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7-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一本由夏志清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一):一点随想

1、因为同在异乡,对信里的一些国外生活的点深有感触。总体来说,张爱玲的英语再好,毕竟还是中文作家,离开了中文大环境,写的也还是以前的故事,像离开了土壤的鲜花,只得慢慢枯萎了……青少年时代如此意气风发,中年以后却为了生计如此窘迫,太令人难过。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我觉得她当年应该翻译一些英语作品到港台,而不是反其道而行,有些玻璃天花板其实是钢化玻璃。
2、感叹这半个世纪通讯技术发展有多么迅速!书里有多少信写到远距离沟通的不便和误解,写了信又被寄丢,搬家时更是一再遗失。我知道张爱不喜欢打电话,但也许她会喜欢电子邮件吧,方便快速,易保存不怕丢,搬家更是无碍;或者至少是迫于其实用性不得不使用,其实也未必不好。当然收到亲笔写的信到底感觉不一样,可惜这年代已经没人会手写信了,连明信片都快消亡了……
3、看到夏志清那篇按语中写到自己婚外情的部分真是吓一跳,觉得他也真够渣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渣……他对张爱也有别的想法吗?我觉得未必,至少信里没体现出来,一直是好友的身份为她谋划。某篇评论里作者自己脑洞大开,骂的也太难听了。
4、一开始看到影印的张爱的信时,注意到她在竖排的中文里偶尔会夹杂横排的英文,暗想如果碰到很长的单词怎么办,是不是要用连字符号拆成两行?结果看到后面发现了这封信,里面引用了一大段写给别人的英文回复,居然就把信纸转了90度直接用打字机了,服!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二):逝者如斯 人心不古 此情世间谁见

难得张志清一人就能拥有这么多张爱玲的信件。把这些信件汇集起来,也就把张爱玲最后30多年的生活经历串了起来,大致是其后半生的自传了。惟少了一些缝合弥补的文字而已(编注者的按语在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这样才是毫无水分的原原本本的真了。
这些信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因为是写给她最亲密的至交的,所以,更多的是坦诚和真性情的记录,敞开的是最私密的心灵角落。
“我一直喜欢张恨水,除了济安没听见人说好,此外只有毛泽东赞他的细节观察认真”,想不到,张爱玲与毛泽东竟然心有灵犀,同为张恨水的粉丝。没想到印象中只读历史的毛泽东居然了解鸳鸯蝴蝶的通俗小说。如果不是张爱玲的书信,这些事情是无从可想,不得而知的了。
“发傻劲在研究《红楼梦》”,熟读各种抄本、版本的红学专家宋淇称她“《红楼梦》比谁都熟”。本书编注者认为,这句话“看过《红楼梦魇》的其他红学专家都不敢加以驳辩的”。而《红楼梦魇》的来历殊为有趣。“我本来不过是写《怨女》序提到《红楼梦》,因为兴趣关系,越写越长,喧宾夺主,结果只好光只写它,完全是个奢侈品,浪费无数时间叫苦不迭。”
从这些信中,我也感受到了她对朋友细腻体贴的情状。有很多信结尾嘱咐“请千万不要特为回信,下次有事再写”,从细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作为至交,是其倾诉的对象,但又不希望打扰对方,文人风骨现矣。
其为人之谨小慎微可见一斑。与人交往很多时候更体现出一种神经质的对细节的关注和敏感——虽然那个人可能帮过她的忙,她也知道这样对人不好。耗费二十余年心血翻译的清代吴语小说《海上花》,因其患得患失使该书的出版延宕,留下没能在生前看到出版的遗憾
因为没有学位学历,找工作困难。在美国既不是著名的研究专家,又不是拥有英语读者的小说家,所以说,大多时候,张爱玲没有一份固定收入的工作,境遇非常艰难,时常需要为生计考虑。所以,即使如“无聊的中共研究”这类与其性格、兴趣相去甚远的工作,也不得不去做。但是,其为人原则性又太强,“是个最Shy,最不善和颜悦色去讨人欢喜的人,吃了很大的亏”。她这种不大懂得做人的道理的个性,使她的工作、创作和出版充满了波波折折。虽然幸亏有几位如作者这样的至交为其周旋,但有时也难免左支右绌。
在编注者的“按语”中我们还知道了张爱玲身体病弱的原因。主要是1937年其与后母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被其父毒打一顿再禁闭半年的后果。囚禁期间,患了严重的痢疾,几至丧命,身体免疫系统必然是大受损害。因此患上了“怪病”——虽感冒频发,却查不出原因。在上海时就偶有发作。后在纽约打胎,步入中年后在柏克莱的三年,心境既好不起来,身体对感冒的侵犯就更难抵抗了。感冒、牙痛及“跳蚤蟑螂蚂蚁”的精神官能症,是她生命后三十年的梦魇。
从这些信件中我也真切地了解到张爱玲晚年与世人的隔离。一再地搬家(180多次),连给作者这样的至交的信中也一再嘱咐替她保密住址。信封上也不写住址,怕被收信人家中访客看到。电话保密,“免得我接听不佳,把人得罪光了”。因为根据电话号码能查出住址,所以电话也谁都不告诉。
书中插入的大量书信影印件,既为材料真实的佐证,又可使读者感受其文、其字原貌。在死板的印刷字体间,增添了活泼泼的灵动之气。而其隽秀规整、干净典雅的字体本身,也会带给读者一种严谨端庄又不失冲淡平和的美感享受了。由此及彼,使读者不由得虑及其人。
张爱玲,这个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奇女子,在30岁前即已完成了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的偏激固执、遇人不淑,使她的后半生颠沛流离,在弃世的孤寂苍凉中终老他乡。但她骨子里浸透的却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所以她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偏爱有加,不光是在创作中实践它,也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它。
这些信件,不是简单的书简往返,它们见证了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一场相知相惜,演绎了一幕传统文人间荡气回肠的真性情佳话。逝者如斯,人心不古,随着信件主角人生的谢幕,此情世间谁见?
