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是一本由(日)松本清张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3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一):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原名《球形的荒野》。 ——故事引人入胜,情节环环相扣,用了3天时间把它看完,犹如与主人公一道经历了一场冒险旅程、解开了秘密的真相,仍然意犹未尽,好书啊。 ——书中没有明确提及“一亿玉碎本土决战计划”,看了豆瓣与百度,才终于明白这个计划的真正含义,领略了日本人的民族情结和日本人骨子里对战争的热爱。本土只有8000万人口的日本,准备用占领地人民来填补2000万的缺口,凑足一亿人口,这么做就是为了完成这个全军覆没的决战计划,而"胖子"和"小男孩"竟是用来挽救大和民族的……历史与小说的结合,太具有颠覆性了。 ——也许是出于某种考量,作者仅仅用一小段对话就将其含糊其辞的一带而过了,作者只说了这样一句话:“野上先生的行为是无法用传统的日本精神解释的,只能等待后世的评价了。” ——鸟居。《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二):球形の荒野
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家之一的松本清张,他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阅读,说来惭愧。发现他的许多书都还没再版,能买到的比较少。《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三):中文译名被骂是应该的
一个失去国籍的外交官重返故土的故事。
他是爱国的,而且不仅仅是爱古寺,爱山河,更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大爱。但他的行为并不能被所有日本民众接受,甚至被当成卖国贼,于是他的归来,在悄悄地引起一片骚动,包括朋友的、仇敌的和亲友的一串反应。
真心佩服作者的写作水平,把这样一个故事写得紧张又温暖,真是扣人心弦。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出发,构筑了故事的脉络,也带领我们走向真相,走进野上显一郎的内心世界。
对他来说,去突尼斯的沙漠和去法国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不能呆在自己的祖国,在哪儿都是荒野……
所以啊,《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的翻译,被骂也是应该的。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四):文不对题,情节平淡
首先还是念一下大家都唾弃的书名。《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这个烂俗的名字当然是读客图书为了吸引眼球、提升销量而使出的下三滥伎俩。我想说的是无论名字取的怎样夸张恶俗,最基本的底线还是书名要能够代表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本书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描写这个“背叛日本”的野上显一郎,即便是因为他的身世为主线而要从他身上找名字,用背叛来作噱头未免太下作。野上显一郎当年的所为,不过是代表了日本军方中一派的意见,而另一方也只是军队斗争中的对立面而已,并不能代表日本,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背叛日本”。读客把这种不加思考的荒唐名字丢给读者,只能让他们在阅读后大呼上当,失望于全书丝毫未见的想象中的尔虞我诈、离间与背叛。《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五):回家,是永恒的主题
稍微看了下评论,得知原来不是这个译名,好吧,我真的是被名字带进来的,不过我不后悔,如果不改名字估计我就看不到这本书了orz《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六):人物之间的感情大于推理悬疑
译名剧透了,不如叫《球形的荒野》比较好。虽然是历史战争题材,但是看起来并不枯燥。相反有些时候人物之间故意说反话,掩饰内心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仍然是老套路,先给一个悬念,有一个一直追着问题拼命研究的人,一层层抽丝剥茧给出答案,让人欲罢不能,快到结束时再给出最后的解谜。
单从推理上来说,本书也许算不上特别出彩。但是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反战派的松本清张,看透了战争对人民的摧残,极度厌恶战争,虽然是日本人却希望日本战败。在这部作品中他将这种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战友之间的感情,父女之间的亲情,让人感动。想见却又必须隐瞒身份,想听声音只敢打匿名电话,想爱却又必须放开手,最后只能用歌声暗示自己的身份。父女的缘分只尽于此,但这却是最现实的结局。战争留下的伤痛,并不是十几年就可以改变的。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七):球形の荒野
