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哲思风向
说来惭愧,我是一个害怕青蛙的男同学。不过最近养蛙游戏的流行,让我重新审视了这种有益动物。正在养蛙的童鞋们,等你在留言区分享你和你蛙儿子的故事。
——小思
文 | 树与沙
1(这是一条假新闻,纯属调侃,信了你就输了hh)
旅行青蛙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种宗教。
许多文章孜孜不倦地写着玩了这款游戏想爸爸妈妈了,想前男友了,想恋爱了……甚至是由此分析育儿心得,总之人的七情六欲好像都能在这款以佛系著称的游戏里找到安放之处。
玩一个游戏,心情会随之产生波动或是让人联想起生活中的人与事,这正是趣味所在,不过很多文章里上升到深度情感分析的程度,真的至于吗?养了一只蛙,于是长篇大论从儿女情长扯到生老病死,拔高得有点多了吧?
我们和屏幕里那只蛙建立联系,牵挂它却并不会被它所绑架。这原本就只是一个游戏而已,和生活本身相差甚远。
2我采访了几个不同阶段的“蛙母”玩家,对于他们而言,关于养蛙这件小事的初衷和过程,其实都很纯粹简单,远远上升不到某种情感深度。
入门蛙母 @有风 26岁 编辑
看大家都在玩,不养蛙就落伍了。
哈哈,其实就是从众而已。再有就是好奇心使然,想知道大家为啥都玩得不亦乐乎啊喂。
讲实话我下载游戏的时候一看到是日文的很懵嘞~然后才看了一些攻略学着玩玩,就随大流,你懂的。不过哦,玩这个游戏,治愈了我的青蛙恐惧症。以前老害怕青蛙了。
▼
其实很多人入此蛙坑都是带着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而往,有风同学表示:“就是找个惦记。”要说好玩程度和走心程度,入门级玩家有风同学还参悟得不多。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带着从众心和好奇心随便玩一玩,随意开心,随意挂记,这种玩家心态,也恰恰是符合这个游戏的佛系气质的。
一旦旅行青蛙扯上大是大非、情深意重,原有的佛系快乐也随之削弱了。
这个游戏刚流行起来的时候,觉得界面很好看,蛙蛙又可爱,就下载了。
玩着玩着,发现蛙蛙还有个性,想旅行就旅行,旅行中也会给我反馈,收到蛙蛙寄的明信片很开心。无聊的时候会打开手机看看,但还不至于欲罢不能。
我们办公室好多人都养了,然后会在一起交流,说说自己的蛙儿子最近怎样怎样了。
▼
旅行青蛙用它的颜值和萌值俘获了阿兰的芳心,阿兰可以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随蛙蛙去一趟远方,同时蛙蛙也成了阿兰和同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以上,是对于她游戏体验的整体概括,没有“爱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了”的纠结,更没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担忧。
旅行青蛙出不出门、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全都是随机的。基本上80%的时间,蛙都不在家。旅行青蛙不是“电子宠物”,它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性格和行事主张。
这款游戏的魅力在于其传递的随性、自由的生活价值观,以及风景与远方的乌托邦式想象,人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望着手机屏幕过过干瘾也好。(来源于百度百科)
从颜值、萌值到向往而不得的旅行,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旅行青蛙的虚拟世界能让你满足。同时,这个游戏很可能成为社交中不可绕过的一个话题。
仅此而已。
资深蛙母 @冉冉 21岁 酒店职员
生活这么无聊,养蛙却很有趣。
你也知道,我本来就喜欢小动物,我屋里养的狗儿砸猫儿砸超有爱~现在还能云养蛙,老母亲的慈母心就更有发挥之地了。
哈哈,我的小luoluo第二次出去就会搭帐篷了(冉冉给她的蛙儿子取名为luoluo),我还在攒钱给它买碗yo~
▼
冉冉给我说这些的时候,不禁露出了一脸慈母笑。
冉冉是个身高一米八的女孩子,她很是为自己的魁梧身材烦恼。打从读书时候起,她便有长大后做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小女人,然后相夫教子的愿望。就是这样一个母性泛滥的女孩纸,云养蛙的时候可以说是无比满足了。
当冉冉吐槽到“我的luoluo一夜了还不回来”时,我问她“担心吗,老母亲?”,她只是没所谓地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并不担心。”
游戏而已,不必当真。
玩家们在养蛙时产生的牵挂和情感依赖是真的,但同时也是非常浅层次的。我们并不会真正意义上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分别和期盼那样,为之牵肠挂肚。
不过是消遣罢了,顶多算是无趣生活中的小小治愈。
▼蛙儿子拍的照片
3养蛙游戏和大部分娱乐项目一样,有去游乐场玩一圈的放松,也有去看一场电影的感触,或者会有和朋友聚会唱K打电玩一样的乐趣。但非要说要从中总结个一二三四的道理,不免有些大动干戈。
言重了。言重了。
作者:树与沙,城市森林中做梦,万里荒原中撒野。吃肉喝酒飞奔(不起来),一个喜欢在厨房瞎倒腾的天蝎座废柴。
哲 思 风 向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猜你喜欢
◆ “妈妈,请你杀了我。”
◆ “我21岁,妈妈又生了弟弟。”
◆ 我穿着伴娘服参加了闺蜜的葬礼
◆ 西安交大博士自杀:生活比你想象的难得多
· 欢迎留言 · 转发 · 点赞 · 勾搭小思 ·
点击阅读原文听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