书加了活动封面,这是最令我深恶痛绝的。因为读书的时候活动封面容易滑动脱落,需要读者时时加以整理,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不便,精神极为不爽。这活动封面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书本来已经有了封面,再加上一个活动的,完全没有必要。同时,这增加了书的成本,当然会转嫁给读者,读者属于被消费了。并且这也有违建设环保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精神。
不知如此装帧设计者有何高见?
文字指瑕:
1.第004页,倒数第六行“即搬进她丈夫赖雅(Ferdinand Reyher),同年正月即已找到的这个公寓”中,“,”当删除。
2.第169页正文第七行有“拚命赶”,“拚”当用简体“拼”。
3.第181页、第191页、第193页、第260页、第265页、第343页共六次出现“瘂弦”,“瘂”为“痖”之繁体,当用规范字形“痖”。
4.第203页,倒数第二行有《夏济安日记》“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却被列入《新世纪万有文库》,由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发行”,此处“一九七四年”疑为“一九九四年”。因为:
《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辽宁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重点图书,由时任社长兼总编辑的俞晓群主持出版。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将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计划从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每年出书百种,积累至千册。共分三个书系: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整个文库能基本反映出人类文化发展的概貌,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选定一个家庭藏书的基本书目。
《夏济安日记》列入该书系第二辑,于1998年3月出版。因此,该处“一九七四年”疑为“一九九四年”。
5.第213页,“我看了《印象主义的复辟?》后所写的《劝学篇——专覆颜元叔教授》、《人间》副刊迟至四月十六~十七才刊出”中,“、”应为“,”。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三):女作家与黄金时代

抱恙卧床,读一本不需要耗精力的小书,这一本倒真是契合情景。
众人仰止的著名女小说家,文艺中青年们一生都在痴迷的“华丽的袍”,汉语白话小说的领袖,张爱玲,在这本书里,持续二三十年来一百多封与友人的书信里所展示的私人生活,紧紧围绕的中心主题,却竟然是贫穷与病痛。这盛装华服的褶皱缝隙里逮不尽的虱子,几曾被人知晓?抓心挠肺痒着的,坐卧不安、彻夜不宁的,大概也只能是迫不得已穿着这件袍子的主人了。
五十年代初期,张爱玲在大陆眼见形势不好,立即转道香港远赴美国。参照文革的形势来讲,她这一走算是保全了尊严与性命,走得很智慧。不过,一个没有学位、没有积蓄、不太会与人打交道,更没有亲友也没有丈夫、父母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女子,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艰辛,却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旅美后,张爱玲好不容易开始第二次婚姻。赖雅虽说年龄偏大,且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但好歹有人相伴。惜婚后几年,赖雅即瘫痪,后又去世。赖雅病重期间,他们的经济就陷入窘迫状况。张爱玲拼命写稿,作品却并不被西方出版市场所接受,呕心沥血之作屡遭退稿;她想找工作,却苦于没有文凭和学位而无从谈起,她甚至辗转求人到港大,想乞得一份曾经入学港大并取得一等奖学金的证明,惜港大未如她愿;她想靠临时的翻译活儿挣点生活费,然英美市场的翻译佣金完全不同于港台,翻译无法让她糊口……在这一百多封信中,夏志清与张爱玲的友谊,一直围绕着前者帮助后者卖稿子、找工作、找临时活计而展开。每一次写信,都听见她淡淡地提及,某笔钱可以让她在某段时间不愁生活,这样就可以专心写作一段时间。——世人只看到她身后的热闹,记得她说过的“出名要趁早”。
夏志清算是张爱玲的贵人,仅仅几面之缘,三十几年来一直利用自己的交际圈子帮助张爱玲想办法在美国勉强有尊严的生活下去。据他自己解释,皇冠出版社为张爱玲出版全集一事,终算解决了张爱玲后半生经济上的大半后顾之忧,而这件事情正是靠他一手介绍、促成的。也有诸多的文献说明,张爱玲第一次进入文学史,正是在夏志清亲手编撰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
在与皇冠签订全集出版合同之前,张爱玲为了生存,去几所机构做过临时工作,都不太顺利。最失败的一次,是在一所华语研究机构努力工作三个月后,被华人同胞解聘。夏志清解释,这可能跟张爱玲不善于逢迎交际有很大关系。夏志清帮助张爱玲四处卖稿子挣稿费,张爱玲数次在信中提出要付给夏一定的佣金。但是,又有一些书信中,张爱玲又再三提醒夏志清,“不要再把稿费添满一百元给我”,“不要再买笔给我”。夏志清在有关佣金的书信后也说明,自己从来没有答应过张爱玲要给付佣金的请求。文人之间,除了如夏志清自己在按语中谈及的才子与佳人风流纠葛,究竟还是有一些彼此相惜的佳话,如他与张爱玲。
张爱玲在其中一封信中提到,为了获得某项资金的扶持,她准备着手研究丁玲。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则冷笑话。所以夏志清在多年以后,仍对此事耿耿于怀。以张的才华,竟然不得不为了生存去研究一位才情远远不及自己的同时代女作家,实在极为讽刺。而就算是屈就如此,后来这个计划亦未能实现。在夏看来,这真是阴差阳错的幸事。
然即便缺钱到如此地步,张爱玲对自己的创作底线仍然严格坚守。写西方人喜欢看到的中国人的故事,她有何不能?书信中她曾举例某华人的书在西方卖得很好,却也表示她自己不愿意那样写。台湾有人连载她的作品,本算好事,可是她又觉得没有修改好,几次去信紧急叫停。站着把自己养活,虽苦尤乐。