看多了东野圭吾,不由得开始狂补社会派推理宗师的作品。昨晚一口气看完了松本清张的《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其实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日文原版的名字「球形の荒野」,毕竟对于一个十七年前已“死”的人而言,如同书中说的,“地球本身就是一片荒野”。 即使到了现在,日本依旧有很多人对于二战时期日军的暴行采取缄默、逃避甚至否定的态度,但也不乏一些热爱和平维护正义的人存在。大师带我们认识了这么一群人,他们在日本国分崩离析之前“背叛”天皇,用自己的牺牲换得了日本民众的和平安宁,抱着自己“已死”的命运,有家不能回,时隔多年后再次踏上自己的故土依然小心翼翼掩饰着自己“亡灵”的身份,却仍是摆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这是一个关于日本国民性的故事,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崇高抑或卑鄙,是效忠正义还是君主,是崇尚文明还是传统……或许每一个日本人的内心都有一杆秤,无论是偏向哪边,但如书上写的,都充满“矛盾、冲突、纠结与反思”。 有一些人,他们认识到错误,所以改正,投身于和平与正义,变成了“救人的那一方”;有一些人,无论是否能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他们都誓死维护着自己所谓的“真理”。大概这是受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与他们自古以来一直崇奉的“忠君”思想的深刻影响。价值观与信仰不同,所以才会出现矛盾与冲突,如果每个人都忠于自己的内心,那究竟是谁错了?没有人错,只是内心所敬奉的东西不一样罢了。但二战中的日本却又是的的确确错了,错得很彻底,一丝一毫回转的余地都没有。我把它看做是一场天皇疯狂的痴心妄想加之日本军民蠢昧至极的愚忠,内心痴狂的野心加上骨子里天生的残暴嗜虐,这就是日本二战时期的德行,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世人。 可到底还是有很多善良高尚的人存在,清明事理而坚持正义。他们有不少人内心温柔,不喜争斗,也有不少人愿为光明与正义而不懈努力。日本能走到今天不致灭亡,大概也是因为有这样一大部分人存在吧。反思也好,致歉也好,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二战带来的伤害而心生愧疚。我还是不赞成很多一棒子打死所有人的态度,毕竟整天想尽办法搞点事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剩下的便是一小撮极端傻逼的拥护者们,而为此便否定日本整个国家还是很不公平的。 我看见过很多有关于日本人在中国的视频,他们有很多很多人很喜欢这里,但也有很多很多人在这里倍受歧视。如果说这是那些伤害的后遗症,那么我想也不应该由这些爱好和平的人们来承受。我见过有些日本人在街头与中国人友好地拥抱,也见过有些日本人在二战纪念馆里虔诚地忏悔,他们都在为弥补当年日军为人们带来的伤痛而做些什么,他们都是些温柔的人,而温柔最不应该为暴虐买单。 最后,嗯,希望世界和平。
——2017.01.09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八):被书名骗进来却不会后悔去看的一本书
第一次看日本小说,是2004年左右时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那时因为处于懵懂的年纪,也因为刚刚看完了借来的那几年大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和《花季雨季》,于是尤其爱看这类型青春文学小说。虽然这本书当时口碑极好,让无数人为了它流泪,然而也许是因为日本人的叙述方式,也许是因为翻译的枯涩,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到那个年纪那个水平,反正是读不下去了。《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九):挣扎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读后感(十):地球本身就是一片荒野
一个因为想念家庭,渴望亲情而引起凶杀悬疑案件,一个无家可归的浪子的无奈与荒凉。 如何让人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之处?作者不写战争的血腥以及政治的黑暗,只写一个在战争中个体的无奈择选。我喜欢在简介中说一句话很对,爱国家还是爱和平?爱天皇还是爱人民?书中的不同人物已经给出了答案。民族大义和家庭亲情的择选,不止中国,不止日本,在无休止战争面前,每一个人都可能站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战争的转折之处。那么,在国家和家庭上,你要做怎样的选择那? 命运之无常也在于此了,你做出了选择,那么你就要面对选择后的悲凉。 相对于现在的书名我更喜欢日文版的名字《球星的荒野》。就像泷良精说的那样: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对他来说只是一片荒野。地球本身就是一片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