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因此,必须把朋友看得很重,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乐意不乐意。
四是总觉得孝敬父母的机会多的是,不在一时一事。而朋友在一起的机会少。岂不知,父母也不是铁打的,说走就走,而且走了就不再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在”。朋友虽说一个人不多,加在一起呢,人情应酬不见得比孝敬父母的机会少吧?
其他的也许还有一些,比如怕寂寞、好热闹啦,酒精上瘾啦,好面子啦,拉关系走后门啦等等,不一而足,就不再展开说啦。
春节过后,我和同事在小区院子里散步,同事对我说,他忽然对于死亡感到很恐惧,因为他的一个朋友前几天还生龙活虎的,喝了一场酒,第二天就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其实,谁不怕死呢?只不过一般人回避这个问题。在《论语·先进十二》里就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对于这个终极问题,连孔夫子也不愿正面回答。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死又是必然的,不管你是过得很精彩,还是活的很窝囊;是伟大还是平庸,最终都得归零。所谓的热爱生命只不过是怕死的另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