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3-20 11:1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精选10篇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是一本由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一):拒绝左派学者的忽悠,他们的预言没有未来。

  假先知无数次发声,他们的预言没有未来!

  简单地说,资本主义的左派学者基本上是生活在资本主义文明的蜜罐中幻想着为资本主义掘墓的那一类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之处:就是服从于某种虚假的“良心”(就是认定学者必须反对政府以及代表着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反对而反对,先有结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再拼凑所谓的“证据”,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他们的预言每次都破产,而他们呢,对这种虚假的“良心”怀着百折不饶的信心,所以,每一次预言失败后,他们都会为自己的预言失败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就算跌得头破血流,他们也像煮熟的鸭子一样——嘴硬!这张硬嘴就算被煮熟,也要发出永远的一贯性的近乎“政治正确”的预言——资本主义必亡!如果某个阶段,自由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稍微弄大了一点,这种声音就会加倍弥漫和理直气壮。但历史拐了一个弯后,总是会再次证明他们幻想的“资本主义必亡”又要落空,他们的预言即使是在经融危机假象的掩护下,也最终成了某种“回光返照”,再度流产。可这些人就是不长记性,永远执迷不悟,因为他们的思维永远停留在这个“潜规则”之上:作为学者,必须永远反对政府和代表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既然政府和其意识形态是必须反对的,那么就是必然错误的;既然政府和其主流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是错误的,那么就一定是要消亡的。自由社会的左派学者(尤其是极左派)已经到了只问目标不择手段的地步,为了追求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预设性结论,他们会不择手段的寻找所谓的“证据”,哪怕这种证据站在流沙之上,他们也确信无疑,左派学者的这种痴迷已经达到了“自我催眠”的地步。所以,他们永远在发出同一个预言:资本主义没有未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极左派学者和极左派的政治势力有点异曲同工,比如**主义社会的建立者也具有为了崇高目标,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择手段”,只不过红色极权分子的不择手段表现为刀光剑影,而极左派学者的不择手段最多是“蛊惑人心”)

  下面我要说说自由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极左派学者不择手段论证“资本主义必亡”对不同社会所造成的不同后果:(1)左派或极左派学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享受着资本主义优越的物质文明和自由包容的精神文明(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学术自由),为了彰显自己的所谓“良心”一边倒地发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假预言,他们中的极端者(如乔姆斯基)甚至赞叹朝鲜是比美国文明得多的文明社会,但不论乔姆斯基还是一切诅咒资本主义必亡的左派学者,都坚决不肯离开“必亡的资本主义社会”,不肯去他们论定(歌颂)为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左翼社会(如前苏联和现在的朝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可见他们追求的“良心”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虚伪;(2)他们作为假先知,屡屡发布“资本主义必亡”的假消息,对他们本国的人们没有多少“蛊惑人心”的力量,从而对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既不构成威胁,也不会带来祸害,甚至会扮演一点“乌鸦”式的促进作用,因为资本主义虽然不会如他们所愿灭亡,但也不是完美的,他们搜肠刮肚论证资本主义腐朽的证据或多或少会揭露出资本主义的局部缺陷,反而更可以让主流的文明社会自我改进,所以,这班左翼学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基本是无碍的,他们尽管是假先知,尽管恶毒诅咒资本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健康成长反而有益;(3)这些左派学者(假先知)祸害最大的就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从马克思到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新马分子,无一不在向世人发布着“资本以及资本主义必亡”的信息,并指向各种“左派乌托邦”迷境,这种乌托邦对生活在自由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民没有蛊惑力,但对缺乏洞察力的第三世界,却具有蛊惑人心的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欧美以“批评者”的立场扮演者某种建设性的“督促”的作用,以其“蛮狠无理”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变得更好,但在第三世界,马克思和形形色色的左派学者,以假先知的身份误导那里的人们相信看似美妙实则残酷的“乌托邦社会”,结果,这些左派学者的理论结合具体的左翼政治组织把就会第三世界的人们带进了地狱。

  所以,第三世界的人们尤其要警惕那些站在资本主义社会享受这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受其滋养甚至庇护的假先知,他们能够祸害的就是我们。

  资本主义会不会消亡?从绝对的角度,人类都很可能会灭亡,资本主义当然也要灭亡。问题是,探讨地球会不会毁灭对人类而言只有空泛的意义,同样,资本主义在可预测的时间里不仅不会灭亡,而且只会更加完善和欣欣向荣,所以,社会学上预言“资本主义会不会消亡”没有意义。同样生活在自由社会中的卡尔波普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波普更明智地告诉了我们一点常识:社会学领域错综复杂,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程,预测根本不管用。

