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读后感10篇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由邓广铭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一):王安石

  此书系已故北大历史学系主任邓广铭先生所著,邓一生四写此书,可见其特殊之处。初尝此书,纯属百无聊赖,随手从同事抽屉里偷来,没想到读着读着,我这个门外汉却不禁时而拍案,有时甚潸然泪下;读毕,坐而长叹。

  凡能成大事者,少必有大志。王安石亦不例外。生于优厚之书香门第,王少时多才,也曾恃才傲物,以吟风弄月为乐事。及至其父死于任上,王守丧期间,兀地幡然醒悟,写下“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的诗句,立定志愿,要同稽那样经邦治国,载入史册。

  及至初入仕途,王很有个性。当大多数人都竭尽所能谋求入京(开封)做官之时,他却一再向中央申请到地方上做个地方官,究其原因,很简单:王认为只有这样方能“少施所学”。关于做官的事,有个趣闻。一年神宗皇帝,欲升任王与其同事司马光(后来的最大政敌)为制诰(拟圣旨的官),两位都是有书生意气之人,辞不受命,司马光五次推辞而无奈接受,王更有意思,当小太监第六次领着圣旨来找他当官是却躲入厕所之中,为何,以为不能“施其所学”也。

  当其初入执政之时,上来就给神宗皇帝奏了个"万言书"痛陈北宋积弊,并提出了综合性的宏伟方略。皇帝觅得如此雄才之臣,始惊、次醉、终狂,决心要与王一同成绩丰功伟业。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由此开始。变法总该有它的指导思想,王的“三不足”思想可谓惊世骇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留言不足恤。三不足,读着都让人起鸡皮,在一千年以前的宋代,区区一个王安石竟然敢说天变没什么可怕的,什么天人感应纯属无稽之谈,什么祖宗的旧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革新等等,可见其胆识与知识之高大。在此种精神的指导下,一系列改革大刀阔斧地施展开来: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制、将兵法、科举改革等等。凡是改革总有反对者的,一批耳熟能详大学者反对派们,砸缸的司马光啊,欧阳修、苏轼二兄弟等等历来都坚决反对新的。面对异议,皇帝基本上是力挺王的,不过有时也不免动摇,每每此时,王就开始苦口婆心了:皇帝啊,皇帝啊,“人言不足恤”,听我的听我的。。。。。。

  说起变法,一事不可不谈。北宋西北有西夏、北有契丹,契丹强大蹭大败宋,强取幽云十六州。北宋人都陷入一种无可自拔的失败主义中,宰相富弼与契丹和谈,签署了割地赔款的“檀渊条约”,归来却被颂为千古奇功!!!此时,王安石却酝酿着一个时人想都不敢想的计划:怕他个屁,西夏小儿当政,衰弱不堪,契丹看似强大,实则内部分裂,并非不可战胜,吾当先收复河湟之地(西夏西部的众多部落),断其右臂,然后攻克西夏,此可断契丹右臂,进而收复契丹,恢复汉唐旧制!难怪邓先生在此处,将王与毛主席相比,在战略上藐视对方。也难怪称他为北宋乃至中国史上思想最为宏大、最具雄才大略政治家之一。事实上,在于大将王韶(我江州德安人,激动!)的“里应外合”之下,王已经实现了收复河湟的第一步规划。无奈,神宗皇帝毕竟思想不及王,而保守派们毕竟也是被吓怕了,怕习惯了,进兵西夏这等“令人胆寒”(司马光之语)之事岂能做得。更让王痛心的是,契丹每每派使来宋无理取闹之时,保守派们总是“要什么,没问题,拿去便是,和谐至上”。

  于是,王安石一次罢相,再次罢相。退休后,王归江宁,享受晚年,每日或骑马或乘自己买的小驴儿游山玩水。旁人看不下去了,建议:您老人家堂堂前朝宰相,坐轿子出去玩多舒服啊。王答道:“古之王公,至不道,未有以人代畜者。”人不能被当做畜生,热泪盈眶。游玩十分安逸,甚至当以前政敌苏轼前来拜访之时,也邀其一同游山。邓先生分析入里,王看似沉醉于游山玩水,与文人朋友们谈文弄字,实则内心里始终对大宋江山念念不忘,“尧桀是非时入梦,故知余习未全忘。”难怪邓先生用孟子的“濡滞”来描述王罢相时的痛苦与纠结。

  身后王固然是很凄凉的,无豪华坟冢,除开两个弟弟,无亲朋吊唁。新皇帝知后,另苏辙(也是王生前的政敌)写一篇制词:“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螚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呜呼。

  书中,邓先生对王安石也是动了真情的,虽无太多直抒,却可从其多次严谨地用史家的方法为王辩诬真切感受得到。克制情感,却又寓情于理,于严格的史料分析之中,让人动容、敬佩。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二):改革开放的“活”史书

  邓恭三先生的这本书书不厚,但我却拖沓了很长时间才把他读完。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近乎脸谱试的人物展示,正面一号人物王安石,反面一号人物司马光……这种写作方法令人非常费解,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的邓广铭先生如此标签式的写法非常不令人满意,我一度对恭三先生怀有极大的偏见,不想读下去。

  今天读完此书,对恭三先生所思似有所领悟,一个经历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文化大革命的老人,晚年忽逢千年未有之改革变局,此项改革使人们获益良多,耄耋老人对改革甚是推崇,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本书不应单纯视为讲述王安石的史书,而应视为是改革开放中人们的心态再现。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三):文足以行其言

  邓先生前言说了,其余不问,只为平反。人家都说了其余的不涉及了,大家就不要再为难人家了。。。。人家可能不是不想写,估计是年龄大了,写不了那么多了。据了解,邓先生最后的日子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却仍坚持修改文稿,他还曾说过,要把写的书重新修订一遍呢。可惜时间走得太快啊。

  我是为了深入理解王安石及其变法才来读的。本书考证详实,让人信服。至少让我多王安石有了初步的了解。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四):瑕瑜互见

  花了2天时间拜读,

  (1)觉得作者对王安石有些过分溢美,把其他的不同政见者贬得太低。

  (2)总觉得建国后的学术著作里阶级史观和马列味太过浓重。不太自然。

  (3)本书比较侧重改革的详情,读后对改革和反改革的来龙去脉有了大体了解。这也是本书最精彩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史料很详细

  (4)对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介绍得不多。好歹他也是八大家之一啊。。。

  (5)如果再增加点王安石的轶事就更好了,比如他的一些生活习惯,一些性格脾气,一些趣闻野史。这样会对王安石有个更全的了解。

  (6)如果再有附录,把“辨奸论”,还有三言两拍里有一个故事好像叫“坳相公三难苏学士?" 和类似的和王安石有关的比较典型的评论,故事都编进去,就更好了。

  估计以后也没人写得出这样的大家之作了。。。。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五):又是预设立场的历史教材类书籍

  我是在读了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后才接触邓广铭等一些国内历史研究者的宋史研究书籍的。 我只想说这又是一本预设立场的历史教材类书籍。 书中预设的立场有: 1.变革绝对正确 2.打击地主绝对正确 3.对外战争、收复故土(即使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以至于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绝对正确,放弃土地的收缩绝对错误(即使是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不得不收缩) 4.变革一定正确,新法必定好;保守一定错误,旧党必定坏。 简而言之,本书是站在共和国建立后的政治环境中展开对北宋历史的论述,而不是站在北宋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展开对北宋历史的论述。 本书的论述只值1星,但引文很多,很适合和《朱熹的历史世界》中的引文和论述对比,所以多给1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