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读书
---
小满者,满而不盈也,
应时对景,
读一本可深可浅,让人愉快得刚刚好的书。
《既见君子》,它在读过去的诗,
却也是在说当下的事。
过去时代的诗,
虽处处有鸟兽草木,
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
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
书中的各个章节
陶渊明、谢宣城、李太白...
它是诗论,又是诗人论。
从曹植开始,下探至李白,
转而逆流到曹操这里,
进而上溯《十九首》、《诗经》,
又掉头朝向《楚辞》,
娓娓而谈,过去时代里的诗与人。
---
“就像一个人,
别人对你说的话你能听得进去,
其实是你的心里面已经留了一颗种子。”
那么喜爱这本书的人,
想必也会是一个爱诗之人了。
中国自来便是诗歌的国度。
从歌谣《诗经》走来,
上下五千年,
我们早早地,也许在胎教时,
便遗传了诗歌的基因。
当我们看见路边的小草,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关于“君子”二字,
庄子和柏拉图对人性,
都曾有几种划分,
若以此参照,中国的古代诗人
大概决不会被赶出理想国,
因为他们首先是一个社会人,
但不是圣人,是君子贤人。
礼节君不得不感叹,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
“曾几何时,
中国孩子听到和大声诵读的第一首诗,
不再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而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背负着这样的诗歌记忆长大的中国孩子,
也不知道还能持续多少代,
但起码,我在他们中间。
因此,李白就不是一个我能心安理得
用个人趣味来谈论的诗人,
那是一切生命的根基,岁月的源泉。有趣的是,不单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人,
几乎也是从李白开始的。”
期待着通过努力去触碰和谈论
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
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
---
最初,《既见君子》的文章
网友“肖海鸥”说,
“在尚未成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
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
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
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
是怎样在人世跌宕;
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
对于这样一本书,
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
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
“我一直想谈谈
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约翰逊《诗人传》那种,
我更是没有资格,
也觉得于己无益。
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
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这句陶诗来比附——张定浩”
作者张定浩在书中
与诗人谈,也与我们谈,
既适合反反复复读,
也适合一目十行的看。
为何给大家推荐这本呢?
是因为张定浩本身也是一个诗人。
他说:
读到这两句,礼节君是很有同感的,
我们都知道,
每个个体都是向光而生,向美而行,
生命力量的源泉,
从来不仅仅是因为希望,
也是因为失去希望。
·今日互动·
---
过去时代的诗人,你最喜欢谁?
礼节君将选出2个留言各送上1本《既见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