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书读完了》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书读完了》的读后感10篇

  《书读完了》是一本由金克木著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读完了》读后感(一):老顽童的人生经验谈

从ipad转移到kindle,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习惯了读相对轻松的小品,以为这本书和雅舍小品等文章类似,只是老先生回顾一下人生,收获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第一印象恐怕是老先生的“时髦”和心态年轻,全文绝无道学先生之崖岸高峻,反而更像与平辈人谈心交流。同时老先生在九十年代末,以近九旬高龄文中居然多是“发电子邮件”“上网宣传”“知识爆炸”等术语,想想自己现在对时尚新潮设备已经有点力不从心,更觉难得。
选文前半部分多是老先生对中外古典文献解读,对老先生的书单,唯一的意见恐怕是过于偏重人文基础,如果先有点数理概念和编程思想或许更适合今日社会发展。解读部分的内容见仁见智,重要的还是学习这种读书更读书中不尽之意的思路
后半部分主要是对话体,显得天马行空,关于甘地的介绍在当时恐怕有振聋发聩之效。毕竟中国学者能在其时深入研究印度的,二三子而已。又用对话体讨论了中国古代文化,而到最后九方皋公羊高几篇,对我这样匆匆翻过的只觉莫测高深。
最后的一篇钱文忠的回忆文章也收录的不错,虽然在季先生去世前后对此人无甚好感,但这篇文章的叙述平实,描绘金克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说自己活不长了,以及念诵的巴利文两处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书读完了》读后感(二):金先生版《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太好读,不能很快地实现“书读完了”这一标题。 关于这个书名,先生写了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在我而言,书读完了的原因无非是那些大牛的自身的智商和情商。金先生却给出了一个学术的答案: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

过去的书籍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不是说像《七略》和“四部”那样的分类,而是找出其中内容的结构系统,还得比《四库全书提要》和《书目答问》之类大大前进一步。这样向后代传下去就方便了。 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 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 .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开篇最惊艳,大家列出的书单可不是盖的。可以戏称为金先生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现在人读书有个问题: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汉朝人东方朔吹嘘他“三冬,文史足用”。唐朝人杜甫自说“读书破万卷”,宋朝以后的人就不大敢吹大气了。因为印刷术普及,印书多,再加上手抄书,谁也不敢说书读全了。于是只好加以限制,分出“正经书”和“闲书”,“正经书” 中又限制为经、史,甚至只有“九经、三史”要读,其他书可多可少了。 现在我们的读书负担更不得了。不但要读中国书,还要读外国书,还有杂志、报纸,即使请电子计算机代劳,我们只按终端电钮望望荧光屏,恐怕也不行。一本一本读也不行,不一本一本读也不行。总而言之是读不过来。光读基本书也不行:数量少了,质量高了,又难懂,读不快,而且只是打基础不行,还得盖楼房。所以真正说来,这问题只是少数敏感的大约二十岁到四十岁的人感到迫切。简单说,我想从文献中追中国传统思想之根,追到佛“法”的“六经”和孔、老的“道”的“六经”。先说“法”,后说“道”。文献中只列出“经”,因为这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是思想的根。先说外来的佛法的根,只看译出来又流行的经中六部。 一、《妙法莲华经》。二、《华严经》。三、《入楞伽经》。四、《金刚经》。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六、《维摩诘所说经》。以上佛法六经,分别着重信、修、解、悟、密、显,又可互相联系结合成一系统。这里不是介绍佛典,只是查考深入并散播于本土传统思想之根中的外来成分。伏于思想根中,现于言语行动,不必多说,读者自知。现在再说中国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献中的根,也是六部经。一、《周易》。这是核心,是思想之体,二、《老子》。《易》是体,《老》是用。三、《尚书》。四、《春秋》。五、《毛诗》。六、《论语》。以上六《经》中,《易》、《老》用的是符号语言。《尚书》记言,《春秋》记事,用的是官府语言,另有一种密码本。《毛诗》用了官民间通行的带暗示性的艺术语言以配合乐舞。这对于由中原而达全国的通行语“官话”的形成有很大作用,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独有《论语》与众不同,声名后起而一千多年来影响最大。佛法六经和儒、道六经相比,差别显然。佛法的个人性明显,倾向于分散。儒、道这方面则政治性极强,倾向于全体,集中。也可以说,双方的轴线一致而方向相反。佛法是从个体到全体,无序。孔、老是从全体到个体,有序。以下列出两个图式:图式一:本土的,偏重逻各斯。 从全体到个体:体《周易》用《老子》言《尚书》行《春秋》情《毛诗》理《论语》图式二:外来的。偏重非逻各斯。 从个体到全体:信《法华》修《华严》解《楞伽》悟《金刚》密《心经》显《维摩洁》一九九五年八月评日:大题小作不算小,说来说去一张表。“古文新选”随想 第一篇是李斯上秦始皇《谏逐客书》。第二篇是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这是汉代学术思想源流中的关键性文章。第三篇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译佛经而作的《圣教序》。第四篇是朱熹在《四书集注》的《孟子》注中最后一段。第五篇曾国藩的《求阙斋记》或《圣哲画像记》。我倾向于前者,因为后者还有门面话和八股气。第六篇《文选。序》。这是开辟一个文学思想传统的,可与同时的《文心雕龙》互相发明。第七篇《汉书》中徐乐的一篇《上皇帝书》。七篇文,秦、汉、六朝、唐、宋、清都有了。简化来说,《四书》的结构明显是自成一个系统,与《五经》无关。 《论语》——“孔”的言行录。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原理。第一资料库。 《孟子》——“孟”的言行录。一个政治思想体系。第二资料库。 《大学》——引“诗云”的专论。政治哲学纲领。 《中庸》——引“子曰”的“孔”的言行录加专论。人生观和宇宙观。 再加简化,照朱熹的排列次序:一、《大学》——政治纲领。二、《中庸》——哲学核心。三、《论语》——基本原理。四、《孟子》——思想体系。有要求人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句句是真理,在真理面前只有低头。 有必须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这是训话,没有讨论余地。受教育的人只有肃立恭听。 有需要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读的书。这样读书不由自主,是苦是乐,各人感觉不同,只有坐冷板凳是一样。 有可以躺着读的书——大多是文艺之类。这样读书,古名消遣,今名娱乐。还有可以走着读的书,可以一边走一边和书谈话 入门考验:“古诗十九首”, 第二步:阮籍的《咏怀》。共有八十二首,《文选》选了十七首,已经够入门考验了。南社诗人黄节,黄晦闻,有《阮步兵诗集注》可以引导。 第三步:曾国藩的《十八家诗钞》另外十七家。

