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就像得了一场便秘,无论我怎么用力,也始终找不到释放负能量的出口
看着堆满在大厅每个角落的过期杂志,躺在衣柜里一整年没有见过光的格子衬衫,立在卫生间洗手台上各种忘记用途的瓶瓶罐罐,我就像被摁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毛线球里,闷得透不过气来
这已经不是一回两回的事情了,每到年初或者月初,我就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过得多么糟糕,以至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渐渐我明白了一个不可置否的事实:我的生活,需要定期整理,定期审视自己
断舍离,这个人生整理概念,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简单点来说,断舍离透过整理人和物,来了解自己,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逐步将生活的重心回归到自己身上,释放内在情绪,改善外在环境,从内到外彻底焕然一新
但要达到离的境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初学者,不妨先花点时间,掌握一些断和舍的基本要领
/ 断 /
学会剁手
在整理人生之前,我们要正视核心问题:你为什么拥有这么多多余的东西?
拥有一段关系或者一样物品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不懂拒绝随心所欲,以及杞人忧天
不懂拒绝:
前阵子朋友说刚好碰上促销,半价买了两支口红,送一支给你你不好意思拒绝,满心欢喜地收下了这份礼物但回到家后你才发现,口红的颜色跟自己的肤色不是很搭,于是随手放在了抽屉里,一放就是一年
随心所欲:
无意识地买买买,化解一时半刻的不开心;无节制地吃吃吃,逃避生活的压力;无约束地玩玩玩,打发无聊的时光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一时脑热买的东西,90%都是用处不大的;过量的食物摄入,会使你的赘肉越来越多;而长久的玩乐,导致拖延症成了你最好的朋友
杞人忧天:
万一没有怎么办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有了这样的担忧和自我暗示,你开始为充满危机的未来不停囤货,买各种可能会用上的东西,结识各种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帮助的朋友,但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获得潜在的可能,往往收效甚微
理清核心问题之后,在面临拥有新的关系或者物品时,你可以依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是否立马需要?
到底喜不喜欢?
如果在任何一个问题产生了犹豫,不用迟疑,马上放弃因为你的内心已经告诉了你最真实的想法:它不适合你,它是多余的
让多余的东西占据你的时间和空间,倒不如把它拒之门外,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
/ 舍 /
学会放手
世界的万事万物,大至月亮星辰,小至荇藻蝼蚁,都蕴藏着能量和磁场与你相适应的人或物,会给你带来正向的能量,反之,则是负向的能量
举个例子:剃胡子的时候,被钝了的剃须刀刮得面部发红要是你继续把它留在原来的位置,你必须再次承受这种不必要的不快乐在刀片变钝的那一瞬间,这就意味着它的能量几乎被消耗殆尽,磁场也发生了错位变化,它的存在,只会在未来给你带来有增无减的负能量
说到这里,你或者会开始笑话:扔东西谁不会?但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多余或者无用的东西都能被轻易舍弃的,这些东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暂时用不着的东西:
曾经无节制购买的东西,想到总有一天可以物尽其用,例:只穿过一次的连衣裙
这类东西的依赖性最低,你可以分区域将所有的东西堆在一起,然后面对它们,给自己定一个较短的期限(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
随机抽取一样自我发问:在这个期限之前,我是否会用到它,如果一定会,放左边,如果不确定,放右边如此类推,直到分成保留和待定两座小山
保留的物品分类整理,待定的物品可以存放在一个特定的盒子里,定期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你对这件物品失去所有期望
2在用但不适合的东西:
将就使用的东西,明明不喜欢,但又觉得弃之可惜,例:热风档坏掉的手吹风
不舍得扔掉这类东西,是因为它们还处于被需要的状态,主导着我的生活而替换,就是舍弃它们最有效的方法你要渐渐明白一个道理:
所有物品需求与否,思考的主体是我本身,是我在操控物品,而不是物品支配着我
打开购物APP,寻找符合自己需求喜好和价值观物品,立马下单!让这些妨碍好心情的玩意通通消失
最后一类最难割舍,因为曾经的感情给这些东西赋予了一层保护罩,你丢掉它们,就仿佛会丢掉过往,丢掉他,丢掉自己
事实是,这些本该丢掉的东西,一直给你营造了一种错觉:你仍然活在过去
抛弃对物品的拟人化,去除我们赋予的感情,它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钥匙扣,一件泛黄的衬衣
如果觉得有困难,试着戴上橡胶手套,在放手扔掉的那一刻,和它郑重地说声谢谢和再见吧
断舍离的精髓在于:不是说拥有的东西越少越好,而是在整理人生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释放压力,及时处理掉充满负能量的物品
通过收拾看得见的人和物,重新审视自己,使看不见的内心变得轻松自在
扔掉什么无所谓,
找回自己最重要
冰箱乱了,我直接扔掉
编辑:李四毛
投稿邮箱:storybook@storybook201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