除了经济上的朝不保夕,病痛和忙碌,也一直是张爱玲在信中对友人常谈的话题。如果说贫穷尚且因为际遇的不同不至于胁迫每一位写作者的话,那么病痛和时间、精力上的危机感,则一定是每一位真正的写作者时时刻刻面临的苦衷。伏案工作致人消瘦,深思熟虑耗尽血气,闭门创作更令写作者的交际范围窄得只剩下自己和笔下的人物……连拆信的时间都没有,连去一趟邮局的时间都显得浪费,亦只有心怀写作理想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不要问他们在忙什么,一辈子太短,历史太长。
许多人不明白有关萧红的那部电影为什么叫“黄金时代”,或者说,导演为什么偏偏就要引用萧红的那句不明所以的话里的一个词语作为电影名。我看电影的时候,一听就懂了。不久之后与当地的写作者朋友聚会,一位与我父辈年龄相差无几的小说作者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小黄,现在就是你的黄金时代。”我当时会心一笑,深深体会到小说写作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他不知道的是,我当时电影还未看完,就在微信里发了一句纯文字——“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战乱时期数经流离的萧红,本因感情危机不得不流离日本,却竟然又因为异乡暂时的食住无忧可以安心创作而生出“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的感叹,真正的写作者对生活的要求,女写作者对理想的虔诚与知足,一句话道尽。这样的一句话、一个词语,不用来作为电影名,还有什么珠字玉词更为合适呢?
再想一想张爱玲,她不正是以一种韧如野草的姿态根植在四顾无亲的荒凉贫瘠之原,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滋养、自我营救,寻求一段又一段地短暂的黄金时代吗?人生如寄,来了终究要走。以个体的生命来抵抗历史的绵延不尽与山河星辰的永恒,不能不说这注定是一场遗憾一场悲剧。但是,写作者却总是在这场遗憾与悲剧的博弈里,竭力想要抓住些什么或者留下一丝什么。以前我从来不以为写作者可以称得上伟大,我总觉得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由选择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读了这本书信集,想到张爱玲生前的艰辛与坚持,想到她在这份艰辛与坚持中留给后世的大量深厚圆美的文学作品,我内心忽然觉得自己看见了一种闪光的风景,那风景应该被尊为伟大与壮烈。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四):张爱玲晚年信件的曝光 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一场相知相惜

玫瑰 金锁 沉香屑
美丽苍凉的告别
空前绝后的文学典藏
张爱玲的「信件」夏志清的「按语」
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一场相知相惜
坦坦白白, 鱼雁往返,
一笔一划,一字一句,
张爱玲与夏志清以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告诉我们如何思辨、如何质疑、如何哀伤、如何劝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盐……
织造出一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风景。试着辨识那些字里行间的迹证与致密的人情脉路,然后,终有一天,我们总会懂得人间的真实。
张爱玲与夏志清两人通过持续书信来往成为精神至交,他们的之间的信件,是最真切的身边散文,与读者没有距离。也因此有幸拥有一世的友谊被世人深深地羡慕。不论张爱玲的世界是华丽还是苍凉,张夏之间的友谊有他们的通信作见证,他们的通信也见证了「寒嗞嗞」的人间。
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夏志清登高一呼,张爱玲神话从此有了精彩的开始……
下面我针对全书简单清楚的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及精彩之处:
一、没有夏志清就没有张爱玲精彩、传奇的一生 (关于作者)
张爱玲,中国女作家。二十岁便惊艳文坛,书写出许多精彩佳作,一生传奇。她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小说家,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风尚。晚年生活在美国洛杉矶,深居简出的作风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时至今日研究张爱玲的风潮从未止息。
夏志清,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他是学界传奇,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就来自于夏志清。没有夏志清的评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便少了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这三个闪亮的名字; 也正由于夏志清的极力推崇,让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登上世界文学舞台。
二、 只有夏志清最懂得张爱玲的凉薄 (夏志清与张爱玲的关系)
夏志清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张爱玲曾说过,夏志清是他唯一信任的人。没有夏的登高一呼,张爱玲神话不会有如此精彩的开始。由这个观点来阅读张、夏两人的通信,才更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张爱玲一九七零年代以后逐渐断绝外界联络,张过世之后,与她曾有来往者纷纷披露所持的信件,仿佛片言只字都散发出特殊荣宠。但比起夏先生所收到的上百封信件,无疑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信中张爱玲将自己晚年凉薄的一面真情吐露给夏志清,坦率,真实。我们都知道张爱玲的苍凉,但只有夏志清最懂得,我们不知晓张爱玲凉薄的一面,但只有夏志清最能理解。(以下一段话摘抄原文)
信中夏志清交代:“张爱玲晚年精神出现幻想症,认为美洲跳蚤到处跟着她,她不断搬家。根本没有家具,拖着一大堆纸袋不断四处搬家,把自己翻了十几年的英译《海上花》手稿搞丢,把赖雅的信和我给她的信也弄丢了。死时家徒四壁,屋里连一张写字台也没有,只有一个旧床垫,她太苦了!”
