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在2018年彻底红了。
——《方知有瞎说合集》
“你去学游泳吧,这样我们就能永浴爱河了。”
这炸裂的逻辑,不经意的问句和让人咂舌的尬撩,最后竟然能冒出一点粉红泡泡。
我我我,服了。
是的,所以我说的是“彻底”。
先说一句,“土味”这个词一开始源自快手,专指一些土味视频。其中我最了解的梗就是:高飞大师的“emmm想你想你想我”,在这就不放图了,相信大家都有画面。
还有“deideidei老奶奶”:一个奶奶戴着墨镜说着人生哲理,另一个奶奶就在一旁捧哏,说一句“deideidei,讲得dei”,谁看了都会笑出声。
▽
deideidei老奶奶的视频截图
再来就是一些土味社会摇、土味情景剧,我不算了解,没什么发言权,但也不打算用一句不认可的“存在即合理”来解释。
有些人看着图个乐很正常啊,我觉得只要不超过我的心理底线,fine,都可以。
当然,某些视频包含男女不平等观念,以及对于某些群体的人身攻击,它们都存在着价值观问题,是我坚决抵制的。
我不了解土味视频。但是随着“土味”这个概念日渐生活化,并且衍生出了:
“土味情话”——带着浓重乡土气息的老掉牙情话:吃火锅先吃什么肉?当然是你这块心头肉。和八竿子打不着的谐音梗: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星座?是我们的杰作。
在撩不动的情况下,非要撩你撩你撩你,撩到你窒!息!
▽
蔡徐坤的土味情话
“土味追星”——用最土的图做表情包,最土的海报为偶像应援,送最土的礼物给爱豆,比如西瓜苹果梨、春联棉被小锦旗:)
▽
粉丝为白敬亭做的表情包
“土味听歌”——嘴上说着嫌弃抖音神曲,身体却诚实地在KTV嗨唱《带你去旅行》和《佛系少女》,唱完还会单曲循环,只是永远不敢给歌曲点红心。
除此之外,还有土味饮食、土味旅行等等。
乍一看只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多了居然有点心动,想入土坑。
没错,当土味变成一种风格之后,我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有点尬、不精致、踏实俗气的快乐。
非主流时期,谁都想自己的刘海能遮住半张脸,买印有骷髅头的破洞T恤,对喜欢的男孩女孩抛下一句酷酷的话,和自己的QQ号码。
双方都顶着“莪①直媞个快乐嘚(孩孓)吥懂(漃寞) ”这样的火星文签名,聊得很开心。
后来反非主流,突然大家就判若两人,死不承认自己追捧过杀马特贵族,把又厚又长的刘海剪了,把签名里的火星文换掉,把QQ爱从MP3里删除。
一瞬间就能从葬爱家族的资深贵族,变成了反非主流的主力。
我们一步步抛弃QQ空间的说说,转向微博,转向朋友圈,然后在土味中又找回了当年的自己。
实实在在的“不、忘、初、心”。
土味在年轻人的世界越来越流行,不得不说,有一部分源于大家恋旧。
谁都土过,但现在都通过拼搏,学会了装X。这时候,你让我承认自己土是很难,但是土味就不一样。
因为土不可爱,土味很可爱。像是终于能卸下一个包袱,变得更加接地气。
有人反驳过我,接地气有什么好?谁不想活得跟仙女似的!
谁都想当个仙女,在天界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你妈妈没告诉你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举个破扇子当事例吧。大二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在六一儿童节那天送了我一个蒲扇,长这样,但图片是网上随便搜的。
全宿舍笑了很久:)
但是每个人都用过。
凭良心讲,这种扇子扇的风最爽。
而生活中多的是,其貌不扬又结实耐用的土味物品,也多的是略显俗气却无伤大雅的土味生活方式,但我们常常对此不屑一顾,甚至避之不及。
正如我们发自内心地要得到浪漫而精致的礼物,而对实用又耐摔的礼物撇撇嘴扔一边儿去。
我们发自内心地想分享自己整理了很久的冷门歌单,而把听了156遍《刚好遇见你》的听歌记录一键删除。
我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奈雪喜茶813玩自拍,而待在普通奶茶店里,连自拍的兴趣都提不起。
我们发自内心地羡慕别人能去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旅行,而附近公园就算花开遍野,也觉得平淡无奇。
我们发自内心地想穿高格调的昂贵衣服变成时髦精,而对自己悄悄收藏的爆款仙女裙闭口不提。
或者说,我们习惯了去做这样的人,并且为之努力,还把这种情感认定为“喜欢”。可是扪心自问,你真的喜欢这样努力装X的自己,真的羡慕整天装X的别人吗?
不一定吧。
被人羡慕会使我们快乐,但这种快乐好不真实,因为我们掌控不了任何人。今天你过得精致,有人羡慕你,也许明天别人过得比你更精致,又换你羡慕别人。
精致是个力气活,稍微精致过的人都懂。
费了大力气,用别人的眼光来遥控自己的情绪,真的很累。
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才最重要,那么你自然可以炫耀自己最闪闪发光的那一刻,并接纳自己最土味最俗气最放松要求的那一瞬。
并且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很土很low,不懂得识别名牌品鉴红酒(虽然我确实不懂)。
追求土味,可能只是大家在进一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在面对真我的同时,越来越能理解这个世界拥有着很俗气的一面。
你会慢慢慢慢发觉,
世界从来不需要你去加以粉饰。它有着光鲜夺目的一面,有着平庸乏味的一面,有着日复一日的亘古不变,有着瞬息万变的花与蝴蝶,有着丑陋不堪的奇人怪闻。
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都等待着破土而出。你没看到的那些,你选择视而不见或者真的尚未知晓,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不存在。
你定义的“土”,也不一定就是土,甚至,土不一定是贬义。
我无意去评判哪种生活更好,你喜欢做怎么样的自己都行。
同样,也别说土味就一定很差,因为贬低别人的乐趣,并不能抬高自己。
我在知乎的“为什么越长大越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这个问题里,看到了很多人的答案。
有人说小时候做任何事不期待回报,有人说长大后会苛求凡事都有意义,有人说长大就是一个变得虚伪贪婪丑陋不堪的过程,自然不快乐。
我静下来想了很久。
可能是越长大,接收了越多的关于“幸福快乐”的定义,所以我们总是去模拟,去学习。
连快乐都不是出于本心。
佩内洛普成名作《火腿、火腿》剧照
西班牙女星佩内洛普·克鲁兹,在记者问到她的关于事业和抱负时,说了一句,“我的全部野心,就是快乐地生活。”
耀眼至此的人尚且可以回归最基本的快乐,你又何尝不可?
与其很做作地生活,不如接一点地气。不要再做高级丧了,回到最土味的快乐吧。
总有一天你会承认:
这人间,不过是大俗大雅一色春。
今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