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美洲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7-1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美洲读后感精选10篇

  《南美洲》是一本由刘莹 / 田野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美洲》读后感(一):人际罕见处有奇境

  翻开这本《南美洲》,真是太漂亮了,高清彩图,航拍大场景的表现,精致细腻,灵动又完美,太迷人了,饱了眼福了!

  全书精选了南美洲30个的各大著名景观之地,像罗赖马山,如同飞来石一般的平顶山。

  安赫尔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979的落差,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可以对比中国落差最大最美的瀑布,在广州增城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白水寨那里有9999阶石梯,爬到山顶可以看到城市的全景。此处落差是428.5米,几乎只有安赫尔瀑布的一半,安赫尔和白水寨有点相同都是岩石山。

  钦博拉索火山,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南纬1.5度,海拔6310米,距地心最远。这是座死火山,适合初学登山者攀登。

  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的岛屿群,特点是被隔绝的生物,有巨大的象龟和体态娇小的地雀,住在赤道的企鹅,聚成群体的大型食肉动物双髻鲨,体重超一吨的外形异形如同飞一般的魔鬼鱼等等。岛屿完全是黝黑的凝固的火山岩浆,如同流动的水一样的褶皱。十七世纪伟大的艺术家贝尼尼将大理石做出如牛奶般丝滑的感觉。而这片火山岛则是天然的艺术家,纹理,褶皱,色彩,质感,无一不是神奇的造物,叹为观止

  马查理拉国家公园,可观海鸟,比如军舰鸟,繁殖季会将喉囊鼓成红色气球。

  马努国家公园,热带雨林,物种丰富,亚马逊河穿行其中。有种侏儒跬,只有11毫米长。瓦拉斯,雪山之城,是印加古道的中心,可观最摄人心魄的雪山峡谷景观。一侧是白色的布兰卡山脉,一侧是黑色的内格拉山脉。非常鲜明。

  马丘比丘,是一座失落之城,完整的城市规模,处于几乎绝壁山体的环抱之中,是保护也是绝境,据说也是圣城。的的喀喀湖,阳光之岛,几乎岛岛有人住,岛上没有原生的乔木,当地人主要是利用湖中的苇草,做草船,草屋,草岛等。他们的船头会扎成美洲狮的模样,以保平安。

  乌尤尼盐沼,巨大的盐沼,1万平方千米,完全是白色平面,如同天空之镜。附近有一个绿湖,是因为耐盐微生物的原因呈现蓝绿色。不同于死海无生物,这里有高10米的巨大仙人掌,还有卤虫,以及火烈鸟。

  凯厄图尔瀑布,圭那亚的标志和骄傲。苏里南,热带雨林,高大的棕榈树,丰饶之境。帕伊内塔国家公园,三座巨大的花岗岩岩石,被称为三塔,如巨掌,又如精灵藏宝之地。是世界十大最适合徒步地之一,有随处都适合拍照如明信片的好风景,观察野生动物的好地方。

  劳卡国家公园,巴亚查达双子火山,休眠中的圆锥形山体,倒映水中,安静,圣洁。海拔接近5000米,自然条件严酷,但是有许多惊人奇境:高原湖泊星罗棋布,长成石头模样会抱团取温的植物。

  智利南方峡湾,冰川和山体辉映,冰海之云。

  比亚里卡火山,可以亲近的活火山。

  阿塔卡马沙漠,地貌有点像《小王子》和《火星救援》中的取景月亮谷,“地表破碎荒芜,如同荒凉的外星球”。

  阿空加瓜山,南美第一高峰,6960米,也是西半球第一高峰,被称为“美洲巨人”。险峻,陡峭,宏伟。落日余晕中的阿空加瓜山云海,绵延不绝。

  火地岛国家公园,有“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之称,是世界的最南端,心理上的,不是地理上的,因为这是阿根廷最囚犯流放地。

