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7岁买第一套房的时候,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说:“一旦买房你就会过得很惨,旅行也不敢去了,贵的也不敢买了。”
的确,买房的第一年她过得很不好,花钱都要数着花。
但是第二年,一切就变得好转起来。
因为有压力,所以她在工作上特别能吃苦。除了本职工作,她还兼职写多个杂志报纸专栏贴补生活。
到了第二年,不仅能供房,她还意外地攒到了买车的首付。
其次,因为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多,你变得能够买得起之前根本不敢考虑的东西。比如,十二就在29岁的时候,花钱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奥迪Q5。
紧接着,因为你的资产状况越来越好,你开始敢贷更多的钱。这就意味着,你敢买更大的房,可以撬动更大的资产,你的雪球越来越大。
说到底,你能否过上你想要的生活,除了努力,学会理财也至关重要。
就如精读君此前在成长词典词条《46:投资》中所提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投资思维。
那么,究竟要怎样理财呢?
《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中,就为我们介绍了关于理财,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3个要素。
1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存起来古代巴比伦有一则寓言故事。
尽管每天长时间辛勤的工作,但他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因此常常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
后来一次机会,他碰到了放债人奥加米什,这个巴比伦的有钱人告诉了他一个好办法,即把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
但是奥加米什强调,就是这个方法让他从一个牧羊人变成了放债人。
后来,阿尔卡德决心一试。
他努力省吃俭用,将每次收入的十分之一强制存下。
不料没过几年,阿尔卡德就存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
这也正是这位后来被誉为“巴比伦最富有的人”累积财富的开始。
或许,许多人会说“我钱花着花着就都花完了,根本没得存啊?”
作家伊心就提出了解决方案:千万不要指望把“剩下的钱”存起来,而是要先存一部分钱,再将剩下的钱拿去花。
美国著名理财大事乔治 S•克拉森说过一段话:“财富就像一棵树,它从一颗种子萌芽。你存下的第一个铜币就是种子,它能长成一棵财富的参天大树。你越快播下那颗种子,财富之树就会越快开始生长。你持续不断地储蓄,越虔诚地为这棵财富之树浇水施肥,你就能越快地享受到它的荫庇。”
只有做到“强制储蓄”,你才能积累理财的本金,跨出理财的第一步。
2不要盲目冒险李笑来老师曾讲述过一段他投资比特币的经历。
当初,他在价格很低的时候买入了大量的比特币,后来经历了比特币的大涨,又大跌,但他始终没有脱手卖掉。
这时,身边有人对他说:“笑来,你真大胆!”
也有人对他说:“唉,做大事的人就要敢于去承担极大的风险......”
似乎,在他人眼中,他就是个干劲十足的冒险家。
他心里很清楚:那时候的价格与他的成本价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根本谈不上风险。
而那些误以为他再冒险的人,不过是没有对投资比特币的整个来龙去脉仔细地研究分析过,从而仅凭借表面的现象作出判断。
事实上,李笑来将自己定义为“风险厌恶型”,他的投资原则就是避险。
避险是投资中最关键的原则。
巴菲特有一句投资名言:
只有这样,你才能让你积累的财富稳健地为你持续工作。
3面对好机会要当机立断众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认为太精彩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说:“我们想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扎克伯格没有浪费眼前的机会,回到宿舍后,他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等扎克伯格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Winklevoss兄弟还在酒吧喝酒、准备自己的皮划艇赛……
最后,等知道一个叫Facebook的东西已经崛起,他们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于是就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毫无疑问,促成小扎与Winklevoss兄弟日后巨大差距的,正是二者的执行力差距。
投资不要轻易冒险,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左思右想,停滞不前。
要想通过投资赚取更多的金钱,既要谨慎,又要果断。
4结语巴菲特曾说过:“开始存钱并及早投资,是最值得养成的好习惯。”
当你养成了储蓄、理财的好习惯,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你会不再为生活日夜奔波;你可以开始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继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参考书目:《巴比伦最富有的人》
更多夏穆的文章,请点击:
见过世面,对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
你是终身成长者吗?
为什么你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点什么?
你把人生当短跑,还是马拉松?
留言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