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父亲、母亲
日期:2015-02-05 作者:小小鲤鱼 来源:小小鲤鱼原创 阅读: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手艺人,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老实,憨厚,从不多言。他手艺好,八方邻舍,建新房时上梁、做门、窗多请父亲,还有那衣柜、餐桌等家具样式可观,结实,耐用,收费合情合理。在那清苦的年代,父亲靠他的双手挣钱,母亲勤劳耕地、种菜,不辞辛苦,养大我们姊妹四个。

   记得小时候,有零食吃的机会不多,相对而言,我们姊妹四个是幸运的,在家乡一带,凡盖好新房之日,必请亲戚朋友喝喜庆酒,按照风俗惯例每个师傅分一个红包,还有一包吃的糖果。父亲是师傅,自然少不了他的份,红包交给妈妈做家用,那糖果自然是供我们四个小不点享用,现在想起来,那些清贫的日子美美的,甜甜的。

   父亲特别喜爱音乐,他会拉二胡,后来还跟上了潮流,自学了吉它,他是那么热爱歌唱,无论做工多么辛苦,回到家定会拉起二胡唱上一两首他喜爱的民歌,每逢刮风下雨空闲之日,总忘不了尽情享受歌唱带给他的那份快乐。也许,身受感染,我特别喜欢听那些高昂激奋,热情奔放的民歌,每逢听到那些熟悉的歌曲,甚为想念父亲。也许生不逢时,他追求的音乐梦无法实现,生在那个年代,长在那个社会,清贫困苦,哪有现在年轻人这样的际遇。年轻的时候,他想去从军,不幸的是爷爷的眼睛突然瞎了,大伯父、二伯父比父亲大十来岁,那时候他们已成家,分开了,叔叔比爸爸小几岁,照顾爷爷,照顾家的重担自然落在父亲身上,他没法去远行,只好留在家里。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它喜欢开玩笑,你无法阻挡。

   父亲书念得不多,但他好学,他的手艺,是他看书,一边琢磨,一边动手,慢慢学会的,父亲靠着他的手艺挣钱养家糊口。那二胡,吉它,相关的乐理知识,都是自学的。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读书的时候,我学的是机电专业,那些专业书籍,我保管得很好,折痕都没有,因为父亲的用心,父亲的耐心,把那些书翻烂了,买来一些旧的家电,进行实践操作。三年下来,我只学到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知识,而父亲却居然学会了维修家电。平时,周围的父老乡亲都喜欢父亲上门帮忙维修一些家用电器。多年来,寒风凛冽的夜晚,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琢磨书中每一个细节,仔细辩认每个电子元件,乃至鼻涕流下都无暇顾及的情景,时常浮现在眼前。 (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后来,家里建了新房,水、电安装,墙壁粉刷,全是父亲一人操办的。

   我打心里佩服父亲,崇拜父亲,把他视为生活中的一面镜子。父亲不善言词,然他用行动教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母亲是地道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书,不识字。她勤劳,朴素,心地善良。家里摆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家地处去县城的交叉路口,以前汽车少,自行车也不多,去县城,多靠步行,炎炎夏日,过路的行人口渴之时,进屋喝水,母亲总是笑脸相迎,热情地聊上几句家常,十里八乡的不少人认识母亲。平时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她总不忘送些给街坊邻居。

   如今,父亲、母亲仍在那片养育我的故土上辛勤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蔬菜、瓜果,从不需要儿女供养。

   前些日子打电话给姐,姐告诉我父母请了做棺木师傅去家里,要花一笔钱做棺木。(这是家乡的一种习俗,一般花甲或近古稀之年的老人,都喜欢在有生之年备好棺木,据说棺木放得时间越长越好。)不禁为之一震,深深意识到父母真的不再年轻了!那一刻,潸然泪下!可在给姐打电话之前刚打了电话给父母,然父母对此事只字未提。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把爱藏在心里。

   这些年来,身处异地,过得不尽人意,带给父母的多为忧虑,实为不敬、不孝。假如有来生,我依然愿做他们的女儿

   最后,敬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父亲、母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