后文是先生的读书笔记。其中重点是对于佛经梵汉的探究,这部分对我来说读得不太容易。还有便是对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书。而这些,都是老先生在八十年代写下的。

学语言不是靠讲道理,不能处处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语言本身是回答不出来的。语言自然有道理,讲道理是语言学的事。学了语言道理不一定学会了语言,会了语言未必讲得出道理,讲出来也未必对。我从这段经历认识出了一个三角形。教师、学生、课本构成三个角。教师是起主要作用的,但必须三角间有线联系,循环畅通;一有堵塞,就得去“开窍” ;分散开,就成三个点了。这又是一个立体的三棱锥,顶上还有个集中点,那就是校长,他代表更上面的政府的教育行政和当时当地的社会要求。在抗战初起时,这个顶尖还顾不得压住下面的三角形的底,“天高皇帝远”,所以我混下来了。现在不是要结束,是要另行开始。要有王国维,但不是拖着辫子去投湖。子女可以接着父母的路走,但不必跟在父母后面走。走路要先问什么路,什么方向,怎么走,记住无形中有一把剃刀被历史愈磨愈快。总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我看见过的书可以说是很多,但读过的书却只能说是很少;连幼年背诵的经书、诗、文之类也不能算是读过,只能说是背过。我是懒人,不会用苦功,什么“悬梁”、“刺股”说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读不了几个小时的书,倦了就放下。 自知是个懒人,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费,不如去睡觉或闲聊或游玩。我的记性不好,忘性很大。我担心读的书若字字都记得,头脑会装不下;幸而头脑能过滤,不多久就忘掉不少,忘不掉的就记住了。我不会记外文生字;曾模仿别人去背生字,再也记不住;索性不背,反而记住了一些。读书告一段落就放下不管,去忘掉它;过些时再拿起书来重读,果然忘了不少,可是也记住一些;奇怪的是反而读出了初读时没有读出来的东西。忘得最厉害的是有那么十来年,我可以说是除指定必读的书以外一书不读,还拼命去忘掉读过的书。文体屡变而不离其宗:“发愤”。这是一条线。《大雅》、《颂》歌,朝廷《乐府》以及科举诗文,应世之作,另外自成一线。文体之变不仅是时代之变,也是文人之变。从此以后不能这样用四边形简单概括了,复杂多变了。也许要用圆锥曲线表现了。但是,“发愤”完了没有?至少是到清末民国初还没有完。符号书的性质变了没有?可能是到清末变了。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在她的小说《克兰福镇》中说过:“她自己心中有数,我们心中也有数,她知道我们心中有数,我们也明知她知道我们心中有数。”这下面应当还有一句话,作者没有说出来:“不过大家都不说出来罢了。”说到金圣叹,他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揭发潜台词。他评《西厢》,常揣摩戏中人心理,也就是潜台词。何止金圣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有不少是发掘书中的潜台词以至于书的作者的潜台词的。对于诗文“命意”下“诛心”之论正是我们的古代读书前辈所搜长的。武女士实在是中华民族(不止是汉族)的复杂文化心理凝结的晶体。她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是女的,又是男的。一《序》,一《记》,都由大书法家褚遂良写字,刻上石碑,永存长安。武媚娘,才人,尼姑,皇后,金轮皇帝,则天皇太后,女身,男身,魔女,龙女,天女,一一过去了。至今存在的只有一尊佛像,一天星斗,一轮明月,两块石碑。 一块是刻上《圣教序》的有字碑。另一块是据说立在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