  巴里洛切,阿根廷的小瑞士,有七姐妹湖,风采各异。

  莫雷诺冰川,梦幻般的冰川。水立方的造型有点像她。

  瓦尔德斯半岛,浅滩上长水草,被潮夕的海水切成沟壑。有一个叫“童破角”的岬角,到处都是企鹅,麦氏环企鹅。

  潘帕斯草原,地势平坦,草原上流浪的高乔人,最自由不羁的牛仔。

  伊瓜苏瀑布,巴西长桥直通魔鬼的咽候。

  潘塔纳尔湿地,迷蒙的平流雾。

  伦索伊斯国家公园,沙丘与海共存。奇特的沙丘地带,沙丘中还有湖泊,于是这里也称“千湖沙地”。白色的沙丘与海水交相辉映,尤如浓稠巧克力浆。

  心怀震撼和赞叹,翻完了这本十分精美的图文集,非常精彩,自然的神奇造物创造了这么多奇境美景。即便不能行走,于此图文集中静静感受大地之美,也是难得宁静与丰饶的享受

  《南美洲》读后感(二):南美洲:冒险者的天堂

  y/渔歌

  南美洲,永远都属于那些勇于冒险,对世界充满好奇之人。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里,平凡的卡尔和爱丽怀揣着对南美州“仙境瀑布”的向往,度过了几十年恩爱婚姻生活。直到艾丽去世,老年卡尔决定带着妻子的遗愿,用气球托起他们的房子,飘向他们一生渴望到达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神奇、壮丽的安赫尔瀑布。它位于委内瑞拉东南部,也叫天使瀑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落差达到979米。在卡尔与小男孩罗素探险寻找安赫尔的过程中,他们还经过了著名的罗赖马山。

  在中国国家地理的《南美洲》里,开篇就是罗赖马被云雾环绕的景象,为读者还原了在电影里看到的影像,罗赖马山变得真实却更加令人赞叹。大自然竟然在南美洲挥笔造就了如此神秘的山川。山上的稀罕物种以及独特的地貌特征,不愧为南美洲复杂的地理环境之首。

  《南美洲》的摄影师似乎极其喜爱小羊驼。这个在国内具有特殊意义哺乳动物,原来是安第斯山脉畜牧业的一部分。羊驼不仅管着“安第斯”人的肉食,而且还提供纺织原料。另外,羊驼可以说是文明的象征:“它们是由安第斯山区的原驼驯化而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在南美的大陆上,许多特有的、奇异的动物在这里生长着,但是他们大多温和而不惧“杀伤性”。同样的,这里热情奔放的居民更是令世界人民称道的。

  《南美洲》读后感(三):三毛的马丘比丘,小罗的仙境瀑布

  特意浏览了一下评论,提到“南美洲”友邻们都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做背书,我读书少,大部头的外国名著基本没看过,就连一衣带水的邻邦的村上君也只读过几本随笔,村上君说他应邀去参加《海边的卡夫卡》的小型颁奖会,我就疑惑,为啥村上去参加这个,又不是他写的,那书难道不是卡夫卡写的吗?

  读书要趁早,老大徒伤悲。提到南美洲,我所有的认识都来自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这么多年一点没多一点没少。《万水千山走遍》是1980年代初,三毛应某报社之邀去南美洲旅行,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平心而论,《万》并不是三毛最好的作品,从明丽壮阔的撒哈拉沙漠而来,南美洲在三毛的笔下阴郁嘈杂又落后,口味单一的饭食,超乎想象的贵价旅馆,气候多变,高原反应,小偷小摸,应变能力低下的助理米夏,三毛辛苦,读者也辛苦。而且,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连飞机都没有坐过,旅游只去过北戴河,所以,南美洲对我来说,是个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地方。

  现在,手里拿着这本厚实的“南美洲”,第一件事就是把《万》拿出来重读,她是“南美洲”的钥匙,这样的钥匙随着时间推移又加了几把成了一串儿——电影《飞屋环游记》3D呈现的“仙境瀑布”就是安赫尔瀑布,小罗和老爷爷飞跃的“桌山”原来就是罗赖马山,唉,南美洲实在太远了,乞力马扎罗、安那布尔纳峰在我舌头上一绕就出来了,但是罗赖马山,就难记多了,后面还有难记的,马丘比丘在秘鲁,乌尤尼盐沼在玻利维亚,十几年前MUJI那张著名的海报就是在乌尤尼拍的,太拉轰了。《里约大冒险》里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珠儿的家在马努国家公园,大量金刚鹦鹉舔舐黏土的画面在书中第45页,跟电影里一样,他们的朋友巨嘴鸟拉斐当然也住在这里,《南美洲》的作者告诉我们,巨嘴鸟的嘴是空心的,并不沉重,这就好,我本来还很担心呢。对了,巨嘴鸟的科学名叫作鵎鵼(tuokōng),太难记了,直接忽略吧。

  《万水千山走遍》里写到马丘比丘之行,因为阴雨绵绵,三毛和助手在库斯科等了十几天才坐火车达到废弃的印加古城,回程时遇到山洪险些遇难,南美洲这个旅行目的地,奇幻又危险,让我的小心脏简直受不了,还是别去了,但是,没有到南美洲,算万水千山走遍吗?

