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友人谈教育
图片
时间:2013年8月7日
地点:甘肃白银市
人物:罗女士,印度尼西亚人,家住雅加达,50岁,毕业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谢玲:印度尼西亚人,大大的眼晴,15岁,罗女士的女儿,九年级学生。
谈话内容摘要:
……
肖:印尼的教育和中国有那些区别?
罗:制度基本相同,理念目标不同。印尼和中国的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六三三”制,也有高考制度。但教育的观念有很大不同,我们认为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没有一个愉快难忘的童年时光,就很难拥有一生的幸福感。所以,我们首先要给每个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美好童年。只有身心轻松了,方能愉快!因此,印尼的孩子没有苦读、死读、硬读的现象。学不会、学不好可以再学一年,从头再来。我们每年有四个假期供孩子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高考不是孩子唯一求学的途经。
肖: 你们对孩子最大的希望也是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实现理想吗?
罗: (哈哈)我们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是建立融洽的亲情关系,永远相爱。如果孩子长大后不爱爸爸妈妈和同胞姐弟,我们还能希望他什么呢?他又能干什么呢?我们努力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我们崇尚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忠、孝、节、义。 (心情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在印尼,供选择的大学比学生多,只要你想上,不用考试就可以上,有美国的、英国的等国外大学,有国内的,可以凭平时成绩、也可以参加入学考试,实在不行也可以交钱上,总之,你只要想上,就有学上。
我们只希望孩子们一生能幸福。事业和理想是将来的事,孩子个人的事。
肖:在印尼有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人吗?
罗: 也许有,但极少。国内每所大学都必须有20%以上的免费学生,同时允许招生同比例的高费生,即“一个学习差的富家子弟帮带一个贫困的优秀学生”。也有好多纯免费大学,每一学生几乎都会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
图片
肖: 假期里,印尼孩子有补课的吗?
罗: (哈哈)在我们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孩子小小年纪什么都奋斗了、拚搏了、付出了,长大后干啥去?(哈哈)还是留点事让他们成人了再努力去吧!奋斗是没有尽止的!
肖: 谢玲小朋友,能告诉我你们都学那些课?
谢: 和中国差不多,只是多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要求小学就要能背下去;还有《厨艺》,要会操作哟;音乐、体育、美术都要学,根据自已的特长和喜欢去重点学。
肖: 你能将《弟子规》背下来吗?
谢: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掌声)
肖: 你能理解《弟子规》的内容吗?
谢: 老师讲过,有个别地方还是不懂,慢慢会的。
肖: 学这么多课程,你们感觉累吗?
谢: (嘿嘿)No,No;对不喜欢的课,可以爬下来睡觉,但不能去影响别人。我们很快乐,就像小学生哟!
肖: 以后打算上什么样的大学?
谢: 没有想过,但一定是我最喜欢的大学,学想学的东东哟。
肖: 长大了想干什么工作?
谢: 等长大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