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儒风大家 摄
过年,很多人都要回老家。回老家,就要懂老家的规矩。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这些规矩不能忘!
不许吧嗒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斜楞眼儿。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吧嗒嘴儿,不仅是素质低的表现,也会“恶心”到别人,破坏别人食欲;叉着腿和斜楞眼,都会让别人不舒服,特别是斜楞眼,会让人觉得是对别人不满、蔑视等等。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挑菜和搅菜碟,都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不吃的菜就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碰,这样更卫生,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有些地方,把筷子插在米饭里,是祭祀祖先的仪式,因此家长不允许孩子吃饭的时候筷插碗。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喝汤不可出声,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小口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不可对着客人打嗝。进餐时尽量不要打响嗝,更不要对着人打嗝、咳嗽。这一方面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一方面是对别人的尊重。
不可乱吐鱼骨。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这样不是很文明,在有的地方用筷子敲打碗,是乞丐要饭时的做法。还有的地方用筷子敲打碗盘,会招来饿鬼。还有些地方认为用筷子勺子敲打碗,是对祖先的大不敬。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不许壶嘴对着人。反手拿水壶或茶壶,很容易拿不稳,将热水洒溅出来,烫到客人。同样,如果壶里水很满,倒水的时候,壶嘴很容易不经意出水,所以不宜用壶嘴对人。
倒茶不能倒满,给客人倒茶,要以八分为宜。茶杯如果倒满,很容易洒溅热水,烫伤别人。在某种程度上,茶倒的太满,是倒茶人对喝茶人有不满的表现。
做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尊重别人的隐私,私密的房间,如果不是受到邀请,一定不要进入。主人家的床,不要随便坐,很容易把床单弄乱,引起主人的反感。
做客时,不可忘记感谢。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老人教育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不倚门,就是要保持朝气,特别人与人交谈的时候,站着倚靠墙或者门,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特别是女孩子,一定要做到站不倚门。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出门要说一声。这样做是让长辈对你放心,知道你啥时候出门,啥时候回来。对客人更该如此,交谈中或者吃饭中,如果要离开一会,一定要向客人、长辈说明,否则就会很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