  很惊讶,中国国家地理系列中《南美洲》是中国作者采写的,(同系列其他书都是版权译本)所以,文字读起来流畅舒服,配图也非常精彩,最后一个问题是,作为国家地理丛书,书里为什么没有地图呢?哦,我错了,有地图,好几张呢。但是,还有一个遗憾是,纳斯加之线没有提到。

  《南美洲》读后感(四):身未动,心已远

  爱一片土地,不是爱它的成败,而是它的气质

  南美洲,很难让人说不爱。这片土地遗世独立得宛如在水一方的佳人,飘渺遥远难以触及,却依然美得让人怦然心动

  李白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一定未曾想到——落差近千米的瀑布下方竟然没有水流——飞溅的水滴落到地面时已飞散成了水雾,瀑布下竟然不是深潭。站在瀑布下,很难看清楚瀑布的全貌,一切都在水雾缭绕中朦胧起来。真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与世隔绝的土地造就出进化史上另一条独辟蹊径的分支,让这里的生物几乎都贴上了“独特”的标签。即使是小小的地雀也能长得各不相同,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奇迹。色彩斑斓亮丽的金刚鹦鹉、嘴和身子一样大的巨嘴鸟(听说科学家第一次看到鸭嘴兽的时候怀疑它的嘴巴是装上去的,于是拔了很久,不知道是不是也去拔过巨嘴鸟的?)、外表看起来像是普通水鸟却长了一双浅蓝色脚蹼的蓝脚鲣鸟、被天朝惊为神兽的“草泥马”羊驼……

  阳光、雨露、山水、草木、动物是这片土地永恒的主角,人类不过是小小配角,入镜的仅有马丘比丘神秘的印加遗址,人迹罕至,越发衬托得这片土地如同人间仙境一般引人向往。

  然而这片桃花源般的存在依然躲不过人类滋长庞大的贪欲,淘金者们的水银正在逐步侵蚀着河流、土地。历史的轨迹总在一遍遍重复上演,不知这位在水一方的伊人还能遗世独立多久,希望这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图书不是她最后的绝唱。

  《南美洲》读后感(五):渴望成为安第斯神鹰的羊驼

  安第斯神鹰,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会飞的鸟类,在南美神话中,是睿智见多识广的神鸟。闭目想象,身披黝黑羽毛,颈套白色“围脖”,头顶“皇冠”肉冠的安第斯神鹰,展开长达3米多的双翼,飞翔在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脉,在云层间俯视崇山峻岭、冰川湖泊和热带雨林,何等雄伟而令人心驰神往。而在安第斯的山地和高原间,还有另一种“神兽”——只不过它是被中国的网民所戏称的神兽“草泥马”的原型——羊驼。只见那褐色、白色、黑色的羊驼毛茸的身躯、呆萌的神态、圆胖的体型,尤其是那悠闲慵懒的信步踱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时,时间仿佛同这生灵与天地一起停滞。试想一下,当安第斯神鹰与安第斯羊驼共同出现在同一取景框内时,你我的心必将不约而同交给了这片神奇的新大陆——南美洲。

  有幸读到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南美洲:美丽的地球系列》一书,近五百幅精美的摄影图片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冲击,11个国家、30个著名景点的自然风光让我目不暇给,大享视觉之饕餮盛宴。在这块四面临海的孤独大陆上,我知道了《飞屋环游世界》中的桌状平顶山和天使瀑布原来是罗赖马山和安赫尔瀑布,从地理学角度论,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山峰是钦博拉索山,平静而蜿蜒的波塔罗河在流经热带雨林后会突然跌落悬崖,形成世界单级落差及流量最大的凯尼图尔瀑布,遍布数千种动植物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印加帝国遗留在深山中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最为游客们在各种风光图册中熟悉的“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为宁静的智利小镇普冈提供天然温泉疗养的比亚里卡活火山,由干旱山地隔壁火山岩盐湖咸水湖喷泉组成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尽头”的火地岛,时刻在表演二十几层楼高的冰壁坍塌的莫雷诺冰川,沙丘海岸森林共一色的伦索伊斯,还有那些让人大开眼界的动物——金刚鹦鹉、火烈鸟、豚鼠、企鹅、美洲狮豹……我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片大陆的雄奇和壮美。

