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应谨言慎行,俭朴耐苦;治学应宁静澹泊,勤勉学问;做事应明辨是非,恭敬处事;为人应忠信笃实,谦逊内敛;交友应亲近益友,远离损友。”这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家诫》中诫勉其子及其后代的家训。言简意赅,蕴含深厚,鞭策自己,也警示后代。
为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传承家风、家训,近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交协志愿服务团在南通市崇川区三里墩社区开展了以“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三里墩社区部分孩子、家长和老党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人,生当有品!”
张謇是南通人,对近代南通市实业与教育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活动开始,通过向现场的孩子们介绍张謇先生的生平,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当时我父母亲教育我们的家训是诚实。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处在人生什么时候,只有守信用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现场一位叔叔谈到自己的家训家风时这样说。
“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清楚的。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现场,团队成员深情的朗诵了选自《傅雷家书》的片段。孩子们与家长们沉浸其中。一方面感受到傅雷先生对傅聪的谆谆教导,更多的是深深的父子情深…
“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这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谈及父亲对他的影响,讲“人,生当有品!” (短篇哲理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场播放的关于周总理扮演者—刘劲先生分享家风的视频让孩子、家长颇感兴趣。而在场的老党员们认真聆听了许久,不由的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周总理当时在中南海,已经是国家总理了,配有公车。他小侄子有一次放假联系让总理接,总理让助理叫了三轮车接了回来。小侄子还责怪总理为什么不用公车接他,总理则笑着解释,公车,当然是公用的车,为国家人民办事的车,岂能私用!”
周围老党员们则不由的感怀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了解完名人、先辈们的家风家训,在场的党员爷爷们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并提出寄语:
“孩子们,无论何时何地,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父母、身边的人!
“我爸爸对我经常说过一句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家的家风。
“那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意思就是假如你想比其他人优秀,更出类拔萃,你得比别人吃更多的苦。”
他说他会把爸爸这句话好好记住,然后努力去做到。
现场的家长们和孩子纷纷为这个孩子鼓掌。
书法授家风,传承塑灵魂
活动最后,党员爷爷们把写好关于家训的书法作品赠给小朋友们。看有的同学未拿到,一位80几岁高龄的老党员更是现场挥墨,书写作品。
“你想写什么啊?”“我要诚信友善”“你要写什么?”“爷爷,我写学无止境”
“我要好好学习!”“我写水滴石穿、坚持不懈”
现场小朋友们纷纷把想写的内容告诉党员爷爷,党员爷爷纷纷答应下来。
二十分钟后,团队成员担心党员爷爷身体,建议结束。党员爷爷笑着说“没事没事,都是给孩子的嘛!”成员纷纷默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爷爷一边写一边说:“既然拿到了自己的家风、家训,就应该要好好的践行,要一直把它传承下去。”
孩子们纷纷答应:“好的,爷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去履行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孩子们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从而人人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