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是一种人品;熬,是一种修行。
01
笨,是一种人品
曾国藩幼时读书,短短300字的文章,背了3、4个小时还没背下来。
有个小偷,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左等右等,实在忍无可忍,跳出来一字不落把文章背出来,问道:“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背不过这一段,就不开始下一段;看不完这本书,就不拿起另一本。
不贪多,不求快,不弄明白誓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
正如曾国藩所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他说,“利可共而不可独”。
笨,更是一种风度,一种人品。
02
熬,是一种修行
熬,是生命最好的磨石。
曾国藩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了7次才勉强考中倒数第二名。
而与他同时代的李鸿章,17岁中秀才,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左宗棠,14岁县试第一;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天资不如人,那就一天一天努力,慢慢熬。
终于,在28岁那年,曾国藩考中进士,跻身翰林院。
31岁,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极为苛刻的日课十二条: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人生,时时处处都要熬。
熬过了兵败靖港、兵困江西的悲惨岁月,曾国藩才最终平定太平天国。
人无完人,磨合、忍让,才能慢慢找到平衡点,彼此容忍,彼此宽谅。
做任何事,不急不躁,一步步走,慢慢熬,才能不断精进。
ldquo;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熬,是上天的礼物,命运的馈赠。
儒风君说:
曾国藩十年七迁,官至二品侍郎,两江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