  面对这片“失落的世界”(此种说法源自柯南•道尔的小说名字),我唯有跪拜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在此之前,对南美文化的了解,我仅限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保罗•柯艾略等南美作家笔下的魔幻文风,以及热情奔放的南美足球和烤肉,当然还有被西班牙等西欧殖民侵略的惨痛历史。在领略了这片天地无数“世界之最”后,我突然似乎明白了,也许南美人民在铁蹄与枪炮之下只能屈服,但山峰、冰川、瀑布、沙漠、雨林如何能被征服。在被割裂的历史背后,魔幻与热情皆恐怕是源自于对这种奇异景致的自然崇拜。你只要想想,面对一万平方公里白茫茫的天空之镜,空间在此错乱;面对无数仍保留独立进化的未被探知的生物种类,时间在此迷失。如此仙境,如此圣地,就仿佛亘古未变地矗立在南美洲土地上,任人凭吊,供人膜拜。

  在翻阅这本图册时,我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傅真的《最好金龟换酒》(这是一本讲述她和丈夫195天拉美之行的游记),我正处于与昨日的傅真同样迷失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与寻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中,同时艳羡今日之傅真的洒脱和自由。她将拉丁美洲作为自己GAP YEAR(间隔年)环游世界的起点,一再尝试坐办公室的自己无法可想的冒险,去试图解答人生的困惑。此时我绝对相信这一路的景色与人文,会带给她上天的指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位置就如同山间不起眼的羊驼一样渺小,为何不能将享受发现的过程作为旅途的意义呢?遗世独立的原生净土啊,我仿佛感到你透过地球轴心,穿越到我手中的方寸之间,为红尘俗世中的我带来了神启。

  最后,要感谢中国国家地理的这套《美丽的地球系列》,感谢拍摄出精美绝伦作品的摄影师们,虽然我知道,图片的感受远不及身临其境的万一,但它足以点燃我对这片大陆的追求,点燃安第斯羊驼变成神鹰的可能。

  文/卢育涛 2014.11.23

  《南美洲》读后感(六):一个完美无缺的归宿

  同为哥伦比亚作家的门多萨问马尔斯,你创作《百年孤独》的初衷是什么?马尔斯说,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

  我从没读过《百年孤独》,从听到书名开始,脑袋里就印下一个深色的枯槁背影,阻挡我上前。当我读完这本《南美洲》,我却想读一读《百年孤独》,大概是自以为领会了南美,敢走近那个背影了。

  南美洲,要是没看这本书,它只是在地图上六大板块之一,而现在却大不一样——一个神迹,一个孤独的星球,一个美丽新世界,一个完美无缺的归宿。

  是的,南美洲,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归宿,尤其对于一个知识崇拜者来说。当我在书里找到那些我最喜欢的作家提到的地方,从前我总略过的文字,不再是陌生的英文翻译名称,而是这世上奇异的生态,想象不到的美丽,另一种灵魂,也是使作家们的灵魂中闪耀出星星般光芒的东西。

  ————————————以下内容来自引用———————————

  【加拉帕格斯群岛】

  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八三六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艘名叫小猎犬号的军舰,到达了南美洲的加拉帕格斯群岛。您知道船上坐的是谁吗? 军舰上坐的是我的偶像--达尔文。他从岛上带走了三只海龟,正是这三只海龟启发了他伟大的进化论。在三只海龟当中有一只名叫哈里的海龟,他被带走的时候只有六岁,直到1960年,他124岁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它是一只雌性海龟,于是人们把它改名为哈里雅特。直到今天,它在澳大利亚去世了,享年176岁,我刚才就是去为它默哀去了。因为我是个达尔文主义者,我相信适者生存。

  这本《南美洲》

  1835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停留了1个多月,进行地质学和生物学方面的考察。他发现这里“每一座高山的顶部都有自己的火山口,岩浆流清晰地保留着凝结时的形态。我们必须相信,在最近的地质时期,这里的一切曾被海洋覆盖着。