  所以,警惕假先知,活在当下,理性规划未来才具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方学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左派假先知,服从于不择手段预设立场与结论的虚伪“良心”,但也有卡尔波普、康德、阿隆、加缪(加缪似乎是左派中难得一见的温和理性分子)这样服从于内心世界真实“良知”的大哲,他们的特点就是不赶时髦,宁愿在学术界扮演者着“落后”的角色(在西方学界,似乎不预测资本主义穷途末路,就等于思想不进步),而实际上,这些“落后分子”服从于真实的良心,他们对世界的走向从不发出长远的自以为洞悉了一切的“真理性”的预测(他们从不标榜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他们只谨慎内敛,在开放社会的局部进行改良,踏踏实实,虽引领社会但从不冒充先知。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二):非书评(短评写不下啦?)

  带着课堂提问翻开此书,虽未能解决课程问题,但五位学者的论述还是给政治学小白带来不少启发。认为“资本主义崩溃”的两名学者或将资本主义视为系统,以利润的挤压出发讨论其崩溃过程,或以“技术”为切入点,探讨技术冲击下新工种或就业机会的增长率低于人力被代替率,最终导致崩溃。迈克尔曼则把资本主义体系置于大环境之中,结合军事、生态等多因素进行论述,尤其强调环境问题对资本主义的考验。杰尔卢吉扬则从资本主义内部和外部条件来阐释其面对的威胁,若不改造制度,其系统性危机有可能在环境恶化和暴力增长的现实中剧增。

总体上,正如书中所说的,五位学者都站在宏观历史的大视野下来看待资本主义的走向问题。因此,无论何人的论述都不局限于细枝末节的小事,而从系统、环境、全球化的角度综合考量资本主义,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对因果关系的把握不同而已。 对于毫无政治学基础的我而言,读到很多专用名词时还是很困惑的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三):书评——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

  女儿拿回家一本书,《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作者是国外五位在社会学和经济学当代知名的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于1930年,曾任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席,退休后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第二位作者兰德尔.柯林斯,生于1941年,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后三位就不一一介绍了,全是理论界大牌人物。五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从分析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已经出现的结构性趋势和问题入手,推演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变化。五位学者的观点和结论不尽相同,但是作为思维缜密的学者,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必然走向崩溃而产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还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又获得新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这五位学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是值得学习的,这本书值得认真读一读。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沃勒斯坦认为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结构”这两个字一语中的,他认为;“要把一个历史系统定性为资本主义体系,其主导或起决定作用的特征必须是持续追求无止境的资本积累,即以积累更多资本为目的的资本积累。”无止境的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结构”性的病因,是“胎里带”,是无法医治的。沃勒斯坦列举了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的历程,又提出一个“准垄断”的概念,以为其具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其一,是产品有创新;其二,一个或多个强力国家愿意动用国家力量(或至少是限制)其它产品进入市场。所以“生产者需要准垄断来积累可观的资本。”准垄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概念。

  不论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的形式,有生产就必然要有积累,但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总是偏离其均衡状态,……现代体系内部却存在使系统回归均衡状态的机制,尽管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积累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庞大的资本由于准垄断状态越积累越多,又从生产领域转化为金融资本(沃勒斯坦后边有对金融资本的论述),结构性的问题出现了,自行回归均衡状态的系统机制失灵了,最终导致1929年和2008年世界性经济和金融危机,并且这样的危机还将会出现,所以本书提出《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的问题。

  虽然沃勒斯坦被西方国家理论界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大师,但是我以为其“世界体系”和“积累、准垄断”的观点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的抽象的结构特征表现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作为生产方式的体系存在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具体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保留了商品生产的抽象特征后,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资本的全面指导下具体化了。正如沃勒斯坦所言;“资本积累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怎样才能实现资本积累永无止境的追求?只有压制和减少“消费”,所以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者的相对贫困,因此,资本过度积累和消费相对不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上的弊病。正是因为消费不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动态平衡的结构被破坏了,所以就有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仿佛走到了尽头。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既然资本主义具体的生产方式无力解决体系和结构内部的问题,那么国家,作为结构外的一种力量,就出面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力解决和平衡的问题。大规模的国家消费出现了,国家用赤字财政和以国家信用借贷来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扩大军事力量去维护资本的海外市场,结果,资本主义具体的商品生产体系内部,由于资本永无止境的积累引发的结构失衡的问题暂时得以解决了,资本又可以继续不断地扩大生产和交换,又实现了其结构的动态平衡。

