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镇咨询师·林晓纯
为什么我越想沟通,他越是回避?
女生说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想法?你不说我怎么理解你?你能不能解释清楚?
这是常见的案子,一个回避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焦虑的女人,一个焦虑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回避的男人。
最早的依恋理论是由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的母婴关系,影响到成人依恋风格。
依恋风格有四种:安全,焦虑,回避,焦虑回避。
如果你享受与恋人的亲密关系(回避度低),对爱情感到整体满意,不会总是担心恋人变心(焦虑度低),那么你属于安全型依恋风格。
如果你渴望与恋人拥有亲密无间的关系(回避度低),却经常对恋情的发展没有安全感 ,对恋人的行为细节非常敏感(焦虑度高),你差不多就属于焦虑型依恋风格。
如果你不喜欢和恋人过于亲近,认为独立自由比恋情更重要(回避度高),不担心恋人变心(焦虑度低),那就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
如果你既不喜欢和恋人过于亲密,又担心恋人对你的感情发生变化,你很可能就属于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
这种风格所占人口比例很小。如果你其中一员,那么针对焦虑和回避型人群提出的建议都会你对有帮助。
1焦虑型:
在恋爱中需要大量亲密感。
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觉得自己得为对方做点什么但又比较对方的付出。
吵架的时候只想到对方的不好,冷静后想到对方的好又后悔,必须当下要跟他说清楚发脾气或者做些事情让对方为难。
回避型:
不信任对方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发生争吵时,回避问题或者发火打压对方。
觉得对方依赖感太强了还不如自己过。
不管对方说什么忽视只想要自己待一会。
这一对看起来就是冤家,但却经常偏偏互相吸引。
焦虑的人欣赏回避的人那份独立强大,回避的人看到焦虑的人对亲密的勇敢。
但是两个人一旦进入这样的陷阱,就会出现焦虑的人越努力接近,回避的人就越想远离。
2焦虑回避型人格相处方法
这两种类型的人能够好好相处的办法就是,看到自己的优劣势,给对方提供一个他可以成为一个安全型的人的环境,让对方在自己身边感觉到安全。
什么样的环境会感到安全呢?这是个大话题,我们主要说三个方面:
学会自己做一些事情,不要总想着有人陪,比如一个看电影,一个旅游,一个人吃东西。
不要自我责备,如“有次去买雪糕,店员服务态度特别差,朋友说这员工肯定做得很不开心”这是安全型的人的想法,而焦虑的人会想是我不好。
看到自己的优势,发自内心欣赏自己,不用别人的眼光跟标准来评判自己。
对于回避的人来讲,则可能更多需要在行动中获得想法的改变。
积极暗示自己相信恋人的帮助,承认自己需要帮助,相信互相支持。
2. 平等的沟通
恋人有他的依恋模式,沟通后他能改变是好的,不能改变也接纳,不奢望不强迫对方改变。
对于回避的人,跟焦虑型的人相处的关键词是“理解”。
恋人有他的心情感受跟需要,这没有好坏强弱之分,多给到对方肯定,鼓励。
沟通中不要有逃跑,掩饰,敷衍的态度。
3. 相互理解
对于焦虑的人,不要过早下结论,绝对化,你可以再等等,用眼睛用心去看。
看到自己的资源优势,不要把“依赖”当成自我成长的偷懒招,这样对于回避的人来讲会感到很大压力“你需要我你太需要我了”。
对于回避的人,正视自己的内心跟需要,不要惯性压抑,相信恋人会在意自己的感受不仅仅是成就。
分享心事,放下自己的偏见,放下防御,不要把“自我依靠当成独立”,这样对于焦虑的人来讲会感到“我太不被需要了,我太不好了”。
最重要的是你成为一个安全型的人,明白自己的需要重要,恋人的需要也同等重要。
如果你想要又做不到,非常好的是你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了,剩下的你恐怕要花一些时间在自我成长上面。
如果以上的努力真的都做了,发现自己上错了贼船,那就考虑自己要一错到底吗,可不可以换一条船呢?
你要知道,你自己其实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而非是被动的,意识到你仍然是可以把握自己人生的,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分离。
作者 | 林晓纯 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花镇情感咨询师;擅长专业:婚姻恋情挽回、长期关系、自我提升。从事婚恋咨询行业四年,累积超过1000小时的婚恋咨询经验。编辑排版 | Cecelia。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后台即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