  对达尔文来说,最重要的动物是两类——岛上巨大的象龟和体形娇小的地雀。他发现,不同岛屿上的象龟总是略有差别,后来经过更多鉴别和比较,他提出:地理上的隔绝是造成物种分化的重要原因……

  【马丘比丘】

  聂鲁达《马丘比丘之巅》

  于是,我在茂密纠结的灌木林莽中,/攀登大地的梯级,/向你,马克丘·毕克丘,走去。/你是层层石块垒成的高城,/最后,为大地所没有掩藏于/沉睡祭服之下的东西所居住。/在你这里,仿佛两条平行的线,/闪电的摇篮和人类的摇篮,/在多刺的风中绞缠一起。//石块的母亲,兀鹰的泡沫。//人类曙光的崇高堤防。//遗忘于第一批砂土里的大铲。

  这本《南美洲》

  当你面对马丘比丘这座巨石和山巅之城的时候,心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种疑惑:是谁在远离人烟的安第斯山脉腹地修建了这座孤独的城市?用巨大而光滑的石头垒成的墙体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这是人类的奇迹还是天神的玩具?它为何被突然放弃,任世人遗忘400年之后才重见天日?时间为马丘比丘带来了永恒的韵味,这座“失落之城”安坐在安第斯群山深处,在山间弥漫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恰如它谜一般的往昔。

  【潘帕斯草原】

  博尔赫斯

  我总觉得布宜诺斯埃利斯(位于潘帕斯草原)有些什么让我喜欢的。我那么喜欢它以至于当别人也喜欢它时我就不喜欢它了。就是这样一种爱,带着醋劲儿。

  这本《南美洲》

  潘帕斯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有着自己独特习俗的牧人,他们骑马跋涉上千千米、用几个月的时间赶着几百头牛追逐水草。白天,他们身着毡毛斗篷、圆礼帽、肥腿裤和长靴来抵御草原上变化无常的天气;夜晚,他们围坐在架着烤肉的篝火旁,一边啜饮着马黛茶,一边弹起吉他,唱出自己的苦难和欢乐。他们就是高乔牛仔,潘帕斯草原真正的灵魂。

  书里面还有更多的地方,有对应的文学作品,我将会遇到。这就是一个知识崇拜者完美无缺的归宿。

  《南美洲》读后感(七):神秘的《南美洲》

  神秘的《南美洲》

  国家地理的书越出越漂亮了,这本《南美洲》简直就是一本画册嘛,拿起来翻着就特别舒服,太美了。

  对于我们来说南美洲实在太遥远太神秘了,从地图上看亚欧非三块大陆紧紧拥抱在一起,其实就是一大块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其实也没多远,中间还有数不清的小岛屿连着,至于北美洲有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和欧洲亚洲也藕断丝连,就南极洲和南美洲从空间上距离我们最远。

  从文化上看也是一样,在这个三线城市,也经常可以听到周围的人谁去了美国加拿大,谁去了欧洲,谁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即便是非洲的埃及也有人去旅游过啊,可是真没听说谁去过南美洲。在我们的新闻中南美洲的也是最少的了吧。

  这一本书里面介绍的都是南美洲的自然风光,提到自然风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非洲,却总是忽视南美洲这一块广阔的大陆。

  第一个首先就是亚马逊河,这是一个无比广阔的流域,这里面甚至都有潮汐,至今人类对这个流域里面还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去一次就是探险。在没有飞机的时代,穿过亚马逊还不如乘船绕着美洲一圈走得快。整个美洲就是被亚马逊河和安第斯山给分割成几大块。

  还有罗赖马山,这个名字没记住,但是早就听说过,是几个高耸入云的平顶山,山顶上的动植物因为被分割开来,所以一直保持着很原始的进化状态。说是这么说,可是当你看到那照片的时候,就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在这山上竟然还有一座瀑布,叫做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两级瀑布落差一共接近一千米,那气势,简直就是在向下倒水啊!这么高的平顶山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水呢?那是因为这山被云雾笼罩,上面降雨量特别大,所以才会形成这么大的瀑布。世界上的瀑布有很多,有的是宽,有的是水量大,有的是层级多,但是最让人震撼的还是落差了,距离瀑布好远好远就可以看到那气势如虹的场面,除了震撼还可以用什么来形容呢。