  沃勒斯坦认为;“为了继续巨量占有全球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们转向从金融业获利,即所谓的世界体系的金融化。”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持资本积累的方式开始由从生产效率中获利转为从金融交易中获利,更准确地说是投机。”之后,沃勒斯坦用了好几页的篇幅叙述了石油危机、80年代墨西哥和波兰的国家债务危机、信用卡的使用和垃圾债券、美国的债务危机和开动印钞机、等等,因此沃勒斯坦的结论性观点是;“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体系由于过度偏离均衡状态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了,也无法再让资产阶级继续无止境地积累资本了。”我同意沃勒斯坦的结论,但是我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具体的商品经济方式失去生命力,就马上可以终结,历史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失去未来只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遍及全球的广阔的市场,资本就仍有“用武之地”,资本主义在今后几十年仍将延续下去。

  本书的第二位作者兰德尔.柯林斯,他的文章《中产阶级工种的终结:再也无处逃遁》中的主要观点,是高科技的发展将在21世纪取代中产阶级从事的脑力劳动工种,当大部份中产阶级都面临结构性失业时,资本主义将难以维持下去。我并不赞同他的观点,只要人类生产方式不论以何种方式存在,生产过程都是永远的存在,无非是劳动的形式、结构、內容和分工发生变化而己,所以由此来推论“资本主义将难以维持下去”就有些牵强了。

  不过柯林斯在文章中第三部份,金融大市场这一节到颇有新意。他认为;“资本主义自从进入了自我持续增长或内在驱动扩张的阶段后,就将实物市场和服务市场与金融工具的市场连接起来了。”但是;“金融本质上就有投机性,”所以金融市场呈现出“金字塔式交易”,“所有的金钱都是对未来支付的承诺,因此金融专家们可以创造为未来支付承诺进行支付的承诺,并以此向上无止境的类推。”而所谓金融市场呈显金字塔的形式就是“原则上对可以继续叠加多少层并沒有限制。”于是“容易产生错觉,这些名义上的数字可以无限上涨,但在真实的实体世界中要变现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柯林斯金融金字塔的论述非常有意思,由于金融具有投机性,“金融市场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它将财富集中在金字塔项端的少数大户的手中。”所以“核心投资者将成为巨富,而较小的投资者也能有所收益。这足以支撑整个经济中的消费支出并维系资本主义机器的运转吗?如果金融市场越来越集中化,并以牺牲底层小参与者的利益为代价,那这就是不可能的。”柯林斯的论断一针见血地说明金融市场的金字塔形态只能使“资本积累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变的更为疯狂和贪婪,金融资本不仅吞噬中、小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财富,并且玩弄产业资本于股掌之中,将产业资本的利润、以至积累起来的财富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掠夺。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1%和99%的口号,就是中产阶级朦胧的感觉和微弱的反抗。由于缺乏法制的传统和精神上的金钱至上和无所顾及,中国的资本市场表现的则更为血腥和疯狂。

  沃勒斯坦和柯林斯真是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天弊病描绘的清清楚楚,所以提出了《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的问题。在这里我不禁想到;难道作为将商品生产方式抽象特征演绎为具体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就只有这一条路吗?有沒有将商品生产方式的抽象特征演绎为另一种具体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可能呢?有生产就必然有积累,有商品生产就离不开资本巨大的、积极的作用,人类社会只有经历了商品经济的必然阶段才可能得到升华,人们才可能结束痛苦的异化过程,最终实现人的复归。

  因此,既然我们必须承认商品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那么我们也必须承认资本存在的合理性,沒有资本就沒有商品生产,就沒有人类的进步。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另外一种,将抽象商品生产具体化的另外一种商品经济模式,将商品一般所有抽象特点演绎为具体特征的具体形态。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四):文化是否可以创造就业?——拯救未来的美丽新世界

  为了G20我所住的城市杭州严阵以待,各种安保的段子也就不多说了。今天刚好在微信朋友圈内读到一篇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文章,吐槽不止。据说在上海当初的安检是几年前为了世博所设立的,但世博结束后这样的特殊状况竟然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常态。这一关于世博的说法貌似和G20有亲缘性,但我倒是不太相信的,难道就只有上海、杭州、北京才有地铁安检吗?2011年我在读过书的耶路撒冷也经历过无数次安检,只要是进入建筑物,都要开包检查,而且不是X光的那种。当然以色列和我们没法相比,毕竟它是世界上恐怖主义威胁等级最高的地方。

