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嫉妒源于本能。产生嫉妒心理并不可怕,不要因为产生了这种情绪就讨厌自己。关键在于,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把嫉妒转化为正能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产生的,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如果说羡慕是两只脚都站在光明里,那么嫉妒就是一只脚站在黑暗里。羡慕来源于欣赏,终结于祝福;而嫉妒来源于比较,终结于内心的嫌隙。
嫉妒总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学会如何理性和智慧地去对待,就无畏嫉妒来袭。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比较。嫉妒源于比较,但比较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那么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在任何领域里,都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总有更好的存在,优秀人群的存在,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所以,承认自己还有所不足,并在比较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才能推动自身的进步。
其次,要懂得感恩,在追求更好的同时,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在认识到他人的才能更加优秀时,客观评价自身的条件,努力追求提升,但不一味强求。感恩已经拥有的,努力追求更好的,但不强求身外之物。只有内心真正的平和,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快乐。
最后,对自身境界的提升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只有自身已经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便能理性地处理嫉妒情绪。在关注嫉妒情绪时,不能陷于情绪之中,要学会去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嫉妒自然消失于无形。
在纯净的心灵土壤之下成长起来的情绪必定不是黑暗的,一定是充满了光明和温暖的气息。只要保持心灵的纯净,提高精神境界,保持理性,增加智慧,无论嫉妒如何凶猛,必定消失于悄无声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