后记是有我曾经喜欢的钱文忠先生的文章,记录了与先生交往的回忆,在前文略晦涩的情况下,读来也甚是有趣。

后记(金木婴)用惯电脑的人往往连用钢笔写字都嫌麻烦,能用毛笔写文言的更是万里挑一。顺便说一句,老一代学者中,也有不少会用电脑,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十几年前,高龄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就已在大力宣传电脑的好处,鼓动朋友们使用电脑。看来,懂旧学未必妨碍接受新知识,也许还有助于掌握新知识,用惯传统工具的人也可以学会利用新工具,全在乎个人学不学。反过来,懂新知识,用惯新工具的人学旧东西,可能更不容易,因为没有那个环境了。我不知道,延续了千年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一无是处,社会前进是否一定要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过去学生必背的古书,今天也许其中不少只是专业相关或有特殊兴趣的人才会去读吧?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出于功利目的,多读书、长学问至少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自身。 老一代人将他们读书的方法、经验告诉大家,或许可以让人少走些弯路,了解那一代人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做学问,是否也自有其意味呢?这本《书读完了》是从父亲诸多文章中选出的,记录了父亲读书、治学的心得和体会,对喜欢读书的现代人来说,或者也不无裨益吧。 那一代命途多舛的学人,绝大多数已渐行渐远。幼时既受过旧式私塾教育,又受过早期西式启蒙学堂教育的人不会再有了;求学时遭逢战乱,学成后又遇浩劫的事,但愿也永不再有。

  《书读完了》读后感(三):【短书评】《书读完了》——金克木

《书读完了》一书的作者很有名,是金克木老先生,20世纪生人,当代著名学者。1941年曾去印度担任《印度日报》编辑、后续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和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著作颇多。本书——《书读完了》仅是金克木老先生的随笔摘录集。
本书洋洋洒洒近35万字,《书读完了》记录了金克木的读书、治学的心得和体会,对喜欢读书的现代人来说,或者也不无裨益吧。 本书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读书法——怎么读书?读书?读物?读人——读通书等3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作者旁征博引可谓对古书、古事详解做到“面面俱到”的地步了。例如详解《四书》;详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及与其相关的众“子”们;详解《心经》《楞咖》(金克木老先生在印度钻研过佛学,所以详解佛家著作不足为奇)等等……
书中老先生指出,古书无数,可读者,无非少许也。真正的品读过这些经典之后,其他书不读亦可,因为其他书无非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罢了。很多书无需摸清,点到为止亦可,也能少走太多的冤枉路。该读什么样的书,该如何读书,老先生用笔墨在“无言”的教导后辈。
对于以前极少碰古书历史的我来说,近期也看了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刀尔登的《中国好人》《不必读书目》等等几本写史之书。不得不说,老爷子研书的深度我还是无法比拟。书未读完,令我望而却步,只得在叹为观止中领悟些皮毛,作为历史领域的启蒙吧。
《书读完了》,如题所言,一本书囊括了中外古今近百本书的重点和精髓。推荐阅读~~
——@黑黯舞者TM
——2014-3-6

