品有着海量的信息,是前往知觉世界的桥梁。塑像、风景画、近距离特写都达到奇特的传送效果。打开知觉之门的大脑,会产生奇特的体验。例如对色彩产生了的特殊感知。超越空间的体验,见到超自然的光和色彩,不是回忆,而是观察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的诞生。对光线、钻石、玻璃般晶莹的物体有着特别的感觉,而明亮、纯粹的色彩是艺术本质的构成。开启知觉之门带来的是大脑对熟悉事物的重新处理能力,不过代价是对所有变量的混乱感知,这也被称为“自由心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对文字的依赖减退,视觉印象极大增强。对空间和时间的兴趣归零。对美好的事物可以指出在这里或者那里。有点类似人喝醉的状态,只关注当下。穿越知觉之门并返回的人,变得更加快乐和谦卑,承认自己的无知。麦司卡林释放了渴望自由的灵魂。同时,语言变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人也会进入到地狱般的感觉之中。

  打开知觉之门,意味着我们要知道另一个频道的存在,坚持极简的习惯,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感知这个世界的不同。

  《知觉之门》读后感(七):有点意思也有点意外

  慕名已久,终于有机会拜读。对内容比较意外:一直以为会是比较朴实的体验报告,但其实还有作者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书里面关于麦司卡林的服用体验和附录的关于生理学的部分很有意思。印象比较深的是服药之后世界变得绚烂但是对于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不再敏感,感觉是腹侧通路激活而背侧通路受抑制。另外尽管对空间位置不敏感,但是行动上又无碍这一知觉和行为的分离现象让人想到了某些失认症和盲视的现象。由于作者的博学,幻觉体验和宗教的关系也显得比较有启发性,但是说老实话,我几乎没有体验到任何他提到的艺术作品的传送魔力……

  作者本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有点主观。诚然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提取加工,但认为致幻剂的功能其实是抑制了知觉加工而使原始感觉信息直接涌入意识,而原始感觉信息就表现了所谓「本然」,这两个推论是有点是牵强的。至于天堂和地狱到了最后居然就真的滑向了承认死后世界,感觉就完全暴走了。考虑问题基本不是科学的思路。

  书的注释和附录的彩页很有帮助。但是其实彩页并没有收录所有书中提到的艺术作品,要是再全一些就好了。翻译的文笔过于文雅了一点,读起来反而不那么流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知觉之门》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