三、“是我把张爱玲从遗忘中挖掘出来的呀,我是张爱玲最信赖人”(本书内容)
夏志清先生极尽努力,把一九六三年以来所有爱玲寄给他的名片年卡和信札,凭其日期先后排出一个次序来。这些信件按时间排列,按发信的地址分成六组:
壹、华盛顿,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
贰、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
叁、曼哈顿,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肆、麻州康桥,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
伍、加州柏克莱,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
陆、洛杉矶,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
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会加上或短或长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对张迷而言,将更有助于解读张爱玲。
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来是学界传奇,他对于张爱玲的关怀溢于言表,也仍然不失赤子之心,如揣想张的体质羸弱来自童年生活的不幸,或建议张多作运动等。他更勇于发表自己生活的意见,从健康到养生,从文学到爱情,信笔写来,如话家常。我们可以想象张当年读夏信时或莞尔、或感动的反应。两人之间的互动让书信集有了光彩。
夏老曾经在一个采访里说过:“是我把张爱玲从遗忘中挖掘出来的呀,我是她最信赖的人。”
可见两人通过持续书信来往成为精神至交,他们之间的信件真实、真切的身边散文,让读者没有距离感,仿若自己手捧着信笺,感触当时交流的坦诚天真。
“志清,多谢你来信问候,我这几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所以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诞行径。直到昨天才看了你一九八五年以来的来信。 ”
  
“我这样莫名其妙,望你不会见怪。你来信问我为何不趁目前中国出版界女作家热振作一下,问题在于我得了慢性病。虽然不是大病,但光看牙医就是两年多,目前还在紧急状态。收到信,只看帐单和紧急的业务信,你,还和久不通信的炎樱的信,都是没有看就收起来了。日而久之,我也荒废了日常功课。”
四、一场相知相惜的癫风传奇,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学典藏 (这本书的特色)
首先,这本书是张爱玲留给世人的最后的文字记录,是她晚年信件的首次曝光,非常具有收藏纪念价值。
其次,这是夏志清教授最后的一本书,写完这本书,夏老就离开了我们。他与张爱玲信笺往来上百封,其中包括:张爱玲早期投稿屡受挫败,作品被出版社不认可,在美国生活为什么那么穷?窘迫的情况下她的生活资金来源是什么?感情生活的惆怅与无奈以及她晚年被虫咬搬家无数次,精神上出现了幻想症等。展现一个世人未曾看到,并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最后,这是迄今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收录最完整的张爱玲书信手稿,了解张爱玲文学世界及生活侧影的第一手资料。探寻张爱玲最私密的心灵角落。
五、向中国文学评论巨擘 夏志清先生致敬
夏先生出这个东西,是希望能增进对张爱玲的了解,对张爱玲有兴趣的人,从信里能够看出她是怎么样的奋斗,怎样生不逢时。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他把张爱玲在过去几十年来跟他的通信,他们互相来往书信,收成一本书,然后还加了很多注解说明,当然还有图片,里面有张爱玲的手稿,有他们的通信,比方说圣诞卡上面的字,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让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面两个很重要的人,一个是作家,一个是教授、学者,他们之间的交往,还有反映出来当时文坛的一些状况。
夏先生倾其一生积累之信件,与千万“张迷”共享了文学史上一场精神盛宴。 感谢夏先生临终之前给了“张迷”一次窥探文学女神内心世界的机会,希望藉此芸芸众生更懂她的文字,她的世界。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五):一本失望之书

七月份,《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在大陆出版,由夏志清亲自编注与张爱玲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其实,有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和庄信正《张爱玲来信笺注》珠玉在前,这本书并非是张爱玲晚年信件的首度曝光,却因其时间跨度之长,信件数量之多,以及夏志清“中国文评第一人”的身份和他“最懂张爱玲”的美誉,格外引人注目,然而读毕全书,我的心情却是失落的,期待了一年有余的张爱玲研究资料,竟是一本失望之书。
罗兰巴特说过,“如果我作为一名作家逝去,我多么希望我的生命,通过一位善意的、洒脱的传记家之笔,浓缩为几处细节,几种味道,几种曲折。”也有像纪德这样的作者,通过日记与自传,利用人与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与读者的对话。张爱玲则显然是异类,在处女作《我的天才梦》中,她就坦言“在没有人与人交换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远走美国后,她离群索居,以孤岛自喻,到了1988年,她仍在散文集《续集》序言中质疑,“作者借用书刊和读者间接沟通,演员却非直接面对观众不可,为什么作家同样享受不到隐私权?”