  那么这篇文章最后想说的就是,安检的设立是为了扩大就业,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非常高,只要看看检查人员心不在焉的工作状态就明白了,和防御恐怖主义相比制造就业更是当务之急。和经济增长比起来,就业率其实才是各个国家所关心的核心议题。GDP指标只是表面,下面隐藏着就业问题。失业率过高会直接导致社会的混乱,政府合法性受到质疑,这似乎已经是今天的基本常识。

  很多地铁安检岗位上的人员看上去颇为年轻,甚至有颜值不错的帅哥美女。走过路过不禁让人叹息。如果真的要创造就业,是否可以思考另一种方案呢?起码可以让人在工作中多少有一种自我实现和提升的感觉。

  最近读到美国社会学家Randall Collins的一篇文章《中产阶级工种的终结:再也无处逃遁》,心中颇为压抑。他预言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终结了,由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抢占中产阶级所从事的简单脑力劳动。如果今天简单的新闻稿都可以由撰写程序代劳,法律的简单咨询已经不需要初级律师了,医院不需要看X光片的医生了,那么高失业率就等待着我们。当然这个话题并不新鲜,马克思在19世纪就曾经预言过,不过他只是指出了体力劳动和机械生产之间的替换关系,还未曾想到今天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水平。是呀,当富士康都在运用机械臂在黑暗中生产手机了,那么那些曾经被异化的年轻劳动力该去哪里呢?

  因此现在会出现GDP虽然在攀升,但失业率并无任何降低的现象。对此有人指出新的技术当然会剥夺一大批劳动岗位,但是也会创造出一批新的劳动岗位。对此Collins认为,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就业数量是新产业所无法吸收的。比如码农的职业随着网络科技,人工智能应运而生,但它到底可以替代多少我们失去的就业岗位呢?值得怀疑!如果说由于今后新产业必定需要受到更高教育的劳动者,而且教育需要一对一的现场体验,那么不断延长的教育似乎可以创造就业。同时今天无远弗届的教育扩张的确平白无故地创造了非常多可以值得学习的东西,各种荒诞不经的课程如雨后春笋。同时今天的教育已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通货膨胀,难道人工智能就不能代替老师的职业吗?当下到底有多少app在致力于教育行业的创新呢?那么文化产业呢?服务产业呢?……

  Collins的预测颇为悲观,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再创造就业,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思考一种新的社会体制了。另一个美国社会学家Michael Mann却对这一论断不以为然。他对于资本主义的创造力颇有信心,而且他认为地区和地区发展的阶段并非相同,我们非常难用一种决定论的方式宣告资本主义总体性的终结,但未来环境问题可能是全球所无法回避的,各种争夺将由此产生,21世纪的道路可能和20世纪一样崎岖。无论他们俩有多么大的分歧,但都有一个共识,专制主义可能会由于环境恶化和失业率高涨再度回归。毕竟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的执政是民选出来的,它也的确在执政期间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和民族的团结感,只是它同时有计划地灭绝了另一批所谓多余的国人(犹太人),并触发了战争的绞肉机。现在各国的民族主义便是一种危机的前兆。当全球化下的失业率飙涨时,国家民族主义就成为了人们重新的依靠。为此各国政府到底可以为自己的国民制造出多少平白无故的就业岗位呢?

  最近在画画时,我听了《文茜大姐大》的一期节目,其中介绍了台湾的“红鼻子医生”的项目,当然在欧洲已存在了各种有趣的艺术相关性职业。“红鼻子医生”就是从演艺专业分离出来的一种治疗型表演,演员打扮成小丑为濒临死亡的患者表演节目,提高他们和病魔战斗的情绪。他们穿梭于台湾的各大医院,展开一种颇有意义的服务性工作。我对陈文茜的温情的表述形式并不在意,只想提出一个现实主义的问题,国家的税收是否可以覆盖这一批医生的劳动报酬呢?我个人虽然不认为这样的表演可以获得丰厚的酬劳,但它起码提供了一个健康人生观的无限想象。在今天体验性的文化服务似乎已经成为了就业的新希望。既然这样,如果政府致力于创造这种类型的职业,那么可能多少要比在地铁中设置安检岗位更温情脉脉呢?

