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10篇

  《坐拥书城意未足》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一):读一卷更遥远的时光


爱书的人,看到这个书名应该就会想读这本书。
读书,读什么书?写作,怎么写?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话题,但是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近来关于读书写作的随笔也涌现出很多,给大家推荐这本《坐拥书城意未足》。
《坐拥书城意未足》是一本内容丰盛的书,写作者自身是一位愿意不断扩充知识边境的人,所以在文字中感觉到有一种宽广绵延的力量。季先生这些文章虽然内容严肃,但他却是用他擅长的闲谈笔调来写的。他文笔畅快,洋洋洒洒而又叙述真实,读来就如他坐在你对面侃侃而谈,又还如耳边私语。
以前听人说,读书是一个的人事。很多人觉得开书单很为难。季先生却很坦诚,在书中毫不吝惜的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的类型。关于书单,季先生推荐阅读《红楼梦》《世说新语》《儒林外史》《史记》等经典作品,此外季羡林先生极为推崇陈寅恪,他赞叹“陈寅恪的在高明之处于,在人人都似能解的平常典籍中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如燃犀烛照,洞察幽微。”还有许多季先生写到的书目,我就不在此一一提及。
古今中外有一些爱书如命的人,季羡林先生也在这一行列之中。
季羡林从读高中开始就非常喜欢书。十六七岁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攒下一个月的伙食费,写信给书店,订购一本小说,然后再跋涉三十余里去邮局取书,书到手中,喜悦也涌上心头。谁也没想到,就这样旧书、新书、古籍、赠书一攒就是几十年,攒下了一个数万册藏书、七八间房子的书斋。然而他也有着这样的自白:我不是一个爱清洁和秩序的人,事情一多,大量书籍杂志,转瞬之间摞成一摞,需要一本书时,往往遍寻不得。季先生读书的日常,也偶尔有着这种“书深不知处”的哀怨。即便满头大汗,也是枉然,到图书馆去,一借一还,又无意间在书堆里找到了要找的那本书。这样一看,这书也真是调皮呢。
我想,对于爱书的人都一样,书就像最亲密的朋友。当你走进,也许会听到它们问好的声音。正如企盼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能向我们走近一样,天地静好,喜爱的书籍正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一份愉悦会,开在桌子上,落在眠床间,是刹那不间断的淋漓的风景
白日的喧嚣已成为过去,夜晚静坐,有的滋味流入心底,有的成为一张稿纸。季先生的书斋如城,而我的书桌很小,书写间隙,甚至有书不慎散落在地,以后可能会换一个长长的书桌,那时累积的书的种类应该也多了,阅读一本书时,就把相关或觉得相近的书也放在桌子上,让他们,交个朋友。
关于这本书里的读书与写作的较感兴趣的内容我已匆匆的翻了一遍,回头看看目录,发现第二辑有一篇《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心生好奇,打开之后发现季羡林先生曾在我母校延边大学做过学术报告,他用很大一段笔墨记录了这个城市。此时的我毕业已经两年,今年夏天回去一趟,大学好友结婚,那天下着雨,又匆匆忙忙,还来不及朝窗外看,车子已经开过去了,我也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小城在雨中,就像漫长一生,走过一千座山一万条河流,它只是路过的一个小城,仍会让人,心旌摇荡。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二):关于读书、写作、治学“最好读”的方法论——读《坐拥书城意未足》

文/岸晓风
转眼间,季羡林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数年了,但是关于先生的书籍,关于他的文集,仍然大热,也可以预计,这种“热度”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退,毕竟,好的东西,经典的东西就如同好酒,时间越久会越醇香的。
比如,鹭江出版社就出版了一套“季羡林的诗意人生”系列,我手头的这本叫《坐拥书城意未足》,共分三辑,分别为“半亩方塘一鉴开”、“一语天然万古新”、“宝剑锋从磨砺出”,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季先生用其毕生的功力的出来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我们都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同时还是散文家。也许,语言学、社会活动、翻译,都离我们较远(搞这个专业的人士除外),但是,季先生的散文离我们是相当的近的,也是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最爱读的。
当然,今天不是主要说他的散文,而是想将这个“外延”扩大一下,讲一讲对于看季先生文章的感受。
第一是“自然”。陶渊明有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文要做到“自然”,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能被大家公认自然的,古代的大家们也是屈指可数的,如陶渊明、如李白、如欧阳修、如苏东坡。季先生在《作文》一文中,专门讲了“自然”和“做作”这个问题。他引用刘埙《隐居通议》里的话说:“经文所以不可及者,以其妙出自然,不由作为也”,又说“渊明所以独步千古者,以其浑然天成,无斧凿痕也”。季羡林先生自己为文之法,核心就是“自然”,读他的文章,从来不会觉得闷,也不会感到累,而是有一种发自内心温暖、平和的感觉