要说夏志清公开发表的118封信,侵犯了作家张爱玲的隐私权,也有些小题大做。在张爱玲八十年代与庄信正的通信中,她就明确表示过“我的信发表没关系,如果有声明请不要告诉别人的,需要涂抹的绝对看不见。”由此可见,虽然依然习惯背对读者,但她早已心知肚明,围绕“作家”身份展开的种种自写与他写,未来都将会随着“张爱玲”这个名字一起,被归入供后世研究的文学档案馆,这是事实,避无可避。
德勒兹认为,信件“即时写作”的特质,潜伏着书写者的心理状态,而书信“往来”运动形成的流量意义,更在于其路径具有穿透力。可贵的是,这三十年间的百余封信件,的确与张爱玲后半生的生活轨迹与创作关怀具有互文性,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温习“张腔”的延续,例如她在1965年第8封信中所言“近来我特别感到时间消逝之快,寒咝咝的”,亦能捕捉到其写作生涯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例如,她为《怨女》作序提及《红楼梦》,不料越写越长,最终写出一部《红楼梦魇》,还有,她竟与《清宫秘史》的编剧姚克交情匪浅,写作中碰到方言词等零碎的问题,总要去信给他一问究竟,当然,也少不了胡兰成,除那句著名的“讲我的部分夹缠的奇怪”,还有一句“三十年不见,大家都老了——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大概是报复,因为写过许多信来我没回信。”对其散文集《今生今世》中涉及自己的几个章节,做出了些颇为不屑的澄清。
所以我将这本书称为“失望之书”,不是因为私人通信的出版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正确”,也不是因为张爱玲在书信中所呈现的面目让人大跌眼镜——她还是一如既往,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漠、孤独与焦虑,症结所在,是夏志清为每封信件所附加的“按语”。借用本雅明的观点,评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应当像模仿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用不同方式看待对象的产物。身为与张爱玲鱼雁传书的当事人,按语的作用应当是作为注解,以帮助读者理解信件文本的内容,而纵观书中夏志清的按语,亦不可谓不“夹缠的奇怪”,总有些反客为主,夺人眼球的意思。
大概在夏志清的眼中,自己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在196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志清深入介绍了张爱玲小说的成就,不仅首开先例地肯定其重要地位,更将《金锁记》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中篇小说,自此,张爱玲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行列,成为炙手可热的名作家。
故而在诸多按语之中,这位比张爱玲还年轻一岁的文学评论家,有意无意间,毫不客气地渲染着自己的地位之重要。在回忆与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就张爱玲作品版权问题所做的接洽时,他说“我同平鑫涛的初次会谈,解决了张爱玲下半生的生活问题。”又不无得意地补述“原来我是得到书面嘱托为她(张爱玲)办事的全权代表,此事可能与宋淇无关”。1967年台湾作家於梨华赴纽约,与夏志清一同拜访张爱玲,张未应响应夏去上海餐厅吃点心的提议,选择在自家公寓吃干酪饼干配红酒,夏也在按语中发牢骚“虽知道她脾气怪,爱玲不肯赏光,我仍免不了有些失望。”大概是感到在“外人”面前失了面子,有些过意不去。1972年张爱玲去信表示收到《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选》,却因卧病和“忙得昏天黑地”,没有来及细看自己翻译的《金锁记》,夏志清也大呼“这实在令人感到惊讶,我自己看到副刊、杂志上有我的文章,总是当天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就连从宋淇夫人邝文美信中得知张爱玲未曾向他披露的打胎事宜后,他也要指手画脚地品评一番:“一个女人即使不爱孩子,怎舍得把自己的骨肉打掉?我一直认为爱玲的才华晚年没有发挥,是嫁了两个坏丈夫”。我想,面对不善人际交往,在美国过的也并不顺利的张爱玲,为她提供过不少帮助的夏志清自视为其挚友,尽管回信的态度诚恳谦卑,但在按语的措辞中,还是暴露了他作为才子的自负与浮夸,以自己独断的逻辑和习惯,去揣度、想象、评价只与他见过数面的张爱玲,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她多年苦心经营的矜持姿态。
反观张爱玲,她给夏志清的信基本都是围绕出版计划、写作进度、文学评论等业务,加上几句颇有些距离感的问候,尽管偶尔也会写“我这些年只对看得起我的人负疚,觉得太对不起人,这种痛苦在我是友谊的代价,也还是觉得值得”,但将夏志清视为“看得起我的人”感到负疚,还是客套居多,比不上与宋淇夫妇告别后一路哭回房间的深情,也没有与小友庄信正在信中家长里短谈天的雅兴,她甚至对夏志清给蒋晓芸写序讲到《倾城之恋》颇有微词,说“我不免觉得是女性作家就要拿我去比”,夏在按语中倒是罕见地未作辩白,只是回应“其实当年崇张最虔诚的小说家朱西宁,也曾大大赞扬过蒋晓芸。”可是赞扬过又如何?环境与时代,都已大相径庭,我读来不禁有疑虑,似乎张爱玲确实已经成为夏志清在研究女性文学时最重要的底牌和标尺,他与张爱玲的交往,依旧是功利大于情谊。
另一方面,或许由于夏志清的自负,抑或是如王德威在代跋《“信”的伦理学》中所言,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来是学界传奇,他在按语之中,不仅反复谈论自己的情史,还毫无顾忌地泄露了不少陈年旧事。最夸张的一桩,是在第44封信里自曝和台湾作家陈若曦的两段婚外情,又用洋洋洒洒数百字逐一列举五点理由,痛斥陈若曦抹黑自己,欺世盗名,其中牵连者众,皆文坛名士,隔了几十年还玩这种低劣的隔空喊话游戏,不免让人哑然失笑,更何况凡此种种,皆与全书主题无关,不知热衷冷观热望的小报爱好者张爱玲,若见到这番风波,又会作何感想了。
