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胜于言教
文/赵元波
有这么两个家庭:一个出身于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一个出身于普通人家,父母都是自由职业者,两个家庭教育孩子的理念完全不一样,两个孩子在一个班读小学。
每天一放学回家,吃过饭后,教师家庭的父母就督促孩子做作业,父母呢,就一人拿一本书,各看各的,知道孩子把作业做完了,才开始看一会儿电视,父母从来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一家人谈论的都是书本上的一些有趣的话题;那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呢,先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在母亲一再催促下,甚至母亲叫嚷嚷上几遍,孩子才极不情愿地关掉电视,磨蹭着,老半天了,才开始做作业,母亲在忙家务,父亲呢,就窝在沙发上个玩手机,孩子的作业做完了,一家人也都没有什么交流,各自玩各自的,孩子看动画片,母亲在追剧,父亲则是在玩手机。
读高中的时候,两个孩子的性格迥异:教师家庭的那个孩子呢,性格开朗,是个多面手,什么都会一点,跟什么人都合得来,人缘很广,成绩也不错,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呢,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独来独往,不太合群,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
为什么两个孩子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呢?专家总结说:关键在于家教,很多时候,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让孩子爱学习,家长的身教至关重要,言教再多,也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