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跟我说,暑假回国要做面部抽脂,可能鼻子还要做微调。想到自己离收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就觉得好累。
天生有一张精致的小脸和相得益彰的樱桃小嘴,下巴圆润可爱,眼睛是不夸张的双眼皮。鼻子做过不夸张的微调,不是那种突破天际的网红同款。
在我眼里,现在的她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令我自惭形愧。
可是她却说,很自卑,因为鼻子还不够挺,眼睛不如别人的大,脸上还有肉。所以还在做功课,还有很多台手术要做。
说这些话时,她叹了口气,眼神飘忽不定的躲闪着。我想开口说“你已经很好看了”,但看到她脸上流露出的真实神情,最终还是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鼻梁高挺、眼睛大双、下巴尖翘,成为了当下中国年轻女性最高级别、同时也最流行的审美类型。
我从不反对整容,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如何处置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本身的双眼皮就是割的,所以更没有权利去对那些动过刀子、上过手术台的女孩子评头论足,也不会觉得自然的就一定比整容的更厉害。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
但我想讨论的是,当代很多女性的审美已经开始逐渐扭曲。大家在网络上无数帖子里鼓吹的“三庭五眼”迷失方向,在某些整形医生所鼓吹的“鼻子下巴一条线”的标准下惶惶不可终日,在美容机构点出的“中庭凹陷”“凸嘴”“人中过长”等缺点里将自己一一对应,最终被这些词汇环环扣中,层层崩溃。
可是,任何一种“标准”,任何一种“比例”,都不该是审美体系中决定命运关键的点。
不尖翘的短下巴,会营造出可爱的少女感;脸上的肉肉能让你拥有永远18岁的青春感;不大眼睛笑起来弯弯的眯成一条线,会让人永远记住你的甜……
没有哪一种审美应该有个绝对的标准,大号们所谓的“骨相美”,在我看来不过是你爱自己的皮囊乃至骨相,所以才会觉得它美。
林依晨在演恶作剧之吻时,肉嘟嘟的脸在镜头下被放大,鼻子也是亚洲人的普通高度。但袁湘琴成为了很多人学生时代美好的回忆,一度有很多男生跟我说他们的理想型就是袁湘琴这样的长相,自然可爱。
马伊琍在上戏当考官时,态度鲜明地表示整容明显的不能收,“如果真的能整到恰到好处,说明还很成功。不过大部分都可以说是整的非常失败。”
她所表达的,不是说百分之百不能整容,毕竟演员有时候的确需要一些微调来保持皮肤状态。而是说,那些只按照网上标准来整容的人,是不适合当演员的。毕竟,演员的事业是为艺术服务的,而一个没有自己独立审美标注的人,又怎么来做一个艺术行业的从业者呢?
近年来,很多人的女权意识开始觉醒,她们表示:身为女性,要有自己的主张,有独立完整的价值观和不断打磨精进的思维体系。
可是,如果连审美都在一味被网络带着走,被西方的高鼻梁平行大双带着走,又怎么能够有所谓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呢?
我额头有个疤,青春期时用厚厚的刘海遮住它,生怕被人家发现,可现在的我愿意露出额头让大家看到它,因为它是属于我特别的一部分;
我脸不小的,可从来没想过要怎样拼命用头发遮住脸,反而喜欢拍照时露出自己的大脸,毕竟也算是一种福气吧……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好看的小姐姐,很多我非常喜欢和羡慕的长相,但她们的人生和我的人生,就承担着各自不同的精彩和痛苦不是蛮好的嘛。
为什么一定要处处符合“模板”和“标准”,然后去过一个别人的人生呢?
你不真正的欣赏自己的身体和脸,就不能知道它的魅力在哪里,再好看也只会活在自卑李,永远不会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