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是 陪 你 的 第 4 7 3 个 夜 晚 」
他说,毕业五年,感觉自己的人生到头了。好像到了瓶颈期,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踏步。
人生瓶颈,也就是你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前进,使尽全力都只能让自己保持在一个现阶段,没办法进入更高的层次。
1
管理期待值的能力
先除去你是否尽心努力,我们失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期待值,要么太高,要么太低,要么出乎意料。
期待值有两个方面,对自己,对他人。
期待值过高,就会盲目高看自己,让你不由自主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但往往能力无法达到,觉得达到瓶颈期,够到了天花板。
期待值过低,又会盲目自卑,不晓得从自我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认定自己的能力不够,会在心理上形成得过且过的意识。
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期待值也会给自己设限,但不仅仅是高低的水准问题。
比如这个人曾经很渣,玩弄感情,但某天突然良心发现,找了一个好姑娘安心过日子,别人会说,他浪子回头金不换。
但如果一个好男人,大家对他的评价一直都很高,但突然某天他出轨了,那么别人就会大失所望,会毫不留情面地指责。
你喜欢一个人,会喜欢他的全部,觉得他哪儿那儿都好,但你若讨厌一个人,就会讨厌他的全部,觉得他哪儿哪儿都不好。
在职场同样如此,如果你刚进公司就能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别人对你大加赞赏,升职加薪都很快。
但若是你有一次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那么流言蜚语也会随之而来,甚至会影响自己的职场道路,这就是别人对你的期待值没有被满足。
学会管理期待值,不仅是让自己对外界的预想不要太过于超过正常范围,也要学会留一手,给别人看待自己时,留有期待和空间。
2
管理欲望的能力
当你心中有了一定的欲望,并再用现实进行实现,两者相抵之后的所得,就是你的快乐值。
欲望的基数越大,现实阻力的基数越小,那么最终得到的快乐值就越高。
但是,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其中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是,你的欲望一次次得到满足后,对人对事的期待值就会不由自主提高,那么欲望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曾经非常喜欢吃火锅,只要一想到它就觉得迫不及待,盼了许久终于吃到火锅,大快朵颐,十分痛快。
然后你决定每天都吃火锅,甚至一天三顿地吃,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没错,吃腻了,最后可能听到火锅二字就想吐。
管理欲望的能力,是管理欲望的值域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前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哪儿那儿都好,你也喜欢看韩剧,喜欢各种外表光鲜靓丽的明星,那么你自然也不会看得上身边那些普通人。
哪怕真的有一个人特别爱你,但你也总会不由自主拿着前任和明星来比,觉得现在的人还不够优秀。
得到过好的,就想要更好的,得到了更好的,就想要最好的。
但欲望会告诉你,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中的最好。这就非常容易让人陷入不知足的困惑当中。
学会管理欲望,就是懂得自控,再好吃的食物也不能每天吃,再优秀的人也不要认定他必须完美,当那些好的人事离你而去后,也不必拿着他们和现在的人事相比。
如果真的所有事情都尽善尽美,不会知足,反而会得寸进尺,想要更完美。
3
许多人对时间的认知,是扭曲的。
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
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尤其是不喜欢的那堂课,四十五分钟实在是难熬,怎么都等不到下课,根本坐不住。
每天按部就班工作,也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还有一句顺口溜:过了周三,时间蹿一蹿,到了周五,再忍一下午。周末终于来了。
学习工作时感觉时间过得如此慢,但如果你看个喜欢的剧,出去和朋友聚会旅行,那时间过得哗哗的,一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
但时间的长度没有变,变得是你主观时间的认知,也就是参照物。
如果你的参照物是在一定时间内不变和可预测时,那么主观时间认知就会觉得时间变得特别慢,怎么都过不去。
如果你的参照物是在一定时间是不断发生变化时,那么主观时间认知就会觉得时间变得特别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工作学习,你知道上的是什么课,做的是什么工作,接下来要上什么课,还要完成什么工作,这些都是已知和计划中的,那么就会感觉没劲透了,时间难捱。
聊天旅行,任何时候都是新鲜的有趣的,于人交谈不知道他下句话有什么,去旅行不知道下一秒会看到什么风景,那么就会感觉特别有趣,时间迅疾。
想要正确做到主观时间认知,首要要做的就是专注,提升你的注意力。
因为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的参照物不可能改变,你不能放下工作马上去体验新鲜的旅行,既然外界环境无法改变,就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眼下的工作学习中。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当你专注听讲或工作时,真的埋头专心时,虽然参照物没有变化,但因为你的专注,时间照样也过得很快。
学会管理主观时间,最根本的不要左顾右盼,上课就好好上课,工作就好好工作,不要上课的时候想着下课,工作的时候想着周末。
想让自己更有效率,就是不让那些不必要的因素消耗你的主观认知,学会专注你正在做的事情。
对时间的认知扭曲,实际上是对眼下做的事情不够专注的结果。
4
人的大脑有多重应急机制。
当我们遇到某件事时,人的大脑会立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思维来处理这件事,是下意识的反应。
但应急机制,有两个“谎言”。
其一,许多人的应急反应,不一定都是理性反应,反而是冲动行为,所谓以往的经验,更多的依赖于一时的逞强好胜。
其二,应急机制的下意识反应,实际上是无意识,在面对一些事时,无意识地做出反应,事后却往往后悔。
拿吵架举个例子,你和一个人唇枪舌战,剑拔弩张,脱口而出许多伤人的话,脑子里快速反应中各种应对措施,以此来压倒对方。
等到吵架结束,自己才回过味来,脑子里开始闪现更好的应对之策,甚至是更精妙的话。
你会懊恼:为什么当时没用这句话回骂?为什么他说出那句话时我就傻了?明明可以怼回去的。
在我们的应急机制里,大脑做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及时,但不够全面和得体的。
应急机制,依赖经验,也依赖思维。
丰富的经验,会给应急机制的调动带来更多的参考资料,大脑会在事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调取资料库,寻找同义词,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思维的敏捷,也是能够快速调动应急机制的策略,但思维中要更加依赖感性思维,就如同吵架,脏话连篇只能让事态恶化,但据理力争却让你占据上风。
1,这事我做得对不对?
2,这事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3,这事如果我做错会带来什么后果?
留有余地去处理突发状况,调动内心更加有针对性的应急机制,会让自己更加游刃有余。
正确设定期待值,自控欲望范围,合理认知时间,遇事应急迅速并处理妥当。
这样,你才能突破人生天花板,前往更高的层次。
END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以前单身有罪,现在单身有税
“顺着风的记忆,就能找到你。”
没吃你家米,你拿我和谁比
▼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哀 愁 。明 白 你 的 ,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 / alb —— nunu
请多分享和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