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从舒适的麻木中爬出
日期:2017-04-12 作者:左艺 来源:观测者Observer公众号 阅读:

从舒适的麻木中爬出

  歪果仁见面总喜欢问:

  How are u~

  或者How have u been?

  说真的,

  每次我被外国同事这么问的时候,

  内心总会突地一跳,

  我宁愿他们简单地和我说一句:

  What's Up~

  你好吗?

  我问自己

  发现很难说好或者不好,

  因为没什么伤心的,

  可是也没有什么可幸福的。

  就像哈佛幸福公开课里面说的

  Comfortable Numb

  一种舒适的麻木,

  这是我的常态,

  我想也是很多很多人的常态。

  好比十年的夫妻

  就好像变成有福利的室友一样。

  你若问彼此多相爱?

  ——文青的问题!

  你若说多讨厌彼此,

  也不见得

  凑合着过呗!

  又好像那句广为流传的话:

  如果生活是场强奸,

  与其忍受不如享受

  Comfortable Numb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

  的罗伯特。艾莫斯

  做了一个研究,

  他将目标人群分为四个小组,

  第一个小组每天写下5件让他/她感激的事情,

  第二个小组每天写下5件让他/她心烦的事情,

  第三个小组每天写下5件让他/她觉得自己比别人牛逼的事情,

  第四个是对照组,随便写。

  追踪结果显示在6个月求医次数,

  实现目标的比例,

  慷慨度和幸福度等方面

  每天写下感激的第一个小组得分都最高。

  最差的当然是第二组了。

  又例如始于1932年的圣母学院修女实验,

  对178位修女从22岁开始追踪,

  一直跟踪到1995年,

  他们发现乐观积极者活到85岁的概率在90%以上,

  而消极悲观者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能够活到85岁。

  有关这一点,

  我在我的两位长辈身上也看得非常清楚。

  我的奶奶,76岁就去世了, (人生感悟 www.wenzhangba.com)

  她是事业单位的老干部,

  经济条件非常好。

  但是她平时喜欢窝在家里,

  替儿女操着各种心。

  而我的外婆今年已经快90岁了,

  还能自如地照顾自己和做家务。

  她生了5个儿女,是全职家庭妇女,

  经济也拮据,并没有收入来源。

  她的一生可谓坎坷,

  母亲早亡,父亲娶了9个后母,

  文革期间被挂铁铃批斗,

  一个弟弟被枪毙了。

  青年丧夫,中年丧子……

  直到晚年儿孙们孝顺,

  日子才渐渐宽裕。

  她虽然也关心儿女,

  但她每天和老人朋友聊天,打牌,

  逛街,吃东西,

  过得非常开心

  还喜欢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我想,我们为何不从今天开始

  就真的试一试哈佛幸福课里面的方法:

  每天写下5件让自己觉得感激的事情呢?

  让我们的注意力

  不仅仅关注那些让我们

  不快的,劳累的,麻烦的事情,

  同时也关注那些

  让我们生命变得美好的事情。

  PS: 心里学研究案例来自

  哈佛的幸福公开课

  今天我的5件感激事情:

  1。早上送儿子上学,他会感谢

  还会让我送到路口就可以了。

  2.感激儿子在我刚才码字的时候,

  替我给小妹妹喂瓜子吃。

  3.感激隔壁的宝宝和我的小女儿玩耍,

  让我的小女儿玩的很开心

  4.感谢先生非常辛苦的出差,

  让我们衣食无忧。

  5.感谢千里之外的母亲活的那么潇洒

  也感谢她打电话告诉我

  为了孙子暑假回家更凉爽,

  今天专门给孙子的小房间换了个新空调。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观测者Observer

  我们不仅关注职场,创业

  还关注更重要的幸福本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从舒适的麻木中爬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