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晓曦社会实践队基地当班主任已经将近三天了,我已经可以熟络地管理好整个班级。对于班级里有个别比较特别的同学,作为班主任,我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2018年7月23日,我和队员们踏上了家访的路。家访对象是一个小男孩,一个不爱学习,沉默的男孩,他叫鸿彬。
在学校,老师尽力地引导他学习,交流。我总是主动和他交谈,希望能让他敞开心扉,利用一切可能地能让他和同学多相处。事实证明,皇天不负苦心人,鸿彬渐渐地能答应老师的话,甚至能够主动和老师交谈,到目前为止,虽然他依旧不太活跃,但是已经能够和同学们玩耍了。对老师来说,这是垮了一大步,对鸿彬来说,这是历史性的发展。
到了鸿彬家,我们和鸿彬的妈妈了解鸿彬的交际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性和学习情况等等,并对鸿彬出现的问题给予建议性的指导。
我们了解到鸿彬内心还是渴望交流,渴望倾诉的,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从小养成了内向的性格,导致现在这种状况。鸿彬的爸爸因为工作常年出门在外,妈妈在家照顾他,但妈妈也有工作,可能有时候无法顾及家里,除此之外,鸿彬家里还有外公。所以鸿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和父母交流,现在需要妈妈慢慢开导他,让他敞开心扉,愿意主动和妈妈分享心事。其实鸿彬和很多孩子一样拥有爱玩的天性,妈妈需要慢慢发展他的兴趣爱好,帮助鸿彬在学习和玩方面平衡,多督促孩子,陪孩子学习。
总之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治疗,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最正确的答案,帮助鸿彬打开心扉,主动交流,开朗起来。
家访过后,老师和鸿彬拉钩约定第二天要到学校好好学习,鸿彬非常配合,尽管还是那么腼腆,但是在老师远离后,鸿彬跑出家门目送老师离去,老师非常感动。
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对待孩子,对待这神圣的富有使命感的工作,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工作,还要付出真心,付出爱心,用心教学,以身作则,尽力做到最好,教好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