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总是痛的,置顶我们陪你*
♥
文丨七天路过,图丨网络
1
2018年,我决定每次迷茫的时候,都给自己写一封信,铺开信纸,带着一丝香气,“亲爱的自己”,落笔成说,仿佛那种熨帖感传遍了身体。
我写下:你今年25岁,在这个很难看见蓝天的大城市,仿佛一无所有,有无数困惑。
是从写作开始,把眼光和期待慢慢从别人身上落回了自己身上,上一句写下“你真的是个糟糕的自己,这真是糟糕的一年”,下一句又接上:“但是还好,你好年轻,一切都是修行,你该学会乐在其中。”
记录即审视,写作即信任,信任自己那份并不算足够坚强又有能承受所得所失的心灵。
这将近180天的日子里,我也把很多无眠苦恼的长夜,交给了书,电脑和一份纸笔。
昨天睡得很晚,有小学妹刚从老家来到北京,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在微信上与我联系:我每次走到北京,总能想起你写下的文字,你笔下熬夜到十一点看到空荡的街道,拥堵的地铁,想起你独自在房间里敲下一串一串的字符,想起你记录自己工作的成长。
我明明也与自己的生活做困兽之斗,却在学妹的微信中获得了安慰:这就是写作的意义了吧。
因为曾经从别人的文字中得到了力量,也想要把这份获得传递出去,即便自己的能量并不那么饱满,偶尔脆弱,但是,告慰别人的时候,得到最宽厚告慰的是自己。
也总会想:还愿意去付出和给予力量的人,应该是配得上一切美好的吧。
写作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并不一定是一个呈现给大家的创作作品,而是我手写我心,写下当下的迷茫和感触,把自己的困惑封存起来,交给时间,等隔一段时间来看,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叫自己。
时间治愈一切,而你治愈自己。
这大概就是文字的力量了吧。
即便是身处热闹的人群之中,只要你有了灵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的便签,写下自己的感悟。
你能感觉到一种可以把控的节奏在体内缓缓流淌,你开始习惯倾听内心的声音。
2
它能让你持续创造力,让你定期的自我审视,表达出内心深藏的需求。它也让你远离人群,排除干扰,与其跟别人争论,你更习惯在自我博弈中找到自己的定点。
自从开始规律化写作后,缺乏安全感,害怕孤独的自己,竟然也慢慢喜欢上了独处。
独处就是写作的咖啡伴侣,你跟自己对话,你取悦自己,你诚恳地袒露自己,哪里不好,哪里有进步,哪里还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成人的世界里,迫于生计,无不充斥着廉价的社交,曲意逢迎间获取不了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互相恭维的言辞,言不由衷的话语,总让人觉得空洞无物。
我们习惯戴着讨好的面具进行日常社交,可如果太久没有摘下面具,也会忘记哪些是需求,哪些是热爱。
我需要去社交,但应该热爱独处,因为那是能让我可以做自己的时刻,不必人云亦云,不必去换位思考猜测别人的心思。
我终于有时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明白自己是多么渺小,忘性大,需要靠一台电脑去搜索相关资料,做出判断,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不仅仅是上网搜索,复制粘贴。
写作真是平凡而神奇的事,它就像老朋友一样,永远不会背弃你,倒是我们会时不时地闹个情绪,怪自己:写得不好,不写了。
多么好,生而为人,即便遭受了太多苦难艰辛,我们依旧可以用十几亿人看得懂的方式记录下来,哪怕能够被一个人看到,我们的心事就不再是孤独的了。
3
靠写作挣钱当然是再好不过啦!现在新媒体平台,知识付费,书评影评,这几乎是对写作者最慷慨的一个时代。
我身边好多个勤奋又努力的姑娘,靠着写稿子做公号买了房,去了想去的国家留学,到处旅行。
“为什么写作,当然是为了生活,再说得直接一点,为了钱。”
知名媒体人黄佟佟说自己开始写作的契机,是看到张爱玲用稿费买了口红。
张爱玲一生都在挣稿费:
“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
张爱玲那时一个月稿费折合银元四百五十块大洋左右,也就是说张爱玲那时每月稿费可以买到九千斤大米,什么概念呢,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月入四万,不算巨富,但要过看电影吃大菜这种小资生活还真是绰绰有余了。
