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Lieke van der Vors
今年才开始读我文章的读者可能有所不知,其实,我是浅薄的娱乐圈人。
半只脚,嘿嘿。
我当然首先是一个新闻评论员,但也会随波逐流做音乐节啊,大赛评委啊什么的。因为德高望嘛,被称为“鲁老师”。
做评委对我来说是一件纠结的事,一方面,在比赛中你是有话语权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手的去留,而另一方面,我一直对所谓权威有着摇滚青年的耸肩和冷笑,一路成长,对权威各种不服气过来的。
这次是去做全媒体主持人大赛的评委,浙江主持人专家委员会和金华广电一起办的“爱上星主播”,电台电视台,网络主播,高校学生,反正觉得自己能秀的都可以参加。
本来是地区的,但因为宣传得好,流程和培训都相当专业,舍得下血本,所以全国的选手都来参加,决赛还请到了天王吴宗宪来主持。
用宪哥的话来说就是:哎哟,厉害了!
和台湾金牌制作人李方儒一起接受决赛红毯采访
我其实不是主持人专家委员会的,我不是播音系的主持人,不属于那一卦。但我是本次比赛唯一跟全场的评委,对选手相对更了解。
今天我想从评委角度和各路年轻选手说几句话,也许你们以后也会参加各种比赛,遇到各色评委,希望对你们有点参考哦。
首先,评委是不完美的。
这个不完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比赛请的评委只是业界资深,但未见得是业界精英。二是哪怕是业界精英,也有自己的偏好,这种偏好可能会对你有利,可能对你无情。
所以,去听评委那些你觉得有理有价值的意见,去吸收和消化,享受鼓励,但不要因为他们的否定而完全否定自己。
这些话我在评委席上也说过,我说如果我上台,每一关如此紧张,我不一定会表现得比你们好,有时候,评委也是混个年龄。
宪哥说:你谦虚了…………
这次决赛,宪哥说他的人生是很励志的,默默无闻做了15年才成名。我说我也是励志的,在做主持人前参加的所有的比赛都是初赛就被刷掉了,根本不可能站在决赛的舞台上。
但这也没什么不公平的。当初我落到传统型评委手里,和今天的你落到非传统型评委我的手里,都是很正常的。你找个对象也不一定能找到三观审美一致的,评委也是啊!
这只不过是人生。更何况,只要不是太二的评委,对选手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
第二,别多想,单纯地去展示自己。
因为有网络投票,因为有分组抽签,有不同辨题,你时不时会觉得自己不走运。但你要相信,剧组的导演,制片,评委一直在看你们的心态和行为,在观察你们。
这次比赛,有一位网络选手,初试时就特别抢眼,能骚能静,直接进了前30。30进10的分组比赛,每个组表演一个有关“乡愁”的不拘形式的小品。她所在的组五个人,有人演老人,有人演儿子,其中的三个人都有单独的戏份,她没有,和另一个跳舞的女孩左右各一边,跳群舞。
如果我不是从开始跟,她很容易被淹没。但我知道这个小品的排舞很多是她做的设计,她也没有给自己加戏。但评委能看到她的多样性,上次演出还是风尘妖娆,而这次完全是村姑。
她直接进了前十。。
和她一起跳群舞的选手是非常不起眼的,胆子小,不自信,最开始说话也怯怯的。
但她一直在认真地跳,而且在辩论赛的环节,居然逻辑语言一清二楚,干净利落,突然变得自信,让人惊讶。
本来在辩论环节前想着她应该是这一轮要离开的,结果她表现很好,刷都刷不掉,挺进前十。
另一个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手,聪明,学历高,豪爽,是个少数民族。她在表演的时候把她们民族的好酒端上来了,增加气氛。
彩排时导演知道有这一啪:倒一碗酒和台下观众浅表性互动一下。
但直播时她为自己加戏了。
她抱着酒跑下台,和三位评委互动,一人倒一碗,自己也一口干掉,增加了很多时间。
这事儿导演不高兴,因为每一个选手的时间都要公平,你拖了人家就少了。
而评委,我不知道其他评委怎么看,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这个举动的。不是不喜欢她喝酒,而是我不喜欢选手和评委做各种额外的互动。
选手的分寸是你要避个嫌,作为评委的我很警惕你的热情。
当然,如果她碰到喜欢交流的评委会加分的,对我这样心如铁的,只会减分。
当然,总体上她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手。
参加的选手也有各地市的电台电视台主持人,他们也认识很多这条线的专家们。
这些专家会接到各种电话,有的以选手自己的名义,有的是以所在台的名义。
专家们也很无奈,但迫于面子,会把电话内容和主办方说一下,但最后都会说:我说过了,有交待了,你们看着办。甚至会说,那个谁谁谁,又给我打电话了,没分寸!
这次比赛的制作人闫明,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她就会到我房间来吐槽,我俩就开始狂翻白眼。我和她脾气相投,所以,最后的都是她说:鲁老师,一切从专业出发,你在评委席上,你说了算。
还有的选手后面还有好几场比赛呢,就来加评委专家的微信,事后各种微信留言和电话,一次又一次。到后来,专家也烦,反过来劝她:算了,看现场的结果吧,不要太执着了。
可她还是要说:我志在必得。
她还说:我是什么什么台的,也是协会单位,我进了,也是协会的荣光啊!
看上去深谙人性,但她没想过另一层:这样做,等于是在打评委的脸:评委的专业性,是可以拿来交易的,人情交易。
我在30进10最后一场说到这个问题,我说,我们做评委的,也是有坚持和操守的,我们也需要肯定自己,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保持独立的职业精神。所以,比赛没结束,不要加导师评委专家的微信,不小心加了也不要说话,更不要一天打好几个电话给专家。
其实这个选手也还是努力的,要强的。
她也许看惯了各种人情世故,各种关系来往,她只不过在她认识的现实逻辑里为自己争取一下。但我希望她经历这一次以后对世界有更高的认知。
比赛中最高的准则,不是人情,不是关系,不是对权威的谄媚纠缠和利弊分析,这很幼稚,也许有时候有用,但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她没有进入前十。
我今天说的这一切,不一定对你们参加每一次比赛有用,世界很多元,也许我是格外不随和的。
但我觉得对你们的人格进步是有用的。
能不怕辛苦来参加比赛的,能挺进前100,前30,前10都是很努力的孩子,希望你们通过这场比赛能有更多成长,获得人生更高的幸福,加油!
◆ ◆ ◆
喜欢这篇文章吗?赞赏请长按二维码
所有品牌的手机都适用
◆ ◆
猜 你 还 想 看
新年第一天,写几句毒鸡汤醒醒脑
你为什么这么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