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航空信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航空信读后感10篇

  《航空信》是一本由(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 (美)罗伯特·布莱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航空信》读后感(一):我是诗歌菜鸟,但我还是喜欢《航空信》

      本人诗歌水平菜到中文的只知中学教科书诗歌,外文的也只看过泰戈尔的《飞鸟集》,懵懵懂懂的看诗歌,体会不到诗歌的(尤其是外国诗歌)的意境,英文水平有限。
      《航空信》是在图书馆一眼看到的,很平实的一本书。从特朗斯特罗姆与布莱1964年第一次通信到1990年特朗斯特罗姆生病后终止,期间26六年的书信汇聚为一本厚厚的信札。可以说,每封新都是热情洋溢,信中又是那么真情实意。从时事论坛,到家人问题,再到工作,学习,生活推荐书目,都密切的将这两位诗人汇集在一起。这本书不仅有学习诗歌的作用,而且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学资料。我们更能被两位诗人的真挚友情所深深的感动。汗颜,在我身边还能有一个懂我知我的他?
       关于这段至真的友谊,图尔比雍对《航空信》的前言中最后写道一段:
 
       特朗斯特罗莫在在给布莱的心中写道:“又是我是在内心和你对话,给你讲述我的故事,提问题,还会大笑。”两位挚友经常在各自的思想中出现。但是内心的对话没有文献记录,自然也不可能记录。也许,事实会证明,正是这一般的——因此也是难以捕捉的——友谊的内涵,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有一个朋友自己正在写作的诗,能理解——而且不仅是理解,也是心上、诠释、翻译,能发自内心地回应——这是具有巨大意义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它赋予那个老掉牙的问题新的意义——作家到底是为谁写作?又是,就是这样一个知己,为作家提供了复活更新自己所需要的又决定性的足够勇气
       关于对诗歌的见解,两人如同有一段相同的基因。在信中最常见的是,一位诗人向另一位诗人对于文学诗歌问题上的告急,某个词语的揣测不透,或不大理解的俚语,在热情迫切真挚的询问中,令一位诗人总是会用最严谨最详细的为之解答。像我这样的诗歌菜鸟,都开始试图去理解诗歌,也能在两位诗人中的探讨中揣测出诗歌的特殊比拟。对于喜欢非利益化的纯文学青年来说,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关于译者万之,可以说中文版成功的一半在于《航空信》这本著作本身的聚集诗歌文学之精华,另一半的成功在于译者流畅表达原著中各种细微的隐喻,注释各种我们并不熟知的人物与词语出处。翻译真的是非常成功,没的挑剔。
        
        还是那句话,对纯文学书籍不敢兴趣,对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纸张不感兴趣,一碰到大量文字就是倒地睡着的筒靴不要碰。这是一个没有充斥 任何功利的小小港湾,宁静的不能玷污。

  《航空信》读后感(二):八月的雨

      “散文诗有一点非常美妙,就是它能非常恰当地吸收细节。8月的一天,我站在那里观看突如其来的一场雨,突然产生这个念头:有多少截然不同的事件正在发生;发生的每件事都只发生一次。每个事件都需要在诗歌里得到自己的位置,而我很高兴我有散文诗的形式。这首诗叫做《八月的雨》。但我看到的事物,现在大部分已经失去了
     我相信,当代的诗渴望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我们这些经历了义务教育制度的人,经常发现我们没有能力写出独特的细节,我们过早就被驱赶到了一般化中。我们收到鼓动,要去写'人性‘,而不是去写邻近房子里的水管工,他就在自己的房子前面把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肚子。一首散文诗会有不同,它不会寻求一般的说法,它敦促我们回到最初的感知中---在结论来干扰我们之前。
    ……
     当一只鸟正在搭建自己的巢时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在它小小的脑子里,一首它过去从未唱过的歌曲的想法突然涌现出来。同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某些想法只是在我们从事语言活动、用一种平静的方式使用语言的时候才出现。在散文诗的自流井中,隐蔽的冲动会在愉悦的方向中向上流动,那种在大江大河强有力阳光中不愿意出现的冲动。”
   ……