掩卷唏嘘,我想起张爱玲早期小说集《传奇》增订本的封面,她自己设计的图画,正中是一副晚清仕女图,另一侧,有个比例夸张的人形倚栏眺望,她曾撰文自白“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如今想来,我辈读者,就好比那与画面格格不入的现代人,努力窥视,乐此不疲。夏志清新故,张爱玲亦逝世近二十年,《张爱玲给我的信》一书,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还是提供了一种观察的独特角度,可一而不可再,沿着这条幽微隐秘的小径,把我们带回半世纪前那华丽或苍凉的文学现场。
2014 8 2 新京报书评周刊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六):见字如面

    张爱玲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是谜一般的存在,她的际遇、她的内心,她的乱世沉浮、她的孤帆只影。凡俗如我只能以凡俗的境界遥想她的存在。
    读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却发现世间种种又常常在不经意间误打误撞在了“真相”两字上面。我要说的,就是,凡俗。
    张爱玲与夏志清先生的通信一百一十八封,另有夏先生回信十六封半。笔笔道来都是凡俗。
    如果说张爱玲笔下的文字丝丝缕缕都是现世与理想纠缠的存在,那么,这些信件就都是沾惹了烟火气的尘埃了。
    见字如面——这是所有的手写的书信向我们坦陈的亲切。
    在我的观感之下,一百多封书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是“感谢”与“问候”,这一定是让所有认为张爱玲孤傲清高的人大跌眼镜的一件事。
 “一再耽延,乞谅。”
“您一口答应帮忙,使我感愧万分。”
“收到你的信的时候我正患感冒,不然马上会回信,因为实在过意不去。”
“你右手装着cast还写信来,我真不过意到极点。”
“千万不要买笔给我,你已经给了我这么多,我对不知己的朋友总是千恩万谢,对你就不提了,因为你知道我多么感激。”
    得知夏先生新婚后,信上就多了“祝 新禧!”“祝 俪安!”自此每封信必问候其夫人“Della好”,得知夏先生有女儿后,每封信必问“Natalie好!”“Natalie已经能到哥大去玩,真快!一定非常可爱!”“Della,Natalie都好!”“王洞,自珍都好!”
    当夏先生发现自珍智识有问题时,她极尽善意安慰:“自珍将来极可能是幸福的。社会也在变。”对友人的拳拳之心在笔下纤毫毕现。“看见洋芋色拉就想起是自珍唯一爱吃的。你只爱吃西瓜,都是你文内提起过的。”而这一封是张爱玲辞世前给夏先生最后的一封信。
    去国离乡,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艰难谋生,同时还要照顾病重的赖雅。怀孕了难以抚养而去打胎,后半生被病痛缠绕不休,在如此境遇下的张爱玲对友人的温情让人不禁泪湿。
    她殷殷惦念故国,“西安有没有新出土的古物?桂林是否有点像重庆昆明?真希望你写点东西关于此行。大陆游记虽多,我总是等不及地看,尽管看了失望。”
    她为一些小趣味失笑:“记得你说过以前还陪审过一次,是盗窃公款案?是谋杀案就好了!”
    她执着于自己的文字精准:“有四处译文or原文意思比较含糊,特地向你请教。”
    见字如面。如果一定要考证这一封封书信究竟是张爱玲的哪一面?未可知。私下认为也无必要和意义。它们只是一种存在,一个人在世间的印记,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在纸间的环绕。见字如面——只是透过它们能够想起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已。剥开名利繁华,褪去坚硬包裹,有着柔软的有血有肉的内核的一个人。只不过,她的名字,唤作张爱玲。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七):往事重演

我读张爱玲很少,《金锁记》匆匆翻过,《十八春》只看过电影电视。当年很红的《小团圆》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也只不过为了敷衍她故而囫囵一遍。认真读过的,是那种倾向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胡适之先生盛赞的这两本,怕是更多因为立场而不只是文字,那种不仅没有黄油还没有什么的恐惧。处于作者的自尊,如若爱玲先生的确出于anti的心理来写,她所看重的更多的还是文字。她并不愿意呼喊,只是看到了就避开而已。
所以,她会和夏志强说“我写的不算什么?”如果真的是因为那种倾向而被记住的话,她可能是不愿意的。
绝不是那种国旗婊,你看她连胡兰成这种最终都不忘消费她的渣男都还是原谅了。一旦有了那么些资本,就超越了阶级的爱。
傻女人,好女人。
但是永远记得,她罩着米色旧毛线披肩在上海文代会上的疏离感和过港前赤色干部在鎏金手镯上划刻安检时的凄婉。那个时候,是谁告诉她要浮橹海上取道花旗,不晓得?倒是真做了字面上的海上花。
由是想起主动登机的梅校长,半道下车的陈寅恪,被安检的张爱玲,裹进胡风案里的苏青,躲在船舱里的马思聪,冒着枪击游过深圳河的倪匡。
那种见微知著曲突徙薪的第六感。
刘青山张子善之后谁是下一个胡适胡风俞平伯呢?我不晓得。
不过你听,滴答滴答滴。
-----------------------------------------------------------------------------------------
补记:后来,Gmail终究打不开了。
记不得哪位友邻说的,他们,已经不需要你们给他挣钱了。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八):荒凉的底色

读者认识张爱玲是通过她的文字,掩藏在小说后面的她,冷静又冷酷,任那些看文字的人唏嘘不己、悲痛欲绝。现实中的她又是如何?看过其弟张子静眼中的她,看过好友炎樱眼中的她,看过她笔下的她,还有胡兰成眼中的她,但那就是现实的她吗?
