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这个号,会成为温暖的人◆ ◆ ◆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如不供卒。」
from温暖-第767原创文 每早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1
朋友公司,有个项目经理,他是行业的佼佼者,只要是与项目有关的事,他都了如指掌。
既能说会道,又能实战操作,甚至还会写报告,总之属于全能型人才。
朋友说,我以前认为,他天生就适合干这行。直到有一次,听了他的分享,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比如这个经理,他每天都要关注行业政策,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书籍,甚至每一天都有写工作日志。
虽然,他如今的工作主要是管理,但是大到抓利润,防风险,完成工作进度,
小到报账,做测算表,核算收支情况等,他几乎都要仔细过目,即便没太多精力,也会抽空去了解。
这些年,无论把他空降到哪个项目,或者有任何员工突然辞职,都难不倒他,
因为他几乎,熟悉所有的工作流程,既可以当领导指挥作战,又可以当基层员工干实事。
其实所谓的成功,没有捷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你不能凭借经验,过一辈子,也不能靠吃老本,停滞不前。
唯有不断的练习,复盘,巩固,进而才能孰能生巧,应运自如,不断提升。
一旦你放松警惕,不去努力,能力不仅会加速退化,还特别容易被淘汰。
2
认识一个作者,曾经非常优秀,他写的文章,几乎篇篇经典,甚至还被知名作家,称赞才华无限。
可是后来,他因为其他原因,耽搁了写作,仅仅半年时间,当他再次提起笔时,再也写不出曾经那样,
行云流水,自然流露的文章,后来他勉强写了一篇,老实说,退步太明显,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出自他手。
昨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说说,原来写作真正靠的不是天赋和灵感,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搬砖砌墙而已。
其实他最初,也是保持每天看书和练笔的习惯,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三年,才慢慢被人家熟知。
他误以为,不再吸收新的知识,不再需要汲取新素材,不再反复去训练自己的写作力,好的文章就像泉水一般,喷涌而来。
可事实却是,即便是天才作家,也脱离不了大量的,枯燥无味的练习。
有一句话曾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也许你想获得一时的成绩,就只需要付出一时的努力。可是想要追求更高的成功,就只得付出持续不间断的努力。
3
认识一个熟人,她开了一家幼儿舞蹈培训班。她曾告诉我,舞蹈看起来靠天赋,其实还是要苦练,
以她多年的经验来看,跳得最好的学生,常常不是那种平衡感,柔软度,协调性很好的,
比如许多孩子,本来特别适合跳舞,可是因为觉得,每天的拉筋,劈叉,下腰等,既痛苦,又没意思,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所有动作,所以不必每天都不厌其烦,练习同样的姿势。
而那些刚开始进班时,身体还不够灵活的孩子,因为知道自己先天的条件不足,反而勤加练习,最终跳得比那种天生资历好的,还要略胜一筹。
其实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重复的练习,而这个过程注定是,枯燥无味,甚至毫无新意。
这就如有个定律所说,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大多数人,总是喜欢在别人成功以后,抱怨到,如果我当初也像她那样勤奋,取得的成绩一定比他们还要好。
可问题就是,许多人根本就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下苦功夫,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过一生。
4
你有没有,羡慕过所谓的牛人,当你看到他们始终站在镁光灯下,得到掌声和鲜花时,却没看到,他们在台下那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通常这三种人,最无法安下心来,埋头奋进。
第1、 容易自满的人
有的人,但凡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以至于停止了进步,最终也退回了原地,与常人无异。
第2、 定力不足的人
有的人总是,一山望着另一山高,他们一直在寻找最容易成功的路途和方法,于是换来换去,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还白白浪费了时间。
第3、 吃不了苦的人
有的人,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还信心满满,可以一旦尝到点苦头,就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半路折返,提前泄气,不再继续,都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也没有过人的天赋,
更没有多高的悟性,想要在各行各业的茫茫人海中,崭露头角,还要靠踏踏实实的努力。
有一句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如不供卒。通常奇迹往往发生在,你毫无成功的准备,但一直在准备成功的过程中。
写于2018.9.12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当当网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