  《航空信》读后感(三):《航空信》书摘,种种忍俊不禁之处,兼谈翻译

    看到“两位诗人的往来信件”这种介绍,越上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恐怕会是刘禹锡与柳宗元、元稹与白居易,外国的话,看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人或许会对这种琐琐碎碎的信件有些许兴趣,至于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和美国的布莱,孤陋寡闻如我,读此书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二位,尽管特朗斯特罗默还是诺奖得主,据说在中国名气很大。。。。只是逛学校图书馆的时候意外发现此书装帧精美、手感上佳,于是顺手借了回来——由此可见邂逅相遇中外表是多么重要,哪怕对象是一本书。
关于外表的话题押后再提。《航空信》的内容在书名中即可窥见。瑞典版编辑图尔比雍.施密特为此书写了长长的引言和后记,提到这是一本经过选择的信件集,已经筛掉了许多过于事务性的信件,不过在看书的过程中,仍然可以读到相当多关于翻译、出版、巡回朗诵等的来往协商。不管怎样,这本书仍然提供了一个观察诗人私人生活的窗口,在公务的间隙,可以看到新生儿的降临,亲人的去世,对工作和账单的抱怨,一夜鹊起的名声带来的喜悦与烦扰,电话账单谁来付的幽默相嘲,甚至感情生活的变化——罗伯特布莱正是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与前妻离婚娶了露丝。诗人的生活并不总是诗意的,也许精神可以在云天游荡,然而终归脱不开一具凡俗肉身。来往通信近三十年,交流中也留下了政治的痕迹:文化审查,越战和反越游行,里根与尼克松,美国经济的衰退,甚至还涉及到了特朗斯特罗默访华的逸事。在这本书中读到北岛和艾青的名字,不知为何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航空信》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编排,好处在于可以明显顺着时间的脉络感受到relationship的变化,从公式化的客套到熟不拘礼,再到最后一部分互相交代儿女的志向及去处,一本书从头翻到尾,颇有“儿女忽成行”之感。动人处也许不在于诗人(或少部分),而在于岁月。书评《翻译课》(很棒的书评!)对其中的翻译商榷已谈得很多,这里摘几处生活化的片段,读的时候我是忍不住乐了。
1. 56页FROM 特朗斯特罗默 说美国男人的“暴烈”“男子汉”倾向
在一岁时就必须开始习惯于用某种属性来标记性别,这让人觉得有点离谱。男人有银镜,到了时候还有胡子长出来,这点还靠不住吗?男人非要时不时开一枪打一发子弹,给人脸上一拳,要“暴烈”,或者赚很多钱才算男人吗?而我还是得说,我个人体验是美国男人是很温柔、很友好和愿意合作的,而且经常缺钱花。
2. 224页FROM 特朗斯特罗默
拉尔夫是在是人太好,因而当不了总统。如果他被选为总统,那他很快就会被谋杀。对个别疯子或者大石油公司阴谋家来说,这实在是最好的靶子了!让他活下去吧。我希望人人都能或者而且幸福快乐。可以钓鱼。可以听斯克里亚宾。能访问白俄罗斯。能在日出的时候吸烟斗。晚安,人性。
3.209页from 布莱
我从不和那些富人交往!你在《六十年代》里能找到的所有尖锐辛辣和粗鲁言行,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阻止这类白痴一样的拥抱,这种拥抱已经让很多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农家小伙子窒息而死了。
(布莱,你的朋友后来得了诺奖你造么?奖金可是一大笔啊!你们的友谊小船还是稳稳的。。。)
4.261页FROM 布莱
有一个朋友希望你秋天来时能到汉普顿学院去朗诵,这是弗吉尼亚的一个黑人学院。如果你有兴趣就给他们留出一天。他说:“他们不会为一个白人出钱,但对一个瑞典人是可能的”。
    暂且就这些,有人指责这本书太过琐碎,可读性差,不过各花入各眼,从文学价值来说可能远远比不上两人的诗作选,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古人常有《XX玉屑》之类的补遗,侧面窥人,应作如是观。
    装帧值得赞扬一番!封面即设计成航空信的样式,从瑞典原版的引言到诗歌附录,再到中译者后记,一丝不苟,排版、印刷、纸质均堪称上佳,不管是读起来还是摸起来都十分舒服。据说瑞典版更是精美,做成了典藏本,译林的没那么夸张,但也真是把这本书做的很漂亮
    不足之处,翻译腔过重,难免不尽人意。如“我事实上力图不要有意在前言里撒谎!”,读来不够顺畅。不过两位诗人都行文颇轻快,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这种感觉。而译者万之还翻译了诗作等,最后写了中译者笔记。肯写中译者笔记的,可见译者有“为之负责”的态度,值得信任。翻译是个苦差事,钱少事多,致敬译者。
tips:
1.书中将二人信件中的手绘插图缩印后也印在了书中,这些插图非常具有童趣,很好玩。
2.109页,罗伯特布莱引用了一段道德经“曲则全;枉则正。。。”,并说“欧洲人的大问题就是总在被动地把一切都推到极端——不是全部的恶就是全部的善。只有道家能看到这是多么愚蠢!”。哈哈,想到《玻璃珠游戏》黑塞也是推崇老庄得不得了,还有一本正经占卜的情节。。。

