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剧资深吐槽粉,有人跟我说国产剧多好看的时候,我都会觉得难以理解,好看在哪?
每次一看到矛盾酝酿到要起冲突的时候,我都忍不住会换台,未来丈母娘发飙,闺蜜抢了男朋友,男友有处女情结……鸡毛一地狗血乱飞的场景,让我十分想不明白,你规避开这些烂人不就好了,你就非要跟他们一起洒狗血不成?
当代剧的毛病是,主角演绎过太多撕心裂肺的场景,以至于观众都激动不起来了。有个作家评价美剧里的犯罪情节,说为了能让观众随时都跟进每一桩罪案,死亡已经不重要了,不过是给警察和法医用来展示逻辑和智慧的小事,现在,重要的不再是罪行,而是犯罪的科学。
国产剧也一样,重要的根本不是男欢女爱,而是围绕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所有人的崩溃。我真的琢磨不出来,这两人要分手要复合,怎么能老让周围一群闺蜜铁哥们叔叔阿姨爸爸妈妈为之跳脚?一部国产剧这么写,就像以前韩剧老是家族恩怨,车祸白血病一样,得多闲的人,才有功夫看一个猜得到的结局?
这就是我对国产剧《猎场》很有好感的原因,一部没有强行洒狗血成分的戏,几乎所有剧情,都在常理之中。
看这部剧是出于对猎头行业的好奇,猎头到底是什么来头?不久前刚有朋友被假冒猎头坑过,一个猎头打电话给她,用非常中立的口吻,大力推荐了一家行业内口碑一般的公司。朋友心动之下跳槽成功,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号称的猎头,就是这家新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类似于当你犹豫哪家牛肉面店好吃,有美食家跑出来说你吃东边这家的,你进去吃了觉得一般啊,发现原来美食家就是这家牛肉面的老板。
没有一个真正的猎头,敢这么操作。
《猎场》里有一幕是男主角胡歌推荐的人,简历造假,胡歌想稳住现场说:我马上给您介绍新的人选。对方一边告诉他不需要,一边严正警告说:这件事情不查清楚,就没必要再在人力资源这行混。
所有人一片沉默,还能说什么,难道全部强行说,一定查明真相吗?
另一幕戏里,胡歌怀疑同公司的女友,不小心泄露机密,他没发火也没吼叫,在车上对女的说:你先别说话,让我脑子里捋一遍。
谢天谢地,这里没出现,你听我解释,和,我不听不听就不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就完了,好多年了,电视剧里男女感情一到有奸人陷害,一定是剧烈矛盾,剧烈伤亡,剧烈悔不当初。
这部剧里男女主角坐在桌子两边,冷静地分析了一下,有这事吗?
女的坦荡直接,是,的确有这个可能,对不起,我完全没有多想。
男主角最后总结,嗯,怕的不是你泄露机密,而是你是不是专门来探听消息的。
顺便说一句,我挺喜欢这个自称握着三百块来杭州闯荡的打工妹,造型清爽,职业装穿得很动人,剧中三个女友里,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说话干脆,直截了当,见利忘义,说走就走。
这是男主角三段感情里,最接近现实的一段。每个角度的处理,都正正好好,没什么撕心裂肺也没什么痛不欲生。
比起剧里依然演苦情戏,喜欢为了老公和家庭牺牲一切的女人,和动不动爱你在心口难开型的前女友,这种看到有一千七百万职业身家,毫不犹豫离开的女人,直想拍手称快。
因为国产剧中,太多太多因为男人,要么忘了自己是谁,要么忘了对方是谁的女人。
最后两人分手,借兄弟林拜说出来的一段话很动人,说这种一心求发展的打工妹,是这个城市压力最大的阶层,骑驴找马一路往上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权利。
谁会在中间停下来呢?就像《东京女子图鉴》的女主角,男人不过是她们的一个又一个台阶和驿站,不分手,只是因为没找到更好的。
分手怎么了,你也不见得多爱我,对不对?
可怕的是,男主角的确不喜欢这种拼搏型的女主,因为她太现实,而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这一段罗伊人义正言辞教训她:乞求来的不是爱情,你也无权要求我,因为这是对第三者的限定。
两人没有任何激烈的冲突,话说的都有道理,大概是电视史上最平静的一场情敌见面会。
对啊,乞求来的不是爱情,要是现女友能义正言辞跟初恋说:你滚一边去,我不是求,是命令。
那就痛快多了。
《猎场》的问题是,当剧情把所有的狗血,都理性处置之后,必然失去一部分热爱狗血的观众,会觉得这个戏,好像没什么劲,都吵不起来。
分手不吵,辞职不吵,发现奸人作梗,胡歌气呼呼跑到好哥们家里去,坐下来说:我觉得不可能,不可能这么巧。
他也没拍桌子没大闹酒桌,对我父母这样的中老年观众非常不友好,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一个接一个的炸弹,习惯大吵大闹,习惯没事就互相杠上了。
像我妈这样一边拖地一边看电视剧的主妇,只有听到吵架才会抬起头:呀,怎么了?
他们需要的是现实的场景加上狗血的宣泄,一下就好理解了,对呀,如果我女儿找了个外地人,我一定要上蹿下跳不同意!
脱离了狗血爱情的职场剧,从头到尾再大的坑再剧烈的矛盾,都跟现实一样,还能怎么样,继续活下去呗,让大部分把电视机当背景音的观众怎么抬起头跟进剧情?
《猎场》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部分中国观众,还不知道猎头到底有什么作用,前面几集的职业介绍所,每人收五十块介绍费做保姆保洁的,可能还比较熟悉。
专门服务高管的猎头,我想我妈一定很困惑,人跟人之间的生意,为什么还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赚差价?
而这部电视剧,一直在指明一点,人的变数太多了,这正是猎头的可贵之处,需要掌握的是每一个人的特性,并非只是一份简历能涵盖的。
人品,恐怕在所有能力之上。
这或许是《猎场》宁愿做好牺牲一定收视率的准备,也不肯洒狗血的原因,你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只能选择这一条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