第二是“透彻”。可以说,好的文章,或者说好的治学之法,“自然”和“透彻”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的。试想,如果纯粹是自然了,但是没有说明道理,没有明确导向,没有阐明观点,那就太显得平淡了。反而,如果一味的透彻,那可能就变成了高深的哲学,将一般的读者挡之门外了。显然,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做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他的学术著作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中,他对翻译的理解、对于外语教学的见解、对于写作之法、对于如何读书,都有精辟而精当的见解,让人过目不忘,深受教诲。
当然,对于季先生这本《坐拥书城意未足》的阅读感受还有很多,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说明,但是对于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最好读”的方法论,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的枕边书。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三):听季羡林先生谈读书、写作与治学


绝大多数爱书的朋友都有这么个感受,“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诚然,买书、藏书既是爱好,看与不看就暂且不说,只要能够在书山书海中坐拥,内心就是满满的幸福。季羡林先生的《坐拥书城意未足》恰恰讲的就是读书、写作和治学的事。
季羡林先生作为我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藏书无数。书中第一辑“半亩方塘一鉴开”收录的是季老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部分书评、读后感。他誉读书为“天下第一好事”,还自豪地说自己“坐拥书城意未足”,更是将自己几十年来藏书、读书、丢书、爱书的经验与大家一一分享。
《我的书斋》中,“我”因为书籍太多,常常为找不到需要的书而困窘,于是渴望着有一天能够获得“天眼通”和“天耳通”,只要想要哪本书,它就会自己报出所在之处。这样的季老,想法是多么可爱天真,像是个孩子。而这篇文章作于1993年,电脑刚开始走进中国人视线不久,随后七八年间才开始普及。如今网络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季老的要求,寻找需要的书变得简单起来,也是我们年青一代的幸运
《开卷有益》里提到“读什么样的书呢?”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大时代所抛弃。”因此,季老奉献给今天的大学生们一句话:开卷有益。
第二辑“一语天然万古新”是关于写作的态度、技巧的阐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开篇的《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鼓励所有治学者应该多读杂志,在杂志缝里找新意,在国内外的新杂志、新著作中“同国际学术接轨”。其余篇目谈处女作、谈小品文、散文,并对九十年代末的散文热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季老在多篇文章中都提及文章的真、文艺的真,返璞归真是他反复强调“学为文者必须参悟”的创作真谛。
书中的文章都是作于季羡林先生的晚年,他常常会提及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甚至专门撰文《封笔问题》,反思自己。不过,结论当然是“不能封笔”,因为他对我们的国家在新世界的发展充满了希望,他愿意继续用笔去“战斗”、去“拼搏”。这样的精神,足够令我们年轻一代奉为楷模。
第三辑“宝剑锋从磨砺出”讲季老对治学态度和学术研究的思考。在《假如我再上一次大学》中,他从自己在德国学习时的经历谈起,讲述论文写作的感悟,以及做学问者严谨治学的重要性。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做学问“要的是真正的谦虚”;治学要有“学术良心”、“学术道德”,对剽窃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坐拥书城意未足》中,季老的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在有限的篇幅里讲一点一滴的小问题,但又是我们读书、学习、创作中常会遇到和思考的问题。也有个别篇目深入探讨,无私分享,是非常好的了解他的学习经历、治学经验和人生态度的宝贵资料。
季老的勤奋、谦逊、求真精神,总让人如沐春风,而那“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豪言壮语,更是所有爱书者的贯耳春雷。能够通过一本书好好听季老讲讲读书、写作和治学,也是一件意未足的人生幸事。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四):读书乃天下第一大乐事

开始知道季羡林老前辈时是因为其在任北大校长时被学子误会为门卫为这位学子守两小时行李的故事,这个事例被选入高中作文命题中,当时就被季老前辈谦逊朴实的人格打动了。大学后,又相继看完了《季羡林自传》和《牛棚杂忆》,更加清楚季老前辈的生平,同时也佩服季老前辈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及谦卑实在的人格。
令我高兴的是,今天又收到季老前辈的一部作品《坐拥书城意未足》。季的作品总给我一股朴实无华的感觉,他的文字不像朱自清先生这么优美动人;不像钱钟书先生这么幽默诙谐;不像杨绛太太这么情感细腻,更不像小说,不像散文,倒像是面对面与我聊天似的,书中的文字多了一股灵气,这股灵气有可能正是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以及季谦卑的人格中散发出来的。
本书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刻思考的科学研究作风。通常这类书籍最讨厌也最忌讳的地方是作者运用自己的辉煌经历来教诲我们读书有什么用处?如果这样的话,即使这本书再有用,相信读者看起来都很不舒服,但季自始至终都没提过自己的成就以及书籍对自己的帮助。当他提及自己的小怪癖时,即使自己明明知道看不了这么多书但就喜欢锲而不舍地藏书,这也就是题目“坐拥书城意未足”的缘来。至于书籍对我们一生有多大帮助,作者更是只字未提,季老前辈学有所成,海归回国,后扬名中外,但季老前辈从未以此为傲,甚至在在其他中作品提到参加各种会议耽误自己写作的功夫,但又不得不参加,所以季老前辈想出一个好法子,随身带着笔纸,充分利用开会间隙写作,岂不美哉。