  钦博拉索火山也很特别,这山才六千多米,还都没排上南美洲最高峰,可是却因为身处赤道,因为地球总在旋转,造成的赤道的比两极更扁,所以距离地心的距离超过了珠穆朗玛峰。这里才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因为山很和缓,所以车辆可以一直开到雪线附近,因为附近空气流通比较好,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很高,高原反应不强烈,爬上去也不是很困难。最逗的是下山的时候,可以从雪线附近的停车场里租一辆自行车,一直放大坡,放到山脚下。一百多公里的山路一路下去,太过瘾了。

  当然还有马丘比丘,马丘比丘不是自然遗迹,可是我们几乎对它的文明一无所知,只能用陌生而神秘的目光去打量这个好似地外文明的遗迹。还有的的喀喀湖,其实湖是最没看头的,看过很多湖,感觉都差不多,无论是青海湖、太湖、呼伦湖、达里诺尔湖都差不多,同样是水,海就不同了,不同的海颜色都不一样,不同的海有的有礁石,有的是沙滩,至少有海浪,有渔船,有码头,有不同的风景。湖真的没什么可看的。不过的的喀喀湖上有莎草船,这船却值得看看。完全用草做成的船,很漂亮。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乌尤尼盐沼,附近竟然有一个盐盖成的宾馆。还有莫雷诺冰川,这是世界上最适合观看,最壮观的冰川了。还有啊,还有伊瓜苏瀑布,还有伦索伊斯的沙漠和海水相间的奇观。

  南美洲仅仅这些就够让我们惊叹的了,相信有一天通往南美的路会变得越来越顺畅,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南美,去亲眼看到这些世界奇观。

  《南美洲》读后感(八):让人屏气凝神的美

  美、神秘、粗犷、魔幻、震撼人心,这些词语都是提到南美洲时,我脑中浮现的感受,对于那片土地,总觉得有种难以抵抗的吸引力,将简单与壮阔杂糅得无比动人。我的同学曾在厄瓜多尔短暂交流了一段时间,回来看她拍的照片,所见的景都非常原始广袤,个人在背景的映衬下真的显得非常渺小,她经常一路走过去都碰不到几个人,我忍不住想象要是置身其中,该是怎样的震撼!

  在小说家的笔下,南美洲这片神秘多雨的土地被贴上了魔幻的标签,压抑沉郁、冲突不断、封闭孤独,留下一片未知的氤氲。南美洲虽历经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但仍留下了许多隐藏于丛林深处的辉煌,美洲三大文明让后人一直孜孜以求它们的源头和发展。独特绚烂的文化,矛盾迷人的特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许这是南美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原因。人们突然发现,在那片遥远的大洲上,是完全冲击旧有印象的美。

  很喜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充满瑰丽和神秘色彩的南美洲,蜿蜒曲折在雨林中的亚马孙河、雄浑古朴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让人心生崇敬的安赫尔瀑布、如同镜子般纯净的乌尤尼盐沼、像蓝宝石一般美得动人心魄的的的喀喀湖、在阳光照射下泛着蓝意的布吕根冰川、山峦起伏的火地岛、湖泊与沙漠相融的伦索伊斯海岸沙丘,还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每看一次,都醉心于其中,徜徉在五光十色里。

  这本书对南美洲的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皆有涉猎,更不用说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最大限度地勾勒出南美洲独特的景致,瀑布、火山、群岛、沙漠、盐沼、雨林、高峰、冰川、湿地、草原、珍稀动植物,让我感觉翻开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跟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原始与真挚,没有过度开发的旅游项目,看着照片,就能感到扑面而来的力量和冲击。

  看完书,我禁不住就觉得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将我们被琐事蒙尘的心灵洗涤,我几乎都能想象得出在那里的自己将会是怎样的,好像被抽离出来,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浩瀚包裹住自己,细细品味心中的震撼。