人生给长相普通的女孩留的另一条出路,是令人艳羡的才华,唱歌靠天赋,跳舞靠拼命,而写作,似乎靠一股脑儿地看和写,更加宽阔一点。
事实上,追溯19世纪的职业女性小说家的兴起,一个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就是经济:“中产阶级妇女需要挣钱,这个观点被接受和认可经历了漫长历程。”
事实上,伍尔夫本人对于金钱的态度,也部分代表了当时女性写作者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写作事实上改善了她的生活,“自我结婚以来,这是我首度开始花钱。这口袋里塞的超过我平常每周的十三先令——过去这十三先令多半总是花费殆尽,或是遭人觊觎——有种很是优渥的感觉”。
她也激励同行努力写作,“凭你们的聪明才智,你们每年也能挣到五百镑。”
无论是张爱玲,伍尔夫,还是黄佟佟们,我们真正看到一个实例:写作真的可以帮助一无所有的女性过上美好而高贵的生活。
无论是对于女性文学史的地位或者财务状况起作用,写作终究是一件私人的事。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生活的体悟和克服,是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但由于生活繁琐,那种感觉稍纵即逝。
但如果我们拥有一支笔的力量,我们就能在回溯中看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你受过的苦,你得到过的帮助,你的人生,不会是乏善可陈的节点,而是丰富的画卷,你打开一个又一个小细节,就能重温当时的小确幸或小确丧。
如果说刚开始准备写的时候,担心自己写的不够好,不愿意下手时,有以下几点跟你分享:
1.手应当不停地写。
2.不要删除。
3.别担心拼错字、标点符号和文法。
5.别思考,别想着要合乎逻辑。
6.直捣要害。
沉浸在当下,活在当下,世界才会真的活过来。重要的并不是你写了什么,而是你持续在写。
别担心才华不足,时间会积累你的才华,你的知识。你能得到的有很多:
1 表达自己
锻炼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斟酌词句中懂得更恰当的沟通方式,对思维形成系统的训练。
2 形成稳定的输出
瑞 · 达利欧在《原则》一说中提出自己喜欢把自己的原则分享出来,因为他觉得能够把总结的经验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3 让你懂得远离舒适区,向前一步
人在知道自己对于一项事物不了解不熟悉,会有非常强大的求知欲。长久的写作会让你觉得为了不掏空自己,你必须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为了给出一杯水,你必须拥有一个池塘。
4
半年将尽,所爱尚未辜负,所欲仍在贪图,越长大越懂得体谅自己,也越知道如何安放自己。
看书是一种,在别人的命运和经验中拼命摄取,仿佛按图索骥,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放在书中索引,内化成自己的力量。
健身是一种,在挥洒汗水中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凡是想要得到的都艰辛,想要放弃的都容易,幻想如村上一样,只要跑下去,意志力就还在,还可以四处旅行听爵士音乐写小说。
写作是一种,靠自己的个体经验来对抗强大的生活,不肯被打垮,哪怕哭着,也要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终有一天,我会成为配得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
写作是“终有一天”的好伙伴,它不允诺一定会陪你到达终点,它能承诺的是,只要你愿意,它会从任何地方跑出来。
好像记得在哪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分享给你们吧——
好好写作吧,亲爱的,这是最重要的事。这是超越存在之虚无的,是一个人挣脱一切被强暴,被赋予的属性而绽放他的唯一办法。
而且只有极少的人能做到。这一生的准备已经足够,难道我们生来如此聪慧,又经历了这样多的痛苦,不是为了这件事吗?
“今日话题:你会用什么方式治愈自己”
-End-
你20岁偷的懒,是你30岁栽的坑
“我已经成为我想嫁的那种人,不想结婚了!”
♥
七天路过
用读书与写作,加上自己的好奇心,
书写一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