关于人生哲理,季老前辈一直避而不谈,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关于治学那可有话说咯,从初中补习的国语班开始到季老前辈逝世,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这本书中季也将自己治学态度、写作技巧、读书看法……表达地淋漓尽致。我想,正是因为家老前辈自己痴书迷书,所以更想把自己毕生的读书体验以及想法分享给后人,以弥补自己有限的看书岁月,让后来者能够发扬光大,形成一个爱看书会看书的社会氛围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导致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这时,你不妨停止手中的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夕阳西下,阳台桌上,一杯绿茶,一丝书香,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书中没有黄金屋,没有颜如玉,但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人生目标的道路。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五):藏书家季羡林《坐拥书城意味足》

藏书家季羡林《坐拥书城意味足》
   大学者季羡林我们都知道,是大师级的人物,精通英文、德文和巴利文、梵文,而且还精通吐火罗文,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精通这个语言的学者之一。吐火罗文听着就高大上,关于季羡林的故事也有很多。而且季羡林先生高寿,2009年才过世,活了九十八岁。
   很久以前就看过他的书《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天竺心影》。不过都是很久以前的书了,只是了解季先生年轻和求学的经历。对季先生的学术并不了解。
   这本书是季先生的文集,一套八本,这一本的内容都是和书有关。
   没想到季先生这么爱读书,而且是北京大学第一藏书家,有五六间房子的书房,藏书好几万册。大师的名号不是白来的啊!季先生也特别喜欢读书,“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先生在互联网到来的时代已经九十高龄了,所以没有体会到网络时代对读书的冲击,所以对老读书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幸福。而新的读书人,却必须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那就是网络正在侵蚀书的空间,阅读正在由纸书,转向屏幕。
   书里面季先生讲述了自己是怎么选择梵文的,当年季先生来到北京报考了当时也是最牛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结果都被录取了。季先生说清华以英文著称可是英文卷却非常简单,北大不强调英文,可是英语卷却非常难,竟然是把一段古文翻译成英语,很多学生连原文都看不明白,更何况翻译了。当年考北大并不比今天容易。最后季先生选择的是清华大学,因为他的理想就是要出国留学。在清华他学了德语,所以后来去德国留学,这就是《留德十年》中的故事了。在清华读书期间,给季羡林老先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有很多,胡也频、叶公超、吴宓、朱光潜、朱自清、郑振铎、冰心。季老在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课堂上,了解到了梵文,他和几个同学请陈寅恪先生开梵文课,可是陈先生也开不了。等到后来季羡林来到了德国,正好遇到有修梵文课的机会,于是就报名学习梵文和巴利文,由此走向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在书中季先生多次提起老师陈寅恪先生,季老做学问,考证也特别细心,一方面有来自德国的学术传统,一方面有陈先生的影响,在书中就有一篇“《儒林外史》取材来源”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几处从来没有人发表的细节,来告诉大家,《儒林外史》里面很多细节都是有依据有来源的,并不是完全写实。这样的考证虽然看似没什么大的作用,其实却是和陈寅恪、钱钟书等学者一脉相传的国学的基本功。就是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然后考证源流,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六):开卷有益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想听听国学大师季羡林如何谈看书和写作。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故而想从季羡林先生的这本《坐拥书城意未足》中循着季老的笔迹寻觅我想要的答案。
说到书和写,我也认定“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大约是因为小时候钟爱听隔壁小哥哥讲故事,后来学会认字,开始爱上看书,从喜欢书到喜欢启蒙的语文老师再到喜欢写写。
