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佛堂古镇
日期:2018-09-24 19:50:54 作者:梦想距离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佛堂古镇

  我近来对古镇着迷,只要有休息时间,就去周边走走瞧瞧江南不缺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千年吟诵不曾停歇。徜徉其间,或是流连白墙黛瓦,或是触及岁月沧桑,一砖一瓦皆是悠然,总是令人陶醉。

  林帝浣说:“迷恋古镇的人,通常也是迷恋往事的人。在飞檐的暗尘簌簌和窗棂的蛛丝隐隐里,结下自己的叹息。不知不觉,去了好多古镇。也说不清找寻什么。或许是上一世的遗梦吧。”

  浙江有四座千年古镇:桐乡乌镇、湖州南浔、兰溪游埠、义乌佛堂。前两个,在江南六大古镇之列,大家耳熟能详,慕名前往打卡的人们应该不在少数。后两个,低调隐匿,除了当地居民,估计知之者甚少。低调到什么程度?周末跑了一趟,照片发在朋友圈,在义乌生活多年的同学回复:“佛堂原来是古镇啊?那要去逛逛的。”你说,低调不低调?这个周末,我们从杭州出发,去探望这两处隐世之地。

  游埠古镇在金华兰溪,意思是在龙游县下游的商埠。游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誉,是浙赣闽皖交界处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地、商埠重镇。看看,但凡繁华兴盛的,离不开交通便利

  清末民国,水路交通优势不复,岁月在游埠仿佛停止了流动

  两条老街像是凝固的相片定格了彼时场景。老街还是昔日的老街,只不过少有人影自然也不见游客

  有旁的游记里说:“千百年过去了,尽管古埠的交通优势不再,这种热闹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然而当天我们出发迟,路上还耽搁了不少时间,抵达已是中午时分小镇街空巷净,无缘品尝久负盛名的游埠早茶,没有见识传说中“酥皮百叠、香馅味美,观之如秋蟹,品之不再忘”的传统名点游埠酥饼,更没有机会遇到茶馆网红老爷子

  像所有人已离开,一片安静

  空空的街巷,走着走着就迷失在时间里

  如此空荡荡,太安静了,静得让人心寂寥

  小小的少年少女坐在凉亭

  街巷无人

  空无一人的街巷

  摄影展上那些热闹的场景,到哪里去了呢?

  游埠摄影俱乐部

  阳光躲进云层时候,我们找到了百年酱坊。

  三伏酱油是游埠历史传统名酱油,以黄豆小麦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色鲜味美,储存数年无"白腐",为烹制菜肴之上等调料。 1939年曾获巴拿马金奖。百个青灰大缸,顶着渔翁似的“大斗笠”。下雨前戴好斗笠,不让缸里进水,防止酱油“出花”。天晴就卸掉雨具,让酱油沐浴阳光。

  灰墙黛瓦上一方蓝天,斑驳墙壁上沾染的岁月痕迹,浓浓的酱油香里,孩童们啪哒啪哒的脚步声从深巷中传来。

  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佛堂古镇保留着商铺林立的原貌,气质寂寞的游埠古镇截然不同

  红通通的店,大红双喜,大红暖瓶

  此处热闹喧哗,市井中充满让人欢欣人间烟火气息。古镇的开发还在陆续进行,并没开始门票

  彼时正是午后,各色凉棚遮天蔽日

  将近2公里的佛堂直街是佛堂古镇的商业中心灵魂。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了古镇的核心。自南向北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段,与由北向南的义乌江水流逆向称呼——江上游为下街,江下游为上街,内含“招财进宝、肥水不外流”的寓义。

  老街上的新华剧院现在仍是佛堂最鲜明文化地标,剧院内摆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常见四方桌椅,时常会有本地戏曲表演

  光柱自剧院内天棚斜斜照下。你有没有听见时光在呢喃?

  上世纪的四方桌椅

  门外即是市井喧嚣地。

  你在?你不在?

  沿街商铺大多是二层楼木结构,都是清、民国初期建筑。巷弄窄而弯曲,沿街商铺还保留着楼下店面,楼上住宅格局,旧旧的木排门、矮柜台随处可见古风市井,时光倒流。

  不知名的巷弄

  手艺人,工匠

  穿过窄窄巷弄

  佛堂百乐门,活色生香

  走进吉颜绸庄,猛然见到夺目撞色满堂红,以为误闯了民俗博物馆

  “拍照呀?可以哒可以哒,欢迎拍。不是博物馆不是博物馆。都是我自己摆的。”老板娘羞涩骄傲回答可爱极了,谁说中年女子就不能有室内设计爱好呢?

  绸庄一隅

  针头线脑

  蓝印花布与茶盘

  被单花鞋垫子

  走走停停,到了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寻找义乌人对红糖最真切回忆

  红糖是许多义乌人最美最甜的回忆。很多乡镇种植糖蔗,每年十一二月,各村开始榨糖,空气中满是红糖香,红糖鲜甜松软,可以制成多种糖食。一代代义乌人挑着糖担子,摇着拨浪鼓,走出山区,走过江南江北,鸡毛换糖闯市场

  天井里的木楼梯,踩上去嘎吱嘎吱,一寸一寸都是光阴

  “百样生意挑两肩,一副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好过年。”是旧时浙江义乌农民鸡毛换糖独特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几百年来,走乡串户,沿街叫卖曾是许多义乌农民重要的谋生手段。鸡毛换糖人用手中的拨浪鼓摇出了亚洲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浙江义乌真实的历史变迁世代相传的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是“华夏第一市”义乌小商品市场崛起的历史渊源

  老街走到尽头,穿过挽澜亭,可以看到穿域而过的义乌江。

  明清以来,不计其数船只往来江上,佛堂浮桥码头是最重要的停靠点。横卧江中的浮桥彷佛时光隧道,一边是过去,一边是现在,谁在桥上,谁心猿意马,谁又是谁的风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佛堂古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