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同行,业务好,人也随和,见到谁都笑容满面。惟一不足的,就是他和谁都自来熟,没聊几句就喜欢对别人的私事刨根问底。
一个项目组有单身的女老师,看见人家哪天打扮得稍微精致些,他就追着问是不是又要去相亲,也不顾人家的态度;身边的人哪位情绪稍微有点儿低落,他就追着问是不是家里闹矛盾了,也不顾人家的感受;熟悉的人谁被提拔了,他就追着问都底有什么背景,也不顾处于什么样的场合。
有一次,项目组的费老师一脸愧疚地向我们表达歉意,因为要回老家,接下来半个月的项目不能和我们一起做了。
“一次请这么长的假干嘛呀?”
费老师很犹豫地回复了句:
“家里面有些事儿。”
他接着又问:
“出了什么事,请这么长时间的假?”
费老师没有再说话。
跟费老师关系不错的同事,知道费老师那位早早就离家出走、之后几乎没有往来的父亲去逝了,就拉拉同行的胳膊,示意他住嘴,但他还是不肯罢休。费老师突然急了,对着他大声吼道:
“我请假关你屁事啊!”
然后,甩头就走了。
就是这样一种行为习惯,时间长了,让所有接触到他的人都感到不舒服,并且渐渐地疏远他。
有一次,他和我探讨起自己没有知心朋友、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我和他委婉地分享了我的看法。
什么样的关系,就该说什么样的话题。别人愿意和你说的,自然会说,别人不愿意说的,千万别问。乱戳别人的隐私,对人是一种伤害。
整蛊专家周星星,当着一位女同事的面,从怀里掉出一本艾滋病防治的刊物。女同事按捺不住好奇心,追着问周星星身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书。周星星故意欺骗对方,说自己得了艾滋病,看书是为了了解病症,还百般请求她不要告诉别人。得知事情所谓“真相”的女同事,在周星星面前却变得战战兢兢,甚至不敢和他有任何眼神交流。
有些隐私,就像是软猬甲,别人藏在身上,除了保护自己,也是不想让别人因为触碰它而受到伤害。有些事情,不知道为好。知道别人的隐私,对你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