  《书读完了》读后感(四):书摘

《论语》中的孔子首先是政治思想家,和近代欧洲所谓哲学家不大一样。他是为天下有道即政治权力序列稳定时安排个人、家族、贵族、平民、执政者各色人等的义务以求长期天下太平,因而要讲伦理道理,然后才追溯到思想涉及哲学问题的,不是企图建立哲学体系。
换句话说,人事讲不出道理。这世界不合理。这世界是荒诞的。其中列举了一系列不合理的公认传说作为事实来证明。《列子》讲的道理是自然无为,矛盾无理,因为“自然”不讲道理,努力常是白费,结果往往和预料相反。这也就是说,“势”胜过了“理”。
八股有特色。一是命题作文,二是对上说话,三是全部代言,四是体式固定。
凡宗教都是以信仰为体,修行为用。哪怕是不打着宗教旗帜甚至口头反对宗教的另一类宗教的教会组织,往往也是出发于一种信仰而归结于行动纲领即修行法门。信仰的特点是不讲道理,不能讲道理,认为真理不需要逻辑证明,千言万语只是说明信仰。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行动即修行。般若智慧不论怎么说,说多,说少,说深,说浅,都离不开讲道理。坐禅修行就不能说话,讲不出道理。
佛教和其他有宗教名义和无宗教名义的宗教相比有一个不同点,或说是特点,那就是,佛陀释迦牟尼的觉悟和说教不是从“天启”“神谕”开始,而是从明白道理开始的。
佛教毕竟是宗教。陈那、法称的著作和龙树、圣天、无着、世亲的一样,仍然不离求解脱。他们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世界和人。
各种宗教,有招牌的和没有招牌的,都有一部分不讲道理的理论和行为,被笼统称为神秘主义。这是全球性的。其中最发达而且文献最繁多的是雪山(喜马拉雅)南北的许多教派。
但是我以为,历史上出现一种新思想,一方面要看它对于以前的思想有什么革新,有什么异同,另一方面要看它对于以后思想有什么影响,起什么作用,适应什么气候。后一方面可能更为重要。当时轰动的也许随即受冷落。
很快哲学就被史学压下去。讲外国哲学主要是在大学讲堂上,讲的也是哲学史。大概从清初以来,中国的学术思想传统便是以史学为主导。
从汉代开始,讲哲学便是读经。佛教传来了,还是读经。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莫不如此。好容易五四运动才打破了读儒家经的传统;可是这以后讲哲学仍然像是读经。本来哲学书难于钻研,背诵当然容易得多。
他讲“存在”,这是接着海德格尔说的,那又在“槛外”了。
“槛外” 的另一关是明白本世纪初年以来欧洲人对于语言的再认识。
胡塞尔和当代的德里达讲哲学引用希腊字;连拉丁字都歧义太多,无法充当术语了。萨特编造新词也是着急得无法才这样做的。照《逻辑哲学论》的说法,他们都是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偏不肯沉默,硬要用语言去表达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外的东西(事),由此得到了这样的必然结果。这又回到佛教哲学。那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不可说又不能不说,一定要说,怎么办呢?
是阮籍的《咏怀》。共有八十二首,《文选》选了十七首,已经够入门考验了。南社诗人黄节,黄晦闻,有《阮步兵诗集注》可以引导。
绝对信任自己的力量,丝毫不希望利用外力,这是甘地的最了不起的地方。

  《书读完了》读后感(五):一本地图

五星只为作为一个么文化人对文学大家的敬意。
对我来说,读一本书一定要一气呵成,拖拖沓沓绵延不绝都是在戕害对手头这本书的兴趣。这本同之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都读了好久,与此同时中间看的小说,基本都是两天内搞定,观感确实大不相同。昨天最后扫描本书的时候,金老有提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读得辛苦还读个毛。真好,有同感。
读这本书一开始是被它的文案吸引,作为一个想写小说好多年的人,近来常常觉得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现在年纪大了脑子也没小时候有用,看人家古风文写得一套又一套的,简直羡慕嫉妒恨。但真要拽个文又发现脑子空空。
因此读这本书就是按图索骥,做到最基础的古文储备。
《妙法莲华经》。
《华严经》
《入楞伽经》
《金刚经》(《能断金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维摩诘所说经》
《周易》
《老子》
《尚书》
《春秋》
《毛诗》
《论语》
李斯《谏逐客书》;刘歆 《移让太常博士书》;李世民 《圣教序》;徐乐 《上皇帝书》
《列子》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礼记》
《离骚》;阮籍 《咏怀》(82首,文选17首)
韩愈 《送董邵南序》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南华经》(《庄子》);《镜花缘》
《玉梨魂》;《金锁记》