图来自网络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七):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说到读书,在大都数人眼中是多么令人感到神圣和高尚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据说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年少时淘气又不爱读书,高中时代遇到几位好老师,自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步入清华园求学,跑到德国进修,后回国任教,致力于印度古代语言、比较文学等多领域的研究,堪称读书改变命运的楷模。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坐拥书城意未足》收录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写作、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有他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部分书评、读后感;有关于写作的态度、技巧的阐释;还有对治学态度和学术研究的思考。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季羡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也就能够明白季羡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越,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相信读过之后,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启迪。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读书也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反复说到张元济先生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为人类之所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季羡林先生的家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季先生的家居陈设极为简朴,高大的书架、高矮不一的书桌,卷帙浩繁,盈案充栋,构成了书的海洋、书的世界。季先生“坐拥书城”,这是精神世界的富有,智慧的源泉。“人类千百年以来,保有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季羡林先生就是秉承着这个思想,不停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得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众所周知,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与翻译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大的成就。他的散文既有朴素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韵味。读其散文,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醇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昧,令人叹服。《坐拥书城意未足》里收录的散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寓意深远,堪称散文创作的瑰宝。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亦可以成就人生。季羡林先生作为学术大家,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究竟是怎样读书、写作、治学的?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方法深入浅出地用小文章表达出来,读者可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途径。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八):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先生,我们都听说过,但是还是要介绍一下,他出生于1911年,去世于2009年,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百岁老人,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对于文中的内容,在本书中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刻思考的科学研究风,值得我们体悟。
除此之外呢,本书中季羡林先生所发表的一些观点、想法和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学风建设、学习态度等等问题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如季羡林先生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对聘请外国教授的建议、对外语教学方法的见解,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深邃的思考,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和吸收很多。
首先我们就先来聊一聊季羡林先生眼中的读书好事,开篇他这样写道: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古今中外虽然赞颂读书的名人和文章,数不胜数,但是这简单的话语和季羡林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因此,在这本书中,季羡林用篇篇文章都在说明这件事,还专门写了一篇用来解释是为什么!
他在文中这样详细道: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如此说来,天下第一好事,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呢?所以说,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赶紧多读书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