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何其难?
文/王华
原诗应该是用梵文写的,普通人读不懂,这就需要翻译。其中有人译作:
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
我们肯定会认为这是一首极佳的好诗。别急,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译者的翻译: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两相比较,高下自见!
以前读很多外国名著,有的艰涩难懂,有的味如嚼蜡,当时就有一个疑惑:这些书写成这样,是如何成为世界名著的?很多中国的作品,写的那么好,为何竟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爱情语录 www.wenzhangba.com)
看了这两首译作,我忽然明白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译者的事!
沈复言“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
“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信,容易;达,简单;雅,那就需要很深的文学功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