  《书读完了》读后感(六):金克木《书读完了》读后

在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的库存部,看到一本三联出版社直排简体的《孔乙己外传》,觉得好奇就购买了一本。作者叫做金克木,因为学习历史时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有名堂,至于书中的故事,就觉得更加离奇古怪了。不过,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金克木这位生活在当下时代的智者。
其实,这本书中大多数是讲故事,很少讲道理,哪怕讲道理也是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说出,这种写作只有在读柏拉图对话录时才会看到。不过,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他所讲的故事,而是他书中对于往事的记忆,不仅是用故事来表达,更是附有很多幅的照片。这种写法,看似是小说,却又是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基础,就非常难得了。很多年后,看到另外一位文化老人撰写的《牛棚杂忆》,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在“权力就是知识”的时代,自然是谁官大,谁就有学问了。读金克木先生的文章,智慧扑面而来,文字隽永,内容深刻。用很多的形容词,只能表达我对于金先生的敬仰,却无法准确描绘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最近有幸读到金老的散文集《书读完了》,才觉得有些话想说,可能是到时候了。
在回到花溪之后,一直都想将博雅教育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一直都犹豫不决,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我们自身缺乏自信,能够真正将古典的微言大义挖掘出来。也许,有朋友自觉已经掌握了古典的解释原则,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一直没有这样的自信。另外,我在阅读古典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希望有位老先生能够在身边指点,回到花溪也是这个目的。不过我有此心,君已无意了。
在《书读完了》中,金克木先生先讲了一段掌故,说陈寅恪先生在遇到夏曾佑先生,聊天的时候夏先生说自己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时候,故事戛然而止,没有下文了,金克木先生就着这个思路继续讲下去,为什么夏先生会说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一解释,就成了一本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政,天南海北,全在此编之中。不过说回来,我主要看的还是关于中国书如何读的问题。
金先生先列举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然后是论语孟荀老庄,这几部书读完背熟了,朱熹王阳明的书才好看得懂。这个道理,想来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未必有几个。说来道理也很简单,过去考试用的教科书,今天已经不再用了而已。今天小学生中学生背诵的ABC一二三,也未必比过去的这几本书更有道理,但是为了考试,再差劲的烂书也要死记硬背啊!
当然,我是说现在的我们未必需要死记硬背,毕竟我们上一代人已经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突然有这样的功夫也不现实。但是,我们不妨读读金老提示的这些书目,至少这已经比张之洞给当时的举子开列的《书目答问》要少了很多了,就更不必提什么《四库总目提要》了。当然,可以将功夫用在两头,首先可以将金先生说的这十本书读熟,想来并不困难;然后,经常翻阅《四库总目提要》,虽然不一定读到全书,但是读到一些内容提要也是好的。前者是精读书目,后者是泛读浏览,两者结合起来,估计能够找到一条理解传统文化的道路来。
除了列书目外,金先生还现身说法,亲自示范古书的读法,讲解了《尚书》中尧舜禅让的故事,重读了《左传》中崤之战的典故,分析了《论语》中夫子的对话,近读《大学》,远析《中庸》。这比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梁启超两人只开书目,不谈读书法强多了。虽然,书目列的不多,但是书却是精华,至少比胡适将白话文小说硬撑为经典要强得多,搞得年轻人只知道四大名著,不知道四书五经。
不要看金老先生读中国书有一套,其实人家的专业是读外国书,据说当年傅斯年丢给金先生一本拉丁文的《高卢战记》,结果金先生凭着一本拉丁文字典愣是啃完了,拉丁文也学会了。这是一种什么功夫?就更不要提当年跟印度僧人一同校勘佛经的故事了,人家愣是从中文佛经用梵文翻译回去,今天想来只是一个神话了。金先生还曾经回忆过,自己在北京学习世界语的经历,直到晚年还能用世界语跟国际友人通讯。有人说陈寅恪先生是语言天才,我想金先生估计也是这种天才的一员吧!最后提一句,金先生没有正式的大学文凭,却能在北京大学任教东语系!所以,罗永浩那种中学文凭,去教新东方这类事,就不用再提了。
最后,这本书读完了,我不禁要问自己的中国书读完了没?其实,金先生提示的书,大体都读过,或者都翻过一遍,但是要说熟读精读,却没有几本,除了《论语》稍微熟悉,就是《尚书》《左传》读了两三遍,《史记》《通鉴》都还读过一些,其他的都不过是翻阅而已。至于说,乱七八糟的书,那就读的多了,却没有什么收获。有些时候,自己也在想如何读书,能够读得更细致入微一些。金先生这番开导,我自己像是似乎面前开了一扇大门,看看自己是否能够迈进门去,登堂入室了。

  《书读完了》读后感(七):书读完了

金克木顽皮老头的作品集,因为关注点是读书方法论上,本书是金克木,梵文大师的国学经典导读,所以略过一遍。从前言后记倒是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疯”老头子,知道是季羡林季老共同教导梵文。国宝级大师。有时间再读其他作品。
“五四以前的古书,决不能要求青年到大学以后才一本一本去读,而必须在小学和中学时期择要装进他们的记忆力尚强的脑袋;只是小交代中国文化的本元,其他由他们自己以后照个人的需要和能力阅读。这样才能使青年在大学时期迅速进入当前和下一世纪的新知识的探索,而不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很多太老实的东西,消磨大好青春。"
读经典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能持之以恒。也希望能带领萌宝一起阅读。

  《书读完了》读后感(八):为什么没早读到这本书!

