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支教生活带给我们最大的体验是什么,你或许收到的回复是:“累并快乐着”。
我们实践地点位于廉江市和寮镇塘肚小学,该处风光绮丽,水秀山明,一下就吸引住队员们的目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塘肚小学的领导们为了让我们队员能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提前为我们打点好了住宿准备,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队伍三下乡之前就有学姐曾和我说新闻组会很辛苦,晚睡早起,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当时的我还不以为意,等到第一天的晚上熬夜赶稿的时候,我才理解了学姐的意思。当隔壁其他组的人已经可以回宿舍的时候,我们作为新闻组的组员还需要熬夜赶着撰文投稿。看似非常辛苦,但我觉得其实并不止我一人劳累,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背后默默的为队伍做出贡献,而我并不知道罢了。
比起支教后勤文艺等其他组都在校园内开展活动,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坐在椅子上面对着电脑。因此常有队员跑来围观正在写稿状态的我,面带疑惑:“你们每天是怎么想出那么多东西写的啊?”
我们每天是怎么写出题材不重复的新闻稿呢?胡编瞎凑是不可能的,一篇有质有量的成品少不了组员们对实践过程每一部分参与的所见所知。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而在此期间,新闻组成员们都是风雨无阻,火速赶往下一个地点获取第一手材料。先前的我并不懂得以一名记者的身份融入真实的支教课堂,写出的稿件没有展现出校园应有的勃勃生机,只是一篇干瘪无味的电脑文档。而在组员们的提醒之下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文字还可以如此有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爱情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校园中的我更多接触的是理论课程,还未有过持续性写新闻稿并投稿的经历,而这次实践活动大概就是一个打破常规的过程,我不仅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出一篇题材不一的稿件,而且亲自采访调研村民学生。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与其说是体验生活,我更觉得是收获知识与经验。
三下乡过程中无论是队员与学生们的亲密互动,还是选定的调研活动,总是少不了我们的“热情参与”。师生共同绘画创作的时候我们在,队员亲自动手下厨的时候我们在,出外调研也有着我们的身影。说来惭愧,作为艺曦实践队新闻组的成员之一的我并没有每晚熬夜奋斗赶稿的毅力,也没能见过凌晨四点的塘肚小学,但是见证支教中的喜闻趣事的机会我却没有丝毫错过。
实践前的前期安排为我们来到此地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支教小老师们之间的课前准备帮助他们为小朋友带来生动趣味的课程;后勤组为整个队伍中的工作保驾护航等等。或许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其实非常重要,每一个人背后的付出看似微小,实则凝聚成了巨大的能量才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克服重重阻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人做事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果,只有始于足下的积累,在这次三下乡中,我也只是做了很微小的事情吧。
撰文:关宇盈
摄影:崔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