是,或许又不是。
她给好友夏志清的信,从上世纪60年代写到90年代,断断续续,共计108篇,这108篇或长或短的信件,或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些现实中的张爱玲的剪影。
夏先生把这些信编注成一本文集,文集里不光有张爱玲写给他的信,还有16篇半夏先生的回信。
通过阅读这些信件,看到了别样的张爱玲。她是外冷内热的人,写给夏志清的信,几乎每次都在信的末尾代问他的家人好,如知夏先生病了,也会关切问候;她还是那种不愿麻烦人的人,她请夏志清寄文件,怕给对方增加经济负担,说不要“不要挂号保险等等“;她也说常在信中说,如果夏先生忙不必特意复信,她体谅对方的不便;她也并非不懂人情事故,在信中也能看出她的体贴与周到,夏志清曾帮忙张爱玲出版《怨女》,张爱玲在信中希望给他及平鑫涛各一份抽成,她说“知道你不用赚外快,但是也可以给令媛买点小东西“;她也常把感谢之情表达,对于夏的一次帮助,她复信“从底里感激到极点“,无以回报,只好用极点表达感谢;她又是个有心人,在给夏志清最后一封信,“在超市看到洋芋色就想起是自珍唯一爱吃的“,她还记得夏先生“只爱吃西瓜“。在世俗的生活里,她笨拙的生活着,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众所周知,张爱玲赴美后生活并不如意,与赖雅婚后不久,丈夫瘫痪,她与赖雅的儿女相处也不愉快,所以这些现实生活的磨砺都不得不让张爱玲放低对生活的姿态。她的创作一度停滞,但又这是她的唯一生活来源,当时的窘迫可想而知。在给夏的信里,她极少写到经济的艰难,她经常生病,感冒由开始的一周不愈到后来拖得更久,刚刚病愈,接着又感冒,身体的不适,加上经济的拮据,或许这是张爱玲在美国创造力下降的原因。
她也试图改变生活,不得不为了生计去研究中心工作,这些都是她不擅长和不喜事的的事,再加上与同事相处不睦,不太懂得与人相处,最后也只好以辞职收场。
张爱玲的文字是冷峻的,就连作品附的画像,我们最熟悉的那张,是她单手插腰,目光清冷,让人近不得半步。她似乎参透人生,把人生的百转千回写尽在作品中。
把文字写到极致的人,却不太会做人——她可能知道自己的弱项,所以每每搬了家或换了电话,总嘱咐夏志清要保密,她怕处理不好,再得得罪来访的人。所以,她宁愿躲在居所里,极少外出、极少与外界打交道。她去逝,也是几天后才被发现,在异乡,独自一人与世界告别。她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她自己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信中,张爱玲还经常与夏志清探讨作品的写作进展,其中包括对《惘然记》(又名《半生缘》《十八春》)的后半部分的改写,这是我最爱的张爱玲的作品之一,怎样安排世钧、曼桢的结局,张爱玲也费了些周折。也提到了《小团圆》的创作情况,几次放下,这部作品直到2007年才出版,出版后即引起许多争议。
这些信,现在显得弥足珍贵。两位通信人都已仙逝,却留下一段人间佳话。据说有一位张迷,一心想得到张爱玲的真迹,就搬到张爱玲的对面居住,时刻关注张爱玲的起居,对她扔出的垃圾更是要分拣一遍,以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文字。不知这件事的结果如何,倒是张爱玲给夏志清的信中讲了一件事,有次生病家中堆满了垃圾一共12袋之多,还不小心把一些信件放到了垃圾中——或许这些信就被那位张迷捡了去也说不定。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九):张爱玲苍凉姿势的背后

一九六一年初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给予了张爱玲这样的评价:“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Katherine Mansfield)、安泡特(Katherine Anne Por to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克勒斯(Carson Mc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已经红遍上海滩,其文学才华本来无需别人再度肯定。但在张爱玲人生落魄之际,在异国的文学圈不被赏识、在华人文化圈几乎被遗忘之时,夏志清对张爱玲的高度评价无疑对张爱玲及其作品日后的命运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因为夏志清对张爱玲的赏识,两人开始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通信。张爱玲去世后,夏志清将其结集为《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另附夏志清回信十六封半)出版。对于张谜及张爱玲的研究者来说,继张爱玲的《小团圆》之后无疑又添了新的食粮。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共搜集了张爱玲与夏志清先生的通信 一百一十八封,时间跨度从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至一九九四年五月二日,几乎跨越了张爱玲在美直至去世的所有时间。在《张爱玲给我的信件》里所涉及的事件大都与张爱玲的写作、发稿、出版有关,那些非张谜读起来未免有些厌烦,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张迷来说,又可以一窥或者重温张爱玲在美期间的生活、写作状态,虽然也许只能是零星的印象,但也足够让人不胜唏嘘了。