一直有困惑怎么选书来读,也困惑于怎么来读。一直到读到金克木先生的这本,才略有开悟,原来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等等有关书籍是可以循着其脉络的。语言也是可以分析的。真是遗憾为何没有早读到这样的智者之作。
同时书中透露的决不仅仅是选书读这件事,先生对古今中外文字,文化的传承都有思考,足以启迪何以看透这世界。
正巧这几天看到网上有花季青年,大学刚毕业就投入宗教修行而离家,撇开父母亲友,入山修行。不禁唏嘘不已,暗叹,孩子啊,你真的了解了你所投身而去的那个宗教?那个所在了吗?
自小听人讲读书明理,今天也没太明白这个世界,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就教的是求生技能,而缺乏认知能力的培养,即开智,或许只有少数有潜质的才能自行了悟,而大部仍是浑浑噩噩。这真的是中国古人教给帝王的治民之道吗?还有自古及今那么的多的“大师”真的都是明白人吗?真诚的吗?
真的想要慎重的给自己列个书单了,也给孩子准备,希望她从小尽早的开化,能有自主选择的智慧,不至于随波逐流,能清晰,明白,快乐的过一生。

  《书读完了》读后感(九):听金克木谈读书

书名叫做《书读完啦》。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代,每一科目,都有数也数不完的书。谁人敢出此狂言,说书读完啦?
 
金克木这样说啦。他这样说又有何依据?
 
书中一段话,可以来回答。“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积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比读书或者说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比如说,只读过《红楼梦》这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那只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关于它的基础。
 
再以此类推,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有《圣经》的知识。对于亚洲,第一重要的是《古兰经》,没有古兰经的知识就无法透彻解释伊斯兰教世界的书。
 
又例如读西方哲学,少不了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培根、康德、黑格尔、贝克莱。了解中国也是这样,论语,孟子,礼记等,这些。
 
这其实也是在说,读书就要“追根溯源”,找到他最初的样子。有时候觉得读书读得浅,就是因为读了一大堆附属书,却没有读那本最根本的书。
 
我们现在学习各种东西,都要先看看书,积累一些间接经验,以便真正实践的时候避免出错几率。但是去找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书真是多如牛毛,到底哪一本讲的好呢?这个时候,就要“追根溯源”,找那本不依附其他而被其他书所依附的书。读书讲究读经典,我想也是这个道理,经典何以为经典,他们是永恒,是其他书的基础。
 
反过来思考,如果读了这些不依附其他书的书,会有什么作用呢?
 
这就像打仗,把敌方首领抓啦,其他依附于首领的士兵也就不值一提啦。
 
上面这个观点,就是书中的一角。养成这种看书找书的习惯,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再大致说说这本书吧。
 