  《航空信》读后感(四):撬开诗意生活

在富尔顿(Fulton)的英译本全集的序言里,富尔顿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之最大特点是包含着两个世界:一个现实生活的,一个虚幻缥缈的。特朗斯特罗姆并没有用道德说教的口吻大谈后者高明于前者或者是前者的升华之类——这些自然都是陈辞滥调——他却以后一个世界无可置疑的存在性和与前一个世界的难以言说的联系将两个世界奇妙地并置起来。在他的诗里,两个世界虽然不同,虽有冲突,但无疑包含了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让人舒服,给人慰藉——因为我们可以跳出我们的生活来看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另一种生活,而两种生活实际上又是一种生活,于是我们的庸常的生活便被阔大了。我们被说服,我们庸常的生活与另一种生活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只在我们的眼光:于是生活被撬开了。
而如果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撬开了生活,那么这本诗人的通信集撬开的便是诗人的生活。你可以看到他们和政治的紧密联系,你可以看到他们对诗歌评论的认真和戏谑(既认真又戏谑!),你可以看到他们信笔拈来的幽默,你可以看到他们对翻译的字斟句酌。而日常的生活和躲进诗歌的生活是统一的,虽然它们又是分开的。同时这被撬开的诗意生活又可以映照我们自己的当下生活。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生活也是统一的,虽然我们和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同。
当然,非粉丝的话请谨慎,有风险。

  《航空信》读后感(五):书信集——成熟阅读的范本

    看到有人说,《航空信》不好看,是出版社坑人,是糟粕,我还是不同意。
    看看中国人均每年看4.3本书,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 不得不很遗憾地说,读书已经基本退出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不读书,很多人读书很功利,或是生怕看得少了,在朋友之间没有谈资,或是看到豆瓣上已读图书数字又加了一,成就感加分......而读书在欧洲,是主流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由于读者群体数目巨大,需求各异,因而整个出版行业与出版图书的结构都与中国有差异。在国外,不但有出版巨头,也有很多独立出版社,出版各种各样品味的图书。正如国外的流行音乐,除了流行巨星,还有很多小乐队,有非常固定的听众,每年发几百张唱片,一直存在很多年。文化品味差异性的存在和对这些差异的尊重是文化成熟的标志。
    诗歌在瑞典是一种非常主流的文学形式,电台每天都会有诗歌朗诵。特朗斯特罗默在瑞典的地位非常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并不需要诺奖来证明他的地位,诺奖只是对他诗歌人生的总结。对于他的研究,非常广泛深入,他的诗歌集,他的自传,他的通信集,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与渠道。他独特的诗歌美学特征并不是他灵光一现发明的,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他的创作理念,而更多的是来源于他的性格,他的世界观,他的处事逻辑。他在《航空信》中与布莱的交流,貌似琐碎,但在这些日常的交流中却处处闪现他诗歌中的灵感。正如某一次心跳只能说明人某一刻的状态,却缺乏可伸展的研究韧性,而阅读这些信件犹如抚摸人的脉搏,这速度,这力度,这节奏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情绪与状况。记得在1985年给布莱的信中,特朗斯特罗默简述了他的中国之行,最后第二段是这样写的“今天晚上没有活动安排。我要在北京大街上的自行车流里散散步,先消失,然后再冒出来,再消失......”他的这种愿望和想象本身就是非常典型的特朗斯特罗默式高度视觉化的思维。你能想象吗,这幅画面应该是这样的,在灰蒙蒙的人流中(应该用中国式的水墨画手法绘成透明流动的淡墨彩),诗人穿着黑色的大衣,或许带着条墨绿色或者酒红色的围巾,默默地在透明的人流中时隐时现,却始终是画的焦点;你能感觉吗,这喧嚣中的寂寥,这喧闹而平淡的伴奏中始终游走的音锤......这些东西对功利阅读者无用,他们也摸不到珍贵的线索。《航空信》这样的通信集不是为每个人准备的,而只适合高端成熟的阅读者,这书只做了几千册。
          见过瑞典语版的《航空信》,装帧精美得几乎奢侈,厚度接近卡纸的内文纸,充满质感的内封都不无法辨认是什么纸张,厚实的缎带,国内都无法仿制,鲜艳细腻的环衬让国内所有的纸张汗颜.......这本书的售价在瑞典,应该在500-800人民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出于对于这一珍贵资料的珍视,也是对读者的定位。这也是为什么引进这本书的时候出版社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保留这本书的品质,去努力为这本书做附加值。我理解其中的用心。
    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出版社应该是有信仰的。虽然出于市场的原因,也会去迎合,也会去跟风,但是更多的时候,出版社也在挣扎着坚守自己的观点,去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选择,更广的视野。不管很多人是不是喜欢,不管首印是不是只有3000册,出版社希望这几千册书可以送到喜欢的人手里,坚信,这些人是真正成熟的阅读者。如果你不确定,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读,如果你不是真的喜欢,请把书留给真正喜欢它的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航空信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