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哥 说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洋流
历史翘望者,以笔为光,照亮100位历史人物
她是民国的千金大小姐,本该赏花、弹琴、女红……父亲惨遭杀害,她走出深闺,踏上10年复仇路。
血溅佛堂,她三枪击毙大军阀孙传芳,轰动全国。大仇得报,心愿已了,本欲慨然赴死,却被特赦。
出狱后,她又因什么事轰动全国?她为何要拒绝宋美龄的拉拢?
军阀混战,父亲遇害
父亲施从滨是山东军务帮办兼奉系第二军军长。
平静、安逸的生活被一场战争打断。
1925年秋,直奉两系军阀为争夺安徽、江苏,展开大战。
受奉系军阀张宗昌之命,施从滨率军南下对抗直系军阀孙传芳,不幸战败被俘。
击溃奉军后,孙传芳统辖浙、闽、苏、皖、赣五省,睥睨天下。
得意忘形的孙传芳,竟然不顾周围人求情,违背不杀俘虏的规矩,将施从滨斩首示众,首级悬挂蚌埠车站,暴尸三天三夜,不准施家收尸。
堂兄怯懦,丈夫退缩
更何况,杀父仇人是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的大军阀孙传芳。
幼年丧父,由施从滨抚养长大的施中诚,在施从滨遗像前宣誓报仇。
婚后,施靖公当上了旅长,却对报仇之事无动于衷。
这一走,他们之间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易名立志,誓报父仇
此时,距父亲被害已经整整十年。
原名施谷兰的她易名“ 剑翘”,立下了亲自刺杀孙传芳的志向。
三声枪响,血溅佛堂
中午过后,仍不见孙传芳的踪影。她正要返回,忽见一位身披袈裟、年约50岁、留着光头的人走进了佛堂。
她立即租了一辆小汽车,匆忙赶回家中,取出事先准备的手枪、传单等物品,返回居士林。
此时,佛堂里已经坐满了听经的居士,孙传芳端坐在中央。
有胆大的人拾起传单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各位先生注意:
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
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轰动全国,政府特赦
消息传出,震惊全国。
11月13日晚上,事发后仅数小时,天津当地报纸《新天津报》便印发了号外。
《大公报》、《申报》、《新闻报》等全国有影响力的报纸也先后给予了报道。
上海市民观赏剧场表演,天津和北平的民众则每日追看着描述仇杀案的连载小说。
这个轰动全国的重大事件,在她心里,只是报了一次家仇。
心愿已了,夫复何求。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ldquo;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入侵,中国陷入灭种亡族的危险境地。
张治中任命她为湖南省抗敌后援总会慰劳组主任。
宋美龄得知后,多次邀请她到妇女慰劳总会工作。但她不愿意附庸权贵,婉言谢绝了。
这位传奇女子的临终遗言是——
ldquo;娘老了,但还有一个心愿,如果健康许可,愿为祖国统一尽一份力量,宋美龄我见过,蒋经国我也见过,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传奇永恒
复仇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更是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
刀剑无眼,战争无情。
施从滨是军人,有可能建功立业、加官进爵,也有可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死亡,是戎装加身那一刻,已然接受的可能性。
但是,施从滨投降后,孙传芳仍然将其杀害,这就突破了战争的文明法则。
而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法律显然不会去追究一个军阀头子滥杀无辜的刑事责任。
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公民将对犯罪的惩罚权让渡给国家,由国家来统一执行。
健全的法律体系也为公民提供了救济渠道。
任何形式的复仇都不是现代社会鼓励的。
传奇,终成传奇。
她被时代裹挟,成为覆巢下的危卵,大海里的浮萍。她不仅没有逆来顺受、明哲保身,反而迸发出击石的勇气,逐浪的担当。
她是民国第一女刺客,有霹雳手段,也有菩萨心肠。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坚强而温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