无论夏志清对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如何赏识与赞美,张爱玲的后半生再也没有迎来自己文学上的辉煌是不争的事实,在美期间,她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总体上不外对旧作的改写、对《红楼梦》的研究、对《海上花》的翻译,非但如此,连生存都不时成为问题,为了活命甚至屈尊来编写中共名词词条还被同胞上司炒了鱿鱼、研究丁玲小说、写《少帅》这样的畅销书。关于张爱玲在晚年没有取得新的文学成就,夏志清在按语中这样说:“我一直认为爱玲的才华晚年没有发挥,是嫁了两个坏丈夫。”
“两个坏丈夫”自然是指胡兰成与赖䧽,关于胡兰成,张爱玲在给夏志清的信中这样说:
“胡兰成书中讲我的部分缠夹得奇怪, 他也不至于老到这样。不知从哪里来的 quote (引用)我姑姑的话,幸而她看 不到,不然要气死了。后来来过许多信,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大概是报复,因为写过许多信来我没回信。”
而关于赖雅,有人说张爱玲本来是打算找张饭票,不幸她自己却成了饭栗,但这段婚姻却一直维持到赖雅去世,从而证明张爱玲并非某些人想像得那么势利。
张爱玲在美期间的生活总的来说可以用不堪与狼狈来形容,这可以从她给夏志清的一些信件中得到印证:
“我多半在卧病。时间这样消耗下去,需要做的事 一件件明摆在面前,坐着说话也心里着急。”
“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 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 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径。”
“事实是我 enslaved by my various ailments(被各种疾病所奴役),都是不致命而要费时间精力在上面的,又精神不济,做点事歇半天……收到信只看账单与时限急迫的业务信。”
张爱玲的后半生大多数时候在疲于奔命,夏志清有固定职业并且在文学界、出版界有一定人脉和影响力,从他们来往信件看无疑张爱玲有求于夏志清的时候更多,但张爱玲在信件中不亢不卑,即使在张爱玲最悲惨的时候,读者还是依稀可以她的孤傲与矜持。
张爱玲在那张最能表现她的一生的的姿势的相片上题诗曰:“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姿势,她苍凉的姿势让我们这些平庸的生命黯然失色,她的睥睨一切的眼神,让我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十):文前文后都是她

     喜欢张爱玲的文字,书架了有多本她的作品,都是特别喜爱的,为此还有过一段插曲。老公家有不看闲书的传统,认为所有小说类的都是闲书,公公有鼻炎,需要频频洗鼻涕,大概是节俭吧,舍不得用抽纸,每每就裁报纸。我不太认同,但终归是他的习惯,也不好说什么,直到有一天,在他撕下了的纸堆里看到了《半生缘》中的几页,这把我急了,迫不及待去翻书架确认,果不其然,只剩半本了。委屈、不满一下子全爆发了出来,哭着就大声跟他理论了。之前他也曾毁掉我的《小团圆》,但那本从地摊买的,也不是很喜欢那个故事,提示后也就算了。《半生缘》却是我曾很要好的一位朋友送的,也是非常喜欢的一个版本,估计很难再找到那个版本。心疼可想而知。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收录了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一百一十八封信,以及的十七封夏志清的回信,每封信后是夏志清所注的“按语”,对信件背景的说明以。在读这本书之前,曾在微信圈读到刘青的书评,有对夏志清按语的不认同,认为是喧宾夺主了,也提到夏志清对张爱玲,是功利大于情谊。不得不承认,我被这篇评论影响了。名家的信件、日记结集出版是常事,典型的像《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蒋介石日记》,作为研究需要,这也无可厚非,但全书中“按语”的比重着实是有些重了,甚至多次提到夏先生的一些私事,夏先生最近也已经去世,是他的炫耀还是他的真诚,就不得而知了。
     读张爱玲的小说,总感觉她把爱情看太透彻了,每一个故事,展示的都是华丽外衣背后的不堪真相,即使是在《倾城之恋》中,勉强给了个圆满的结局,却是用一座城池的倾覆来成全一段爱情,多少有点残忍。看她的照片,也是孤寂的、单薄的,似乎是站在世俗之外的存在,冷眼旁观着浮世间的芸芸众生。从信件的字里行间,却是看到了走入尘世间的她。出国后,生活并不宽裕,文字是赖以为生的工具,甚至还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可是,这样的她反而更加真实和丰满,不再是照片中单薄的印象。有温情的一面,在朋友结婚时会送上祝福,会时时记着问候朋友的家人;也有单纯的一面,会说,不过太近市中心,所有尽可能不告诉人;偶尔还会犯点迷糊,这不刚发现信中有错,匆匆又补上一封。
    所有信件,提及最多的是稿件,也有过节祝福类的,张爱玲在信中的措辞其实是较为客气,求助于夏志清,也常常带着些过意不去的心情,用我现在的判断,会觉得有些生疏了。夏志清其实比张爱玲要小一些,却因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张爱玲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的,但他们之间真正的情谊到底如何其实从信件中看不真切,只有当事人自己能真正明白的吧。
     我常常将作品与作家分得很清楚,喜欢一个人的作品,不见得会对作家感冒,对于现在普遍的读者见面会,也是从不感兴趣的。文字能反映作者的某些性情,但不太可能是全部。对于张爱玲,我喜欢她的文字,但其实很少去了解她的生平,最多也就知道她爱过胡兰成,还未能修成正果。这本书,其实不能算合我胃口,但对于喜欢研究张爱玲的同仁来说,可算得上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