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复 晚 安 送 你 一 个 特 别 推 送
-
1
昨天睡觉前,我刷了会新闻,差点没被气死。
在网易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
▼
▼
▼
这件事就发生在我念大学的泰州。看完后,气的我瑟瑟发抖。俗话说得好,虎毒还不食子,这种人还配做母亲吗?
我记得以前逛贴吧时,也看到过类似的提问:
小时候父母打你,让你受到很多身体、心灵上的伤害,长大后,如何强迫自己原谅父母。
评论基本上是一边倒:
类似于"他是你父母啊,生你养你,打你几下又能怎么,没多大事,棍棒出孝子,他们是为你好......"
我在底下回复了一个特别扎眼的评论:为什么要选择原谅,凭什么,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不去记恨父母,但我现在仍然无法面对小时候那段痛苦回忆。
2
我为什么不肯原谅父母?
小学二年级,我从我自己的储蓄罐,拿了100块钱,出去请同学们吃东西。
当时100块的面值算比较大的,因为我从没拿过这么多的钱,所以拼命的用,请同学吃冰淇淋,辣条,可还是没有用完。
最后被妈妈在口袋里发现,妈妈生气的质问我,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偷来的?我向她解释说,我是从存钱罐里拿出来的,然后她就一个劲的说我偷钱,还一把掌直接呼过来。
当时我哇的一下哭了。紧接着,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妈妈用绳子把我双手绑在楼道栏杆上,用那种电线做成的软鞭子抽我。
到现在,我都清楚的记得,当时被绑,逃也逃不掉,我跪地求饶说我错了,可妈妈还是打我。
即便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长大之后,我也有跟妈妈提过这个事,她说当时为了给我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所以必须打我,呵呵。
妈妈给我带来了肉体上的疼痛,以及我久久不能释怀和调节的心理自卑,还有绝对服从,天性被严重压抑的后果。
那天,我对爸爸妈妈失望透顶,我发誓,长大后,我一定要离开他们。
他们这样对我,难道我还要选择原谅他们吗?
3
上初中时,有一次,我因为作业没做好,最后差一点被妈妈给掐死。
双眼被打的红肿,被打后,去上英语补习班,当时老师跟我说,你是不是得了红眼病,双眼红肿成这样。
我说不是,当时我在课堂上强忍着痛,真不敢想象,我妈妈把我两眼打成了像红眼病一样,把我按在床上毫无轻重的打,掐。
如果不是我拼命的反抗,我已经没了。
我妈妈差点掐死我,把我双眼打的红肿。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失去自尊心。肉体上的疼痛,可能会随着时间消逝,可心理上的伤害,却会伴随很久,乃至一生。
更可怕的是,有些心理伤害是无形的渗透,涉及到为人处事,包括恋爱观,金钱观上,这才是最无声而又可怕的伤害。
如果有下辈子,我也希望可以换个妈妈。
4
不仅如此,我身边很多人小时候因为父母打骂,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我朋友说: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打她的那种恐惧感,导致她现在看到男生,就觉得讨厌,就会莫名暴力,非常抓狂的那种。
我同学说:以前上大学前发誓要离开家,现在工作了和家里在一个城市,上班也不会经常回家,宁愿住在宿舍的单位上,就算单位没有宿舍,也会在外面租房子住。
我知道,妈妈打我的这些过程,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忘。
我知道,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可我就是爱不起来。
我的一个读者说:
“因为小时候总是被打,所以现在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连说话都不愿意,宁愿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也什么事都不愿意和他们讲。”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候我总是在想,我们出生的时候有出生证明,上小学有小学毕业证,中学有中当毕业证,高中、大学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等等,可只有为人父母没有父母证。
5
在知乎上看到随心而安的一段话:“咱们泱泱古国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等等堂皇的道德理由。
打孩子,既可以发泄心虚和愤怒,又无比安全和不用担心后果,还能获得道德高度,对于loser父母来说,比百忧解还要好用啊。
虽然偏激,但不无道理。
很多中国父母觉得,我生你、养你、供你吃,供你喝,自然而然,就把你当成一个附属品,不用考虑你的感受。你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受控制,他们就会用暴力压迫。
当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让我们长大后虐带父母或者怎样。因为我知道,在很大程度上,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不能怪父母,因为他们所处那个年代,所传递的思想就是这样。
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我们这一代人,在做父母时,不要做成这样,不要把我们受过的伤害,再反复地给自己的孩子,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最后,长大后的我,不会责备父母,更不会恶意报复。但我也从来没有认同过这种打着"为我好"的名义进行暴力教育的行为。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另一种正确的方式,爱我将来的孩子。
-END-
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用正确的方式爱将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