虽然书里面都是金克木先生的文章,但是这本书不是他编的。这是后人从他其他发布的很多书籍文章中,收集关于读书的文章,集结在一起,就成了这本书。
 
谈的什么呢?大部分都是金克木讲自己怎么去读古籍,中外文献,还有很多哲学。所以,如果对于这些很古很抽象的东西,没有接触,就很难会对金克木的谈论有兴趣。他讲的很多东西,有要么是听不懂,要么是没兴趣。
总之,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书读完了》读后感(十):金先生版《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太好读,不能很快地实现“书读完了”这一标题。
关于这个书名,先生写了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在我而言,书读完了的原因无非是那些大牛的自身的智商和情商。金先生却给出了一个学术的答案: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过去的书籍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不是说像《七略》和“四部”那样的分类,而是找出其中内容的结构系统,还得比《四库全书提要》和《书目答问》之类大大前进一步。这样向后代传下去就方便了。 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 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 .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开篇最惊艳,大家列出的书单可不是盖的。可以戏称为金先生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现在人读书有个问题: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汉朝人东方朔吹嘘他“三冬,文史足用”。唐朝人杜甫自说“读书破万卷”,宋朝以后的人就不大敢吹大气了。因为印刷术普及,印书多,再加上手抄书,谁也不敢说书读全了。于是只好加以限制,分出“正经书”和“闲书”,“正经书” 中又限制为经、史,甚至只有“九经、三史”要读,其他书可多可少了。 现在我们的读书负担更不得了。不但要读中国书,还要读外国书,还有杂志、报纸,即使请电子计算机代劳,我们只按终端电钮望望荧光屏,恐怕也不行。一本一本读也不行,不一本一本读也不行。总而言之是读不过来。光读基本书也不行:数量少了,质量高了,又难懂,读不快,而且只是打基础不行,还得盖楼房。
所以真正说来,这问题只是少数敏感的大约二十岁到四十岁的人感到迫切。
简单说,我想从文献中追中国传统思想之根,追到佛“法”的“六经”和孔、老的“道”的“六经”。先说“法”,后说“道”。文献中只列出“经”,因为这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是思想的根。
先说外来的佛法的根,只看译出来又流行的经中六部。
一、《妙法莲华经》。
二、《华严经》。
三、《入楞伽经》。
四、《金刚经》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六、《维摩诘所说经》。
以上佛法六经,分别着重信、修、解、悟、密、显,又可互相联系结合成一系统。这里不是介绍佛典,只是查考深入并散播于本土传统思想之根中的外来成分。伏于思想根中,现于言语行动,不必多说,读者自知。
现在再说中国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献中的根,也是六部经。
一、《周易》。这是核心,是思想之体,
二、《老子》。《易》是体,《老》是用。
三、《尚书》。
四、《春秋》。
五、《毛诗》。
六、《论语》。
以上六《经》中,《易》、《老》用的是符号语言。《尚书》记言,《春秋》记事,用的是官府语言,另有一种密码本。《毛诗》用了官民间通行的带暗示性的艺术语言以配合乐舞。这对于由中原而达全国的通行语“官话”的形成有很大作用,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独有《论语》与众不同,声名后起而一千多年来影响最大。
佛法六经和儒、道六经相比,差别显然。佛法的个人性明显,倾向于分散。
儒、道这方面则政治性极强,倾向于全体,集中。也可以说,双方的轴线一致而方向相反。佛法是从个体到全体,无序。孔、老是从全体到个体,有序。
以下列出两个图式:图式一:本土的,偏重逻各斯。 从全体到个体:体《周易》用《老子》言《尚书》行《春秋》情《毛诗》理《论语》图式二:外来的。偏重非逻各斯。 从个体到全体:信《法华》修《华严》解《楞伽》悟《金刚》密《心经》显《维摩洁》一九九五年八月评日:大题小作不算小,说来说去一张表。
“古文新选”随想
第一篇是李斯上秦始皇《谏逐客书》
第二篇是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这是汉代学术思想源流中的关键性文章。
第三篇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译佛经而作的《圣教序》。
第四篇是朱熹在《四书集注》的《孟子》注中最后一段。
第五篇曾国藩的《求阙斋记》或《圣哲画像记》。我倾向于前者,因为后者还有门面话和八股气。
第六篇《文选。序》。这是开辟一个文学思想传统的,可与同时的《文心雕龙》互相发明。
第七篇《汉书》中徐乐的一篇《上皇帝书》
七篇文,秦、汉、六朝、唐、宋、清都有了。
简化来说,《四书》的结构明显是自成一个系统,与《五经》无关。 《论语》——“孔”的言行录。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原理。第一资料库。 《孟子》——“孟”的言行录。一个政治思想体系。第二资料库。 《大学》——引“诗云”的专论。政治哲学纲领。 《中庸》——引“子曰”的“孔”的言行录加专论。人生观和宇宙观。 再加简化,照朱熹的排列次序:一、《大学》——政治纲领。二、《中庸》——哲学核心。三、《论语》——基本原理。四、《孟子》——思想体系。
有要求人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句句是真理,在真理面前只有低头。 有必须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这是训话,没有讨论余地。受教育的人只有肃立恭听。 有需要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读的书。这样读书不由自主,是苦是乐,各人感觉不同,只有坐冷板凳是一样。 有可以躺着读的书——大多是文艺之类。这样读书,古名消遣,今名娱乐。
还有可以走着读的书,可以一边走一边和书谈话
入门考验:“古诗十九首”,