  《南美洲》读后感(九):南美洲——读着读着我睡着了,做了一个梦……

  三十年前的清晨

  从街上回来

  手挽着手

  满头大汗的我们会说起南美洲

  报纸上那么多陌生的名字

  枪炮声中只有一个动听如玫瑰

  南美洲

  二十年前的深夜

  相拥在录相厅

  宝蓝色的烟雾后

  唇齿分离的片刻你提起南美洲

  生活剥夺了那么多熟悉的名字

  只留下一个永不到来的蜜月

  南美洲

  我们终于看到了南美洲

  原来瀑布并非像走马灯般短命

  凯厄图尔奔腾向悬崖的巨蹄

  溅起的飞虹值得献出童贞等候

  乌尤尼盐沼是破碎的神镜

  抚慰人类和水鸟永不自知的丑陋

  伊瓜苏不是破瓜的酥糖

  水雾间吞吐着魔鬼的咽喉

  马丘比丘破败而规整

  沉默如谜却辉煌如钟

  没有人把它当作无名的山丘

  就像不知寒冷的澎湃河水

  突然被冻成巨大的舌头

  后来南美洲又带来一些名字

  一些毁灭守旧大脑的图腾

  我们笨拙地写字

  妄图在现实和幻想中守恒

  可四不像的作品像是在讽刺

  这里不是南美洲

  没有加西亚•马尔克斯

  没有略萨和科塔萨尔

  没有奥内蒂、博尔赫斯

  没有聂鲁达和情诗

  这里有管用一百年的城墙

  大人和孩子面貌模糊

  造船厂生产着废铁

  出版社雇佣一大群瞎子

  爱人纷纷死于情欲之手

  不飞越悬崖、瀑布和峡谷

  就无法了解那些气势磅礴的爱情

  那不是虚构而是过度写实

  如同遗落在相纸上的南美洲

  有朝一日我脊梁厚如安第斯山脉

  你黑发潮湿如潘塔纳尔

  翻滚过巴塔哥尼亚冰锥之野

  在加拉帕戈斯退化为粗糙的动物

  不说话 只奔跑

  不思考 只生活

  如今每到夜深

  孩子沉沉睡去

  我们偶尔会说起南美洲

  说起永远在计划中的旅行

  说起丢失在魔幻天空中的爱情

  说起书中透露上帝秘密的照片

  放弃孤独 各自安眠

  南美洲

  南美洲……

  (书页上的南美洲

  梦中一直向南飘流的美丽之舟……)

  《南美洲》读后感(十):《南美洲》畅游南美洲

  作为旅游爱好者,我很是心心向往去游历一番那些自己未曾去过的地方。虽然条件的所限让我畅游的愿望可能无法一一付之于现实,但是我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另一捷径带领我领略那些神圣美丽的地球一角。阅读相关的图书便是我的快乐精神旅行方式。

  关于美好的事物,自然有着想要与人分享的想法。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系列最近推出的《南美洲》一书,很是精彩地呈现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位于地球西半球的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的南美洲有着属于它的美丽和神秘。一如编者推荐的,南美洲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大洲,虽然遥远,却是此生可及的天堂盛景。

  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步入这片神秘的土地,感受那份精彩,体会那份风貌,领略那份美景,欣赏那份壮丽!客观而言,这是一本相当震撼人心的书册!无论是书籍的包装,还或者是书册的内容,又或者是其中的文字和图片,所有的一切皆在无形中展示着让人心动的所在。以往我也曾阅读过不少同类题材的关于南美洲的书籍,但是个人以为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社推出的此类书册更具备了诸多的引人阅读的优势。类似于其中内容的权威性,类似于其中图片的直面真实性,类似于编者整体的尺度把握和凸显性,无一不是默默地诠释着美的所在。于这本《南美洲》书册中,我们可以借助书册感悟到南美洲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尽管我们以前未曾去过南美洲,但是一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增进着对这片土地的认识和了解。神秘的亚马孙河豚,巨鸟安第斯神鹰,伊瓜苏瀑布,阿塔卡马沙漠,马丘比丘的悠久遗址,喀喀湖的迷人美景等等关于南美洲的盛景尽情地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虽然我们未曾去过这片土地,但是我们却十足地借助着这本书册过了把畅游南美洲的瘾。确切而言,本书很是详细地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展示着这样一个全方面的南美洲:瀑布、火山、群岛、沙漠、盐沼、雨林、高峰、冰川、湿地、草原、珍稀动植物都有涉及。真正的南美洲的精彩无懈可击地于这本书中得到了最美的表达。个人以为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解读南美洲的书册。因为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在用心灵感受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度。尤其是书中那些专业详细的地理知识解读,配合文字的300余幅精美彩色图片展现着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立体南美洲。

  畅游南美洲,让我们从《南美洲》这本书中深入感受一二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美洲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