  当高科技的生产大行其道,现代性的弊病也凸显出来,卡夫卡和贝克特早就在上个世纪描绘出了这种异化的图景,人在人工化的规训下苟且着,“诗和远方”成为了不可企及的梦想。今天,人的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反而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东西。我在从德国回中国的飞机上曾和一个德国邻座聊天,她除了音乐演出方面的策划工作,还兼职在企业做特别的艺术培训,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艺术和音乐让员工和上级一起做游戏,使得公司生活和谐,创造一种共同体的情感。我想对于现代化水平颇高的德国企业,可能这种游戏的确必不可少。人和人关系的疏离毕竟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得以弥合,现在这也成为了有利可图的职业。

  法国社会学家Luc Boltanski似乎有着和哈贝马斯一样的断言,他认为在新资本主义的创意产业下,一切原来无法被贩卖的东西在一定的创意商业模式下都可以转换为商品,获得盈利。他称之为本真性(authenticity)的丧失。当人和人的关系都被安置在平等交换的商业逻辑下,当工业化导致人和人之间的疏离,那么传统的人情可能就弥足珍贵,似乎只要运用得力,一种貌似人情的温暖就可以被贩卖,变为商品。如同弗洛伊德所言:“被压抑者的回归”,只有找到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并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去释放它,那么就可以得到商业上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力比多经济。但不要忘记,弗洛伊德还说,被压抑者的回归永远是“被扭曲了的”。今年突然风靡在全国的网络直播,让每个不知名的路人突然从被动变为主动,获得成为明星和被人关注的幻觉。他们勇于把自己“本真的虚假”曝光出来。从唱歌、跳舞、聊天、打游戏、化妆、购物到吃饭、睡觉,甚至是自虐,总之一切东西都在直播中被展示。它呈现了一种“本真性”的通货膨胀,一种“无聊”体验的病毒性传染。红包发不停、打赏无上限的年代如此梦幻,一切皆有可能转变为触手可及的资产。每位参与者都是知情者、同谋,又是伪装者;他们千奇百怪,瞬息万变,既在表演又展露本色,在消费也在被消费。那么我的问题是,直播是否在创造就业呢?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物质化产品,但它正在以“关注”为核心进行另一次的财富再分配。在这样的文化性虚拟中我们又可以做一些什么呢?正如Mann所言,只要抱有对人类创意的信心,那么资本主义在虚拟人生中可以继续开花结果,制造出无数的潜在需求。这会是真的吗?

  即使以上的这些假设都效果甚微,多少我们还有VR(虚拟现实)。《骇客帝国》中从那个由计算机“母体”(Matrix)所创造出来的虚幻世界正在一步一步临近,可能这就是失业率的终极杀手,让每个人都幸福快乐地在“美丽新世界”中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五):对此书一些观点的疑问

  不知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是几位作者的态度原因,这部本来应该很宏大周密的书,读起来总觉得缺点什么。

  第一章将二十世纪的整部历史用简洁的方式归纳整理出来,可以说很精辟。但是在论述德美争霸,冷战协议这部分,我觉得有些为符合自己的理论而生搬硬套。

  问题一,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追求无止境的资本积累是非理性的,这一点我认为说得不完整,为什么非理性而无法避免它呢?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理想状态完全竞争市场决定了企业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来保持竞争优势。所以追求资本积累不是非理性的主动行为。而是竞争的倒逼。

  问题二,自由竞争无法产生真实利润?作者可能是想用边际利润曲线说明。但是这个理论的前提是所有人都是理性人,这个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做到。例如广告营销,品牌忠诚度等等,所以只有准垄断才能积累资本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问题三,冷战问题被作者认为是相对静态的无纸协议,但是这无法解释法国的向东靠拢,古巴导弹危机,双方在非洲的角逐及中国的革命输出。在我看来,冷战不如说是一个客观上的大致平衡而非主观上的双方协议。

  这一点在第四章中有提出,但第四章作者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几乎完全否定了周期性而代之以完全的偶然性。尤其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没有看出作者太高明的逻辑。把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简单理解为共产主义国家,划归为同一种模式,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在我看来,仅中国他所谓的毛时代,即可分为公有制改革阶段49-56,苏联模式复制阶段56-59,自然灾害及产业调整阶段59-61,集中生产及官僚体系成型阶段61-65,激进派革命阶段66-71,集权体系恢复阶段66-78。苏联的各个时期同样在经济政策上大有不同。这些都被作者无情忽略而概之以独裁专制,这样是很不负责的。这种不负责同样体现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无理假设和过分称颂上。

  其它的,第二章对产业升级造成的失业忧虑正符合当前各个国家的现实。第五章对金融资本主义的论述更是捅破了资本游戏的弊端。

  不过在我看来,未来的社会在机械及信息智能发展下一定能够实现体力劳动及重复性劳动的非人化,而留给人类的,将是创造性劳动工作。这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景:物质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