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告诉孩子:格局决定未来,父母必知!
日期:2018-09-14 06:08:48 来源:古文观止 阅读:

告诉孩子:格局决定未来,父母必知!

  孩子格局决定未来

  ldquo;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祖宗这句话提醒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及早进行

  那么,教育孩子,最看重的应该是什么?

  是格局。

  真正能够让一个人世界上更好生活的,从来不是学历,而是格局。

  有些孩子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与分数死磕上,除了考试升学就不知道其他可以走的路;而有些孩子则学习之外,腾出一定的时间去看外面世界的风景有时间修炼自己的格局,这从长远看,潜力更大。

  美国有作家曾经谈到,因为从小家境不如人,他很自卑,于是一路走来都用考高分、拿奖状证明自己;而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却再无第一名可拿,从此失去人生目标浮沉多年才终于找到方向

  从小树立不一样生命观与格局,人生才有无限可能性

  格局,会让一个人走得更快、更远、更酣畅淋漓

  人生就是一个巨大书架,要整理得干干净净,也要整理得恰到好处,把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放在正确位置,不随意丢弃,也少有脾气

  真正有格局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认真追求,但不刻意地需求永远关注大局,而不拘于小节;有大目标,绝不囿于眼前的一切。

  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您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善于沟通?”

  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也就是格局,则是最根本的。

  告诉孩子,把格局做大,便四面来风。

  古人非常重视格局的修炼。

  孔子说:“君子不器。”

  ldquo;器”是一种有形的东西,比如某种容器。一旦有形,就容易满,容易限制住自己。这样,高度和广度不足了。

  在孩子教育的布局中,也要防止孩子过早被“器”限制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很早就一头扎进细枝末节的学习中,只知道埋头拉车,不懂得抬头看路。那么自己走了弯路也全然不知。

  许多事业有成的人,特别重要的一点不是抢跑,而是在大势起来之前的敏锐眼光;如果你的抢跑跟大势是反的,这样的抢跑是南辕北辙,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

  每个孩子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最好能拥有良好知识构架,实在不行,格局一定要大。

  有一句话是,格局决定结局。一个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让自己有大的格局,而格局并不是仅仅通过知识来养成的。

  如何做大孩子的格局

  家教传承

  知识的积累和优良家教的传承而形成富足精神世界,是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才,未来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的基础

  事实上,家教传承的多少远比家庭贫富重要。

  父母的言行举止素质修养以及厚重的人生阅历,对儿女影响非常大,有些影响也许不是有意或者刻意,但是无形之中,还是起到了影响作用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子女对这社会的认知度。

  父母格局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化,而在于是否有着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引导子女。

  格局大的人,懂得轻重取舍,不会轻易被眼前的利益诱惑,他们看得很长远,短期利益无法改变他们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善良和有责任心,无论顺境逆境,不抱怨悲观,对生活充满热爱

  而格局小的人,则自私狭隘鼠目寸光

  为人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为艰难的试炼,而我们传承给孩子的格局和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豁达乐观正直善良,也勇往直前

  鼓励质疑

  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而有思想、有创意的人,最终会领先仅仅有技能的人。

  如果我们只让孩子学习技能,那么,就注定要跟着别人吃饭。要是找不到器重他的技能的人,或者,科技发展,他的技能被淘汰了,那么,他就没饭可吃。

  随着孩子成长,他就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时,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要给孩子质疑的权利

  而质疑精神,是培养孩子独立思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仔细想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给孩子质疑的机会,还真的不是很多。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在灌输、引导、启发,恨不得用一秒钟就把现有的正确答案塞到孩子的脑子里,刻不容缓

  要清楚认识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学习,都是“复制”,不是“原创”。

  只有孩子自己去思考,提出问题挑战权威,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才是他自己的思想。

  在有容乃大的世界里,活得本色酣畅淋漓,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我教育的意义和教育下一代的终极意义。

  循序渐进

  格局要大,但是做大格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古人把人一生的心性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0到3岁,幼儿养性;4到13岁,童蒙养正;13岁以后到成年少年养志;成年以后,成人养德。

  而古代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读书写字、洒扫应对进退等杂细的事宜之中,培养孩子的至诚恭敬之心,成为日后进修上达的阶梯

  现在有的父母盲目追求孩子教育愈早愈好,学的东西愈多愈难愈好,其实这样做不仅未必能使孩子成才,反而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古代很早就有人怀疑或不赞成过早施教。《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未必成才。

  宋代王安石写《伤仲永》一文,讲到他家乡有一个五岁能作诗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时,其父带他四处炫耀,但随着年龄增长,与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小,至成人,与常人无异,“泯然众人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告诉孩子:格局决定未来,父母必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