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效沟通问题没解决好,估计有七个基本原则没坚持
日期:2019-06-25 06:16:32 作者:房国晨 来源:房老师带你学沟通 阅读:

有效沟通问题没解决好,估计有七个基本原则没坚持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编撰的第 879 篇文章

  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谈到了与领导同事相处,谈到了与亲戚朋友的相处,谈到了与老人孩子的相处,人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

  沟通为什么很难,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每个人大脑里面的信息储备不同的。不同的人拥有专业背景成长环境职位视野是不同的,这会导致看待问题角度思考方式,以及对问题全面把控都是不一致的。比如说不同行业的人基本很难沟通,就是由以上原因造成的。

  第二,信息在语言传递过程中是有损耗的。人们说出的每句话,都是先在大脑里,由具体描述内容转换成语言,也就是编码,再经过对方语言系统接收,大脑处理还原成具体内容,也就是译码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中信息就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耗。

  第三,大多数人在沟通的时候,都容易进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这种模式有四种心态

  一是觉得对方是自己肚里的蛔虫,就应该听懂,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

  二是觉得自己讲得已经很清楚了,对方应该听懂;

  三是“自尊心态或者自卑心态”,也就是别人不理自己,自己也不理别人,不屑于沟通,很多人是这种心态,不经过思考就把问题归咎于对方;

  四是自己总是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比如有人会说,自己什么都不图,就是想要公司好;或者说,自己就是想把事情做好,希望得到大家理解

  每个人的诉求都不同,因此不能用自己的出发点或者心理优越感来代替本该有的沟通。怎么能实现有效的沟通,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猎豹CEO傅盛给出了7点在沟通之前要确立的原则建议,今天分享在这里。

  第一,在沟通的环境里,信息尽量透明企业内部,包括家里面,要做到信息透明,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沟通成本。比如谷歌允许每个员工去查代码,Facebook的员工可以去查其他人的工作目标目的就是为了信息透明。

  第二,注重倾听,更好地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内容。看一个人在沟通过程中打断别人的次数,以及他听人讲话的状态,就能看出他会不会沟通。很多人没有倾听的习惯,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输入效率只占大脑的20%,剩余的80%人们用来走神。因此,听别人讲话的人很多,但是拥有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的人却很少。让大脑高负荷运转,同时顺着对方讲述的内容主线进入对方的世界,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讲,才是沟通时首先要做到的。

  第三,在说的时候,要做到既有“细节描述”,同时又有“宏观概括”。既要有战略意图的描述,也就是框架描述;也要有目标的拆解,也就是细节描述。少用或不用形容词,描述越具体,越清晰越好。

  第四,沟通之前,要避免做立场假设每当和别人沟通时,如果最终的结果和事先的预期一样,首先要归因于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表达不到位;至少应该归因于双方,是不是双方沟通不到位。而不能在心里应激性地预设这样的想法判断:对方就是要跟自己对着干。要承认这样的事实,人大多是懒惰的,理解能力有限的。所以不要轻易进入诛心论,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沟通本身上。

  第五,沟通实践中,要不断地提升技巧选择合适的沟通的形式是沟通技巧的核心。选择什么样的沟通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技巧。在口头儿沟通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微信邮件作为一种备忘手段

  第六,要尽可能做面对面沟通,因为这种沟通最高效。语音语调表情身体动作都会在沟通中传达一些重要信息。重要的问题一定要面对面沟通。而且沟通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要带着问题来,并且做好记录

  第七,要及时给对方反馈,因为有反馈的沟通最有效。每当和别人沟通完,自己希望得到的反馈往往不是对方说自己听懂了,而是要把沟通内容重复一遍,或者看他所做的记录。反过来说,对方也是这样。

  坚持以上七点原则,就能向有效沟通迈出一大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效沟通问题没解决好,估计有七个基本原则没坚持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