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一个新生儿降世的那一天,便是他的出厂日期,之后的生命层层剥离。
童年的保质期十多年,
青春的保质期到高考为止,
青壮年的保质期,到退休为止,
而生命的保质期,到死亡为止。
表妹失恋了,跑来找我哭诉。她和他是公司同事,工作上相互认识却交集不多,他会很主动地频繁约她下班吃饭,周末看电影。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对。
女孩爱吃虾,男孩总是细心地为她挑虾线。女孩脾气不好,男孩总能包容她,温柔地哄她。睡前,他总是端来一盆水,帮她泡脚,说工作太累,泡脚舒缓神经。
走之前,女孩问他:「走了你住哪儿?」
男孩:「我找好了。」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分手,从来扯着嗓门喊着要走的人,都是最后自己把摔了一地的玻璃碎片,闷头弯腰一片一片拾了起来。
而真正想离开的人,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无关争吵,无关三观,无关生活,就只是不爱了而已。
如同《无问西东》中许伯长的一句话:「这世上什么都可以变,为什么我对你的感觉不能变?」
这样看来,爱情的确存在“保鲜期”。
但是,这“保鲜期”我恐怕要加上引号。
这种说法成立的大前提是:如果我们用被激活的神经环路同时作用来诠释动物间的爱情。
大家都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其实不是的。
从生物的起源来看,爱情产生主要是源于体内五种激素的分泌,它们分别控制着我们恋爱时“来电”的感觉、满足感、婚姻的产生等等的反射行为。
恋爱中的人喜欢山盟海誓,愿为爱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恐怕不是一种有意的欺骗,而是在身体激素的影响下,一个深陷情网的人真真实实地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伴随着产生偏见和执着,丧失客观思维能力,所以总说恋爱中的人都“变笨”了。
但是很不幸也有幸,人体具有调节能力,大部分过量元素最终都会被调回正常范围内:一般来说,爱情激素分泌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换算下来,平均还不到30个月!
这种说法丝毫不浪漫,恋爱中的人尤其难接受。
但是仔细一想,我们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去,生活难道就不美好了吗?糖果总会吃完,这难道会破坏吃糖时的快乐吗?
如果说有一天,你发现,面对他,你不再脸红心跳,不想时时刻刻形影不离,甚至有时候发现他的小缺点在心里默默犯嘀咕,你不再包容,不再依赖,不再新鲜,不再天雷勾动地火,你甚至怀疑爱情是不是消失了。
黄磊曾在某节目上叙述过一个场景:“晚上我就开着书房的门,看会儿书,写写剧本,累了我就坐着椅子往后蹭,蹭到门口能看到她坐在客厅看电视,背对着我,很安心。什么是爱情?我想,这就是爱情。”
黄磊与孙莉结婚12年,他说:“没事儿就得么么哒”“一定要能吃到一个锅里,睡到一个床上”“要有仪式感”,在他们相爱20周年时黄磊带着两个女儿,补办婚宴,并拍摄了《我们相爱时·20年》的纪录片来记录婚姻,维持新鲜感。
这就是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像生活一样,你会意外于它的平凡,也会惊叹于平凡中安稳的幸福。
我们都逃不过命运,逃不过死亡,逃不过时间,逃不过这世上的真真假假。
我们的爱,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