第二步:阮籍的《咏怀》。共有八十二首,《文选》选了十七首,已经够入门考验了。南社诗人黄节,黄晦闻,有《阮步兵诗集注》可以引导。
第三步:曾国藩的《十八家诗钞》另外十七家。
后文是先生的读书笔记。其中重点是对于佛经梵汉的探究,这部分对我来说读得不太容易。还有便是对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书。而这些,都是老先生在八十年代写下的。
学语言不是靠讲道理,不能处处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语言本身是回答不出来的。语言自然有道理,讲道理是语言学的事。学了语言道理不一定学会了语言,会了语言未必讲得出道理,讲出来也未必对。
我从这段经历认识出了一个三角形。教师、学生、课本构成三个角。教师是起主要作用的,但必须三角间有线联系,循环畅通;一有堵塞,就得去“开窍” ;分散开,就成三个点了。这又是一个立体的三棱锥,顶上还有个集中点,那就是校长,他代表更上面的政府的教育行政和当时当地的社会要求。在抗战初起时,这个顶尖还顾不得压住下面的三角形的底,“天高皇帝远”,所以我混下来了。
现在不是要结束,是要另行开始。要有王国维,但不是拖着辫子去投湖。
子女可以接着父母的路走,但不必跟在父母后面走。走路要先问什么路,什么方向,怎么走,记住无形中有一把剃刀被历史愈磨愈快。
总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我看见过的书可以说是很多,但读过的书却只能说是很少;连幼年背诵的经书、诗、文之类也不能算是读过,只能说是背过。我是懒人,不会用苦功,什么“悬梁”、“刺股”说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读不了几个小时的书,倦了就放下。 自知是个懒人,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费,不如去睡觉或闲聊或游玩。我的记性不好,忘性很大。我担心读的书若字字都记得,头脑会装不下;幸而头脑能过滤,不多久就忘掉不少,忘不掉的就记住了。我不会记外文生字;曾模仿别人去背生字,再也记不住;索性不背,反而记住了一些。读书告一段落就放下不管,去忘掉它;过些时再拿起书来重读,果然忘了不少,可是也记住一些;奇怪的是反而读出了初读时没有读出来的东西。忘得最厉害的是有那么十来年,我可以说是除指定必读的书以外一书不读,还拼命去忘掉读过的书。
文体屡变而不离其宗:“发愤”。这是一条线。《大雅》、《颂》歌,朝廷《乐府》以及科举诗文,应世之作,另外自成一线。现
文体之变不仅是时代之变,也是文人之变。从此以后不能这样用四边形简单概括了,复杂多变了。也许要用圆锥曲线表现了。但是,“发愤”完了没有?至少是到清末民国初还没有完。符号书的性质变了没有?可能是到清末变了。
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在她的小说《克兰福镇》中说过:“她自己心中有数,我们心中也有数,她知道我们心中有数,我们也明知她知道我们心中有数。”这下面应当还有一句话,作者没有说出来:“不过大家都不说出来罢了。”
说到金圣叹,他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揭发潜台词。他评《西厢》,常揣摩戏中人心理,也就是潜台词。
何止金圣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有不少是发掘书中的潜台词以至于书的作者的潜台词的。对于诗文“命意”下“诛心”之论正是我们的古代读书前辈所搜长的。
武女士实在是中华民族(不止是汉族)的复杂文化心理凝结的晶体。她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是女的,又是男的。她一生关键是在出宫入庙当尼姑“闭关”
一《序》,一《记》,都由大书法家褚遂良写字,刻上石碑,永存长安。武媚娘,才人,尼姑,皇后,金轮皇帝,则天皇太后,女身,男身,魔女,龙女,天女,一一过去了。至今存在的只有一尊佛像,一天星斗,一轮明月,两块石碑。 一块是刻上《圣教序》的有字碑。另一块是据说立在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
后记是有我曾经喜欢的钱文忠先生的文章,记录了与先生交往的回忆,在前文略晦涩的情况下,读来也甚是有趣。
后记(钱文忠)
照例是一手扶着门框,还要说上半小时。数说自己几乎全部的重要器官都出了毛病。结束语照例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当然不会像初次见面那样多少有些信以为真了,于是连“请保重”这样的安慰套话也徽得说,只是呵呵一笑,告辞,扬长而去。
后记(金木婴)
用惯电脑的人往往连用钢笔写字都嫌麻烦,能用毛笔写文言的更是万里挑一。顺便说一句,老一代学者中,也有不少会用电脑,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十几年前,高龄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就已在大力宣传电脑的好处,鼓动朋友们使用电脑。看来,懂旧学未必妨碍接受新知识,也许还有助于掌握新知识,用惯传统工具的人也可以学会利用新工具,全在乎个人学不学。反过来,懂新知识,用惯新工具的人学旧东西,可能更不容易,因为没有那个环境了。我不知道,延续了千年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一无是处,社会前进是否一定要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过去学生必背的古书,今天也许其中不少只是专业相关或有特殊兴趣的人才会去读吧?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出于功利目的,多读书、长学问至少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自身。 老一代人将他们读书的方法、经验告诉大家,或许可以让人少走些弯路,了解那一代人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做学问,是否也自有其意味呢?这本《书读完了》是从父亲诸多文章中选出的,记录了父亲读书、治学的心得和体会,对喜欢读书的现代人来说,或者也不无裨益吧。
那一代命途多舛的学人,绝大多数已渐行渐远。幼时既受过旧式私塾教育,又受过早期西式启蒙学堂教育的人不会再有了;求学时遭逢战乱,学成后又遇浩劫的事,但愿也永不再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书读完了》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